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心裡有數

同堂書吏接過信箋轉呈堂上那官員。

那官員取出書信看罷,臉上露出些許笑容,道,“陳知縣識得大體,此次鼎力相助,實屬難得。”放下手中書信後,轉而說道,“你等既爲陳知縣信中所言左膀右臂,不知有何才能?可否說來與本官聽聽。”

看來這文官模樣的中年人真是李大人,剛剛不確定他是誰,使得楊叢義只敢稱大人,而不敢帶姓。此時知道他便是那李大人,於是答道,“回李大人,屬下等並無特異才能,不過是常年協助知縣大人維護治安、抓捕盜賊、懲治不法,得知縣大人謬讚而已。”

李知軍聽後以掌擊案,哈哈笑道,“早有傳言,稱太湖陳知縣不喜錢財不喜女色,專好審案斷案,起初本官還不信,如今看來果有其事。”

楊叢義不知如何接話纔好,便閉口不言。

李知軍收了臉上的笑容,然後朗聲道,“前些時日天柱山上一個名氣不小的土匪頭目命喪太湖縣,可是你等所爲?”

楊叢義如實答道,“當日我等奉知縣大人命令,前往蓮花村追查小松坡案同犯線索,偶遇那賊人,我等得當地村民相助方纔將那賊人除去,免去一害。”

李知軍道,“據你等繳獲兇器來看,那賊人便是天柱山五虎之一黑鐵牛,此人天生蠻力,一身本事,爲害已久。你等既能將他除去,想來也是有些手段。年初,天柱山匪徒囂張至極,公然劫掠牢獄私放刑犯,挑戰官府,懷寧雖有駐軍,但不宜隨意調用,本官知道各縣人才濟濟,遂向各縣求助。你等既有手段,此次前來協助本官追捕逃犯,定然大有可爲。”

楊叢義高聲道,“我等一定盡心竭力,誓將逃犯捉拿歸案,不負李大人所託,。”

李知軍點頭道,“好。本官就在此等候你們的好消息。”接着向旁邊坐着的一人道,“何縣尉,太湖縣這批人手就由你來安排調度。”

何縣尉應了聲是,便起身向楊叢義等人道,“你們跟我來。”說完當先出了大堂。

楊叢義等人向李知軍告退,隨何縣尉而去。

出了衙堂只聽何縣尉問道,“你們由誰主事?”

楊叢義道,“何大人,太湖縣人手是由屬下統領。屬下姓楊,名叢義。不知大人有什麼吩咐?”

何縣尉道,“好,楊捕頭,逃犯中有二十多人是太湖縣人氏,具體情況你們應該都知道,廢話我不多說。除了你們太湖縣,還有宿松、望江、嶽西、同安四縣,他們的人手過幾天也會陸續過來協助。懷寧能動的人馬已經全部撒出去,現在都在山裡,時間緊迫,既然你們到了,就即刻進山,由東向西搜索。發現逃犯,就地抓捕,發現匪徒賊窩,立即回來報信。”

楊叢義道,“是。大人,進山一趟沒有半個月恐怕不能出來,是不是可以給我們一些時間準備所需物資。”

何縣尉道,“你們速速準備,午時出發,到時候我會派人給你們引路。”

楊叢義又道,“大人,屬下還有一事相求,我等只有佩刀,在山林裡一旦遇敵多有不便,能不能給我們配備一些弓箭?”

何縣尉道,“恐怕有些困難,不過我會跟李大人說明,能配備的話,午時之前給你們送去。”

楊叢義抱拳道,“謝大人。如果沒有其他事,我等這就回去準備。”

何縣尉道,“去吧。”

楊叢義道,“是。”

衆人一同告退,急忙回去準備上山物資。

回到住處,楊叢義不急着給各小組佈置任務,購買上山的生活物資,他想聽聽大家對此次搜山追捕逃犯的看法。

“張捕頭,你對這次任務有什麼想法?”楊叢義與衆人圍坐在通鋪上。

那個叫張彪的漢子沒好氣的罵道,“他孃的,那麼大的山怎麼搜,他們怎麼不去。大獄都能被劫,一羣吃飯不幹事的人,到頭來倒讓兄弟們來受苦。”

楊叢義笑道,“張捕頭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們大家都一樣,但既然奉知縣大人命令來了,就要好好把任務完成,莫給知縣大人招惹麻煩。搜山任務我們執行,但具體怎麼執行,各位要提提建議,你們經驗比我豐富。”

張彪道,“我當了八年捕快,還真沒搜過山,何況還是像天柱山這樣的大山深山。”

張彪在這些捕快中算是經驗較爲豐富的,要是他也沒搜過山,那這個隊伍就沒人會搜山。既然都不會,那就先不去考慮。楊叢義心中有其他疑問,於是問道,“大家對那位李大人有什麼看法?”

