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學習兵法

三天集訓結束,當晚一衆將校、參軍聚衆議事,衆人分坐左右。

先將集訓過程和結果成效總結了一番,而後開始商議佈置後面的差事。

“朝廷爲何設立選將營,幾天前已經跟你們說過,今天不再贅述。但要說明的是,把你們調來此地組建選將營,不是因爲你們是精銳,只因爲我們曾經共事過,我對你們較爲熟悉。選將乃軍中頭等大事,有一點我現在就可以跟你們明說,此次選將結果將決定五年之後,跟你們一起共赴戰場都是哪些人,如果你們不好好訓練,選不出真正優秀的將校,到時候上了戰場拖了你們的後退,那也怪不得別人。徵調你們來選將營,我就是希望經由你們的手,選出五年後可以在戰場上託付性命的戰友!這一點,我希望你們都要明白,時時刻刻記在心裡!”楊叢義看着一衆將校,神情肅然。

“接下來我說說關於此次選將的事。這次選將是在殿前司兵案策劃的選將章程上具體實施,可以告訴大家,選將章程正是由我親自編寫,在我的計劃裡,整個選將過程中都要體現一個特點,那就是實戰!能打敢打的留下,不能打又不敢打的,直接淘汰。”

楊叢義此話一出,衆將校譁然。

“實戰?選將怎麼實戰?真刀真槍殺一場?”

“死了人怎麼辦?”

“我們就兩千兄弟一場場打下來,最後怕剩不下多少人了,這麼選將也太慘了!”

楊叢義聽得擺手道:“先聽我說。我所說的實戰跟你們想的稍有不同,長槍去掉槍頭,刀劍不要開刃,其他的全部要向實戰靠近,當成真正的仗來打,具體怎麼打,完全由你們自己做主,我不干預。”

聽這解釋,衆將心中仍然疑惑不解,怎麼打?真能把禁軍當成敵人來打?這怎麼下得去手。

見他們似乎不是很明白,楊叢義也再多做解釋,繼而宣佈一個決定,只聽他說道:“從明天開始,我會就武學所學結合歷史上的經典戰例給你們講課三天,隨後由你們帶領四個指揮進行一對一實戰對抗,勝次多的兩支隊伍作爲試金石部隊,兩個月後迎戰前來參加選將的所有禁軍隊伍,勝次少的兩支隊伍留守選將營,負責整個選將營衛戍和後勤供應。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衆將忐忑,沉默不言。

楊叢義看了他們一眼,又道:“能作爲試金石部隊跟大部分禁軍精銳交手,絕對是難得的一次經歷,獲得全軍嘉獎、殿前司獎勵,甚至是朝廷恩賞,都不在話下。名額有限,希望你們好好準備,爭取拿到這次機會。”

“沈參軍既然已經決定從軍,那麼從明天起,你跟他們一樣訓練、上課。至於陸參軍,建營物資採購、糧草運輸和工匠人員招募等差事繁雜,就不用參與訓練了,你們以爲如何?”楊叢義看看二人問道。

沈縉抱拳道:“是,大人,但我個提議。”

楊叢義隨即問道:“什麼提議?”

沈縉回道:“我也想隨軍參加實戰,望大人應允!”

楊叢義認真想了想,而後說道:“等講完課,我們再說吧。”

他沒有應承下來,但也沒有拒絕,是不是可以讓沈縉去,他拿不定主意。

沈縉見此,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而陸游也應承了一聲,沒有多的言語,在軍中待一段時間是一段不錯的經歷,但要讓他留在軍隊顯然不可能,因爲他還得考科舉。

“全軍後面幾天如何訓練,你們自己回去安排好,從明天開始,每天申時一刻來這兒上課。如果沒其他事,都先回去好好休息。”

他們在太陽底下訓練三天,確實有些累了,既然楊大人早有計劃,已經將後面的事情安排妥當,那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直接按要求執行就是了。

衆人起身告退,很快散去。

“大人,你不給我安排差事?”這幾天清塵一直提劍跟隨楊叢義左右,即使在校場也未曾遠離超過一丈距離,經上次江口村一事,她便開始擔心夫君的安全。

楊叢義笑道:“軍中都是男兒事,你安心在營中把金銀看好就行了,不必跟着我風吹日曬。”

清塵一聽這話,馬上就有些不高興了,只聽她回道:“那我也應該有點事做吧,大家都在忙,就我一人無所事事,讓人看到我在營中閒來無事,普通士兵怎麼想?還是給我找點事做吧,要不我去伙房幫忙?”

“別。”楊叢義一聽這話,急忙擺手道:“伙房煙熏火燎的,你去那等地方也幫不上忙。這樣吧,既然讓你看管金銀,那以後物資採購費用、徵地費用、工匠僱傭費用就由你來發放。怎麼樣?”

