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閒人

午時已過,楊叢義二人一路向城東走來,忽然見前邊聚集多人,快步趕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家飯店開張,門前大大的板子上寫着兩字“免費”,十分惹眼。

午飯時間過了,才說免費,明顯是沒有誠意。圍觀衆人議論紛紛,店主虛情假意,不地道。

楊叢義一看,飯館裡確實沒幾個人,與在外面圍觀的人沒法比,實在是冷清。

楊叢義二人正餓着肚子,纔不管店家厚道不厚道,有免費飯菜解決他們肚子問題就成。

二人進店,找了一張空桌坐下,等待夥計來招呼。

他們剛落座,就夥計過來問道,“二位差爺想吃點什麼?”

楊叢義道,“隨便來兩個下飯的小菜,要快。”

夥計應了一聲,快步回去下單。

劉三說道,“城裡的飯館酒樓我基本都知道,這家店來的突然,聽都沒聽過。”

楊叢義道,“管他聽沒聽過,有飯吃就行了,吃完趕緊回去交差,出來大半天了。”

二人正聊着,忽然有人在旁邊道,“多謝兩位差大哥光顧小店,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楊叢義一聽就知道是店主看進來了衙門裡的人,出來打照面了,便道,“不必客氣,有免費飯菜,我們還要謝你。”

店家笑道,“二位以後常來,本店全免費。”

楊叢義突然覺得店家說話的聲音有些耳熟,好像在哪裡聽到過,他這才仔細的看向店家,細看之下猛然發現他就是前不久被抓進縣衙的其中一人,就是那個與人四姨太私交甚好,氣壞張大人的青年。於是便笑道,“原來這家店是你開的,以後好好做人,好好經營,也不枉張大人對你格外開恩。”

店家面現詫異,心中暗驚,不知道眼前這人是誰,知道自己什麼事,便小心翼翼的問道,“我們好像沒見過吧?”

楊叢義單手遮面,笑道,“還記得嗎?”

店家一下就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是誰了,頓時嚇的臉色慘白,冷汗直冒,不敢開口。

楊叢義本無惡意,只是遇到熟面孔打個招呼,不想見店家被他嚇成那樣,才忽然想起他那種事被人知道,後果非常嚴重,趕緊說道,“大人都不追究你了,你還怕什麼。坐下說話。”

店家猶豫再三,最後還是坐下。

楊叢義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不要怕,好好做事,好好生活,一切重新開始,沒人能把你怎樣。”

店家點頭道,“明白,明白。”接着問道,“不知道差爺,尊姓大名?”

楊叢義道,“姓楊,名叢義,楊叢義。?”

店家連忙道,“楊爺,以後還要麻煩你多關照。”

楊叢義道,“別叫什麼爺的,聽起來老氣。你貴姓?”

店家急忙改口叫道,“那我就叫你楊大哥,小弟姓郭,郭青。”

楊叢義道,“好,郭兄弟。我們改天再聊,你趕緊讓廚房上菜,我們吃完好回去交差。”

郭青笑着應道,“好叻,楊大哥,你們稍等,我這就去催。”說完便快步向後廚方向走去。

劉三對於他們剛纔的對話很好奇,問道,“楊捕頭,你怎麼認得他,我都不認得。”

楊叢義道,“上次不是抓了十幾個嫌犯嗎,他就是其中之一,我挨個辨認,當然見過他。”

劉三又問道,“那他到底犯了什麼事?”

楊叢義道,“小偷小摸,手腳不乾淨。”

劉三聽後不屑的說道,“我還以爲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這就把他嚇住了,白長那麼大個了。”

楊叢義笑道,“縣衙盜案,雖然沒人再提,終究是沒破案,小偷小摸的就不怕?”

劉三道,“也是,偷盜官府這麼大的案子,說不查就不查了,張提刑連他的印信都不找了,真是奇怪。”

楊叢義道,“這有什麼奇怪,丟了印信再刻一個,再說張大人事物繁忙,哪能爲了一個盜竊案就在太湖縣耽擱下去。”

劉三嘆氣道,“當好官不容易啊。”

“二位,你們的飯菜來了。”二人正說着呢,他們的桌子上就擺上了四個菜,外加一個湯。

郭青過來說道,“楊大哥,你們慢用,我就不打擾了。”

楊叢義拿起筷子道,“恩,你去忙吧。”

二人早就餓了,也顧不得的什麼吃相,將桌子上的飯菜直接往嘴裡塞,家常小菜,味道可口。一頓狼吞虎嚥,風捲殘雲,桌上的四個菜全進了肚裡,他們纔算吃飽。

回到縣衙,楊叢義把要賬的過程與結果向知縣大人彙報之後,知縣大人也沒有多說什麼。那王員外雖是早年的進士,但並沒有多少背景,從沒做過官,跟他不相熟,也沒有交情,因此也就沒放在心上。

楊叢義等人交完差,暫時沒有安排,邊各自休息去了。

縣衙是縣老爺做主,不管什麼事都只能是縣老爺安排,他不安排事做,衙役都可以休息,反正花的是縣老爺的錢,只要他不管,就沒人會管他們這幫人到底在做什麼。

太湖縣本是小縣,靖康之亂前人口不過三四萬,之後北方大量人口南遷,雖然前幾年金兵渡過淮河,一路南下攻佔壽春府、廬州,進入安慶軍,直逼池州,不過太湖縣在安慶軍西邊,全縣地處大別山南麓,以山地爲主,偏遠貧瘠,金兵沒有派兵前來騷擾,相對較爲安全,因此二十年來太湖縣人口也增加到五六萬之衆。

