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家事國事

趙昚心裡怎麼想,楊叢義很清楚,但有些事他改變不了,也不願去嘗試抗爭。

他手裡的權勢太重,稍有私心,朝廷和百姓就會面臨滅頂之災,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回汴京很久了,完顏雍想取大定府、臨潢府,他必須親自到濟南府、河間府坐鎮,給完顏雍一些壓力。

但在離開汴京之前,家裡的事,他也不能說是全然不顧。

廳內,楊叢義與兩位夫人相對而坐,一言不發,氣氛沉悶,顯然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又過多時,楊叢義開口打破沉默:“我的意見還是不要強行給思遠定婚事,他不願回來,也不用強求,愛去哪兒都隨他去,只要不給家裡惹事就行。也不要去找他,想回來的時候,他自然就回來了。”

“你就這麼由着他性子來,到最後他不回這個家了,看你怎麼辦!”顧清塵面沉入水。

“姐姐,不會的,思遠都是快二十歲的人了,過不了幾年,肯定會回來的,難道還能不要這個家了不成。”孟芸娘在一旁打圓場。

“芸娘,要說這事也怪你。要是當初我們來汴京,把思遠一起帶上,讓他留在我們身邊,而不是丟在福建,也不至於會變成這樣。”顧清塵馬上將矛頭轉向孟芸娘。

“姐姐,這怎麼能怪我呢。當初可是說好的,北方形勢不穩,讓思遠留在福建好好讀書求學,你也是同意的啊,又不是我拿的主意。”孟芸娘一臉委屈。

“不是你一直跟我說福建有多少書院,有多少大儒,有多少好先生,讓思遠留在福建讀書有多好,我會同意?”顧清塵當即反駁,滿腔怒氣。

“好了,別吵了,一家人吵什麼,傳出去讓人笑話。”楊叢義趕緊出來打圓場。

顧清塵、孟芸娘不再言語。

最近因爲楊思遠,二人已經爭吵過多次,顧清塵一直將兒子叛逆不聽話歸結於當初聽了孟芸孃的話將他一個人留在福建所致。

而孟芸娘顯然不願擔責,也不會把責任推到她爹頭上,畢竟她爹年紀大了,不可能陪楊思遠上學。

“男子漢,大丈夫,就該到外邊闖蕩,吃些苦頭,又不是女子,整日把他栓在家裡做什麼。你想想你自己,就因爲自小隨師父上山,吃了苦,得到磨鍊,才能早早的扛起這個家,我們能陪思遠一輩子嗎?不讓他吃些苦頭能行嗎?”楊叢義舉例勸慰。

顧清塵不言,想起過去,無限感嘆,覺得夫君所言有些道理,但她忽然記起一件舊事,不由得悲從中來。

隨後便問道:“夫君,當日師父在華州遇害,你說要爲師父報仇,如今那金賊是死是活?”

“那人倒是沒死。大軍圍困京兆府的時候,他投降了,現在是大宋朝廷的官,還在京兆府任職。”楊叢義沒有隱瞞,幾年前他就派人查清了當年害死鄭道長的賊首,收復關中時,他還特意讓明覆留意,別讓那賊人逃脫。

“還在當官?”顧清塵驚問?

“爲穩住降軍降官,穩定地方,朝廷歷來對他們都是優待的,我沒能親自去關中,這事確實怪我。”楊叢義作爲統帥,作爲朝廷重臣,自然不好私自下令斬殺降官,況且主持關中局勢的還是帶相位的虞允文,他怎麼好命人殺人。

“師父不能白死!二十多年了,要給師父一個交代!”顧清塵語氣堅定,雙眼盯着楊叢義,想要一個答覆。

“朝廷已經有定論,降官一律優待,也重新給了他們官職,他現在是大宋命官,不能殺,過去這麼多年了,算了吧。”楊叢義是大宋重臣,報私仇,殺官員,歷來都是禁忌,他不可能觸犯,更不會同意家裡人犯錯。

兩人對望片刻,稍後便將目光移到了一旁,誰也沒有說話。

感覺到氣氛異常,孟芸娘趕緊出來打圓場:“夫君,姐姐,這事兒得慎重。仇不能不報,但對方是朝廷命官,也不能隨便動手。夫君,你看能不能想個辦法,他是降官降將,總會犯錯,找個理由,讓朝廷把他殺了,這仇報了,我們也不也惹事犯錯。”

楊叢義聽後點頭道:“也只能這樣了,我想辦法吧,這事兒你們就別操心了。”

而顧清塵什麼話也沒有說。

見顧清塵沒有意見,楊叢義隨後又道:“關於倩兒的親事,我的建議是在六品以下的官員子孫中挑選,六品以上的不要考慮。我這次離京可能要一年半載之後才能回來,定下來之後,給我個消息就行。”

“行,我跟姐姐會好好挑選的,夫君就放心吧。”顧清塵還是沒有開口,孟芸娘忙將話接了過去。

“那行,就這樣吧。”楊叢義說完便起身離開,朝他的書房走去。

顧清塵、孟芸娘二話不說,各自離開,回去自己的院子。

楊叢義不善處理家務,僅僅只有兩個夫人,便讓他難以自處。家務事既然理不清,索性就不管了,眼不見爲淨,偌大一座府邸,兩房各過各的,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反正遲早也是要分開住的。

