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

從貞觀元年到現在,差不多四年半的時間。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

完成了大唐崛起的大業,真的不容易。

強大起來的速度,也超乎了李二陛下的相像和預料。

有着百萬大軍的突厥,猶如一隻猛虎,隨時會咬一口大唐這塊肥肉的北方蠻夷。

僅僅是一場大戰,就完全消滅了。

那被載入史冊的戰爭。

是他主持,且御駕親征,功勞自然也要歸功於他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

李二陛下所得的如今的榮耀,所得的如今的盛世大唐,所得的如今的疆土。

全都來自於仙人弟子。

是自己在登基之初,經受仙人指點,流落到了仙人,遇到了仙人弟子江楓。

從這之後,大唐才快速強大起來。

有着畝產千斤的糧食。

有着幾十萬免費的苦力,有着雄厚的實力。

一座座高樓大廈在平地被立起。

一座座水庫和溝渠在平地出現。

一條條官道,通往九州大地。

每一年的朝會,萬國來朝。

突厥的可汗、高麗的使者、吐蕃、嶺南、樑師都、天竺、東瀛等等。

然而,人不能因爲看到了一點兒曙光,就倒在了勝利的前夜。

李二陛下就是這種野心強大,控制力也強大,可是卻也有得意忘形的時候。

百姓們過上好日子不假,國庫充盈也不假,有着很多勞動力,更是不假,這些勞動力還是免費的。

所以,李二陛下就想到了修建行宮。

這種就是典刑的好了傷疤,忘了疼。

朝會纔剛剛確定,要幫助太子建立孤兒院,不是建造一座,而是十八座。

不過幾天,皇帝卻又要建造行宮。

這皇帝的行宮自然不能是像孤兒院那樣簡單,最起碼,一個行宮能夠建造九個多的孤兒院了。

聽到李世民要修建行宮了,魏徵是第一個站出來反駁的。

“陛下,大唐之民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前不久,大唐皇城還發生了賊人脅迫孤兒的事情,其他地方必然也存在這種罪行。

眼下,應該是巡查各地,懲處貪官污吏之時,以免這些人成爲了大唐建立盛世的阻礙啊!

如今孤兒院還沒有建立,各地的工事還沒有完成,馳道、水渠、水庫、邊關重城等等都在修建,何以要加大大唐百姓的壓力,行宮之事,非一日之功,然則輕重緩急,應務當下之重,而非行宮。”

魏徵站出來之後,房玄齡也站出來了。

然後是戴胄、孫伏伽等人。

他們都是經常諫言的人。

李二陛下有想要放鬆的心思,他們就立馬站出來了。

就像是這一次的修建行宮的事情,他們就覺得,李二陛下這是想要及時行樂了。

這哪行啊!

皇帝就應該兢兢業業的坐在皇宮裡面,每天批改奏摺,然後上早朝。

李二陛下沉着臉。

修建行宮的事情,他都不知道提了多少次了。

每一次,都是魏徵第一個站出來勸阻他。

實在是氣人。

在這朝會之上的,也不是沒有那種會看形勢,看眼色的人。

比如權萬紀此人。

就是一個貫會看眼色的官員,喜歡進獻讒言,也就是充當李二陛下的走狗。

“陛下,臣以爲魏相公等人所言,有一些太過了。”權萬紀站出來,大有一種舌戰羣儒的氣概。

“前朝之時,楊廣勞民傷財,征夫百萬修建長城和行宮,還有運河,完全不顧百姓之感受和生計。

然而現在的大唐和前朝有所不同,陛下文治武功,還有着國師的指點,如今大唐已經繁華昌盛起來,國庫也充盈,還有這幾十萬的苦力。

修建行宮,完全是陛下自己出力出錢,又何以施壓與百姓?

試問一下,古往今來又有哪一位帝王,比得上陛下的文治武功,比得上陛下的勞哭功高?

如今,不過是修建一座行宮,以便陛下能夠巡視各地,從而彰顯大唐國威,有何不可?”

權萬紀最後張開雙手,環視了一下百官,然後又對李二陛下和江楓躬身施禮。

“陛下,國師,臣以爲修建行宮,也是一件好事,不僅僅方便陛下和國師巡視各地。

也可以推動各地的發展,行宮的建立,也能夠帶動地方,是一件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情。”

“權相公說的不錯,臣也以爲,修建行宮,並非不可。”又有人站出來了。

朝會之上,有着朕心諫言的。

自然也有真心想要巴結陛下,想要巴結國師江楓的大臣。

想要成爲皇帝身邊的紅人,想要成爲一個佞臣,得到更大的好處。

這水往低處流,人自然往高處走。

李二陛下看了看江楓,然後又看了看長孫無忌和杜如晦,環視了一下百官的反應。

大手一揮,說道:“如今正值夏署,天氣越來越熱,增加工事,容易施壓於那些苦力,從而造成一定損失。

既然如此,那就以後再議。”

“喏!”