由於山地較多,相對貧瘠,人口居住分散,管理起來十分不便,加之又處在金兵兵鋒威脅之下,歷來都是不太受歡迎的差遣地。

陳如是自從三年前來到太湖縣,就沒再動過地方,似乎朝廷已經把他忘記了。窮鄉僻壤的地方,被朝廷遺忘也是正常的。

在朝廷不注意的地方也是有好處的,做好做壞都不會有人關注,只要不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惹得百姓揭竿造反,朝廷始終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給了縣官巨大的權利,他們可以盡情搜刮民間財富,再拼命向上叫苦,申請免交賦稅,最後往往都能掙的家財萬貫,老來衣錦還鄉。

然而在大家看來,陳如是好像是個例外,他似乎只對升堂斷案感興趣,對搜刮民財不在心,對下不搜刮,對上自然也就沒有孝敬的銀子,所以在太湖縣任知縣三年了,也沒有人想起來給他調動一下。

太湖縣山地爲主,水田較少,糧食產量低,加之這些年安置不少流民,朝廷將所有賦稅減半。但今年風調雨順,如果秋收順利,秋糧也會是豐收,那今年的賦稅壓力就小了。根據以往的經驗,在十月底之前,只要不是突發天災人禍,各家各戶基本都可以把該交的賦稅交上來,畢竟受戰亂影響,近幾年稅賦比較輕,除了特別困難的人家,都可以承受。

太湖縣隸屬安慶軍,屬軍州,安慶駐軍的糧餉大多數是由營田產出,自給自足,需要朝廷撥付的不多,因此太湖縣每年向上報災,收不上稅來,朝廷也不追究,在朝廷看來,只要不出叛亂就謝天謝地了。

陳如是隻育有一女,年方十歲,據說陳夫人生育時難產,自從生下女兒以後就不能再生育。陳如是本是小妾所生,由於家族人丁興旺,雖然他早早就中了進士,入仕爲官,但仍然不受重視,而陳夫人孃家又很有勢力,不允許他娶小納妾,以免他怠慢了自家女兒。如此,陳如是也就沒有強烈的上進心思,反正只有一個女兒,過不了幾年總是要嫁出去,掙下家產又有何用。

陳如是爲官十多年,從主簿到縣丞,從縣丞到知縣,一路也算順利,不過他也知道如果沒有外力相助,知縣恐怕就是他仕途的頂點了,這對他來說也無所謂,家中人口不多,知縣的俸祿足夠一家人的開銷。

升遷無望,政績對他來說就並不太重要了,只要控制好北方來的流民,不鬧事,不出事,就能安穩的做個知縣,他看得清楚,所以來到太湖縣,就把如何安民治民放在首位,經過一番思慮,認爲在天下未安,流民四起的時候,以威治民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他醉心於升堂問案,把衙門的威嚴傳遍太湖縣的每一個角落。

經過幾年近乎瘋狂的審案斷獄,太湖縣的平民百姓幾乎都小心翼翼,不敢做出格的事。雖然張青天來查過一次放了許多人,但誰也保不準還會不會再被抓進牢裡去,畢竟青天大老爺不會一直住在太湖縣,因此太湖縣治安狀況好的沒話說,衙役們天天在街上晃悠,都找不到需要到公堂上解決的糾紛。

衙役眼下在太湖都成了最清閒的人。

雖然沒有任務,楊叢義卻沒有閒着,每天把時間都花在練功,讀書寫字上。以前在山裡沒有機會,現在有大把的時間自然要好好利用,畢竟讀了十幾年的書,怎麼說也是一個讀書人,不會寫字太說不過去。

就這樣,每天沒事兒的時候練功、看書、練字,就成了楊叢義的生活日常,比起以前在山裡不知道清閒了多少。

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119章 搖擺不定第90章 三十二人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122章 爭議第678章 奪取歸德府第551章 包辦婚姻第441章 共赴義烏第786章 出路第85章 施主道長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29章 初見知軍第117章 完顏亮第642章 攻城掠地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83章 失而復得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792章 放權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341章 報到第88章 意料之外第224章 討價還價第9章 不速之客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248章 離開孤島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630章 緊急敵情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9章 不速之客第595章 幾無江防第318章 空城伏兵第190章 夜會湯鷽第103章 初入臨安第306章 順利撤退第479章 杞人憂天第292章 再設伏擊第54章 出發第188章 登陸泉州第412章 表明心跡第369章 不得無禮第231章 木牆圍城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786章 出路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770章 自投羅網第63章 解圍第44章 伏擊第446章 江口村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81章 重生第441章 共赴義烏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491章 郡王入營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732章 三選一第652章 聯合豪紳第752章 北伐大計第252章 突發慘案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123章 送別第656章 謀取密州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89章 目的達成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327章 殺敵萬人第371章 知州問案第444章 蘇溪之旅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345章 精明的掌櫃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770章 自投羅網第422章 臨安再會第293章 水攻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