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暗流涌動

垂拱殿,君臣議事。

趙構獨坐殿中,內侍陪侍一旁,下坐宰相秦檜,參知政事兼籤書樞密院事餘堯弼。

只聽趙構道:“秦愛卿,聽說最近臨安城裡流言不少,可有此事?”

秦檜略一思索,慢慢回道:“臣也略有耳聞,說是朝廷在調兵遣將,準備北上打仗,這種說法甚囂塵上,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傳出來的。”

趙構道:“愛卿以爲,該當如何?”

秦檜慢慢回道:“臣以爲這等流言該馬上撲滅,若等流言傳出臨安城,不管是傳到北方金國,還是傳到江淮一帶,都對大宋和平穩定與百姓安居不利。至於如何撲滅,臣倒是有些想法,不妨借這次禁止軍隊經商之機,嚴查軍隊貪腐,只要抓出幾個人來,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轉到軍中反貪反腐上來,那麼調兵遣將,也在情理之中,此舉不但能制止流言,穩定民心,還可以一掃軍中貪腐之風,對百姓、對朝廷都是好事。”

趙構微微點頭,迴應道:“愛卿所言在理,軍中貪腐確實該整治一番。只是目前的時機是否合適?餘愛卿怎麼看?”

餘堯弼回道:“回皇上,臣以爲秦相爺所言有理,臨安城裡各種流言、謠言,真假難辨,很多人信以爲真,私下談論傳播,若不及時制止,恐會釀成禍患。借禁商之機,在軍中推行反貪腐,確實是個破除流言的好辦法。另外,據臣所知,大宋各軍統制官已經多年沒有變動,他們掌軍已久,對大宋江山社稷無益,正可藉此機會調整整頓一番。眼下金國剛換新主不久,正是大好時機,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朝政內部,對大宋暫時不會有更多想法,我們此時在軍中推行反貪腐,即使短期內引發軍中震動,我們也有轉圜時間,迅速將軍心穩住。臣以爲,此時正合適。”

趙構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樞密院牽頭,會同戶部、吏部、工部、刑部、兵部和大理寺督辦此事,半年之內將屯駐軍和臨安以外的禁軍肅整一遍,該免的免,該罷的罷。”

餘堯弼馬上應道:“是,皇上,臣一定在半年內辦好此事。”

趙構又道:“秦愛卿,軍中反貪腐歷來都是大事,爲防走偏,發生不可控之事,愛卿可從旁協助一二,把握好度,朝政穩定,不發生意外,任何時候都是頭等大事。”

秦檜回道:“是,皇上,臣明白。”

“兩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趙構微微晃晃了身子,顯然坐的有些累了。

餘堯弼道:“皇上,前天收到荊湖一帶的奏章,那邊水患嚴重,良田沖毀無數,大片大片良田要絕收,今年秋季的收成恐怕不及去年十之二三,雖已在全力賑災,今年冬天恐還有饑荒之虞。”

趙構道:“奏章我看了。你以爲有幾分可信?”

餘堯弼猶豫了一會兒,方纔回道:“臣以爲奏章中也許有些誇大,但荊湖一帶水患時有發生,只是每年嚴重程度不同,今年雨水集中,水患要比去年嚴重,秋季收成雖不至於只有去年二三成,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頂多有五六成。爲百姓計,朝廷該減免一部分稅賦,並調集一些糧食入荊湖,以防災民變流民,流民成暴民。”

趙構不置可否,轉而問秦檜:“秦愛卿以爲荊湖之事該如何處理?”

秦檜回道:“臣以爲荊湖水患連年發生,一是天災,二是人禍,天災自不必說,滾滾長江越荊湖而過,每年雨水又多,有水患很正常,但每年都有嚴重水患,這就是人禍,河道有沒有疏通過,河堤有沒有修?臣以爲,可以派個賑災使,去荊湖一帶好好查查,該賑的災要賑,該問責的官員要問責,該修的河堤還是要撥錢去修,若每年水患都要朝廷賑濟,朝廷怕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來。”

趙構點頭道:“秦愛卿所言有理,那就派個賑災使去荊湖看看再說。”

稍稍一停頓,接着問道:“誰爲賑災使,兩位愛卿可有人選推薦?”

