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畫圖溝通

“聽塞爾柱人說,目前這個地方依然是這個大陸最富庶的區域,那片區域位置很好,剛好就在河口。陸兄也看到了,這裡很乾很燥,踩一腳塵土飛揚,說明這裡下雨很少,那麼河流就對他們十分重要,哪裡有河流,哪裡就有人。就跟塞爾柱一樣,塞爾柱國都巴格達就在兩條河流交匯處,這片區域最繁華的城市也在河口。這些消息都是我上次在塞爾柱國打聽來的,絕對不會出錯!”

楊叢義細細解釋一番,迅速打消陸游的顧慮,若他作爲回易副使都對來此地回易沒有信心,那讓其他人怎麼辦?

“我也不是不信楊兄,只是此地看着確實讓人不敢相信。以前不明白什麼叫不毛之地,來到這兒,終於明白了。”陸游一聲嘆息。

而後笑道:“我是相信楊兄的,我知道楊兄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既然不遠萬里來到這兒,必然有來這兒的意義。”

“陸兄這麼想就對了。這個世界很大,不止大宋、金國和西夏,這幾年我們一路西來,也見過不少國家,但還有更多的國家我們不曾見過,相比大宋很多很多人來說,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到過他們這輩子都不可能到的很多國家。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據我猜想,我們應該是第一批踏上來的東方人,這裡的一切也都值得好好探索,來一次遠遠不夠。”楊叢義笑道。

“這裡還有很多國家?河口地形再好,也容不下太多國家吧。”陸游追問。

“這片大陸很大,北邊有大國,至於南邊有多少國家,塞爾柱人也不知道。但北邊的大國臨海,渡過那片海,在海的北邊國家很多,大大小小不下幾十個,不過那些地方跟燕京一帶一樣,很冷,除了沿海地區,其他地方都是苦寒之地。”

楊叢義再次解釋。

“楊兄怎麼會知道這麼多?”陸游感覺有些驚奇,覺得不可思議。

“多問多打聽,多看雜書而已。上次去塞爾柱,我在巴格達那麼長時間,可不只是在吃喝玩樂,那時就在爲這次回易提前準備了,畢竟同一個地方,不能年年去,去的次數多了,我們的東西就不值錢了。”

楊叢義笑笑,一帶而過。

兩人來到營地,馬上召集探子,彙總這兩天探查到的消息。

據探子回報,附近有一條荒廢的溝渠,直通北方,具體有多遠,還沒有探明。

聽完探子的消息,楊叢義心下大定,這溝渠說不定就是蘇伊士運河的前身,古埃及最繁華的地帶就在尼羅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距離紅海沿岸只有幾十裡,古代那麼強盛的法老王朝完全有能力開闢一條紅海到開羅的人工河,連通埃及與波斯灣地區。

只是數千年過去,那條人工河荒廢了,不過對回易船隊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他們只要循着人工河舊址到達目的地,埃及人一定會爭相駕着馬車來海邊交易。

“陸兄,你也聽到了,沿河渠北上,五十里外有人家聚居,還有,既然有河渠連通此海,另一端肯定有大城。塞爾柱人給的消息還是有一定可信度。如何,我們按原計劃行事?”

楊叢義終於輕鬆下來,在此之前,他已經下令將探查到的部分消息向全軍公示,以穩定軍心,因爲這個地方實在過於荒蕪,除了紅土黃沙,連野草都很少見到。

“好,楊兄你就放心去打通商路,營地和船隊我會看好。”

陸游點頭,臉上緊繃的神情也放鬆不少。

“好,那就這麼定了,此地情況複雜,宗教戰爭頻發,如果有人闖入這裡,最好不要跟他們發生爭鬥,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那就暫且退回海上。”

楊叢義不是隊陸游不放心,是對這個地方沒有足夠的信心,因爲麥加就在紅海沿岸,紅海與地中海交界處正是宗教衝突就嚴重的地區,一旦介入,不但生意做不成,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問題,畢竟這是別人的地盤上,軍事武力再強大,也不能輕敵。

“楊兄放心,營地距離海岸並不遠,若是真有事,撤退很快。倒是楊兄,此去不知會有多少危險。”

“陸兄不必爲我擔心,我這些年經歷的危險可不少了,如今不一樣好好的。”

二人相視一笑。

不久之後,楊叢義召集精武軍、護衛軍將校,分派任務,或留駐船隊,或駐守營地,或刺探情報,或護送使團北上。

他要求將校們各領其責,不得擅離值守,第一要務是保護船隊,不得讓任何人破壞船隻,敢有侵犯者,殺無赦!如遇緊急事端,不能分辨利害,則以忍讓爲主,必要的時候可以撤回海上,等他的消息。

