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此詩,還行

這個時候的廚藝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了。

在沒有那麼多的香料之下,還能夠做出如此可口的桂花糕,當真是相當難得。

“嗯,味道的確很不錯,來此大唐,上一次也就吃過羊肉面和黃梨,這桂花糕算是上上品。”

江楓並不是違心稱讚,而是相對來說,這個時候的廚師的確是值得稱讚。

後世爲何老字號很值錢。

就是因爲老字號所做的美食,都是那種添加了很少的食用香料,採用的都是傳承比較悠久的做法。

而這些做法,能夠讓那些菜食保持原汁原味的鮮美。

而不是靠着食用香料添加美味的口感,提升鮮味等等,兩者一比,古時候的人的智慧,當真不可小覷。

……

薛紹面帶微笑地看着宋之問等學子。

心中其實已經陰沉到了低點,鬱悶極了。

本來他從小到大都被阿母逼迫識字讀書,每天都要博覽羣書,還要練習武藝。

其實薛家已經算是鼎盛之家,不愁吃、也不愁穿。

阿母乃是當今陛下的親妹妹,父親大人也是當朝司宗正卿,祖父更是當朝宰相之一。

如此顯赫的家門,他根本就不用如此努力刻苦。

但是在其阿母逼迫之下,薛紹成爲一個文武雙全,有一些韜略的少年俊才。

這些年,也混跡在文學館,交了不少好友。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登臨龍門的宋之問、少年進士王適等學子。

“多謝三郎設宴,宋某這一次,可要拜讀一番三郎佳作。”宋之問抱拳微微恭維地說道。

對方乃是當朝宰相薛元超之孫,更是當今陛下非常寵愛的親妹城陽公主之子。

比他這個左驍衛郞將之子的身份,不知道要高貴多少。

如若自己的才學能夠入當朝宰相薛元超之眼,從此之後,前途一片光明。

這也是爲何,會有這麼多學子願意參與這一場詩會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在那閣樓裡面坐着太平公主,也明白薛紹此舉的意義是什麼。

明面上,自然不會搶了薛紹的風頭。

但是這私下裡,還是要通過薛紹能夠代爲傳達他們的詩詞,希望能夠進入宰相薛元超的眼。

薛紹瞄了一眼東邊的閣樓,笑着說道:“好說,好說。”

宋之問自是沒有詢問,需不需要他來幫忙,但是這種事情,如果不是知交好友,冒然去問,自然不好。

招待了這些學子之後,薛紹則是開始主持這這一場詩會。

看似和每一位學子的交談,好想都是彬彬有禮,再加上其常年練武,身材比這些純粹的讀書人要高大威猛一些。

再加上,薛紹的父親也是容貌俊秀,城陽公主乃是長孫太后所出,也是端莊秀麗。

這薛紹也是繼承了其父其母的優良。

在這些學子裡面,薛紹有一些鶴立雞羣,宛如衆星捧月一般。

……

太平公主看着下面的場景,對江楓問道:“大郎,這就是詩會。這些學子會在一起交流最近偶得的佳句,互相指教,說不定就能夠做出一首優美的詩來。

阿母很喜歡詩歌文賦呢!”

江楓吃着葡萄,看着下面的那些學子。

心中一點兒波瀾都沒有。

像這樣的詩會,他早就見到過,當年在貞觀的時候,整個國子監和弘文館的學士一起,舉辦了非常盛大的詩會。

而他作爲大唐國師,位列李世民之下。

那時候的初唐四傑,還有不少文人雅客,都爭相作詩作賦,以求能夠進入帝王或者是國師的眼。

只是可惜,少有能夠傳世的經典。

也就只有初唐四傑,稍微可以拿得出手,其他的那些文人,多少還是差了一些意思。

但是對於當時來說,卻也算是很可以了。

而現在看,下面的那些學子,就像是過家家。

“小姐,第一佳作出來了。”

漣漪從外面拿着宣紙進來了,在旁邊展開,聲情並茂地念着。

太平公主聽完,先是對江楓問道:“這首,怎麼樣?”

江楓點頭,回道:“還行。”

太平公主這纔對漣漪問道:“是誰所做?”

漣漪看了看署名,上面蓋着的是薛紹的印,便回道:“乃是左驍衛郞將之子薛紹所做。”

太平公主心想,原來是表哥呀。

對於這位表哥,她也是有所耳聞,更是見過幾面,當即看了看下面。

那位昂首挺胸,在衆學子之間非常醒目。

太平公主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首詩寫的的確還可以,但是總覺得少了一些什麼,寫的是荷花,聽的也是荷花。”

既然江楓沒有誇讚,只是說還行。

那就表示,並不是頂好的。

太平公主也順着意思稍微分析了一下,表示,嗯,的確只是還行。

不過一會兒。

漣漪又帶着一張宣紙進來,說道:“小姐,佳作又出來了。”

說完之後就走過去展示好,並且讀了出來。

這一次,寫的是柳。

太平公主又對江楓問道:“大郎,這一首,你覺得如何?”