秦檜道:“臣以爲秘書省正字湯思退可擔此任,此人是紹興十五年進士,曾在福建幾縣擔任多年知縣,聰慧好學,精於政務,他入朝不久,與荊湖一帶沒有複雜的聯繫,正是合適人選。”

趙構問道:“他是十五年進士,爲官不過六年,資歷尚淺,他去荊湖能擔當起賑災使職責?”

只聽餘堯弼馬上道:“皇上,湯思退確實資歷不足,派他一人前去,恐難成大事,臣以爲可由湯思退擔任賑災副使,同時再派一資歷深厚之人擔任正使。正使人選,臣推薦恩平郡王。荊湖水患,災民遍野,由恩平郡王代表皇上前去賑災,當有安撫民心之效,與此同時,有恩平郡王在後支撐,湯思退就能放手調查水患背後有多少人禍。”

秦檜不言,趙構問道:“秦愛卿以爲派遣一正一副兩位賑災使如何?”

秦檜這纔回道:“臣以爲此議合適,恩平郡王可去。”

見秦檜也同意,趙構道:“嗯,那就以恩平郡王爲賑災正使,以秘書省正字湯思退爲賑災副使,讓他們即刻前往荊湖賑災。”

“是,皇上。”秦檜、餘堯弼馬上應承。

“兩位愛卿可還有其他事,若沒有,今日就先議到這兒。”天氣悶熱,趙構有些耐不住了。

秦檜、餘堯弼一聽皇上這意思,縱使心裡還有事,也不好繼續再,二人馬上起身行禮道:“臣,告退!”

語罷,二人退出垂拱殿。

到了殿外,又走上一段距離之後,餘堯弼道:“相爺,我這副相的位子還能坐多久?”

秦檜回道:“現在還能在副相的位子上,就好好坐着吧,想那麼多做什麼。”

餘堯弼低聲道:“相爺,我就想問問,心裡好有個底。”

秦檜四下看看,見周邊侍衛離的較遠,不會有人聽見,便低聲道:“巫伋從金國回來之前,你副相的位置不會動。等他回來,就說不定了,能坐幾個月,就安心坐幾個月吧。”

餘堯弼連忙擡手道:“多謝相爺!”

秦檜卻道:“但有一點你要記住,荊湖之事你不要再插手,爲人爲官貴在有度,就算副相之位只剩幾個月,你也不要亂來,若晚節不保,便得不償失。”

聽得這話,餘堯弼急忙再謝:“多謝相爺相告。”

幾句聊完,二人再無他話,慢慢朝宮外走去。

臨安城西,西湖之北。

蜿蜒曲折的石階小路,在綠草掩映之間,時不時隱沒在樹蔭之下,朝山上延伸,不知盡頭在何處。

一個涼亭立在路邊,在樹枝藤蔓攀附遮掩下,在炎熱的夏日中難得有幾分清涼。

在涼亭靠山內的方向,有一人獨坐,時不時的起身出亭向山下張望,臉上的神情十分焦慮,似乎是在等人。

就在他不知多少次起身之後,山下時隱時現的小路上終於出現了一個人影,但距離有些遙遠,尚不能看清來人,他本想喊一聲,張了下嘴,終究還是忍住了。

他就在涼亭邊看着那人不緊不慢一步步走上來,而他卻始終看不清那人的臉,因爲那人低頭看路,根本就不曾擡頭。他心裡雖然焦慮,但也不好出聲,萬一上來的是普通遊人呢?

