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各家燈火爲愁眠

“人之初,姓本善,姓相近,習相遠……。”

李承乾在李二陛下面前,清脆地背誦着在江楓那裡學習到的三字經。

他發現,國師寫出來的文賦,好像比以前那些夫子寫出來的文賦,要好背多了。

現在不過是一天的時間,他就可以背下來好大一片。

李二陛下是微微瞪着眼,看着緩緩背下這麼大一篇幅的文賦的李承乾。

總有一些不敢相信。

這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兒子嗎?

短短一天的時間啊!

還有。

這一片文賦。

寫的真好!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他只是聽李承乾背誦一遍之後,就差不多記住了不少。

“好,你做的不錯。”

李二陛下難得地伸出手,摸了摸李承乾的頭,算是一種鼓勵。

因爲,國師曾經說過,歷史上那位李世民,並不是一個好父親。

想到以後的那一段,李世民早已經決定,要做一個好父親。

不能讓自己的兒子們,重蹈自己的覆轍。

李承乾一愣。

這還是第一次。

父皇撫摸自己的頭。

感覺,真的好溫暖。

那一雙大手,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

坐在旁邊的長孫皇后,也是有一些詫異。

這個場面,她不知道想象了多少次,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夠和一般的小家,能夠對自己的孩子有一點兒溫情。

以前,李世民經常南征北戰,所以常年不在家。

後來大唐穩定天下,他才經常顧家,也就有了李承乾。

本以爲,有了孩子之後,李世民能夠成爲一個好父親,一個好夫君。

但是,在長孫皇后的心中,李二陛下更多的其實還是大唐,還是他的功業,他李家的江山社稷。

這還是第一次,他伸出手,摸自己的兒子。

李泰見到李世民如此,也立馬說道:“父皇,父皇,青雀也可以背!”

“人之初……。”

李泰背誦的竟然比李承乾還要多,簡直就是天之驕子一般。

雖然,他不太喜歡背書。

但是李泰知道,只要是自己在父皇面前背書,父皇必然會賞賜他。

以前,父皇可是一直喜歡他背書來着。

今日,父皇是先問起了大哥,一下子,就讓大哥搶了先。

心中多少還是有些羨慕,還有一些不滿。

李世民也沒有想到李泰竟然背的比李承乾還要多,後面還有那麼一大段。

他還以爲,就李承乾背誦的這麼多呢。

李承乾聽到李泰背的比自己還多,神色頓時失落不已,他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

其實,他自己也希望能夠在父皇面前背書,得到父皇的誇獎。

然而,每一次父皇都覺得他應該做得更好,還要指出他背誦的錯誤,還要讓他自己來理解自己背誦的內容的意思。

本來,這些文賦就晦澀難懂。

在學堂上,他都是一知半解,那裡知道其全意。

這也就讓以前的李二陛下非常不滿。

嚴肅的李二陛下,在李承乾那幼小的心靈裡面,可是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兩個人的關係,一點兒都不像是父子。

李世民也看出來了李承乾那明顯失落的神情,心中詫異了一下。

突然,想到了以前的自己。

心中頓時懊悔不已。

自己,的確不是一個好父親。

“哈哈哈,高明,青雀,你們做的非常不錯。一天時間就能夠背出來這麼一篇文賦,當真不愧是我的二u子!”

李世民竟然伸手直接抱着李承乾和李泰,然後說道:“今日,爲父就好好賞你們!”

李承乾和李泰一愣,這還是第一次,父皇如此對他們。

兩個人在玩兒的時候,都有一些小心翼翼,十分擔心自己做的不好,讓父皇生氣。

李世民是越看,越不是滋味兒。

“小郎君之言,誠不欺我!”

長孫皇后在一旁,看到父子和睦的那場景,都已已經感動地流淚了。

誰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二郎,還是十分喜愛自己的孩子的。

聽到李二陛下的感概,長孫皇后爲他更好衣之後,不解地問道:“二郎,何出此言?”

李二陛下擁着長孫皇后,感嘆道:“當初在仙島之上,國師就說過,朕會是一個千古一帝,卻不是一個好父親。

朕初始並不明白,難道,朕對高明、青雀還不好嗎?給他們請最好的老師,讓他們讀書識字,希望他們將來可成大才,好守住這一份基業。

現在,朕已然明白,他們還比較小,朕好像從來沒有給過他們作爲父親的關心愛護。”

長孫皇后心中是真的要感謝那位看起來,只有七歲的國師了。

如此之人,爲大唐國師,當真是大唐的幸事!

