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返航是非

季風將起,大宋船隊離開了塞爾柱港口,浩浩蕩蕩駛出波斯灣。

一出波斯灣,海上風力漸強,船隊在楊叢義親自帶領下,直接向南方駛去,四五天之後隨着風力變化,船隊航行方向開始向東偏移。

夏季風初期,風力並不強勁,正是抓緊時間穿越印度洋的最佳時機,於是船隊風帆全開日夜不降,一日一夜航行距離超過四百里。由於印度洋北部區域的阿拉伯海域,海島很少,更沒有島礁,夜間全速航行也不用擔心有觸礁撞船的風險,因此整支船隊在首艘戰船帶領下全速航行,日夜不息。

七天之後,船隊轉向東行,白天滿帆,夜晚降下主帆,副帆也降半,靠洋流和風力漂行。

兩天後,船隊穿過一片島礁,繼續東行一天之後,看到了一片大陸,船隊隨即轉向,沿海岸向南航行。

過了一日,遠離了大陸。再向東南航行一天半後,又有一片陸地出現在船隊眼前,但導航戰船未做任何停留,向南繞過那片陸地之後,轉向正東方全速航行。

此後數天,海上風力漸強,船隊風帆不降,日夜不息向東而行。

神舟主船上的塞爾柱貴族商賈有人到過天竺,最遠也到過東方的占城國,但從未見過大宋船隊這等航行路線,以前的船隻或船隊無一例外,全都要沿海岸而行,從塞爾柱到東天竺,足足要航行半年時間,如果要到占城,至少要在海上航行一年半。

可是大宋船隊的航線卻十分特別,沿途只遇上兩次陸地,又都沒有停留,幾乎全程都在全速航行,難道他們已經將整片海域都弄清楚了,找到安全穿過萬里大海的捷徑?

商賈們找到黃大人閒聊,多次詢問航線,打聽海圖,可惜黃大人不過問船隊任何具體的事情,他就是想說也並不清楚。

但他告訴商賈們,船隊的行程和航線在大宋船隊離開大宋之前就已經確定,爲了這麼龐大的船隊能出海,大宋朝廷花了大力氣,整整準備了一年時間。

在商賈和使者拐彎抹角,再三探聽追問下,黃大人又告訴他們,其實整個船隊的行程是有兩個人確定的,一個是主船上的回易負責人湯大人,另一個就是他們在巴格達見過楊大人,以後要想知道什麼,可以去找他們。

黃大人並不知道海路海圖對一個船隊和國家有多麼重要,所以他在塞爾柱人有意無意的探聽中泄露了很多不該泄露的秘密,包括他沒有見過的指向針盤。

聊了幾天之後,塞爾柱人從黃大人那裡打聽不到什麼有用的信息了,於是開始轉向湯鷽,想從她這裡探聽出更秘密的東西。

湯鷽一聽他們在她面前討論起回易海路航線,生意人的直覺告訴她,這些人目的不純。

海路航線就是生意通道,掌握了獨特的海路,就掌握了生財之道,一旦跟別人共享,就相當於把生財之道與人共享,若這個生意就只能賺那麼多錢,參與進來的人一多,自己賺到的錢就會變少。

湯鷽自小接觸藥材生意,其中的門道雖不說精通,也瞭解不少。比如某個地方有某種獨特的藥材,一個藥材商先發現了這種藥材,他靠收購這種藥材可以吃飽,如果再有一個人來收購,那他就要少收一半,甚至以後連一半都收不到。

做遠洋回易也是一樣,這次之所以能賺大錢,就是因爲大宋船隊掌握了獨特的海路,一百艘船攜帶絲綢幾百萬匹,體量大,路上花費的時間也短。塞爾柱人沒有這個條件,即使一匹絲綢賣十枚金幣,他們用三年時間只能從占城國帶回去一萬匹絲綢,根本賺不了多少錢。

如果他們掌握了海路,造了大船,大宋絲綢、瓷器、茶葉的錢他們要賺,他們的香料、藥材、珠寶也會高價賣給大宋,最終他們會賺去所有錢財,這樣的事情自然不能發生。

因此湯鷽告訴他們,其實這都是在冒險,大宋船隊從來沒有出國遠海,怎麼可能提前確定行程和海路航線,不過是編了個謊,安慰大家而已,海洋實在太寬廣,是人都怕,不告訴大家有確定的行程和航線,根本沒人敢出海,不信去問問黃大人,估計他現在都害怕的不敢出艙。

塞爾柱人將信將疑,對這個說法顯然不太認可,但湯鷽就這麼說,他們也沒法反駁,因爲當他們站在甲板上一連數日望着無邊無際,黑沉沉的大海,沒有發現一個小島,哪怕是一片礁石的時候,心裡也十分害怕,因爲這就說明數千裡之內沒有任何陸地,一旦運氣不好,船翻沉了,他們必死無疑。若不是絕對的信任,這片數千裡沒有陸地島礁的大海沒有船隻敢進,編個謊話騙大家出海,似乎也有些道理。

海路航線的問題不糾結之後,他們又打聽起指向針盤的事情。

湯鷽聽後,很是無語,怎麼黃大人什麼都跟外人說,這個船隊航行的核心不知道嗎?可既然貴賓問到,也得給個解釋,便告訴他們,這指向針盤其實是一種以天上的星辰辨別方位的輔助工具,針盤本身並沒有什麼大用,只有在夜晚有星星的時候才能用到,陰天下雨天就不行了,其實完整的叫法應該是星辰指向盤。

