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全軍合圍

留下三百來具倒地而亡的李越死屍,兩營宣威軍一前一後迅速向西移動,不到半柱香時間,再次在距離大路百步之外的雜草叢中埋伏下來。

又過半柱香後,姚昶就見前方又有一隊人不緊不慢的朝他們所在的方向走來。等再近一些,就能發現他們的衣着裝扮和攜帶的武器,跟不久前那三百來人一樣,都是一路東進未遇阻礙的李越人。

已有戰鬥經驗的宣威軍,這次不需姚昶再下命令,全部屏住呼吸,靜靜等待敵人走進他們攻擊範圍。

片刻之後,打頭的敵軍就已在姚昶弓箭正前方,但他的弓在左手,箭在右手,並沒有做攻擊準備,像之前一樣,他要等這隊敵人最後一人到他面前之時才能發起攻擊。

埋伏的宣威軍經過方纔一場戰鬥,再無半點緊張,平心靜氣,等待眼前這隊敵人進入包圍圈。

二百九十五,二百九十六,二百九十七,二百九十八,最後一人,第二百九九十九人慢慢走來,一直走到姚昶正前方。

姚昶張弓搭箭,瞄準最後那人的脖子。

在那人又走五步之後,右手一張,離弦利箭飛越百步距離,不偏不倚正中脖頸,那人當即倒地。

“放箭!”

姚昶一聲令下,同樣的劇情再次上演,稍有不同的是,此時宣威軍不緊張了,張弓搭箭之時,他們有時間瞄準,一輪箭雨下去,便有上百人中箭倒地。

突然遭遇襲擊,敵人同樣的驚慌失措,等反應過來,舉刀四顧尋找攻擊他們的敵人時,第二輪箭雨又到,數百人撲地。

兩輪箭雨後,敵人終於看清他們的對手在哪兒,口中怪叫着,不要命的往北側宣威軍衝來。

但尚未衝出十步,第三輪箭雨迎面射來,與此同時,在他們背後也有一輪箭雨射到。

利箭落下,全場清靜了。

三百餘敵人,在一千宣威軍埋伏下,未能反擊一下,幾息之間便全死在無遮無擋的大路兩側。

“打掃戰場,將死屍搬走!”這次命令跟之前不同。

傳令兵迅速將軍令傳遞出去。

軍令傳出下達不久,就見南北兩側千名宣威軍快步跑向大路,一部人馬將倒地而亡的敵人屍體擡起來,一直擡到距離大路兩側二十步之外,丟進雜草叢中,用亂草覆蓋,另一部人馬或用泥土,或用亂草,將大路上留下的血跡遮掩住。

不肖半柱香時間,大路上的敵人痕跡處理乾淨,好似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兩營宣威軍退回南北兩側,繼續埋伏下一批行軍到此的李越人。

這兩場戰鬥打的毫無壓力,很多人還沒跟敵人照面,戰鬥就已經結束,多少有點不過癮的意味。這其中要數潘誠最爲不爽,他埋伏在隊伍最後,連續兩場埋伏,他就射出了一箭,那個中箭的敵人還是身中數箭而死,說起來跟他也沒什麼關係,但既然有分工,這次不能親手殺敵,下次就要選擇合適的進攻位置。

半刻鐘之後,姚昶的視野裡又出現一隊敵軍,這是第三批了。

靜靜等待敵軍進入埋伏,宣威軍將士已經沒有多少激動的情緒,在他們看來,從他們眼前經過的不是敵人,而是一具具行屍。

當先進入埋伏圈的敵人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還像之前一樣慢悠悠的走着,踩着時而鬆軟的泥土,時而絆腳的雜草,一步步前進。

當最後一人走到姚昶眼前,他舉起了手中的弓箭。

“嗡”一聲,利箭離弦,下一瞬飛越百步距離,插進敵人的脖頸。

“放箭!”

同樣的戰鬥,一輪箭雨,兩輪箭雨,數百敵人倒地之後,當剩餘的敵人迎面衝向北側,第三輪、第四輪箭雨接踵而來,埋伏圈裡便不再有一個站着的敵人。

這場戰鬥結束的跟上一場一樣快,宣威軍每人張弓三次,射出三支箭,場中便靜了。

“回撤一里,繼續埋伏!”

一聲令下之後,姚昶帶着北側宣威軍迅速向西移動一里,在大路北側潛伏。

南側宣威軍也在潘誠命令下,向西推進一里,在大路南側百步之外埋伏。

這一千宣威軍靜靜趴在草叢裡,繼續等待第四批敵人到來。

在一里之外,楊叢義看着又一隊敵人沿大路向東而去,依然沒有下令動手。

蘇仲派人來詢問何時出擊,他的回覆是時機不到,繼續等待。

根據張柳查探後方埋伏情況的回報,楊叢義臨時決定,等敵人全部渡河之後,再發動總攻,將這夥敵人徹底消滅在河東岸,不放走任何一個敵人,以免泄露宣威軍行蹤,不利於後續戰鬥。

得知姚昶、潘誠順利滅掉兩批敵軍,繼續埋伏第三批時,楊叢義徹底放下心來,他知道第一戰他們勝了,但他想要輕鬆而酣暢淋漓的完勝,所以命令蘇仲營暫時按兵不動,免得這個一味猛衝的猛將驚擾了渡河敵軍。

並且河對岸的羅聰營是隨蘇仲營行動,一旦蘇仲開始行動,羅聰營一定會衝出來攻擊敵軍,如此一來,敵軍發現中埋伏,極有可能逃跑後撤,追擊李越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時候逃掉幾個敵人,就足以打亂後續伏擊計劃。

