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太行山寨

“來了來了!”

“王掌櫃,你見過大世面,你給看看這上面寫的啥?”

“哪個貼的?貼的時候沒給大夥兒說說?”

“是兩個騎快馬的軍士,貼完就走了,我們也沒敢問啊!”

“先看看吧,是好事還是壞事?”

“好事!是好事!”

“啥好事?你別一個人高興,跟我們大夥兒說說啊!”

“告示上說啊,要大赦天下,從今年起,繼續免賦稅三年啊!”

“免賦稅?不是一直都是免賦稅的嗎?之前還說可能免五年,這次怎麼是三年了?”

“之前都是嘴上說說,啥時候見過公文告示,這張告示上可是有朝廷大印和州府大印的,這就說明啊,免賦稅三年是真的了!”

“那這確實是大好事啊!”

“我怎麼覺得有些不靠譜,說免就免,還免三年,不交賦稅,那些當官的不吃飯,喝西北風啊?”

“是啊,之前又不是沒有過,說是減免稅賦,最後卻是變着法的一徵再徵,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我覺得免三年不太可信。”

“這有啥不信的,白紙黑字雖不認識,這上面的幾個大印總認識吧,難道還有人會僞造不成?”

“不是,爲啥要大赦天下?沒道理啊!”

“這上面說是要遷都汴京。”

“遷都汴京?這麼說來,朝廷不是不管我們了?”

“好事!遷到汴京,我們就有機會去都城看看了!”

“做夢吧你,武安離汴京上千裡遠,怎麼去?”

“不對吧,遷都可是要花大錢的,何況是從南邊遷到汴京,朝廷不是應該加收稅賦嗎?”

“是啊,之前金國兩次遷都,可都是加徵了好幾倍的稅賦,大宋朝廷真的富的流油不成?那以後是不是都不用交稅賦了?”

“這告示上不止說遷都的事,還說了其他事。”

“王掌櫃,上面寫了啥,你倒是一次說清楚啊,這不是耽誤事兒!”

“那你來給大夥兒說說上面寫了啥?”

“別別別,我大字不識一籮筐,王掌櫃你請!你請!”

“告示上還說了,大宋收復北方故土之後啊,地域實在太過遼闊,都城設在臨安,就管不到北方,都城設在汴京,又管不到南方,所以就設兩個都城,一個在汴京,一個在臨安。皇上自然是要遷回舊都汴京,臨安不能沒人居中調停,所以當今皇上再三懇求之後,閒居德壽宮的太上皇再理臨安朝政。”

“兩個都城?啥意思啊?”

“太上皇理政?退位之後,重新當皇帝?”

“這麼說大赦天下是因爲太上皇重新登上皇帝寶座,所以纔會免賦稅三年?”

“那大宋現在是兩個皇帝嗎?南邊一個,北邊一個?”

“你管他幾個皇帝,跟小老百姓有啥關係,只要真是免了我們的三年賦稅就行。”

“這話就不對了,幾個皇帝跟我們還真有關係,要是兩個皇帝鬧矛盾,他們打起來,我們還有安身日子過嗎?”

“告示上不是說了,是當今皇帝再三懇求,太上皇才重理臨安朝政,又不是搶皇位,沒你想的那些大戲。”

“兩個皇帝,真的不會打起來?”

“要打早打了,告示都貼出了,還打啥!”

“那就是說,免稅賦三年是確定無疑的事了?”

“大印不都在上面,應該是確定無疑的,改天我到大名府去探探消息。”

“大名府那麼遠,一來一去要好多天,現在兵荒馬亂的路上也不安穩,王掌櫃可要注意安全啊!”

“不如去縣衙問問?”

“還是算了吧,貼告示的軍士騎着馬直來直去,根本就沒到過縣衙,他們估計還不知道這告示的事兒,問他們也是白問。”

“行了行了,都回去把這好消息傳開,讓大夥兒都知道,免得縣衙欺我們不知道,又胡來。”

武安縣西北百里外的太行山中,有一個規模頗大的山寨。

當年靖康之亂,北方淪陷之後,由河北等地的義軍所建,初時聚攏兵力達五萬之衆,待北方徹底陷入金國手中,大宋撤往淮河以南,義軍見迎宋軍無望,加之金軍封鎖追繳,義軍人心離散,最終只有三千餘人留了下來。

經過幾十年繁衍,人口漸漸增加到六七千人。

前幾年,金國撕毀議和盟約,發動南侵戰爭,宋金兩國戰亂又起,朝廷橫徵暴斂,山外的百姓不堪重負,紛紛逃進山裡投奔,幾年下來,山寨人數急劇攀升,如今已有三萬餘人。

山寨人多,意味着勢衆,與其他山寨相比就有更多話語權,同時也增加了對抗官府的能力。

以前人少的時候山寨每年要向官府繳納一定的賦稅,如此這般,官府纔不會進山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出山進城,官府也不會刁難。

如今山寨規模宏大,區區一個縣衙官府,擁兵不過數千,根本不是山寨的對手,也不敢再輕易進山,所以之前要交的賦稅也就不交了,而山寨的人進城,官府也只能當做沒看見。

可隨着越來越多的百姓從東邊山外來投奔,山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原本土地就有限,能耕種的土地更是有限,哪裡能養得了這麼多人?

山寨“義”字當頭,但又不能不收留這些進山逃難的百姓,此事着實令寨主頭疼,以至於連覺都睡不好。

這日,寨主正在思索安置新寨民的對策,忽聽屬下來報,去山外探聽消息的人回來了,於是趕緊叫來問話。

“山外可有消息?”

