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李二的手腕

bookmark

“各位大人,本統領奉旨傳皇上口諭:朕要他們給出實證,證明兇犯,無論是誰殺無赦!”

禁衛統領抵達殿外傳旨。

文武官員頓時跪地接旨,聽懵了,皇上幾個意思?

顯然皇上爲高士廉遇刺一事震怒了。

可是天知道刺殺高大夫的兇犯是誰呀?

既然不知道刺客是誰,還怎麼證明刺客的身份,從而向皇上交旨?

這不是無中生有嗎?

實質上是皇上變相的強制措施,寓意深遠。

皇上一心查出刺殺高大夫的兇手,殺之泄恨,震懾人心的同時維護尊嚴。

當然,這其中包含了諸多情感牽絆,殺兇犯鞏固君臣之誼,夫妻之情,穩定朝局人心等等情因。

不過皇上似乎還想利用高大夫遇刺一案做文章,針對某個人……

這一刻,文武官員不禁彼此對視,交換各自悟到皇上口諭的弦外之音,遂先後進入御書房。

在禮畢之後,魏徵率先說道:“皇上明鑑,微臣以爲刺殺高大夫之人必定出自暗勢力中人。

不過依據勘察現場的仵作證詞來看,缺乏黑衣人挑起的宮鬥事件遺留下的邪氣,以及毒性特徵。

但這並不能不排除刺客與黑衣人的暗勢力無關。

因此,微臣與諸位大臣商討案情,覺着刺殺高大夫的刺客來無蹤去無影,隱似盜取玉璽之人的身法。

因爲兇犯在高大夫出門之際展開刺殺,沒有給護衛反應的時間,所以到目前爲止,唯有盜取玉璽之人具備着這種快如閃電般的刺殺能力。

還望皇上明斷?”

“微臣附議,刺殺高大夫的人就是姜婉婷,或是肖天,牽扯到王浪軍圖謀不軌,望皇上明斷!”

文武官員相繼附議。

雖然他們應和魏徵的說法,交旨交差,但是人人把魏徵恨得牙癢癢的,這老貨老奸巨猾,無恥的搞連坐啊?

這一招陰險至極。

要知道中傷王浪軍這位先天高手,純屬作死。

那傢伙睚眥必報,誰敢惹他啊!

可是魏徵這老貨把滿朝文武拖下水,當着皇上的面信口開河,誰敢唱反調啊。

一旦唱反調就違背了皇上的心意,那是找不痛快,作死的節奏。

畢竟人人都知道皇上不惜一切代價的拉攏王浪軍,唯有順勢輔助,不敢忤逆。

於是,滿朝文武一致附議魏徵的推論,向皇上交旨。

李世民表面盛怒,暗自罵道:魏徵狗陰狠,果斷,這幫大臣也是牆頭草,沒有一個比得了王浪軍的才能,只可惜……

心有所思,他撇開奏摺,撐起身來怒道:“各位愛卿是在逼宮嗎?”

一句話,寓意深遠。

爲啥?

這不是明擺着的事嗎?

要知道王浪軍已達先天境界,他可不敢再惹怒王浪軍,以免給他的朝廷帶來致命的打擊。

而滿朝文武指認王浪軍派人刺殺高大夫,聯名告御狀,也就把他推到王浪軍的對立面,死磕。

那不是雞蛋碰石頭嗎?

不自量力的作死。

這是滿朝文武逼他作死,就是逼宮。

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唯有把一切責任推給滿朝文武,方可達成所願。

當然,滿朝文武一致指認王浪軍指使姜婉婷與肖天刺殺高大夫,也是惹怒王浪軍的根源,後果難以預料。

但王浪軍並不是窮兇極惡之徒,相反重情重義。

這就應了那句話:法不責衆,空穴來風必有因。

王浪軍總不能一怒之下把滿朝文武都殺了,惹的天下人戳脊骨,罵王浪軍殘暴無情,是謀逆者云云,變成千夫所指,牽連親朋好友不得安生。

說白了,這是他的帝王權術。

他唱白臉做好人,滿朝文武唱紅臉……

皇上真無恥,睜着眼睛說瞎話,不帶臉紅的……魏徵敢想不敢言,麪皮抽抽着說道:“微臣不敢!

但微臣以爲這種推論有些唐突,可是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相反一旦確有其事,危害太大了。

這不僅僅是危機到各位同僚的安全,還危機到整個李唐江山的安定,乃至危機到皇上的安危。

因此,微臣建議捉拿姜婉婷與肖天審理此案,以防萬一。

相反,他們二人也有義務幫助朝廷緝拿兇犯,免除天下人的非議,杜絕暗勢力中人以此挑撥離間,導致我們與王浪軍火併,後果不堪設想。

微臣以爲此法勢在必行,望皇上恩准!”

“臣等附議魏相的提議,防範於未然,也是一箭雙鵰之計,望皇上恩准!”

