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提前準備

早早來到殿前司衙門前,還是要像往常一樣等待。

唯一一個先來的還是差事磨勘案的馮忱。

兩人寒暄過後,馮忱告訴楊叢義,明天就是休息日,可以在家歇一日,洗洗官衣,或是去西湖走走。

在臨安孤身一人,現在的休息日對楊叢義來說沒有意義,找房子這一天時間也根本不夠用。

後又聊起月俸發放的問題,楊叢義自從去年回到臨安領過一次俸祿之後,離開臨安至今的俸祿都沒再領,如今在殿前司任職,俸祿如何領取他還不知,於是當即請教馮忱。

馮忱告訴他,任職宣威軍監軍的俸祿,之前在哪兒領,現在還去哪兒領,在殿前司任職的俸祿就在倉案領取,每月二十五日下午是發俸時間,到時候去領就是。

他還特意提醒楊叢義,這個月的俸祿就是在殿前司領,除了銀錢,還有其他實物補貼,比如絲綢布匹、油鹽粟米、柴火石炭等,如果不想要這些實物,也可以折成銅錢,但是在臨安相同的銅錢買不到那些折現的實物。

楊叢義一聽就明白,馮忱這是在提醒他,不要因爲不方便就把朝廷要發放給他的實物俸祿折現,實物折現後的差價肯定是被髮放俸祿的署衙官員佔去。

另外,馮忱還告訴他,實物俸祿如果不領,可以一直放在那兒,都在賬上不會少,但如果超過十年不領取,就不再發放。

楊叢義孤身一人從外地入京,馮忱在差事磨勘案任職,對他的出身和經歷比較清楚,又見他看起來比較順眼,是以纔會出言提醒。

正聊間,殿前司大門從裡面開啓。

“多謝馮大人解惑。”楊叢義心存感激。

謝過之後,二人先後邁步進門。

打開兵案署衙大門,楊叢義迫不及待伏案翻閱書案上各軍功勳集錄,他只想知道是哪支禁軍駐守在泉州附近,既然是要派他去核查功勳,去哪裡,他應當有一些提議權纔是。

不久之後,孫淼也到了。

這一天,楊叢義和孫淼又是在翻看覈對文書資料中匆匆渡過。

申時,孫淼起身提醒道:“楊秘書,明天是休息日,好好休息一天,月底之前張大人應該會來一趟,與我們一道確定覈查對象。你做好準備,如果時間緊迫,可能下月初就要出京。”

“好,多謝孫大人。”楊叢義笑着迴應,越早離京越好,他求之不得。

孫淼稍稍收拾書案之後,先一步離開。

“諸位大人,閉衙時辰到了,請諸位大人早些回去吧。”

楊叢義又看了一會兒文冊,直到聽到院中有人在喊,這才收好文冊,起身出門,順手將大門鎖上。

當楊叢義走過院中,經過那禁軍士兵身前時笑道:“不好意思,忙忘了。”

那禁軍班頭神情肅穆,擡手道:“楊大人慢走。”

到了衙門口,就見四名禁軍士兵回到門內,準備隨時關門了,楊叢義也不耽擱,快步出去。

殿前司內機密資料衆多,一到申時之後衙門外便無人值守,之前還懷疑,資料直接放在署衙裡,既無櫃子,也無箱子,可能會不安全,但如今看來是想多了。

殿前司衙門有多大,其實他也不是很清楚,第一天來報到,也只是隨便走了走,有些地方有禁軍崗哨,不便靠近。

整個殿前司都在禁軍掌控之中,來衙門辦公的官員似乎並不是這裡的主人。

殿前司怎麼樣,官員是不是衙門的主人,其實楊叢義不在乎,出了大門之後,徑直離開,一路直接返回客棧。

方安的效率很高,當楊叢義回到客棧,便聽到一個好消息,他在城外找到兩個不錯的小院子,價錢也還可以。

這個消息對楊叢義來說很重要,清塵是要接來臨安的,不在離開臨安前把房子弄好,等帶着清塵回來時就很麻煩。

第二天一早,楊叢義在方安和夥計親自帶領下直出錢塘門,向西北走了小半個時辰,便進了一個不大的院子。

這個院子有房間六七間房屋,看着比較老舊,木質門窗有些發黑,屋頂瓦上青苔密佈,房中傢俱陳舊,但比較齊全,院中還有一個雞舍,一口水井,整個院子生活氣息很濃。

戶主家裡最近出了變故,要急着搬去外地,所以這院子只賣不租,院子加兩畝良田只需要銅錢四百貫或是紋銀二百兩,這還是方安與戶主已經談好的價錢。

說實話,楊叢義對這個院子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有些陳舊,但並不影響居住,他和清塵都是受過苦的人,對房子不會太挑剔,可購買院子的價錢遠遠超過預期,現在他身上沒幾個錢,根本付不起,就算把七八個月的俸祿一起領了,也還不夠,是以他有些猶豫。

