第138章 武學公試

其實近侍黃內心十分矛盾,出海若真能賺到大錢,就更能得官家寵信,更進一步的把握更大,若不能賺錢,把回易之事辦砸了,那他的地位必是一落千丈,況且在他離宮,不在官家身邊的這一年兩年,會不會有小人進讒言,頂掉他的位置,他不得而知。

但官家已經決定把這花費三百萬貫之巨的回易交給他辦,這無疑是對他極大的信任,若辦不好,真的沒臉回宮,若辦好了,他這個入內內侍省都知,就有很大的機會再進一步,以後升到都都知,也不是不可能。

事已至此,只能好好想想,怎麼把南洋回易之事辦好。

回易他一竅不通,至於出海,雖然早年曾跟官家在海上漂泊了一段時間,但那是在近海,一日半日也就靠岸了,遠海真沒去過。雖然遠洋回易他完全不會,但這並不表示,他就不能做好,能從千百內侍中脫穎而出,被提拔爲入內內侍省都知,靠的是腦子,靠的是會做人。

躺在牀上就在想,三百萬貫的回易,具體怎麼做,他毫無頭緒,既然不會做,就不想在這上面費心思,找會做的人就行了,他只要把關,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商船能出海就夠了,後面的事情,自然有其他人做來,他等着收錢對賬就完了。

首先跳進他腦海裡的,就是武學裡的那兩個小子,遠洋回易之事是他們提出來的,一個對回易頗有了解,那他認識的人,肯定就有人懂回易之事,另一個對國家地理頗爲熟悉,南洋、極西之地都很清楚,遠洋大海茫茫,很需要這樣的人。

如何把他們拉進回易的隊伍,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但這解決這個問題,對他來說並不難,因爲他擅長的就是揣摩人心,投其所好。

進入武學,目的不外乎兩個,一類只爲求個一官半職,多個名號,絕大多數就是這種,另一類就是想出人頭地,建立功勳,改變自己的地位。目前看來,楊叢義和湯鷽都應該是後一種,他們不是官宦子弟,刻苦努力,不爲出人頭地,還能爲什麼呢?就從他倆先下手吧。

內侍黃想到這裡,頓時覺得輕鬆很多,很快就安然入睡。

紹興十七年,臘月二十六。

今天是武學生們年前最後一次課,之後要自由複習幾天,會在放春節之前考試一次,算是月試。

這次課學的還是《李靖問對》,但只教了一個時辰,黃忱就被人叫了出去。

再回來,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

回到石室之後,黃忱直接向武學生們宣佈,年內教學到此爲止,今天就進行月試,三天之後,也就是臘月二十九,進行武學首次公試,由朝廷敕人來主持考試。

武學生們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發懵,怎麼突然就要考試,月試還好,朝廷派人主持的公試,只有三天覆習怎麼夠?

黃忱沒有給學生詢問的機會,當即就開始考試。

月試很簡單,出上句,接下句,或者直接背誦一段本月學習的經典內容。

這些對楊叢義和湯鷽來說,自然不是問題,其他武學生也能勉強答出來,所以這次月考,在石室內的武學生,都是優等和上等,沒來的,全是劣等。

考試完畢,黃忱又告訴大家,三天之後,巳時兩刻,在講武堂進行年度公試,請大家做好準備。

沒什麼好抱怨的了,好好複習吧,公試就公試,這麼匆忙,考不好也沒辦法。

楊叢義對這次考試非常重視,畢竟是第一次公試,相當於統考,不敢馬虎。

爲了考試,武藝也不練了,所有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全都用來看書複習,希望在公試中考出好成績。

其實不光是楊叢義,其他武學生也都很重視,學了一年半,朝廷終於派人來檢查教學結果了,太學新生,最遲一年就要進行公試,武學不受待見,除了他們自己,沒人在意武學生怎麼樣,好像就是多餘的。

臘月二十九,說好的公試如約而至。

講武堂內,考官只有兩人,一人國子監監承趙珉,另一人穿着便服,身材稍微富態,面白無鬚,眼神溫潤,看着友善可親。

監承趙珉當場公佈了考試紀律,主要就是說考試時間,還有不得作弊。

等幾個武學生們都坐下,監承趙珉親自發放了考試試卷。

楊叢義把題目一看,就感覺很簡單,十題經典名句填空,五題經典名句解釋,最後一題論述。

半個時辰後楊叢義交卷,湯鷽也在不久後把試卷交了。

楊叢義又枯坐了半個時辰,監承趙珉宣佈第一場考試結束,當即收了還沒答完題目的試卷。

休息一刻鐘後,接着開始第二場考試。

另一考官宣佈,第二場考問策,題目就是:百廢待興,而府庫不豐,有何良策?