最安全的做法,便是等最後一個敵人登船到達河對面,然後蘇衝營由南向北,直接衝過來佔據河岸,堵住敵軍退路。

眼看第四批敵人朝東邊走去,慢慢進入姚昶、潘誠的伏擊圈,楊叢義帶着一百人悄悄向西撤去,最後一批敵軍應該已經快渡河完畢。

向西撤之前,給姚昶、潘誠傳令:拿下敵人之後,迅速向西合圍。

楊叢義帶着一百人,很快移到距離渡口河岸一里之地。

河東岸已經聚集不少敵軍,幾艘小船還在來回運送,而河西岸看起來人數還不少,不知道何時才能全部渡河。

“速去告訴姚昶、潘誠,讓他們在兩裡之外埋伏,暫不合圍。”楊叢義稍稍有些意外,未免合圍太快,出差錯,暴露宣威軍行蹤,他不得不讓張柳再跑一趟,讓後面兩營再次隱藏形跡。

已經過去了四批敵軍,大約一千兩百人左右,按說河西岸,不應該還有那麼多敵軍纔是,難道是預估敵軍數量出錯?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敵軍行軍速度較慢,又是這樣分隊行軍方式,最後一隊落在後面太遠,沒被觀察到,漏掉他們,也在情理之中。只希望不要漏掉太多才好,不然以他們現在兩裡大小的包圍圈,恐怕不足以在敵人未發現之前將他們全部拿下,真到那時,羅聰若不能隨機應變,從華石鎮後方將渡口敵軍全部包圍,此戰便不圓滿。

第五隊敵軍離開河岸向東而來,河中的小船再次回到西岸。

楊叢義看了一眼從眼前經過的第五隊敵軍,便擡眼望向河對岸,現在他只關心還有多少敵人沒有渡河,沒有渡河的會逃跑,來到河東岸的,不管走三裡五里,還是一里兩裡,最終都會變成死屍,化爲泥土。

一船船敵人渡河來到東岸,沒過多少時間,岸邊又聚集了數百人,西岸的人影逐漸稀疏下來,再有一趟應該就能全部運完。

就在這時,楊叢義聽到幾聲從東邊傳來的慘叫,聲音不高,但也讓他心裡一跳,心懸了起來。

不過當他看到河岸敵人沒有任何異動之後,這才心裡一鬆,他修煉道家內功,耳聰目明,他耳力好能聽到一里之外的聲音,敵人卻不一定能聽到兩裡外的慘叫。

又過片刻,最後一批敵人過河之後,小船沒有再回河西岸。

全殲敵軍的時機已到,楊叢義當即下令:“吹號,全軍合圍!”

隨即,身旁的號兵,便吹響了刺耳的號角,聲傳兩裡方圓,持續兩息之後方纔止歇。

不多時,楊叢義便看到,一直埋伏在南邊叢林裡的蘇仲營衝出林子,一路向北飛奔,在東邊完成埋伏任務的潘誠營也出現在視野內。

而在河岸聚集,整頓隊形的敵軍,聽到這奇怪的響聲之後,雖有一陣騷亂,但在短暫的號角聲停下之後,他們繼續整頓隊形,沒把這奇怪而短暫的一聲怪叫放在心上。

半柱香時間之後,蘇仲營出現在敵軍南邊一里之外,潘誠營出現在敵軍東邊半里,而楊叢義帶着一百人卡在東南方,也抵近敵人半里之地,只剩北邊看不到姚昶營的身影。

在河岸整完隊形,正準備東進的敵人,突然發現他們被包圍,頓時開始慌亂。

但在一聲聲高聲命令下,這最後一隊敵軍很快鎮定下來,立即打散縱隊,背靠河岸,佈置防守陣型。

潘誠當先衝進百步距離,張弓一箭射死一個敵人。

“殺!”

一聲高呼,隨後跟到的宣威軍,稍一停頓便在百步之外開弓。

一支支利箭朝敵人頭頂落去,手無盾牌,無遮無擋的他們,立即便有不少人中箭受傷,最前排數人倒地身亡。

隨着更多宣威軍趕到,利箭如雨,一場殺戮又開始,不久敵軍便留下數百具屍體,一部分搶船過河,大部往北邊逃去。

但宣威軍哪裡會給他們逃跑的機會,蘇仲營追到河岸,瞄準還在河中間拼命划船的敵人便是幾輪箭雨,瞬間將他們全部滅殺於船中。

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488章 蛀蟲之嫌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171章 增船百艘第548章 成親第67章 來龍去脈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704章 太行山寨第62章 道長援手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42章 成功營救第86章 夜半鬼叫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257章 塞爾柱國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268章 返航是非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753章 三難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15章 失竊第579章 戰和逃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534章 教子之爭第40章 消失的捕快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176章 返回泉州第66章 宋頭領第179章 商船進港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626章 腦中浮圖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551章 包辦婚姻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231章 木牆圍城第614章 行營議事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767章 明覆第199章 泉州圓房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571章 遼陽府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655章 取臨沂第770章 自投羅網第786章 出路第748章 家事第93章 一個不留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617章 冷水驚夢第41章 戰鬥的理由第75章 扣黑鍋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304章 密謀第286章 進駐縣城第17章 無罪身輕第459章 從軍歌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434章 怨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71章 忠義盟第69章 以槍結緣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706章 皇帝沒錢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740章 宋夏無備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448章 道場解惑第715章 對耗國力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144章 遠洋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