方安在一旁看出了些端倪,楊叢義也沒什麼好隱瞞,在臨安買不起房子,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於是直言相告,這院子不錯,可現在手頭上有些拮据,只能租住,還買不起,並且俸祿也要過幾天才能去領。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戶主催的比較緊急,院子的價錢也很便宜,方安從楊叢義的神情和態度也能看出來他對這個院子比較滿意,如果能拿下來,當然是最好的,可惜錢不夠。

在楊叢義問過另外一個院子的情況之後,方安更能確定楊大人中意的就是這個院子。

於是試探着向楊叢義提議,這個院子他可以先幫忙買下來,等手頭寬裕了,再慢慢還錢給他也行。

楊叢義對於這個提議沒有立即回絕,考慮了一會兒,說還是直接借錢他自己買房比較好,隨後便向方安借錢。

方安早有準備,當即拿出二百兩銀鈔。

楊叢義向戶主借了筆墨,當場寫好借據交給方安。

不多一會兒,購房手續交割完畢,楊叢義順利拿到地契和房契,並與戶主約定三天之後前來收房。

處理妥當,便沒有再去看另外一處院子,至於地契上的兩畝良田,楊叢義並不是很在意,他不會種田,也沒那個心思,有沒有良田他是無所謂的,所以也就不想去實地驗看。

在回城的路上,方安主動提議,如果楊叢義沒時間的話,他可以找人先幫忙整理一下房子,重新休整一番。

楊叢義的確是沒有時間,即使買了房子,在清塵來臨安之前,他也不會住進去,因爲從那兒到殿前司衙門的路程實在太遠,若沒有代步工具,每天到殿前司很不方便,但以他目前的財力,買匹劣馬都難,況且不久之後就要離京,眼下也沒有必要買馬買車,因此,在離京之前倒不如還繼續住客棧。

但現在既然已經買了院子,沒人照料肯定不行,方掌櫃主動提出幫忙,房子暫且交給他看管也好,反正房契在自己手裡,他一個生意人也不大可能打朝廷命官的主意。於是假意推辭一番之後,院子休整看管之事就全部交給他處理。

回到臨安城後,楊叢義沒有與方安一道返回客棧,而是去了馬市。

泉州與臨安不同,在泉州城步行小半個時辰就能把全城稍微繁華的地段轉完,而在臨安轉一天,也轉不了幾街幾坊。清塵是女眷,來到臨安以後,沒個出行工具不合適,馬車是必備工具。

城裡的馬車不需要快,夠穩就行,所以拉車的馬也就不需要多好,實用第一,就這個來說,大宋本地養的馬剛好合適,楊叢義沒錢,官職也不高,北方草原馬買不起,也用不起。

來到馬市,他也只是先看看物價,好心裡有個準備。

城裡的馬市很小,各種價位的馬匹都有,但也只看不賣,要想買馬得到城北郊外的馬場去。據夥計介紹,郊外馬場很大,只要有錢就能買到各種名馬,高麗馬、青海馬、草原馬、還有西域汗血寶馬,當然也有各種價位較低的馬,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北郊馬場,楊叢義早有耳聞,一直沒去看過,聽說那個馬場實際掌控人背景深厚,即使實在宋金激烈交戰之際,也能一次就從北方弄來上百匹優質戰馬,不過弄來臨安的戰馬並不會供給軍隊,而是待價而沽,最後都會被豪門大戶高價買去。

在宋金兩國關係最緊張的時候,一匹北方草原優質戰馬能賣錢三十萬貫,如今宋金和議,兩國無戰事,北方邊境又有榷場,良馬南下不算太難,價位有所下降,之前能賣三十萬貫的,現在只能買二十萬貫左右,但北方最頂級的戰馬一旦來到臨安,則根本不會出售,只會借給高官權貴把玩,因爲這種馬十分稀少,賣給誰都會得罪人。

楊叢義在馬市轉了幾圈,看中一種大宋本地馬,此馬個頭不大,十分溫順,很適合用來拉車,而售價只需五十貫錢。

看好之後,再無他事,便想去西湖走走。

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19章 都是餬口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90章 三十二人第759章 奪取平州第709章 謹言慎行第490章 諸軍命運第417章 問題太多第506章 無子之惱第379章 全軍點名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89章 目的達成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34章 餓狼圍困第323章 謀劃第563章 孟氏姐妹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271章 礦石作畫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303章 籌劃行動第25章 療傷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481章 應對之策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85章 施主道長第248章 離開孤島第210章 兵分兩路第473章 勝敗註定第168章 請回臨安第431章 最後的考驗第767章 明覆第82章 推想第518章 分頭行動第579章 戰和逃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75章 扣黑鍋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735章 請纓雁門關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16章 血案兇徒第291章 全軍合圍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365章 瞭如指掌第4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67章 來龍去脈第76章 分鍋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313章 攻陷涼山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687章 別無選擇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206章 魚精作怪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653章 奪城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697章 三個條件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459章 從軍歌第54章 出發第94章 各有心思第98章 都在計劃中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656章 謀取密州第27章 傳言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705章 任命文書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282章 宣威軍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401章 陸家內情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301章 解惑第407章 殿中議事(二)第622章 江防分歧歷史背景第728章 應對之策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81章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