“山外最近消息很多,也很雜亂.....”

“先撿重要的說。”

“大宋朝廷要遷都了,遷都到汴京。據說大宋皇帝已經到汴京了,遷都的消息,確定無疑!”

“遷都,意料之中的事,從宋金重新議和,金國撤離汴京,我就猜到大宋肯定是要將國都遷回汴京。”老寨主神情淡然,不以爲然。

“還有一個消息,大宋朝廷確實要遷都汴京,但同時保留臨安,說是大宋地域廣闊,只有一個都城,不足治理整個大宋。另外,之前退位的太上皇趙構已經重新在臨安理政,並大赦天下,免賦稅三年。”

“趙構理政?他這是重新當皇帝?新皇帝在哪兒?”聽聞這個消息,寨主頓時大驚。

“據說新皇帝就在汴京,他在汴京主理北方朝政。”

“這算什麼?分家?還是趙構把新皇帝趕了出來?”寨主義憤填膺,心中不平。

“不清楚,據說是新皇帝再三懇求,趙構纔出來重理朝政。”

“鬼話!趙構這是理虧,纔想用大赦天下,免三年賦稅,來挽回民心,這點伎倆,誰看不透?”顯然寨主對趙構成見頗深。

“還有什麼消息?”

“大名府與真定府一線,宋金兩軍如今劍拔弩張,既有可能再次爆發大戰。”

“這是預料之中的事,大宋北伐之戰遠遠沒有結束,大名府只是前哨,真定府要奪回,燕京也要拿下,太原府、雲中也是一樣。”說起此事,寨主略顯激動的心情漸漸平復了一些。

“還有,大名府宋軍幾支精銳調往汴京方向了,真打起來,宋軍恐怕會吃虧。”

“大名府精銳調往汴京,那就證明了我的判斷,趙構做事果然不地道,這其中怕是隱情頗多。”寨主不由得拍了下茶几。

而後又問道:“山外饑荒嚴重嗎?”

“那倒還好,官府有糧賑濟,雖說吃不飽,也不至於餓死多少人。多方打探下來,宋軍所到之處,全部免除稅賦,無主的荒田荒地可以隨意開墾,這倒不是虛言。同時還有消息說,從今以後,不管是誰家的田,只要超過十畝,連續三年不種,官府便要收繳,分給無田的百姓耕種。”

“好好好,新皇帝還是比趙構會體恤窮苦百姓,只要老百姓有地種,就有飯吃,有飯吃,這天下就安定了,民生也就恢復了,用不了幾年,金人就得乖乖的滾回北方的深山老林去。”寨主心下大慰。

片刻之後又道:“還有什麼消息?有江南的消息嗎?”

“黃河以南還沒去過,那邊暫時沒啥消息。”

“好了,繼續派人盯着,有什麼消息,趕緊報來。”

“是,寨主。”

屬下離開後,寨主起身踱步,心有所慮。

思慮片刻後,忽然向一旁的侍從吩咐道:“去請宋教頭來一趟,就說我有事與他商談。”

半個時辰之後,一個年約五十左右的壯年男子走進客廳大門。

寨主起身相迎,笑道:“宋教頭,近來可好啊?”

宋教頭笑道:“多謝寨主款待,山裡好吃好喝,宋某都不想走了!”

“哈哈哈,宋教頭滿意就行。坐,這是新採的茶,嚐嚐!”

二人左右落座,捧杯品茶。

“嗯,不錯!這太行山裡的茶,也不比大別山裡的差啊!”

“是嘛,大別山裡的茶,老夫可從來沒喝過,若有機會定要去嘗一嘗!”

“什麼機會不機會的,寨主想喝大別山裡的茶,隨時都可以去啊,只要寨主願意下山,快馬十天就到。”

“聽你這麼一說,老夫倒真想親自去嚐嚐了。”

“寨主此話當真?”宋教頭捧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頓,臉上的神情忽然嚴肅起來。

“有個消息,不知教頭是否知道?”

“哦,什麼消息?”

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175章 買個夥計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486章 傷心處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70章 機會來了第118章 強盜殺人第293章 水攻之計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68章 切磋試技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608章 一戰之勝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60章 逃命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3章 精彩的故事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271章 礦石作畫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44章 伏擊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321章 圍堵四門第666章 兵敗城下第596章 敵軍渡江第223章 出城退敵第344章 功勳覈查第744章 林中遇襲第394章 得失好壞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433章 獨力支撐第400章 偶遇故人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39章 虎頭巖第788章 親征燕京第625章 拒敵之策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77章 好消息第10章 提刑查獄第666章 兵敗城下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68章 切磋試技第667章 破城之計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650章 給條活路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517章 同心共事第552章 成立造院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154章 回黃梅縣第792章 放權第604章 戰敗之怒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734章 副帥釋疑第661章 等待機會第203章 百船離港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561章 香水賣誰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768章 隔河對峙第90章 三十二人第284章 清塵的煩惱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733章 艱難選擇第86章 夜半鬼叫第445章 建營之地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71章 忠義盟第470章 臨安來人第611章 駁斥第401章 陸家內情第9章 不速之客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445章 建營之地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46章 回城覆命第42章 成功營救第686章 急功近利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434章 怨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228章 敵軍來襲第713章 州試第125章 無可奈何第657章 獻城第510章 一家人第496章 文武全才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507章 孟府父女第253章 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