而後,船隊準備三天,楊叢義親率使團出發北上。

大宋使團規模達千人,前部是全副武裝的精武軍開道,而後是使節車輛,再後是隨行人員和十五車禮物,最後又是雄壯的精武軍將士,一路向北,浩浩蕩蕩。

兩天後,行動謹慎緩慢的隊伍抵達一個有幾十戶人家居住的村鎮,這是使團北上以來見過的最多的人本地人。

楊叢義一聲令下,使團當即在距離村鎮兩裡之外紮營,休整,嚴禁任何人隨意接近村鎮。

第二天,將兩幅畫送至村中,找到恐慌不已的村民,先給他們一些食物作爲報酬,而後手指北方,一再比劃,讓他們把兩卷畫送到北方去。

船隊中沒有人懂得本地語言,只有通過圖畫才能實現交流,這是楊叢義讓孟芸娘隨同使團北上的原因,有她在,畫幾幅畫,就能讓陌生人明白他們的意圖,至於對方會如何回覆,他並不擔心,都是文明古國,自然會有辦法交流。

原地靜等五天之後,使團對面的村鎮忽然進駐了一支軍隊,數量多少,難以估計,面對使團,呈防守之勢,始終沒有派人過來交流。

對方不動,楊叢義也沒讓人貿然上前,使團也暗中防守,按兵不動。

兩天後,村鎮內走出兩個本地村民,將一卷東西送進使團營地。

拆開一看,裡面也是幾副圖畫,雖然畫的很簡略,但很容易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畫中說,他們有一個權力很大的人要跟遠來的使團見面,地點就在兩陣之間,各帶三人。

與高官見面,這正是使團來到此地的目的,楊叢義當即讓孟芸娘回一副“兩陣之間雙方見面”的畫,讓仍然留在營中的村民帶回去。

一個時辰之後,遠遠的就見從對面村鎮走出來幾個人,直往使團方向。

大宋使團的隨行人員,除了孟芸娘外,還有潘誠和一名武藝高強的隊將。

眼見對方出動,楊叢義馬上親自帶着他們三人走出營地,向前迎去。

不久之後,兩隊人相聚不到十丈距離,雙方面目都已經能看的清楚。

只見對方四人皆是一身綠衣,頭纏綠巾,整個裝扮與塞爾柱地區的百姓相比,除了服裝顏色不同外,並沒有其他樣式上的區別。

楊叢義瞬間想起多年前在泉州見過的黑衣和白衣大食人,莫非這身着綠衣的也是大食人?

之前還以爲埃及地區是被地中海附近的十字軍控制,早知如此,當初就該找幾個大食人做嚮導了,如果是那樣就方便多了。

不過,楊叢義去過塞爾柱兩次,跟阿拉伯人打交道的時間超過半年,多多少少也學過一些阿拉伯語,簡單的交流不成問題。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甚至都能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卻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

最終,楊叢義與對方在相聚五尺的時候各自停下了腳步。

楊叢義面露燦爛的笑容,舉步上前,向對方伸出了右手,口中笑道:“我而來一庫目塞倆目!”

對面爲首的長者,幾乎同時伸出右手,握住了楊叢義的右手,笑容滿面的回道:“我而來一庫目塞倆目!”

那長者對遠方來客的這種問候十分受用,然後就不停的說了很多,滿懷期待,面帶笑容。

然而,楊叢義並不精通阿拉伯語,哪能一一回復。

但好在他還是能說幾句,對方已經知道他是來自遙遠的東方大陸的人,能說幾句他們的語言,他就已經非常高興,對待楊叢義也更加熱情。

楊叢義除了會說幾句阿拉伯語,一身綠色的大宋官衣,也讓他留給對方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因爲他們自己最崇尚的就是綠色,身上穿的是綠衣、頭上戴的是綠巾,軍中旗幟也是綠色爲主。

對方將帶來的席子鋪在地上,邀請楊叢義上前,二人席地而坐。

長者很健談,與楊叢義聊得不亦樂乎。

而楊叢義能聽懂得的卻是不多,他的漢語對方更是不可能聽懂,除了交易、貨物相關的東西,他們根本聊不了別的,好在有這些也就夠了,其他的也都無關緊要。

特別重要的內容,比如大宋使團要去國都開羅面見國王,建立兩國之間的長久關係,則會用圖畫來表示,雙方的畫工直接在席子上鋪紙作畫,將各自意思用圖畫形式展示給對方。

第482章 選將重啓第81章 重生第335章 監軍反擊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701章 兩帝共存第362章 兇案現場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650章 給條活路第642章 攻城掠地第792章 放權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37章 狼王之死第585章 遼陽起事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62章 道長援手第527章 總管府第260章 邀請赴宴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66章 宋頭領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152章 換個活法第649章 好漢饒命第227章 虛張聲勢第499章 紛紛離營第329章 大軍南撤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41章 戰鬥的理由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157章 物資供應歷史背景第98章 都在計劃中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226章 大驚小怪第202章 正使講話歷史背景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94章 各有心思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401章 陸家內情第300章 得勝而逃第786章 出路第683章 難題第523章 招回參軍第37章 狼王之死第61章 飛蛇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13章 據實以告第121章 壯士救我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325章 十萬大軍第29章 初見知軍第320章 共守涼山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346章 提前準備第111章 幾棵苗子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96章 傳訊自救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432章 召集令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630章 緊急敵情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433章 獨力支撐第669章 攻取濟南城第576章 水戰訓練第178章 全權接手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485章 問話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712章 誰都沒虧第243章 風帆難降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261章 聞香品茗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356章 驚退羣匪第536章 陸游的困惑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247章 非長久之計第301章 解惑第284章 清塵的煩惱第783章 分兵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