楊叢義一聽這題目,心下大喜,兩個月前剛剛好就辯議過,略一思考,便開始動筆,先打了底稿,修改之後,再謄抄,用了將近一個時辰。

考試時間結束,武學生們都算答完了題目。

考官封存了試卷,什麼都沒說,直接就走。

什麼時候出成績?考官不說,他們也不敢問,等着吧,國子監會有消息,都這麼想着。

楊叢義不擔心,兩場考試他都發揮的很好,第一場是死記硬背,應該不會丟分,第二場考試題目之前辯論過,自然也沒有什麼問題。

考完,湯鷽也是一臉輕鬆,顯然他也沒什麼問題。

接下來就放春節了,二人就開始商量怎麼過的問題。之前沒買到《夢溪筆談》,趁着放假休息,肯定是要去一趟,只是不知道鎮江是否也跟臨安一樣,商鋪節假日也都不休息。

明天就是除夕,臨安城裡非常熱鬧,湯鷽本想約楊叢義晚上去出去看看熱鬧,但一想到他對這些不感興趣,也就算了,今天考試也挺累的,還是好好休息。

考試完,天還早的很,其他人自然都出去尋熱鬧了。楊叢義沒幾個錢,全部身家也就幾百貫而已,去幾趟酒樓就沒了,臨安這種地方,一旦習慣了消費和享受,錢再多也能花完,就他這幾百貫錢,去個高檔酒樓,消費一次都不夠,小街小巷的小酒館倒是還能多喝幾次酒。

湯鷽有錢,楊叢義是知道的,家裡良田幾百畝,世代做藥材生意,家財萬貫肯定有,每次出去都要他買單,也過意不去,自己買單又沒錢,對臨安又沒什麼好感,乾脆就不出去,在武學裡待着也挺好。

“楊兄,你打算明天去哪?”湯鷽問道。

楊叢義手裡拿着書,頭也沒擡,回道:“明天除夕,哪都不去,除夕過完再說吧。”

湯鷽笑道:“整天待在武學裡,你不嫌悶啊,要不我們去聽聽曲吧。”

楊叢義道:“出去聽曲,又花錢,天有冷,不是找罪受。”

湯鷽道:“這天天待着也不是辦法,好無聊,都要憋瘋了。”

楊叢義道:“好好休息兩天,後天我們去鎮江、建康看看,那邊路途可不近。”

湯鷽躺在牀上,有氣無力的說道:“好吧。”

在武學看書習武的日子,對楊叢義來說,還是很充實的,這一年半來,讀書之餘,對南宋所處的形勢,也有不少了解,朝廷能撐到現在,跟百姓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靖康之亂以前,宋徽宗大興園林,全國各地大肆徵收花石綱,不知激起了多少民變,朝廷南渡,汴京積累百年的無數錢財都被金人搜刮一空,南宋打了十幾年的仗,花的錢糧全是即時徵收,稅賦可比北宋時期高了好幾倍,卻沒有太大的民變,稍大點的起義叛亂,朝廷一去人,基本不二話,直接招安了。岳飛手下十萬精銳,有五六萬人都是招安來的,其他幾個將帥也是一樣,招安的人數很多。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初中、高中學過歷史,楊叢義當然明白,農民起義氾濫,就是階級矛盾激化,農民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不可調和,累積到一定階段肯定是要爆發,漢末黃巾軍,唐末黃巢起義,都是這樣,一個王朝存在的時間一長,王公豪門積累的財富就越來越多,在古代最重要的財富就是土地,等土地全被王公豪門佔去,農民沒有土地,沒有活路,只要有人帶頭,自然就會奮起反抗,殺掉那些騎在他們頭上的人,搶回分配土地的權力。

南宋土地兼併這麼厲害,稅賦這麼重,農民起義反而變少,不過是社會矛盾變了,在靖康之亂前,社會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地主統治階級的矛盾,在靖康之亂後,社會主要矛盾變成華夏民族與北方金人侵略者之間的民族矛盾。

社會矛盾的變化,說明大宋子民已經有了一些民族意識。民族意識是難能可貴的,如果一旦覺醒,以大宋的巨大人口基數,以後打敗金國,也不是沒有可能。但除了楊叢義沒人會懂這些,而他不過是一個武學生,影響不了任何人,要想有所爲,必須得登上高位,說話有份量,才能辦大事,這是楊叢義要走的路,當前的目標就是獲得一個官職,然後爬上去。

只要民心可用,獲得多大的功勳都有可能。反正宋朝短期內不會滅亡,怎麼折騰都不會有大問題,但五十年後蒙古諸部會統一,到那個時候,金國要滅,宋朝也會滅。

想的再多都沒用,現在怎麼先獲取一官半職,在宋朝站住腳,纔是當務之急。

武學課程馬上就學完了,該要好好考慮。

第108章 規矩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652章 聯合豪紳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502章 西作坊副使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653章 奪城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582章 密令第119章 搖擺不定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445章 建營之地第56章 定計第79章 虐菜無情第315章 破局之計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742章 內庫餘錢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99章 燒光了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399章 前往臨安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341章 報到第500章 有始有終歷史背景第482章 選將重啓第288章 分歧第224章 討價還價第109章 第一課第563章 孟氏姐妹第499章 紛紛離營第56章 定計第291章 全軍合圍第30章 心裡有數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444章 蘇溪之旅第429章 這是機會第326章 箭雨箭牆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401章 陸家內情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730章 整編入軍第787章 投降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582章 密令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244章 隨風入海第275章 賺錢千萬第608章 一戰之勝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603章 應變第117章 完顏亮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36章 殺戮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668章 密道已通第493章 埋顆種子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423章 提前釋疑第188章 登陸泉州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19章 都是餬口第13章 據實以告第644章 選將建軍第170章 都不乾淨第617章 冷水驚夢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446章 江口村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290章 佈陣伏擊第422章 臨安再會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96章 傳訊自救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640章 擒拿叛逆第712章 誰都沒虧第37章 狼王之死第714章 選才第705章 任命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