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秦夫人的眼淚

bookmark

王浪軍這邊討論宮鬥性質之際,位於前院廂房內的秦瓊也在爲此事煩躁不安。

“夫人切勿爲皇家宮鬥而傷心,傷了身子,再等等看吧?”

眼見夫君遲疑不決,秦夫人抹淚說道:“夫君,難道你要眼睜睜的看着父皇走向末路嗎?

父皇現已暴露暗影軍,勢必會被皇兄忌憚,朝臣參奏,後果不堪設想。

只可惜父皇被皇兄架空了。

滿朝文武沒有一人支持父皇,就不是夫君也……嗚嗚……”

事態惡化到如今的地步,她雖然不諳朝政大事,但是她知道涉及皇位之事便是謀逆大罪。

何況如今鬧到三代人爭奪皇位的地步,難以收場。

可以說是開了先河,古今未聞。

而古往今來爭奪皇位都是無比血腥,成則王,敗者寇,情義靠邊站。

加上她知道,李淵後發制人,做漁翁,擺明了痛恨李二當年奪位的復仇姿態,似是要把李二與其子嗣一併剷除,強勢復出。

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的動機。

這種情況,落入滿朝文武眼裡就變味了。

雖然文武大臣都忠於李二,一旦李二順利歸來,無論是利益還是順應人心所向,他們都會支持李二,藉機整死李淵,但是李二尚未歸來,李淵就有機會重登大寶。

畢竟李淵的帝王手段,不及李二果決,多半會在登基之後重用滿朝文武。

這也是穩定朝局的必然措施。

只要不是一心忤逆李淵的官員,多半不會降職受罰。

說不好聽點,李淵需要奴才幫他治理天下,而官員都是牆頭草,貌合神離的選擇。

當然,文武大臣只要不傻,就能看出李淵重登大寶也活不長,另立太子的實際情況。

只要順應這一條,按照李淵的心意輔助新****煌騰達指日可待。

畢竟李淵的兒子多得很,剷除了李二這一脈,不愁皇位繼承人選。

但顯然李二既有可能迴歸長安,與太子皇子一起夾擊李淵,讓李淵死無葬身之地,遺臭萬年。

而若非考慮到李淵會遺臭萬年,她也不會哭求夫君協助父皇重登大寶。

在她看來,這是減少皇家人自相殘殺的最佳方式。

換作李二攜天書迴歸長安,整死李淵,太子皇子,即便心不願,也會被大臣參奏而獲罪。

而太子皇子登基,不但不會放過李淵與李二,還會牽連很多人獲罪,受死。

一朝君子一朝臣,這是不可逆轉的血腥事實,沒跑了。

當然,主要是她記掛着世子懷道的性命,掌握在李淵手中,順勢輔助李淵,她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畢竟她是李淵的女兒,沒有父親不疼兒女的。

哪怕是皇家人,親情牽絆還是有的。

至少比起皇兄,皇侄的親情眷顧,她選擇父皇,故而遊說秦瓊出馬。

只是此時的秦瓊在王浪軍的影響下,淡化了權貴之心。

這好不容易脫離朝廷,若是再次捲入其中難以善了。

畢竟他認爲李淵對上李二與太子皇子沒有多少勝算,即便是勝了,也難以穩定朝局,安定天下人心。

因爲他比秦夫人看的遠,認爲潛藏在宮中的奸細會伺機行動,聯合謀朝篡位之人作祟,制亂朝局,所以他覺着李淵重登大寶不現實。

這種判斷,在於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揣摩一系列的謀朝篡位事件,得出的結論。

再說了,他知道宮鬥事件是王浪軍引發的復仇謀略,於情義而言,不能破壞。

同時,他懷疑王浪軍此舉並非表面上報復這麼簡單。

加上李二當年逼父弒兄上位,他都做了旁觀者,不知道該幫誰,如今越發凌亂了忠義情結,誰也不想幫,幫不得。

總覺着越幫越亂,故而,他煩躁的坐在大堂主位上,看着次位上的夫人說道:“夫人,你也知道爲夫如今是一介平民,即便是有心幫襯父皇也無能無力啊。

無兵可用,即便是帶着府內的家丁出戰,也無濟於事。

再說了,浪軍告知魏徵,皇上生死未卜,若是不出意外,皇上的生死消息,在午時前後必有結果。

而這段時間,宮鬥事件難以平息。

因此,夫人不要過於傷心,在緩緩,只待時局明朗化,再做定論。

相對來說,浪軍重情重義,一定不會看着李唐江山走向末路?”

