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籮筐鎮百官

大殿之上。

當武后親自向百官陳述了幾個官員所犯罪行的時候,百官的神色,也都是各不相同。

御史臺的人,都覺得自己這一次算是狠狠地耍了一次威風。

以前都是成爲那些三公九卿專門攻擊別人的刀子,比如以前針對長孫無忌還有王家等勢力的大臣的時候,他們便是一把刀,慢慢地插進了關隴集團的心臟。

再後來,拉下了薛仁貴,拉下了太子李賢,拉下了……。

也因爲這般。

以至於他們本來監察百官的職責,變成了隨便彈劾百官的出頭鳥。

這御史臺的人,不知道被換了多少次人。

已經是隱隱成爲了朝堂之上的衆矢之的,似乎誰也不想去御史臺。

可是那些大臣想要彈劾別人的時候,又要用到御史臺的人。

這一次。

他們倒是狠狠地出了一口氣。

成爲了二聖的刀。

這把、刀用起來,也是十分順手。

武后沉聲道:“這些官員直接打入天牢,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定罪!

狄閣老、高智周二人監察,若有宵小膽敢從中作梗,直接一起調查。”

武后態度之強硬,一下子讓朝堂的局勢變得越發的嚴峻起來。

而那些被點名的官員,有一些,已經嚇得癱軟在地了。

還有一些直接就跑出來,跪在地上求饒,可惜,守在外面的持金衛走進來,架起了他們,帶到了外面。

先是脫了官帽官服,然後便被架着去大牢。

“來人,把那些奏摺給本宮擡上來!”

等到那些被問罪的官員清理出去之後,武后則是命令人擡着一筐子的奏摺百官的面前。

“這便是御史臺送上來的奏摺,都是地方上的官員所犯的罪行,其中一些罪行,簡直是天怒人怨。

本宮不敢相信,一個人的心,到底有多黑,有多髒,纔可做出那等天打雷劈的事情來!”

武后不怒自威,每一句話,卻像是一把錘子,在敲擊着百官的心。

“來人,給諸公發下去,讓他們看一看!”

內侍上前,一一地給百官發了奏摺。

人手一本。

就這。

籮筐裡面還有幾十本。

那些官員看了,一個一個也是膽戰心驚。

沒有想到在這繁華盛世的大唐之下,竟然還有這樣讓人感到心驚膽戰的事情發生。

“臣,惶恐!”

薛元超是第一個走出來,直接俯身表示自己錯了的大臣。

然後一個一個也都是一樣。

武后靜靜地看着這些人,沒有讓他們起身。

“本宮那桌子上,還有一份奏摺,裡面乃是諸公中的一些人所犯的過錯。

只是,你們的那些過錯和這裡面的罪行相比,也就談不上什麼罪行了。

本宮念在爾等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份兒上,不與追求。

但是,過錯可免、戒心不可無!

大唐如今看似歌舞昇平,然吐蕃壯大、河源之地再一次受到了吐蕃的威脅。

突厥雖然被打退,卻有再一次南下的可能。

爾等都是大唐的子民,難道就這樣看着如此盛世王朝,被這些賊子給破壞了。

眼看着我們誓死守護的大唐,就這樣被他們肆意揮霍,欺壓大唐的百姓、欺壓陛下的子民?”

朝堂之上,安靜的可怕。

連一根掉在地上,都有可能被聽到。

武后訓斥了一會兒。

這才說道:“諸公都起身吧,僅僅是讓御史臺再次監察百官,便發現了這麼多的問題。

還不知道,地方上的那些百姓,又遭收了如何欺壓呢。

本宮會稟明陛下,請求行監察使,帶陛下監察巡視天下,以正視聽!”

薛元超連忙說道:“娘娘神明!”

其他百官也開始拍着馬屁,一個一個都是鬆了一口氣。

這件事情。

也被後世人稱之爲“籮筐鎮百官”!