塞亞勒向衆人解釋之後,他們若有所思,也不知是信還是不信,隨後便開始聊些大宋物產和回易之事。

在塞爾柱人離開之後,湯鷽找到神舟主船上幾個手裡掌握針盤人,嚴令他們不得向人透露針盤的信息,不得把針盤外借任何人,黃大人來借也不行,若有誰把保管的針盤丟失,或隨意跟人展示,嚴懲不貸。

主船上湯鷽在打一場保密戰役,導航船上楊叢義心裡十分着急。

風浪越來越大了,照這個發展速度,用不了三天,北印度洋上的季風就會大幅增強,到時候船隊就非常危險。可縱使船隊在全速航行,前邊依然看不到大陸,難道方向出了問題不成?

楊叢義找來兩個針盤,又注意日升日落,船一直在向正東方航行,方向沒有任何問題。但按照行駛速度,船隊今天一早就該看到一些島嶼纔是,現在都日落了,還不見島嶼蹤跡,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他在船艙悄悄察看一張詳細的世界地圖,船隊自從過了斯里蘭卡之後,一直在向正東方向航行,按道理來說不應該出錯,現在見不到島礁,也看不見大陸,強勁的大風馬上就來了,不全力航行,一旦被強風追過來,船隊就危險了。可在船隊正東方不是礁石就是島嶼,若夜間繼續全速航行,剛好撞上島礁麻煩就大了。

再三權衡之後,楊叢義下令在日落時分,降下主帆,副帆降半航行,船隊的速度頓時大幅降低,幾乎就在順風漂流。

這一夜楊叢義沒敢睡覺,親自坐鎮甲板,在朦朧的夜色中察看海路。

等天亮,太陽升起之後,他才知道昨晚的決定有多麼正確,因爲船隊正前方几十里外有一道細小的黑線,正是陸地。

戰船上的軍士一看到那黑影,高興的大喊大叫,回來了,他們回到南洋了,南洋離家多近啊!到了南洋,用不了一個月就能回家,沒人知道他們有多想回家。

楊叢義一聲令下,讓旗手向後船通報消息,告訴他們,船隊即將抵達南洋,請注意島礁,小心行駛。

半天之後,船隊抵達馬六甲海峽北端,所有船隻依令掛上大宋旗幟,降半帆,以低速向東南方向穿越海峽。

三日之後,導航戰船正航行間,三佛齊國在海峽北端入口駕船遊曳的海軍出現了,他們數十艘船依靠船小速度快的優勢,迅速攔在導航戰船前邊,阻擋船隊去路。

大宋戰船高大堅固,宣威軍去年又滅過攔路的三佛齊人一次,如今又從塞爾柱回來,哪裡還把他們放在眼中,直接撞開攔路的小船,繼續航行。

“大人,不好了,前邊海路被很多船隻擋住了,我無法通過。”一夜沒睡,船隊進入海峽之後,正在艙裡休息的楊叢義忽然被叫醒。

一聽說海路被攔,楊叢義當即起身出艙察看。

來到甲板一看,只見前方海面上停了幾十上百艘船,樣式不同,大小不一,從船上掛的旗幟看,也不像三佛齊國王室的軍隊。

難道又是哪個家族在搞事?楊叢義心裡一驚,如果真是這樣,麻煩就大了。

船隊現在連續航行半個多月,宣威軍十分疲乏,精神士氣都大大降低,船隊也急需補充淡水和物資,正是最虛弱的時候,根本不能跟任何勢力對拼。

這些攔路虎,先前把守海峽南端,當時船隊從大宋南下,航行近一個月,十分疲乏,差點被他們敲詐,現在船隊從西洋回來,經過長途航行,又是在這疲乏之時來敲詐,這幫趁人之危的小人!

楊叢義看着前邊海上與戰船對峙的衆多小船,忍不住就想破口大罵,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憤怒沒用,該想想怎麼解決問題纔是。

第618章 三戰一身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122章 爭議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793章 掌控權力第472章 抽籤選將第572章 中間人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297章 趁勝西進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175章 買個夥計第467章 早有算計第93章 一個不留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521章 再回淮西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80章 絕路第585章 遼陽起事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356章 驚退羣匪第44章 伏擊第389章 簽定契約第608章 一戰之勝第395章 不及送別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595章 幾無江防第412章 表明心跡第514章 建港大錢第260章 邀請赴宴第647章 謀劃益都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100章 分鍋大會(上)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667章 破城之計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257章 塞爾柱國第652章 聯合豪紳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95章 慘敗而歸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536章 陸游的困惑第133章 太學辯議(六)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231章 木牆圍城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127章 謊言第748章 家事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94章 各有心思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658章 兵發淄州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503章 分工協作第3章 精彩的故事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39章 虎頭巖第681章 交底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17章 無罪身輕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184章 親訓新軍第432章 召集令第286章 進駐縣城第473章 勝敗註定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671章 潰逃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674章 四面合圍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58章 青石崖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669章 攻取濟南城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42章 成功營救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585章 遼陽起事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第77章 好消息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793章 掌控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