江楓再一次回道:“還行吧。”

漣漪這就有一些奇怪了。

她覺得這兩首詩,都算是佳作了。

怎麼大郎都說還行?

難道,他並不懂詩歌文賦嗎?

太平公主也有些奇怪了,但是想到在海島上,江楓時不時就能說些佳句出來。

應當不是那種不懂詩歌文賦之人。

這一次太平公主又問了一下詩人的作者名字,因爲她覺得算是佳作。

能夠帶回去給母后欣賞一下。

“還是左驍衛郞將之子薛紹所做。”

太平公主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位表哥的文采,也如此斐然,已經比得上這幾年登臨龍門的進士及第之才子了。

“詠柳之詩比較少,古往今來能夠寫出柳的韻味之詩也是少之又少,這一首,的確還行。”太平公主多少帶着一些稱讚之意。

僅僅是稍微從實際出發,但見江楓沒什麼感覺。

這心中也就微微有些疑惑和着急,大郎好想對這樣的詩會,並沒有什麼樂趣。

還不如前些時日的垂釣。

“大郎,這詩會看的差不多了,要不,我們去垂釣吧?”太平公主提議道。

……

站在桃林前的薛紹,又聽到一個還行。

這心中頓時就忍不住了。

如果是太平公主自己說還行,那也就認了,自己沒能入太平公主的眼,命中沒有這個駙馬的福氣。

但是一個白玉京的少東家,一個商人,竟然說他寫的詩,還行。

這就不能忍!

當即便動身前往閣樓,他想要問個清楚,怎麼就還行了。

最好能夠拆穿對方就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是身份最下等的商賈。

只不過是長得好看了一些。

那又如何?

連詩歌文賦都不懂,怕是連大字都不識一個吧。

不過,薛紹也清楚對方乃是天后娘娘和太平公主的救命恩人。

他也不能真的就直接落了對方的面子。

文人之間,互相討教。

也不算是讓對方爲難,怎麼也要讓太平公主知道,對方僅僅是恩人,也僅僅是長得好看了一些。

他薛紹纔是真正文武雙全的大才,纔是配得上她太平公主的男人!

第兩百八十七章 設局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名立萬的事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起戰火第三百零四章 江軒的火車第一百四十四章 聰明人的謀劃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五百九十九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第三百五十七章 自嘆不如狄仁傑第四百九十七章 江楓真正的目標第三百二十八章 武后的小心思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國師、散仙丹的老好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狄公,你會不會查案啊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金的戰略後撤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十三章 我就是隨口說說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讓人束手無策第一百九十六章 強盛第五十一章 揚國威,徵突厥第五百三十三章 嶽鵬舉大殺四方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就是說說而已第一百七十六章 太上皇李淵之死第兩百零八章 青梅第三百九十五章 只是略懂江大郎第四百七十八章 揚州李敬業第三百二十一章 撥亂反正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舉、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世忠火燒連營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定國,大明最後的英雄第二章 演!繼續演!第五百一十二章 黃天蕩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七十二章 有路就有自行車第三百五十三章 讓百官眼熱的土豆第五百八十六章 仙人啊,你救救這大明吧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兩百四十四章 軍餉找到了第四章 長安亂象、葡萄美酒第六百一十章 崇禎帝、我今天要吃肉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上仙引蛇出洞第三百七十四章 鑾駕請君、公主爲聘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兩百一十二章 教子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缺三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十九章 揚帆出海,巨浪來襲第四百九十三章 錦州之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明一暗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人看盛世不爽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國師,人的作用是非常多第四百四十九章 選駙馬第兩百二十二章 吃草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甘心的薛紹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唐第一美男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九十三章 王玄策的求學之路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火起、大明的南北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佈局的人會是誰?第五十六章 魂兮,歸來第十一章 帶着皇帝吃火鍋第六百章 錢謙益、送上門的奸臣第五百一十一章 韓世忠要一戰成名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強硬有能如何?第兩百九十八章 李世民的老父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嶽鵬舉帳點先鋒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溫州城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兩百三十三章 新的線索第兩百六十六章 陣痛第兩百九十五章 誰給你的勇氣?第六百五十七章 論成敗、最強與最強的對決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將軍生死未明,李績死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江上仙白日飛昇第兩百三十五章 撲朔第一百三十七章 謀萬世的國師第五百六十四章 趙官家抽打良臣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王第八十五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四百七十八章 揚州李敬業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五百三十一章 嶽鵬舉服用金丹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問政第一百二十章 盛世該有的樣子第六十八章 我要自行車第三章 美味的肫肉第三百五十六章 長安街上的白玉京第六百零三章 衆愛卿、廢了錦衣衛和東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