以前,誰人敢在二郎面前說這些話?

“二郎,妾身,妾身真的想要好好感謝國師。此乃赤誠之心,妾身,當真是欣慰之至,如今,二郎既已然明白,也爲時不晚矣,高明和青雀以後必然會敬愛二郎。”

看着長孫皇后感動地淚流滿面,李世民伸出手,爲她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唉,這些年,倒是苦了你了。”

長孫皇后動情道:“陛下,夜深了,是該休息了。”

李二陛下直接橫抱起長孫皇后,笑着說道:“是啊,這些時日,朕一直在仙島上,心中卻也十分想念觀音婢!”

屋外寒風呼嘯。

屋內卻春暖溫人。

江楓躺在柔軟的大牀上,出神地看着房樑。

事情的轉變,實在是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沒有了手機。

沒有了新聞。

也沒有了實驗室。

以後,自己將會是大唐的國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同樣,今夜還沒有入眠的,有很多,很多。

右僕射長孫無忌府上。

失蹤一個多月,總算是回來了。

府上的人,再一次有了生氣,長孫夫人更是寸步不離,還獎賞了府上很多傭人。

“大郎,那位國師,當真是仙人弟子?”

夫妻二人溫情之後,說着悄悄話。

長孫無忌回道:“當真,此人雖只有七歲,卻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擁有大智慧。”

“那,仙人弟子,可以結親嗎?”

長孫無忌看了看懷中的夫人,說道:“仙人弟子身份何其尊貴,我長孫家雖然乃是皇親國戚,身份斐然,但是這件事情,只怕是沒有長孫家的份兒。”

“既然是仙人弟子,是不是,還會法術?大郎在仙島上,可曾學過?仙島上,是不是有靈丹妙藥?”

長孫無忌回道:“會不會仙術,不好說,至於靈丹妙藥,仙島上是沒有的。國師也說過,自己不會法術,並不承認自己仙人弟子的身份,應該是有所顧忌吧。”

……

很多人都徹夜未眠。

消失不見的帝王,再一次登臨寶座。

又出現了一個只有七歲的國師。

帶着畝產千斤的高產神物。

大唐,要變得不一樣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師霸王附體,扭轉戰局第九十二章 大唐學宮,玉山書院第六十章 長安街的偶遇第兩百五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五百三十三章 嶽鵬舉大殺四方第兩百八十八章 無間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兩百四十八章 悠閒和冷落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陽公主第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一次失敗罷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八章 好的壞的名聲第兩百一十五章 疑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六百零三章 衆愛卿、廢了錦衣衛和東廠吧第一百一十七章 凱旋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兩百八十六章 挑釁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某隻是略懂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讓人束手無策第兩百一十七章 毒計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兩百三十一章 探索第五十三章 一箭定陰山第兩百三十三章 新的線索第兩百六十九章 省親第兩百章 合作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一百零一章 是誰犯了死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拯救小公主第六十九章 老鄭家的苦命女第兩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三十三章 李世民的帝王權術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國師、我以仙藥換錢財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當益壯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擊戰場,青衣之謀第六百二十九章 盧象升、被國師舉薦的人第九章 大唐之李家逆子第兩百八十二章 權謀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一百七十六章 太上皇李淵之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殷勤的太平公主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胸有成竹狄仁傑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兩百六十三章 真仇恨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一百九十三章 漁翁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史令的遺言第兩百九十七章 宇文士及的結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五百八十七章 奸臣啊,你還我命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離開海島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家二聖被罰誦道經第十七章 攤牌吧,他就是仙人弟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那一年,仙人丟了幾顆雷第三百七十章 本宮,不同意和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古往今來之少有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東家,你吃虧了啊第五百零九章 刑不上士大夫時代的終結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略後撤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宋的天下大同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郎是仙人弟子乎第二十七章 翻手爲雲,復手爲雨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大的皇子要分家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穫第五百三十章 嶽鵬舉受召見上仙第五百四十六章 趙官家巡視天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章 來自上天的警告,敗興而歸第五百二十六章 趙官家聊表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