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衆怒

衆捕頭不語,也許是有所顧慮,也許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楊叢義接着說道:“關於追捕逃犯的事,大家可以暢所欲言。關起門來說,該怎麼追捕,是由府衙做主,也就是我們捕快說了算,最後的功勞自然也是我們的。後面那些兵將只是來充門面,壓場子的,不會讓他們出手,自然也就沒他們的功勞。”

有捕頭道:“天柱山裡的具體情況,我們雖然不是很清楚,卻也知道里面土匪衆多,各個山頭幾乎都有匪徒盤踞。逃犯在哪個山頭,我們根本沒辦法知道。”

“即使我們知道逃犯在哪裡,怎麼去抓?他們會乖乖把人送來嗎?如果不,我們能怎麼辦,硬搶嗎?”另一捕頭直接道出了另一個難解決的問題。

“很好,就該這樣,大家有什麼問題,直接問出來,只要抓住了問題,才能想辦法解決掉,我們的任務也就可以完成。大家還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楊叢義見有人道出了最棘手的問題,他很高興,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態度。

“我們能自主行動嗎?實話說,我不信任何縣尉,上次我們來就吃了大虧,死了好幾個精明能幹的兄弟。如果這次還是他指揮我們,我們就只能想辦法保命了,追捕逃犯不要想。”宿松縣捕頭神情嚴肅,上次他們的損失非常大,心裡自然不爽。

“我也正想說這個事情,上次來協助,損失那麼多兄弟,懷寧什麼補償都沒有,還把責任推到兄弟們頭上,這次又讓我們來協助,到底是想怎麼樣!”嶽西縣捕頭情緒激動,他們上次的損失也很大。

同安縣捕頭也坐不住了,高聲道:“這個事情一定要說清楚,我們上次也損失了六個兄弟,也沒給個說法。”

望江縣捕頭還算平靜,只見他搖頭接着說道:“你們才損失六個,我們就回去了兩個,找誰說理去。”

張捕頭見大家情緒激動,楊叢義也有些面子上掛不住,便出來打圓場道:“我說大家不要激動,上次來,楊捕頭還是太湖縣的捕頭,上次各縣的損傷跟楊捕頭有什麼關係,有怨氣也撒不到楊捕頭頭上吧。”

“張捕頭,這些逃犯可都是你們太湖縣的。另外我可聽說,你們太湖縣上次來了將近三十人,只損失了兩三個,這其中莫不是有什麼不爲他人所知的隱情吧。”望江縣捕頭語氣怪異。

“不說我倒忘了,這一夥逃犯可都是在太湖縣犯下血案的兇犯,多數都是太湖縣人。張捕頭久在太湖縣任職,不應該不認識吧,是不是該跟我們解釋解釋。”望江縣捕頭意有所指的說道。

“張捕頭,你還是跟大家解釋一下吧。你們太湖縣衙門裡的前捕頭跟這夥逃犯私下勾連,可不是多秘密的事情,就不要藏着掖着了。”宿松縣捕頭把這個信息一放出來,立即就讓各縣捕頭浮想連篇。

原本他們只是對張捕頭有幾分疑惑,這下幾乎就以爲太湖縣捕快跟逃犯還有聯繫,所以才坑害了他們的兄弟,一個個臉色突變。

張捕頭聽得心頭怒氣,頓時就要發作,不過最終還是硬是憋住了怒氣。只聽他回道:“太湖縣衙門裡以前確實有敗類,與匪徒同流合污,但提刑大人在太湖縣偵破血案的時候就已經把內奸抓出來懲戒了,內部也排查過多次,再也沒有跟匪徒有關係的人。”

接着話頭一轉道:“上次來懷寧追捕逃犯,太湖縣二十多個捕快是楊捕頭統領,也虧得楊捕頭謹慎小心,不然我們也會跟大家一樣。不怕說出來你們笑話,上次在進山我一時大意落在了匪徒手裡,還損失了三個兄弟,要不是楊捕頭冒險援手,我就交代在那裡了。”

