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所向睥睨

律東贊已經攻佔了大唐邊關進入關中之地。

如今,正在和安西大軍作戰,並且有着能夠戰勝的把握,讓鬆贊放心,且拖住大唐徵西大軍。

差不多已經是兩個月的時間了。

從吐蕃開始派軍慢慢地駐紮在大唐的邊關開始,鬆贊就在謀劃,如何才能藉助機會,給已經強盛起來的大唐一個沉重的打擊。

他並不是爲了自己沒能夠娶到大唐的公主,從而丟了面子。

而是爲了吐蕃的人。

高山之地的生活條件實在是太艱苦了,而這漢中之地乃是一個非常肥沃的土地。

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像是北胡一樣,有着入侵中原,然後取而代之的勢力。

吐蕃常年耕作,等到他即位之後,纔開始大力發展農商,保證了高山之上的吐蕃人的生存。

之後又是整合了整個吐蕃,建立了軍政區。

這纔有了四十萬的吐蕃大軍。

而大唐已經完成了對抗北胡的大計,如今還在西域、党項、突厥之地設置了安西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

直接把西域還有整個北方草原都囊括到了大唐疆土之中,爲中原大地源源不斷地提供牛羊等等。

常年前往大唐的吐蕃使者,也是吐蕃的軍神律東贊,對於大唐的飛速發展,也是看在眼中。

雙方的差距也非常明顯,心中都有數。

既然律東贊已經成功,他這邊,自然也要成功,才能讓大唐做出讓步來。

“告訴四位元帥,東贊已經佔領了安西之地,西域之國也開始出兵,能否恢復往日之強盛,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得到更大的好處,就要拿出他們全部之實力。”

親信躬身施禮道:“喏!”

……

黑水城內。

有了李孝恭的支援,蘇定方以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就拿下了這座小城。

裡面的物資,只剩下一小部分。

但是最起碼也有了一個小城,相當於是一個據點,能夠讓大唐將士們休整。

這一次,苦力的損失很大。

不過他們也在這一場戰爭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功勞有了。

自然也要又獎賞。

吐蕃留下來的物資,自然也就分給了他們。

一共是三萬苦力,如今只剩下一萬多了。

還有一萬多,都在這一場戰爭之中消亡,成爲了戰爭的犧牲品。

其中最勇猛的苦力,自然被斬斷了鐵鏈,然後恢復了自由身,成爲了大唐人。

他們得到了鎧甲,也得到了武器,得到了美味的食物。

這樣的獎勵,看的那些苦力也是眼紅不已。

如若再有下一場戰爭,他們肯定會衝在最前面了。

鬆贊得到了東讚的書信。

江楓也得到了張公謹的書信,吐蕃有着一支十萬大軍從党項過道,攻打大唐安西都護府。

不僅如此,西域之國也有出兵。

安西之地已經是烽火狼煙,戰爭四起。

不過,大唐二十萬大軍早已經集結,如今正在和吐蕃大軍對抗。

雙方互有輸贏,也有不少的損傷。

這也就是說,最開始王玄策和李績兩個人的猜測,是正確的。

“想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江楓看完之後,也沒有心慌,他們現在已經到了黑水,下一步就是白玉山和昌都。

大唐安西之地可不僅僅只是有張公謹一個大軍,還有這柴紹的幷州軍還沒有動,其次還有西涼鐵騎。

當年漢末的一場戰爭,讓西涼鐵騎最後消失在了歷史場合之中。

現在李二陛下爲了防備西域之國,也爲了強大大唐自身,重建西涼鐵騎。

這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這西涼鐵騎已經有了差不多一萬人,每一個都是西涼壯漢,也都是精兵強將,裝備精良。

吐蕃大軍想要直指長安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

關中之地還有一支大軍,並未出動,雖然人少,可是加上西涼鐵騎還有柴紹的幷州軍,足以抵擋吐蕃的偷襲大軍。

“這吐蕃應該也是謀劃已久,竟然能夠讓党項以及西域之國也參與今來。”

李孝恭以前還是支持兩國和親的,這對於大唐來說,能夠避免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其實也是值得的。

現在看來,完全就是對方賊心不死。

就算是真的和親了。

對方可能也會在大唐處在弱勢,或者是吐蕃強大起來的時候,攻打大唐。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江楓說道:“大唐的繁華必然會遭受到很多番邦的覬覦。所以,內文外武乃是能夠長治久安的根本。

這一次,我們就要讓吐蕃知道,他們招惹了大唐這頭猛虎的後果!”

其他人都是點點頭,一個一個熱血沸騰。

在黑水城休整了三天之後,江楓帶着大軍再一次出發,這一次目標乃是白玉山。

只要是能夠拿下白玉山,大軍就可以直指昌都。

等到攻佔了昌都,這一場戰爭就已經勝利了一大半,至於邏些城。

就需要慢慢來了。

那裡地處高山之上,大唐將士們並不能適應高原稀薄的空氣,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只有在昌都訓練這些士兵,讓他們熟悉了高原,讓他們適應之後,才能繼續攻打邏些城。

……

而這個時候,身在北方的李二陛下,已經打到了山海關外。

錦州大地之上,烽煙四起。

大唐大軍在這一次的戰爭之中一往無前一般,打的高麗節節敗退。

如今,高麗的淵蓋蘇文已經再一次帶着高麗所有大軍,於平原之上,和大唐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輸了,舉國皆敗。

“轟!”

投石車投出去的巨大石頭,砸在了高麗大軍之中,頓時傷亡了好幾人。

出了巨石之外,還有大唐的箭羽,也對高麗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眼看着大唐大軍衝過來。

淵蓋大將軍沙啞地吼叫道:“殺啊!”

一場血戰,在這平原之上展開。

李二陛下就在後方輦車上,觀看整個戰局,做出一些調整出來。

這一場血戰進行了兩天。

最後高麗敗退,大唐猛追猛打,連破三城。

高麗王迫不得已,帶着人遞上了投降書。

如此一來,僅僅用了差不多四個月的時間,大唐血洗了前朝的恥辱。

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兩百章 合作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發的戰爭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兩百二十五章 蕭家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三十五章 練兵備戰、休養生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五百零三章 一百零八天將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袍救駕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錦囊計、大明的皇家銀行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七十五章 平冤昭雪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缺錢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白玉山之戰第兩百四十八章 悠閒和冷落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三百零九章 元老功臣第九章 大唐之李家逆子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六百一十五章 崇禎帝,是時候減輕三響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二十二章 朕真的是大唐皇帝第三百一十四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五十一章 武后出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與某同坐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諫言獻策第兩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五百二十章 嶽鵬舉守株待兔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擋我的路,我殺誰第兩百五十一章 新領程第兩百九十四章 國士無雙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六十一章 壞人必須受到懲罰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四百九十章 弘道四年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理第二十三章 小郎君之才,可爲相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國師,有趣的靈魂第五百五十五章 完顏帥力勸北逃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四百零一章 裴行儉暗度陳倉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一百八十三章 借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火牛陣的翻版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下無賊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蠻入侵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國師,有趣的靈魂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度第一百八十一章 謀國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六百四十章 三種意、看山看水看人乎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纔可攘外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一百一十六章 慘勝第四百七十八章 揚州李敬業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兩百九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結局第六百三十一章 崇禎帝、這紅薯棒極了第兩百四十五章 了因的後手第一百零八章 有情況!第一百七十五章 拯救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