百官也只好躬身施禮,不在勸阻或者是爭執。

權萬紀倒是覺得自己今日之表現,還算是不錯,最起碼,做到了入了皇帝的眼。

就是坐在那裡的國師,似乎至始至終,都未曾說過一句話。

……

“國師,你說,朕想要修建行宮,是不是真的就有一些想要貪圖享樂了?”

御花園之中。

李二陛下和江楓兩個人喝着清茶,棋盤上,下着的是象棋。

“四年多的時間,大唐一直按照當初的謀劃來治國,滅了突厥,揚了大唐國威,如今百姓都是安居樂業,大唐也算是天下太平安康。

以現在的形勢,比之當初要好多了,陛下只是想要修建行宮,以作爲巡視天下的休息之地,並無不可。”

江楓理解李二陛下現在的心情。

看着大唐已經強大起來,自己手中的權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集中和體現。

自己這個位子也是越來越穩,沒有人在意五年前的玄武門之變。

再加上,國庫充盈。

自己有着很多很多的錢財,也有着很大很大的權力。

可是,卻也不過是每天呆在這深宮大院之中,有着處理不完的公文,有着上不完的早朝。

心中自然會有一些想法。

這就是爲何,皇帝會在晚年的時候,名聲不保的原因。

因爲他們覺得自己的奮鬥已經讓這個王朝走向了強大和繁華,他們已經有着不世之功。

還有一個就是年齡大了,開始貪戀手中的權力。

把以前想做卻又剋制住不做的事情,都給做了。

因此也就造成了手中權力流失,出現了權臣、奸臣,出現了奪嫡之爭等等。

李二陛下聽完江楓的話。

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唉,還是你懂朕的心思啊!”

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厥蠻夷,可惡至極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兩百六十九章 省親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九十八章 言傳身教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陽公主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兩百三十二章 刺客身份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崇儼之死第三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君子第兩百一十二章 教子第兩百五十八章 晉王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五百八十六章 仙人啊,你救救這大明吧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衡術、誰也別想做大做強第三百零四章 孤臣裴行儉第一百五十三章 各自謀劃落子,李二增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兩百七十八章 四王爭霸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萬國來朝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是腿受傷第二十八章 七歲封侯,位列國師第三十二章 被拋棄的皇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欠下的債第九章 大唐之李家逆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大帥盡職盡責第九章 大唐之李家逆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仙人啊,你救救這大明吧第四百零一章 裴行儉暗度陳倉第九十五章 盲目加上自信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五百八十九章 哈哈哈,這就是朕的好臣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厥使者的刁難第一百四十二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學院、讓人人都可以讀書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鳳來儀第兩百七十三章 大食的態度第六百一十二章 駱養性、我也要崛起了啊第五百二十章 嶽鵬舉守株待兔第三百三十一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擋我的路,我殺誰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人物之死第兩百四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六百四十六章 顧炎武、一寸光陰一寸金第六十四章 溫馨一片的國師府第五百八十九章 哈哈哈,這就是朕的好臣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后唯一的溫柔第五百四十七章 泉州城大宴萬民第六百八十章 范文程,亂臣賊子的末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傳長安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國師、散仙丹的老好人第三十四章 各家燈火爲愁眠第四百四十二章 都是明白人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遠見卓識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五百零六章 大宋國師第一百零一章 是誰犯了死罪?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陽公主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第三百零七章 風波不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白玉京的客人第五百二十章 嶽鵬舉守株待兔第一百八十九章 滅賊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范文程、我要我最後的倔強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六百零六章 洪承疇、我的仙緣在哪裡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禎帝、我又被國師說教了第二十二章 朕真的是大唐皇帝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崇儼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讓謠言先飛一會兒第三百四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上仙再言未來第六百八十章 范文程,亂臣賊子的末路第四十二章 皇帝和世家的第一次較量第一百七十三章 雞湯在線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第六十六章 開始犯錯的陛下第九十四章 江楓的懷柔手段第四百七十八章 揚州李敬業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鳳附身第兩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聖現世,坐而論道第八十六章 戲精的基因是會遺傳的第七十章 大唐車神第八十八章 演戲?加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