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崇禎帝、自廢帝王的刀和劍

見識過貞觀時期的唐太宗李世民,又見到過盛唐時期的一代女皇武則天。

江楓自然也就清楚什麼叫做帝王心術。

不管任何一個時代,官員都需要監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就算是一個小小企業,都是有着一定的規章制度來約束職員。

也就不用說,治理大明疆土的官員。

這些人要是沒有了監督。

那也就會形成各地紛紛自制的局面,相當於是大周王朝的分封制度。

沒有了東廠和錦衣衛。

大明的官員很有可能直接翻了天。

這就是權力不再有約束產生的一種巨大膨脹。

畢竟,人心不足蛇吞象,嚐到了好處之後,自然還想要更多的好處。

得到了江楓的建議之後。

崇禎皇帝就開始想着如何才能在廢掉錦衣衛的同時,還能夠樹立御史臺的威望。

按照江楓的意見,自然是在廢掉錦衣衛之後,以御史臺爲首,清查一批朝堂上的貪、官、污、吏,不管是朝堂也好,還是不再廟堂的皇親國戚。

只要是具有非常代表性的人,那便能夠直接樹立起來御史臺的威望。

想到此,崇禎皇帝直接招來了御史大夫孫承宗。

“孫卿,御史臺建立的如何了?”

崇禎皇帝頗爲關心地問道。

此事關乎於他中興大明的基礎,自然不能有絲毫大意和鬆懈。

孫承宗躬身施禮回道:“回稟萬歲爺,如若只是一個御史臺,現如今已經建立好了,但是如若是萬歲爺想要的那個御史臺,現在並沒有那個能力。”

孫承宗也不是一個愚笨之人。

在這個朝堂上,還能夠站在這裡的人,都不是傻子。

崇禎皇帝廢除了東廠,想要建立御史臺。

不就是想要以御史臺重新監察百官嗎?

要不是孫承宗乃是吏部尚書,還是御史大夫,同時也是以前的朝廷大員。

現在估計都已經被所有的大臣給孤立了。

因爲御史臺根本就不是一個好機構,很多官員擔心御史臺會變成第二個錦衣衛或者是東廠。

崇禎皇帝看着孫承宗,問道:“孫卿,這是何意?”

孫承宗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萬歲爺,御史臺若想要監察百官,就必須有屬於自己的監察權責,然而現在從吏部、都察院等抽調過去的官員,並不敢使用手中的權力,也沒有那個能力。

不管是朝中的大臣,還是那些個親王、外戚。

他們都是想着各種方法規避御史臺的清查,更是防賊一樣防範御史臺官員。

如此下去,重新建立起來的御史臺,也會成爲一個閒職。”

崇禎皇帝聽完,直接皺眉頭。

“既然如此,爲何孫卿不早早上奏?”

孫承宗這才表露忠心,直接說道:“萬歲爺,建立御史臺監察百官的初心雖好,然則現在大家才從閹黨之禍,從己巳之亂走出來。

對於清查他們自然會有一些牴觸,如此下去,貪墨之事無從查起,倒是可能寒了忠臣之心。

臣以爲,應當以都察院和錦衣衛三方聯合起來,收集一些消息,等到有了確定的目標人物。

掌握了足夠多的證據,便可以直接以錦衣衛拿人。”

對於錦衣衛這個祖制,孫承宗其實並不想直接廢掉,他也擔心,沒了錦衣衛,大明的官員也就沒了約束。

崇禎皇帝卻想要直接廢掉錦衣衛,再樹立御史臺的威望,後以都察院作爲巡查組。

這是和國師已經商議好了的對策。

“錦衣衛能不能用,孫卿還不明白嗎?”崇禎皇帝反問了一句。

“讓錦衣衛來調查,那和肉包子喂狗又有何區別?”崇禎皇帝又問了一句,此一言,乃是出自於江楓。

看到孫承宗不說話了,崇禎皇帝接着說道:“錦衣衛之中多是那些大臣搪塞進去的人,掛着官職卻無所作爲,真要是以錦衣衛去查,貪墨之事怕是查不出來,陷害忠良倒可能有。

這錦衣衛,朕是廢定了!”

孫承宗想要勸阻,卻被崇禎皇帝直接打斷。

“不用再諫言,御史臺的官員乃是你一手選拔,此事非同小可,你必須保證這些官員乃是正直人。

等過幾天,朕就會朝議廢掉錦衣衛,同時,也會讓御史臺開始監察百官。

孫卿可要做好準備。”

孫承宗見此,知道錦衣衛肯定是要被廢了。

自大明立國以來的錦衣衛,終究還是逃不過啊!

只是完全依靠御史臺這個監察機制,對於孫承宗而言,其實卻也有一些擔憂。

一旦御史臺的官員也開始貪墨了,那誰來監察百官?