楊叢義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讓大家暢所欲言,原本是想解決怎麼抓捕逃犯的問題,現在卻扯起上次進山的事情來,還把張捕頭和他拉進來,開始懷疑上次各縣損失人手跟他們有關係,這是他始料不及的。但目前看來,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明顯更大,他們需要一個交代,不然其他事情不要談。

楊叢義心念直轉,捕頭們貌合神離,原來都是有心結,不能坦誠相對,如果不能形成合力,進了山,估計還是跟上次一樣的結局。但上次的事情,根據以後發生的情況來看,陳大人當初的猜測是對的,可這些事情說不得,不然各縣捕頭當場就得找何縣尉去理論,說不好就得大鬧一場,後面會怎麼發展還真不好說。眼前該怎麼給各縣捕頭一個交代,這可把楊叢義難住了。

“張捕頭,你說的不是實情吧。”宿松縣捕頭皮笑肉不笑的反駁,然後繼續說道:“據我所知,楊捕頭跟這些逃犯也是大有關係的,楊捕頭不正是因爲跟這些逃犯有關係,才被冤枉入獄的嗎?”

又一個重磅消息放出來,不知情的捕頭們,面面相覷。

“這又是怎麼回事?張捕頭,你該跟大家夥兒解釋解釋吧。”

“你們這是無理取鬧!”張捕頭怒了。

“張捕頭,該發火的應該是我們吧,我們死了那麼多人,就你們好好的回來了。”

“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是跟大家說清楚的好。”

“有什麼不清楚的?張提刑不是給楊捕頭平反冤獄,把兇犯都抓起來了嗎?這還不夠清楚?楊捕頭跟逃犯毫無關係。是他出手從逃犯手裡救了莫大人父女,因爲沒找到人證,才被當作疑犯。現在莫大人活的好好的,有莫大人親自作證,你們還懷疑什麼?”

“好,楊捕頭我們不懷疑。但你要跟我們說清楚,上次進山爲什麼就你們能好好的出來,我們怎麼就那麼倒黴,死那麼多人!”

“你們倒黴,關我們什麼事。”

“放屁!逃犯都是你們太湖縣的,上次又是你們死人最少,還說跟你們沒關係,鬼才信。”

“好了,各位捕頭都別吵了,我們心平氣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答。”楊叢義見*味越來越濃,再繼續吵下去就要動起手來,激化了矛盾,更解決不了問題,於是趕緊開口制止。

衆人這才各自閉口,安靜下來,看楊叢義怎麼說。

“先說第一個問題,各位捕頭損失那麼多兄弟,確實跟我們,跟我們太湖縣有關係,這個我不推脫。因爲這些逃犯裡是有二十多個來自太湖縣,要不是爲了追捕他們,各位也不會來懷寧。但爲什麼要追捕他們,這個問題得好好說道說道。”

楊叢義停下,看看大家,然後才接道:“他們原本在死牢裡關着,爲什麼又要大家去追捕?是因爲他們逃跑了。關在死牢裡怎麼會逃跑?這就要問之前的懷寧府衙了,那是他們管制上的問題。因此,逃犯跟我們太湖縣有關係,但讓各位捕頭損失兄弟就與我們無關了,真正有關係的應該是看管死囚不嚴的懷寧府衙,死囚越獄逃跑,才讓各縣協助追捕。不知道這個事實,各位否認不否認?”