清塵一愣,連忙搖頭拒絕道:“我又不會對賬,這麼多錢,我可不敢給,給錯了怎麼辦?還是大人自己來吧。”

楊叢義笑道:“不會我可以教你,對賬有得是時間,只要賬目不錯,給錢的時候細心點,就不會出錯,即使真錯了,查證覈實以後,多給的追回,少給的補上,其實也沒什麼。”

清塵還想再說什麼,楊叢義又道:“就這麼定了,這件差事就由你來負責,過幾天我就教你對賬。”

“那行吧,要真出錯了,你可別怪我。”跟來義烏,能幫夫君做些事,也不算白來一趟,清塵心裡掙扎一番,最終還是應下此事。

“這幾天也累,回去房休息吧。”二人熄滅燈火,起身離開。

天明,號角響起,全軍帶着武器走上訓練場,在將校、押官帶領下,開始正常的軍事操練。

楊叢義、清塵也早早的起來,找到一個僻靜的所在,一個練劍,一個練槍。

一個時辰之後,各隊押官帶着普通士兵繼續操練,蘇仲、羅聰等將校來到營房中聽主帥上課。

沒有教材,沒有教具,也沒有黑板,只見楊叢義站着講,衆將坐着聽。

“時間有限,這三天時間,我們只學《孫子兵法》中的三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這三篇是行軍打仗的基礎,對我們來說也較爲實用,可以活學活用。今天我們先學行軍篇。”

楊叢義言罷,稍作停頓,馬上背誦道:“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衆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衆相得也。”

提前做了準備,楊叢義一口氣背完,衆將茫然不解,完全不知道他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有沈縉面色不變,微微點頭,似是聽懂了一些。

這等情形在楊叢義預料之中,他們都是一幫從軍多年的粗人,能識幾個字就不錯了,要讓他們看懂《孫子兵法》,那是強人所難,目前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馬上解釋道:“這行軍篇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這一篇主要講的是行軍之時注意事項。那麼具體怎麼理解呢?聽我跟你們一一解釋,行軍篇裡孫子說:凡軍隊行軍作戰和觀察判斷敵情,應該注意:在通過山地時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駐紮時,要選擇生地,居高向陽;如果敵人佔據高地,不要仰攻。這些是在山地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橫渡江河,要在離江河稍遠的地方駐紮;如果敵軍渡河前來進攻,不要在江河中迎擊,而要乘它部分已渡、部分未渡,半渡時予以攻擊,這樣比較有利;如果要與敵軍交戰,那就不要靠近江河迎擊它;在江河地帶駐紮,也要居高向陽,切勿在敵軍下游低凹地駐紮或佈陣。這些是在江河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

如此一解釋,衆將點頭,他們都是打過仗的人,從過往經歷來看,行軍打仗確實應該如此。

解釋完,楊叢義又道:“孫子在兵法中是這麼說的,那我們在打仗時是怎麼做的?不說遠的,就說去年在廣南抗擊李越之戰,大家都想想,我們的行動是不是跟這篇行軍兵法相合?通過山地時,是不是儘量沿着有水源的谷底行軍,宿營駐紮的時候,是不是選在進退都方便的生地,而不是難以進退的絕地?那麼在有河流的地方行軍打仗,我們又是怎麼做的?誰來說說。”

話音一落,只聽姚昶說道:“我們去年在欽州打了兩場勝仗,都在河流附近,前一場我們埋伏在一條河流對面,在敵人渡河之時,利用他們渡河較慢,行軍部隊前後不能相連的時機,把提前渡河的敵人全部消滅,而後全軍逼近河流,利用河流把他們困在河岸,一舉將他們全部消滅。這應該就是大人剛纔說的等敵人渡河一半,趁機攻擊的道理吧?”

第621章 經歷(二)第128章 太學辯議(一)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88章 意料之外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692章 金軍來襲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179章 商船進港第478章 流言風聲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642章 攻城掠地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10章 提刑查獄第767章 明覆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499章 紛紛離營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433章 獨力支撐第673章 大軍北進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180章 湯家六娘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217章 手到擒來第661章 等待機會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58章 青石崖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265章 一堆爛賬第792章 放權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513章 當有作爲第83章 失而復得第552章 成立造院第551章 包辦婚姻第188章 登陸泉州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690章 潰兵回營第251章 都別閒着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78章 繼續查探第191章 議定諸事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102章 武學第673章 大軍北進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183章 大制魚面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677章 大野澤第446章 江口村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166章 初見陸游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372章 關鍵證詞第261章 聞香品茗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341章 報到第180章 湯家六娘第767章 明覆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76章 分鍋第579章 戰和逃第343章 官衣步行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693章 來敵覆滅第66章 宋頭領第38章 西進第424章 暗中調查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286章 進駐縣城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771章 殲滅騎兵第424章 暗中調查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81章 重生第185章 改造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