但是這些事情。

不是他所能決策,一切都要看那位國師的手段了。

不過幾天。

有內閣首輔韓癀的帶領,上奏言明錦衣衛的十大罪行,請求廢除錦衣衛。

讓本來擔憂不已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頓時滿頭大汗。

看了看坐在上面的崇禎皇帝。

頗有一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壯。

“萬歲爺,臣請降罪!”

辯駁是不可能的了。

連內閣首輔韓癀都站出來了,這件事情一看就是上面萬歲爺的意思。

當初東廠被廢,御史臺開始建立起來的時候,駱養性就知道錦衣衛肯定也會有這麼一天。

沒有想到,當真來臨了。

他自己也清楚。

現在的錦衣衛早已經沒有了當初那個錦衣衛的威望和強大權力,錦衣衛的內部也沒有了能人。

大部分都是被那些大臣塞進來的一些親戚好友,掛着錦衣衛白戶的官職,領着俸祿,卻不去錦衣衛衙門。

以至於他只有一點兒親信可用,也就成了一個閒人。

他自己都想要直接把錦衣衛給廢了,天天養着一些閒人,讓他們吃飽喝足,卻讓百姓們受苦受累,實在是不公道。

然而,他是錦衣衛指揮使,沒了錦衣衛,他什麼也就不是了。

崇禎皇帝從江楓那裡也知道,駱養性算得上是一個忠臣,只不過能力不是很大。

但是現在正是用人之際。

崇禎皇帝要用的就是忠臣,只要是忠心耿耿,他就放心。

“來人,將駱養性打入大牢!”崇禎皇帝一聲令下。

禁衛直接走進來,架着駱養性走了出去。

“孫卿,御史臺可曾建好?!”崇禎皇帝對孫承宗問道。

孫承宗出列回道:“回稟萬歲爺,建好了。”

“那好,御史臺的第一要務,就從清查錦衣衛開始!”崇禎皇帝沉聲說道。

第兩百八十五章 心術第六百五十九章 戰魂歸、大明的國威不可犯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禎帝,國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五百零三章 一百零八天將第五百八十七章 奸臣啊,你還我命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所向睥睨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四百六十章 新帝上任的各種不適第六百零九章 鄭芝龍、我鄭家崛起的機會來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江上仙再施手段第兩百三十一章 探索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兩百九十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一百九十章 分利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當益壯第兩百二十七章 君明臣賢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三百三十三章 才女的陷阱第十一章 帶着皇帝吃火鍋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靠顏值靠才華第五百二十四章 趙官家哭求仙丹第四百五十章 母后,我懷孕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甘心的薛紹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雞摸狗第四十九章 推動大唐商業的發展第一百一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兩百二十六章 隔閡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兩百零五章 最南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四百零二章 突厥兵敗碎葉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六百五十三章 李定國,大明最後的英雄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三百五十四章 提升聲望的好時候第兩百五十一章 新領程第六百六十章 大國師,他們是最可愛的人第兩百二十一章 武才人第八十六章 戲精的基因是會遺傳的第四百二十三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六百五十五章 戰火起、大明的南北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黃天蕩之戰(上)第兩百零五章 最南第二十六章 王君廓VS李世民第四百七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十四章 自救之法,長安來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擊戰場,青衣之謀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工藝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自成、我要解救天下百姓第四百零九章 少將軍威武!第兩百八十六章 挑釁第五百零九章 刑不上士大夫時代的終結第四百七十五章 刺殺進行時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學院第八十三章 學府火鍋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家二聖被罰誦道經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第六十三章 因果循環,遲來的正義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四百零八章 老子要上戰場殺敵第六百二十五章 明週刊、如何正確引導民意第五百九十七章 萬歲爺、晉商投敵賣國啦第五百四十二章 包青天再度聞名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唐戰神第兩百七十五章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第兩百零六章 回唐第六十一章 壞人必須受到懲罰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兩百五十七章 工業的發展第四十五章 對世家徐徐圖之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一國和謀萬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勤勞的蜜蜂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六百四十二章 迎親宴、蹭吃蹭喝的大學士第四百七十六章 拯救長安首富第兩百二十章 成長第兩百六十一章 水土流失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問政第十六章 宋文弱、明壯烈第六百零四章 孫承宗、國師讓你當御史大夫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加商稅、改造大明的三步走第兩百七十二章 不堪一擊的海盜第兩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情第二十五章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四十四章 聰明人的謀劃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齡大就該主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最適合的那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萬歲爺御駕親征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楓被誇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貞觀卷完)第三百九十九章 殿下,你要完了啊!第三百七十一章 啓用薛仁貴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四百一十章 恆州大捷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