數天後,楊叢義離開汴京,迅速趕往濟南府。

就在他離開五天後,顧清塵不顧孟芸娘勸阻,獨自離家出走。

顧清塵離開汴京之後一路向西,經河南府至洛陽,而後進入關中。

一個月後,顧清塵回到汴京家中。

不多久,關中便有消息傳至汴京,說是京兆府一名重要官員暴死家中,頭顱不翼而飛,官府在現場沒有發現太多線索,但從有限的線索可以推斷那官員是死於仇殺。

據說被殺的官員是一名金國降官,一時間衆多降官人心惶惶,關中其他降官受此影響,紛紛閉門不出,亦不敢走動。

半個月後,迫於壓力,有數名降官從家中逃走,離開關中,不知所蹤。

降官逃走的消息送回汴京,朝廷迫於壓力,命京兆府知府周必大徹查,以安撫關中、河東、汴京等地降官之心。

然而,前前後後查了三個月,也沒有一個結果,最終變成了一個懸案。

所幸那件案子之後,各地加強了對官員的保護,關中未再發生降官被殺之事,懸案造成的不良影響才漸漸消退。

就在關中、汴京爲被京兆府殺官案吸引了注意力之時,濟南府、河間府駐軍再次有了新動作。

三月初五,兩萬駐軍在楊叢義親自率領下從濟南府出發北上,由於每隊將士都有兩輛大馬車相助,他們的盔甲武器不需要自己揹負,在平順的官道上行軍速度增加不少,急行軍三天後,大軍便趕至河間府。

這次事出突然,大軍不得不先行一步,而朝廷的糧草物資預計要滯後一月有餘,所以面對西金軍隊只能牽制,不能大舉進攻。

大軍到河間府之後,立即擺開陣勢,兵分五路,做出襲擊燕京、平州一帶縣城的架勢。

三月十二日,各路軍隊距離各自目標十里,而後駐足不前,沒有貿然發動攻擊。

三月十四日,各軍依照計劃兵臨城下,先勸降目標縣城,見對方不爲所動,隨後便發動浩大的攻勢。

東金在燕京地區兵力只有七八萬,留下駐守燕京城的兵力後,真正駐守在真定府、河間府前線的兵力便十分有限了。

加上這幾年駐守真定府的西金軍隊始終處於劣勢,只顧防守,而不敢向北發動任何攻擊,而大宋在河間府的駐軍雖然隔三差五的出動拉練,操練起來也是聲勢浩大,但都是隻打雷不下雨,自三年前攻過燕京、平州之後,就再沒向東金任何城池發動過攻擊。

由此,遼陽府判斷燕京地區三方勢力交織,短期內難有戰事。

燕京南邊前線防守壓力減小,而東金、西金在大定府、臨潢府劍拔弩張,完顏雍無時不想把完顏亮趁機搶去的大定府和臨潢府搶回手裡,因此他暗中將燕京地區的兵力悄悄抽調往平州、萊州、錦州等地,爲待機奪取大定府、臨潢府提前做好準備。

果然,去年夏秋之際聽聞大宋與完顏亮在河東生了嫌隙,完顏雍便心思萌動,但考慮到完顏亮的軍隊還能強大,便沒有貿然出動大軍奪大定府。

不想,幾個月後又聽聞完顏亮丟掉了整個河東和關中、陝北,完顏雍頓時覺得最佳時機來臨,於是馬上開始籌備糧草,準備趁機發動反攻,給實力削弱的完顏亮致命一擊。

但讓完顏雍沒有想到的是,完顏亮居然一怒之下,直接就氣了死,而後毛頭小子完顏光英接位,短期內難以把控大同府權力,正是反攻良機。

於是尚未準備充分的完顏雍便調集大軍,匆忙發動對大定府的進攻。

他的軍隊一出動,西金守軍便聞風而逃,直接撤離大定府,逃往臨潢府,這給了完顏雍極大的信心,當即決定御駕親征。

大定府輕鬆拿下,臨潢府自然也不在話下,甚至大軍千里直驅大同府,也不是不可能!

他的死對頭完顏亮一死,整個西金還有誰是他的對手?

只要放出消息,得賊子完顏光英首級者,官升三級、封萬戶,恐怕大同府馬上就亂!

完顏雍坐在御輦裡,隨大軍北上臨潢府,心裡在謀劃如何迅速拿下大同府,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57章 前門寺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99章 燒光了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439章 暗流涌動第602章 挑戰第679章 閉營拒入第704章 太行山寨第112章 郎君風流第563章 孟氏姐妹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653章 奪城第43章 埋伏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127章 謊言第509章 匆匆再見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第683章 難題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651章 一衙兩府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293章 水攻之計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14章 冤屈得雪第740章 宋夏無備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603章 應變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313章 攻陷涼山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74章 演技逼真第395章 不及送別第301章 解惑第584章 叛軍北上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779章 將帥來歷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282章 宣威軍第203章 百船離港第563章 孟氏姐妹第326章 箭雨箭牆第606章 全速攻擊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37章 狼王之死第710章 家事國事第548章 成親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233章 雙方大勝第744章 林中遇襲第290章 佈陣伏擊第654章 勸降臨沂第396章 相逢淚眼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490章 諸軍命運第432章 召集令第6章 偷雞道長第738章 招降平陽第782章 糧倉驚變第491章 郡王入營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351章 酒前胡話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305章 地道歷史背景第170章 都不乾淨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535章 重獲新生第62章 道長援手第751章 罷兵回撤第37章 狼王之死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1章 穿越南宋第257章 塞爾柱國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417章 問題太多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575章 準備打仗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683章 難題第52章 自尋死路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213章 突遭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