大約過了一刻鐘,那人終於出現在三丈之外的小路上,而這一刻鐘對涼亭下的人來說,就像過了一個時辰一樣長。

三丈之外,無遮無擋,熾熱刺目的陽光打在來人的臉上,那是一張冷峻的臉,消瘦而蒼白,只見他左手放鬆,空無一物,右手執扇輕搖,腳下步伐輕浮,點在石階之上,一步步朝涼亭走來。

涼亭下等候的人終於看清對方的臉,兩人目光相遇,他便發現來人並不是他要等的人,臉上涌起失望之情,轉身朝涼亭內走去。

來人也只看了對方一眼,便繼續低頭看路,搖扇登階而行。

不到片刻功夫,三丈佈滿小草的石階小路便已走完,來人走近涼亭。

走到涼亭之下,他並沒有停步,繼續往前行去。

亭下之人側目而視,關注着來人的一舉一動,見來人沒有在涼亭歇腳的意思,心下頓時一鬆,輕呼一口氣。

可就在他將那口氣呼出之後,便見路過之人忽然停步,回頭看了他一眼,轉身就朝涼亭走來,眼見如此,他只能輕嘆口氣,暗道一聲倒黴。

一進涼亭,來人收了紙扇,衝亭下之人說道:“這位兄弟好像不高興在下入亭乘涼,莫非這亭子是兄弟出錢建造的不成?”

他臉上雖冷,可說話語氣卻極爲溫和,若不看臉,還以爲他在笑呢。

亭下之人起身回道:“兄弟說的哪裡話,亭子這麼寬,誰都坐得。兄弟請做。”

來人擡手抱扇,微施一禮,便在他旁邊坐下,那人也隨後落座。

兩人並不相識,涼亭中一時有些尷尬沉悶。

誰知沒過多時,手持紙扇之人忽道:“你等的人不會來了。”

那人臉色大變,頭一轉正要開口,直覺得腰眼猛然一疼,低頭一看,就見一把匕首插進腰裡,驚恐之間就想閃身逃命,眼睛一花,又感覺有一冰冷之物從喉下劃過,頓時便感覺呼吸困難,即使張了大嘴,也吸不進氣來。

他剛後退幾步依着柱子站定,便聽那人道:“程文已先走一步,你跑快點還能趕上他。”

聽到這話,他一手抓着喉嚨,一手伸向那人,喉嚨呼呼直響,卻說不出一句話來,幾息之間,便極不甘心的倒地死去。

那人將沾血匕首在死者衣衫上擦淨,而後抓起死者將他拖出涼亭,揮手丟到山坡下,滾進荒草枝蔓之間,不見蹤影。

而後,他揮手打開紙扇,輕搖幾下,轉身朝山下走去。

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637章 故人相見第673章 大軍北進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43章 埋伏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244章 隨風入海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355章 黑狼出沒第545章 收復島嶼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556章 畫圖溝通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734章 副帥釋疑第31章 鳳凰村第409章 回衙覆命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26章 跑商去第47章 升官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635章 另有說辭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343章 官衣步行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98章 都在計劃中第527章 總管府第501章 回家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556章 畫圖溝通第446章 江口村第270章 返回廣州第326章 箭雨箭牆第355章 黑狼出沒第120章 遇襲第590章 伏軍皁角林第90章 三十二人第341章 報到第32章 憤怒的村民第20章 上門收錢第34章 餓狼圍困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657章 獻城第53章 議事第672章 精武軍出動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95章 慘敗而歸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48章 議政第154章 回黃梅縣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344章 功勳覈查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21章 閒人第77章 好消息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374章 如實招認第454章 換錢之亂第247章 非長久之計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39章 虎頭巖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585章 遼陽起事第408章 殿中議事(三)第767章 明覆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639章 攻下行營第452章 點金點銀第175章 買個夥計第522章 駐軍昌國第28章 隱情第405章 湯鷽的消息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6章 偷雞道長第414章 怎解難題第473章 勝敗註定第402章 超出預算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759章 奪取平州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430章 重磅消息第191章 議定諸事第228章 敵軍來襲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571章 遼陽府第582章 密令第5章 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