衆捕頭,若有所思,沒有人反對。

楊叢義接着說道:“那我再說第二個問題,爲什麼太湖縣捕快上次進山,損失較小。我們雖然比其他縣早到幾天,但我們是從東邊向西穿越人煙稀少的山谷和密林,山上幾乎沒有路,情況不明,我們一開始就十分小心。不瞞各位,我們進山之前經過一個村子,就有村民提醒,說虎頭巖西邊的地方不能去,幾十年來進去的人,沒有能出來的。我們不敢大意,聽在耳中,記在心裡,到了虎頭巖就停下了,就地紮營,以虎頭巖爲中心展開搜素,並沒有冒冒失失的往西,進入天柱山核心區域。並且在進山之初,我們還遭到羣狼圍困,吃了虧,後邊沒走一步,就更加小心。因此,我們損失小,是由於我們行事小心謹慎,不冒進,不爭功,不搶功。我想,你們如果也像我們一樣,應該就不至於損失那麼多兄弟。你們說是嗎,各位捕頭。”

楊叢義解釋完,衆捕頭還是沒有人反駁,他們需要時間消化理解一下,看太湖縣是不是真能撇清關係。仔細想想,楊叢義說的好像挺有道理,似乎是這麼回事,他們死那麼多人,跟太湖縣捕頭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跟張捕頭、楊捕頭都沒關係,那跟誰有關係?

所以就有人發問了:“楊捕頭,你這麼說,我們那麼多兄弟都是自己找死,跟誰都沒關係?”

楊叢義道:“我可沒這麼說。上次我們進山方位和路線,都是懷寧府衙安排好的,我們大家都是來協助懷寧府衙抓逃犯,出了問題,有了損失,自然是由懷寧府衙承擔。李大人不是被罷官了嗎,已經承擔了責任,還不夠嗎?”

“我不管,我就只問你,這次進山是不是還由何縣尉指揮,如果還是他,我勸大家還是趁早歇歇吧。”

“我也不信他,什麼都要聽他的,出了問題就往我們身上推。”

“我也一樣,如果還是聽他的,我寧願帶我的兄弟們到後邊去搬運糧草,做雜役。”

“大家不要義氣用事。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次進山,所有捕快的行動我做主,可以不用聽何縣尉吩咐,這是陳大人親自對我說的。我在這裡可以跟大家保證,這次行動完全由大家自己做主,所有的事情我們各縣捕頭集體討論決定。各位以爲如何?”楊叢義的目的很清楚,強化捕頭們對何縣尉的不信任,把各縣捕快的力量完全拉到自己的這一邊,利用集體決策這個機制,把大家綁在一起。

“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就聽楊捕頭的。”各縣捕頭一聽,這次進山,他們能擺脫何縣尉,自己做主,自然是欣然應允。

第763章 精武兵符第227章 虛張聲勢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686章 急功近利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18章 衙門的補償第184章 親訓新軍第536章 陸游的困惑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195章 人員協調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616章 破局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154章 回黃梅縣第179章 商船進港第522章 駐軍昌國第618章 三戰一身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716章 五龍觀第784章 防線堅固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489章 討回書信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306章 順利撤退第202章 正使講話第103章 初入臨安第344章 功勳覈查第122章 爭議第263章 道長險勝第551章 包辦婚姻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33章 人心本善第525章 預演補漏第340章 擢升第465章 姚昶追擊第83章 失而復得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672章 精武軍出動第616章 破局第38章 西進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761章 設伏蓋州城第68章 切磋試技第738章 招降平陽第79章 虐菜無情第488章 蛀蟲之嫌第117章 完顏亮第320章 共守涼山第615章 秘密禁令第99章 燒光了第776章 以雪爲牆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311章 擇地攻擊第44章 伏擊第444章 蘇溪之旅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454章 換錢之亂第742章 內庫餘錢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645章 時機第122章 爭議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31章 鳳凰村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2章 寂靜官道第451章 清塵接差第653章 奪城第391章 拜訪湯府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735章 請纓雁門關第551章 包辦婚姻第267章 最後一批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103章 初入臨安第189章 喝風受冷第757章 進軍平州第673章 大軍北進第557章 開羅第77章 好消息第716章 五龍觀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288章 分歧第603章 應變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655章 取臨沂第530章 西洋回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