文武官員再次附議,聲浪滾滾。

不過人人見識了魏徵的無恥,簡直是一張利嘴,正反由他紅口白牙瞎咧咧。

但不得不說,魏徵的提議堪稱完美,不但可以完成皇上的心願,而且拿捏住王浪軍的把柄,讓王浪軍去對付兇犯,一勞永逸,坐等大豐收。

這種妙計簡直絕了。

即便是李世民也聽得雙目放光,溢於言表的說道:“哦,朕被你們說服了,找不理由反駁。

不過朕不希望諸位愛卿爲了李唐江山的未來,觸怒王浪軍受到損傷,無論失去誰都是大唐的損失啊!

因此,朕覺着此法過於冒險,就此作罷……”

“皇上明鑑,臣等已說服王泰前往狄家莊通知王浪軍,朝廷對高大夫遇刺一案的決策。

想必他們父子已經碰頭了。

在他們父子商議之後,有了心理上的緩衝,臣等作爲第二梯隊接觸王浪軍,一定要把兇犯繩之以法。

這件事幹繫到李唐江山的興衰,刻不容緩。

因此,臣等擅自做主,還望皇上贖罪!”

魏徵帶頭請旨,言詞鑿鑿,視死如歸。

儼然是一副挑大樑,替皇上承受王浪軍的怒火,大義凜然的赴死態勢。

再加上滿朝文武一致通過,衆志成城,頗有震撼性。

這一刻,李世民感動的有點小內疚,覺着利用滿朝文武針對王浪軍做的對,但頗有顧此失彼的意味。

若是爲了籠絡王浪軍而寒了滿朝文武的心,是否得不償失啊?

不過他又想到掌控王浪軍開創盛世基業的憧憬,也就釋然了。

自古忠孝難兩全。

唯有至高惑人心。

我心向日月,今古傳佳話。

朕倒要看看王浪軍這次往哪逃?李世民想着想着有點飄了。

…………

如此同時,王浪軍攜韻兒接近狄家橋,遇到不該遇到的人,父子交鋒正式上演……

第876章 外憂內患論合作第1289章 詭秘的危局第17章鸚鵡傳信第一百三十五章破敵端倪第1247章 五年佈局第1057章 人頭像的魅力第五十六章暗中角逐第893章 如此坑爹第898章 超凡推論,驚人心第538章 決戰第五十章秋後算賬第424章 懲罰進行時第19章奇兵攻防第1008章 福臨山佈局第892章 帝王魄力第四十一章天倔老頭?第428章 景觀第二十一章八仙王印第543章 善後之爭第108章神仙日子的憂傷第八十章假肢入戲第六章殺無赦?第113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97章 亂象端倪第1296章 四象陣第一章陰謀開篇第146章三方會戰第30章嚇死人的騷操作第一百七十章上眼藥第491章 長孫無忌的忌憚第480章 戲曲,意圖不明第676章 領地精髓上線第406章 錯點鴛鴦譜第623章 李二的殺機第625章 反常,正常?第十四章火上澆油第1099章 無懈可擊的陰謀第722章 夕陽無限好第1160章 暗夜危機第541章 迴歸第845章 堅守到主謀浮出水面第1254章 又見碰瓷第1108章 最惹眼動人心的男人第981章 月下博弈,驚現外敵第461章 御書對策第1260章 佈防有妙招第1117章 陰謀聯盟,炸翻天第1154章 戰爭手腕第十八章借花獻佛第745章 李二補刀來了?第930章 並肩王的胸襟第550章 不歡而散第666章 根源所在第483章 情況異常第1135章 毒計連環套第961章 觸目驚心的內幕第115章大圍捕第975章 死亡誤區第1265章 成敗皆蕭何第740章 到頭一場空第412章 朝廷方針第1105章 滅頂之禍來襲第585章 分化策略第一百三十五章破敵端倪第一百一十三章死亡線上的掙扎第578章 虎頭蛇尾第一百三十章明知山有虎第八十七章洞悉根源第494章 燒糧焚心第六十四章隴伊村餘波第1231章 和尚滋事第143章玩火?第十一章敲打之計第1266章 內勤行動第429章 缺憾摯愛?第999章 天陣效應,驚天下第436章 激將第1182章 戰爭風暴第1169章 朝堂危機第511章 各有算計第413章 後手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驚弓之鳥第858章 蓄勢成局第1034章 一句戲言惹的禍第1268章 危機升級第1187章 決戰開鑼了第745章 李二補刀來了?第600章 黃雀行動?第873章 帝王的妥協?第六章殺無赦?第六十六章人分貴賤第23章磨礪策略第535章 攤牌第八十九章無事一身輕第一百零二章分河而治第四十八章宮鬥效應第888章 放養防狼可是技術活第一百五十五章隴伊村危機第961章 觸目驚心的內幕第826章 天下第一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