還是張彪先開口道,“一副文官模樣,囉囉嗦嗦,完全就不像一個威風凜凜的武將,真是掃興。”

楊叢義道,“其他人呢,都說說。”

有人道,“李大人說起天柱山匪徒劫獄這事兒,一點都不激動,對追捕逃犯好像也不是很在心,給我的感覺是,那些逃犯可追,也可不追,好像李大人根本就不在乎我們是否能追到逃犯。”

楊叢義心裡一驚,這人見解倒是與他不謀而合,他是得了陳知縣指點才刻意留意李大人言行,這人不簡單,觀察敏銳,心思細膩。楊叢義看着他問道,“兄弟貴姓?”

那人道,“我叫馮林。”

楊叢義笑道,“好,馮兄弟,你這想法倒是獨特,刑犯被劫,爲什麼會可追可不追?”

馮林道,“楊哥,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看李大人言談舉止好像對我們去追捕逃犯並不在心,至於李大人怎麼想,我哪知道。可能是覺得我們人太少,根本就找不到逃犯?”

張彪罵道,“他孃的,看不起兄弟們,還讓兄弟們進山受苦,真不是東西。”

衆人一聽趕緊讓他小聲說話,辱罵朝廷命官是會入罪的,追究起來大家都脫不了干係。

衆人安靜下來後,楊叢義道,“馮兄弟說的有些道理,但我們既然來了,就不能什麼都不幹,灰溜溜的回去。別忘了,知縣大人給我們的任務是協助辦案,協助這兩個字的意思大家都懂,他們怎麼想,我們管不着,做好我們該做的就算完成任務。”

馮林附和道,“楊哥說的對,我們就是來協助人家追逃犯的,追不追的到,那是人家的事,我們何必操那份心。”

衆人聽到這裡,方纔放下心來。那何縣尉說要他們抓逃犯找賊巢,聽得他們膽戰心驚。逃犯既然是被匪徒劫走,肯定是在賊巢,匪徒連大獄都敢劫,還會怕他們這捕快嗎?何況還是在人家的地盤。

於是有人道,“那縣尉讓我們去找賊窩,真是嚇死我了,原來他是想把這個爛攤子丟給我們,我呸!”

見捕快又論起別人的是非,楊叢義怕禍從口出,趕緊制止道,“別說別人的不是,大家都是辦案,應當同心協力。我到太湖縣時間不長,對李大人一無所知,他到底是文官還是武將?”

捕快中不少人都說是武將,也有人搖頭表示不知情。

張彪道,“聽說這個李大人以前是武將,在北方打過金人,宋金議和之後不少武將解甲歸田,讀過幾年書的有些就在地方州縣做官,這個李大人應該就是這樣。”

楊叢義點頭道,“原來如此,既然是武將出身,李大人自然不會把匪徒放在眼裡。好了,經過一番討論,大家對這次協助任務應該都心裡有數,不要過分擔心,但也不能粗心大意。大家做好長期在山裡生活的準備,火石、食鹽、食物等,缺什麼就要買什麼,天氣不是很熱,可以多帶些乾糧。”

衆捕快趕緊四下詢問覈對,看看到底有什麼缺什麼。

楊叢義又想起一事,補充道,“還有,每隊自己先準備弓箭,以防他們不能提供。”

時間緊迫,捕快們清查完攜帶的物資後,他們三三兩兩結伴去找缺少的東西,畢竟關係到自己在山裡的生存,誰都不敢馬虎,多弄食物自然是他們的共識。

楊叢義在山裡打獵爲生一年,只要有火石生火,沒有其他東西也可以生存,但現在生活條件好多了,出任務有公銀可用,沒必要那麼辛苦,他便也出去買了一些吃食和食鹽帶在身上。

剛到午時,衆人還沒吃完午飯,那何縣尉派來的嚮導就到了,隨之而來的,還有雜役送來的十多張弓和十多袋箭。

楊叢義心裡稍安,有了這些弓箭,衆人便有打獵的工具,不至於在山裡捱餓,也可防深山猛獸襲擊。

飯後,分好弓和箭,他們揹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便隨嚮導出城向東而去。

楊叢義想知道先前進山的本地捕快去了哪裡,可有哪些逃犯和匪徒的線索,誰知那嚮導一問三不知。問山裡有多少匪徒,在什麼山上,也是搖頭不知,最後便再也懶得再問任何事。

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383章 來回溝通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56章 定計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40章 消失的捕快第547章 大有收穫第222章 城外對峙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5章 結案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744章 林中遇襲第444章 蘇溪之旅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738章 招降平陽第538章 回易繼續第52章 自尋死路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771章 殲滅騎兵第776章 以雪爲牆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418章 暗中調查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647章 謀劃益都第432章 召集令第102章 武學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229章 請求援軍第780章 金軍計議第78章 繼續查探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209章 學習劍術第256章 挑選丈夫第742章 內庫餘錢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557章 開羅第490章 諸軍命運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653章 奪城第561章 香水賣誰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720章 大局已變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707章 陸游北上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301章 解惑第47章 升官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493章 埋顆種子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133章 太學辯議(六)第546章 烤羊飄香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687章 別無選擇第721章 皇帝承諾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404章 僱傭下人第17章 無罪身輕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54章 出發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684章 北金出擊第26章 跑商去第611章 駁斥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550章 交代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