這話,他說出來心裡直打鼓。

這並不是他信任王浪軍的爲人,而是王浪軍與皇家人結下死仇,不理會皇家人走向末路也很正常。

沒有親自出手,已是仁至義盡了。

故而,王浪軍看着皇家人死於非命,根本沒壓力。

唯一讓他慶幸的是王浪軍已達先天境界,若是一力輔助新君登基,剷除謀朝篡位之人,沒難度。

這是不會讓邪惡之人與勢力上位。

這一點,他完全相信王浪軍可以做到,故而安心了不少。

相反,秦夫人尷尬了,意識到王浪軍的情義,看在夫君面上,指不定就殺了父皇,乃至滅了皇家人。

這是夫君的忠義,換來浪軍的眷顧。

否則,在皇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針對王浪軍的情況下,一定不會放過皇家人。

而王浪軍的存在,迫使李淵沒有以秦懷道強逼秦瓊復出,同時保全了懷道的性命。

至少在李淵忌憚王浪軍的前提下,只要不傻到犯渾,不顧一切的地步,就不會害了懷道的性命。

想通這些人情糾葛,秦夫人淚眼婆娑的說道:“好吧,全憑夫君做主,等等看吧。

只是皇兄午時不歸,還望夫君救父皇一命……”

這是迂迴策略,她想讓秦瓊勸諫王浪軍出馬,改變局勢。

但李淵把王浪軍得罪死了,只是比起李二與太子針對王浪軍要好多了。

因此,她相信只要夫君出馬勸說王浪軍,一定會保全父皇達成所願。

前提是勸服秦瓊,秦瓊忠義執着,若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強行勸說,必然適得其反。

爲今之計,她覺着已經勸服了夫君,只待皇兄午時不歸,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

如此同時,渭水河上。

李世民屹立在戰船船頭上巡視水面說道:“魏愛卿,河道中可有古怪?”

“啓稟皇上,侍衛在水中發現很多斷裂的竹竿……”

魏徵站在皇上右側,抱拳作揖說道,心中焦慮不安,皇上爲什麼一再拖延迴歸長安的時間?

皇上稱病折騰了半夜,顯然是裝出來的。

如今又下旨徹查河道,分明是在拖延時間,想幹什麼?

針對這一情況,他多次勸說皇上趕回長安,穩定朝局未果,急得不行了。

李世民不以爲然,聽他之言截話說道:“哦,這麼說水中的斷竹與王浪軍解釋狄家橋河水中竹竿興風作浪,同出一轍?

看來昨夜突襲朕的意圖與王浪軍脫不開干係……”

“什麼?皇上,這不可能……”

第964章 威脅暗藏第87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120章 恐怖襲擊第1279章 李靖的佈局第146章三方會戰第1273章 前線飄紅第1165章 滔天怒火第909章 私心尊嚴值幾錢?第442章 決策第416章 純粹的人?第一百五十一章天書異象?第二章浪子佛理第887章 陽謀拉網第555章 打臉,迷情第940章 夜雨下的殺局第854章 四面楚歌第1128章 攤牌,撕逼了第551章 鬧曲下的隱情第581章 敲詐勒索第637章 誰說這是個誤會?第499章 圖窮匕見第1230章 恐怖的推論第43章玩就玩大的第157章修理李二第563章 聖旨風波第477章 計中計第913章 印刷機帶來的震撼第1236章 舔狗軍團成立了第1127章 鬥法,計中計第二十六章爆亂之始第979章 殺局現第1208章 行宮日常第1130章 真假誅心計第1214章 張濤之謀第五章皇家娘子第833章 攤牌了第462章 攻略第1276章 破局第1151章 全民戰法第1231章 和尚滋事第595章 柔情中的危機第950章 坐視,反間計?第二十七章武道,皇權第1156章 舉國壓制第816章 異族男女第1264章 疑似李二在行動第507章 緊急回援?第1173章 生死籌謀,走鋼絲第九十七章強弓爭議第986章 戰鬥中的妥協第五十二章李二定調第1203章 陣靈雮塵珠?第968章 滿城風聲,一堂彩第1175章 局勢堪憂?第629章 女主爭奪戰第449章 反唐?第七十四章代天行獵第540章 最後佈局,殺機第434章 決策第1075章 兩難抉擇第842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036章 人生演技第936章 文化宣傳效應第四章戰亂未平第544章 打臉一時爽第137章攻心計第970章 仁義碰撞第937章 深陷太極陣?第914章 鬥智鬥勇第510章 宮廷對策第824章 災禍不斷第1058章 功勳風向標第十七章京賄拱橋第768章 三心情牽爲不渝第607章 示敵以弱第1078章 危機四伏第1193章 殺人誅心第937章 深陷太極陣?第1129章 火焚計第971章 順水推舟,打太極第一百一十三章死亡線上的掙扎第1132章 贏家屋裡那點事第1173章 生死籌謀,走鋼絲第985章 玩出新花樣第五十七章文武合計第800章 囚籠破局第1122章 試探,反擊,道風流第二十六章人生行止第一百二十二章時局動盪第1171章 覆興大唐,難抉擇第三十章忠義化險第六十二章朝廷套路第883章 施恩圖報?第429章 缺憾摯愛?第一百五十五章隴伊村危機第690章 打臉,滿堂彩第五十一章朝堂爭議第976章 異變突生,造反了?第1168章 禍首與幫兇第686章 抹布擦水也叫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