從這之後。

不僅僅是朝堂之上一下子政吏清明起來,地方上也不敢明目張膽地成爲一個土皇帝了。

而御史臺的御史,總算是再一次拿回自己的職責。

而這樣的政令形成之後。

也給了一些投機倒把的人一個機會。

就好比一位叫做來俊臣的市井無賴。

本來因爲好吃懶做、口無遮攔,被打入大牢,出來後,見到打了自己的人被查出貪污腐敗,直接抄家罷官了。

頓時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便連忙舉報作證,說了這位官員更多的罪行,還讓人寫了舉報信。

這份信,最後還傳到了武后的面前。

看完之後,覺得此人倒是一個人才,可以用來作爲自己的棋子。

便給了來俊臣一個侍御史的官職。

來俊臣沒有想到自己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卻就像是突然中了頭彩一樣。

竟然從一個無賴搖身一變,成爲了官員。

這一下子,更是讓此人看到了投機倒把、妄告密的好處。

一個朝九晚五的改革,也的確是影響了很多人。

這一年,也正好是永隆元年。

也被稱之爲永隆改革。

以後大唐等王朝在對官吏的要求上,也就有了朝九晚五的規定。

一月四日沐休,一年最長的沐休也就是清明、元宵。

而武后也通過這一次的改革,再一次提升了自己的威望。

不僅如此。

在她的手中,還掌握了朝堂之上的一些大臣的把柄。

以至於,更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武后臨朝稱制了。

隨着時間流逝。

七月低。

司農司少卿上報。

土豆和紅薯已經可以起收了。

武后親自主持。

帶着百官到了皇莊上。

她想要讓百官親眼見證,什麼叫做高產農物。

當初,她可是帶着太平公主還有上官婉兒一起,親自收了海島上的土豆和紅薯。

僅僅是那一小片土地,就是驚人的收成。

不僅僅是武后親臨。

就是一直修道想要長生不老的李治,也被武后勸說着來到了皇莊上。

這一日。

風和日麗、陽光明媚。

李治站在華蓋之下,看着眼前的一片良田,裡面長着土豆和紅薯。

“陛下,這紅薯的藤葉,妾身讓御膳房的人做過幾道小菜,也是非常可口。

妾身也安排司農司的人,採摘了一些,送到大臣家中,讓他們享用。”

李治點點頭,看着那茂盛的葉子,僅僅是這一地的紅薯莖葉,那也是不小的收成啊!

至於百官。

心情是又激動又複雜。

今日之後。

試問,誰還能阻擋天后娘娘臨朝稱制、把持朝堂?

還有誰!?

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兩百四十五章 了因的後手第三十九章 國師大才啊!第兩百四十一章 魔障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六百四十二章 迎親宴、蹭吃蹭喝的大學士第四百九十四章 安內纔可攘外第四百九十七章 江楓真正的目標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兩百七十一章 殺盜第五百六十五章 江上仙教導有方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兩百八十六章 挑釁第三百章 李恪的智慧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三百一十九章 好戲即將上演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邦分麗第五百七十三章 紹興年天下大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金國潰軍千里第五百三十九章 江上仙出手言治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殿下,你要完了啊!第六百五十一章 教育學、這是一個很深的學問第五百零四章 大宋要靈氣復甦了嗎?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宋的天下大同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一百七十章 世襲罔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盛世姻緣第五百三十四章 劉光世的窮途末路第六百零七章 徐光啓、大明時期的科學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株終於待到了兔第五百一十一章 韓世忠要一戰成名第五百六十二章 韓世忠潑性不改第兩百零三章 佛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十章 千古一帝不香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分配原則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缺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兩百零一章 征途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兩百三十一章 探索第五百零五章 乘坐神獸,離開仙島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第三百五十章 老狐狸江楓第三百七十三章 演技在線的武后第兩百五十二章 海上絲綢第五百一十一章 韓世忠要一戰成名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官家支援夏遼第兩百三十四章 謀殺第九十六章 拳頭大就是硬道理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國師、我去教導教導他們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詔、好厲害的紅衣大炮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航海時代第四百六十一章 最適合的那個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茲本的萌芽第一百零九章 四面埋伏第兩百七十七章 羅斯柴爾德遊記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來蹭飯第十五章 以史爲鑑、可知興衰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一百六十九章 楊帆,遠航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三百九十章 慈母多敗兒第五百五十八章 江上仙的三板斧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平公主招駙馬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師戰場顯威,大殺四方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九晚五第三百零一章 後浪來襲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六十二章 名師出高徒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久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五百二十五章 吳乞買欲還二聖第五十四章 大唐是禮儀之邦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唐的糧倉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兩百五十九章 識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八十章 大唐科技樹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兩百六十四章 江燁的人緣第三百零二章 江家才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鄭某一個面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捲土重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五百二十九章 吳乞買舉國一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歸途中的箭羽第三百一十六章 英才輩出第一百八十五章 時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疇,我想要尋求仙緣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國師、散仙丹的老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