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餘波疊浪,恨上當?

王浪軍笑對兩難之境之際,金鑾殿上的朝議有了結論。

李世民長呼一口氣,俯瞰着下方的衆臣說道:“好,難得衆位愛卿與朕想到一處,朕很欣慰!”

“皇上聖明,大興天下指日可待!”

衆臣唱諭,滿滿的奉承。

其實衆臣都在心裡罵娘,李二無恥,誰跟你想到一處了?

這都被王浪軍欺負死了,還要忍受李二的壓榨與無恥的譏諷。

李二爲了與王浪軍合作,不惜剃光頭,刮鬍須,迎奉王浪軍的革新大計,新潮流,新風尚,噁心衆臣,要臉嗎?

難道李二不知道衆臣這副光頭和尚的模樣,全拜王浪軍的報復所賜,不是出自心甘情願?

這是有辱先人,不孝子的德行。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啊!

這些規制孝道都被李二拋之腦後,去舔王浪軍的腳跟,拉衆臣墊背,太欺負人了!

關鍵是李二讓衆臣去向王浪軍賠罪,求合作?

誰甘心?

這種結論情願不要落到自己身上。

可是偏巧被李二強加在頭上,怎麼辦?

這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還要折磨人,讓人難以接受。

於是乎,衆臣在心裡怒罵李二無恥,做表面工作迎奉李二的決議。

李世民自知衆臣表面一套,暗地一套,依舊滿懷欣慰的說道:“好,很好,擬旨。

傳召各位愛卿家裡的世子,王浪軍眼中的紈絝戰隊,繼續執行王浪軍的搜刮計劃。

針對天下權貴士族,一視同仁,不放過任何一個人。

做到隨時聽從王浪軍的調遣,爲朝廷出力。

事成之後,朕必有重賞。

另外,朕希望各位愛卿面見王浪軍,化干戈爲玉帛,爭取王浪軍的合作。

決不能讓王浪軍奔赴彈汗山救援王泰,落入敵人的圈套,陷李唐江山於萬劫不復之境!”

這道聖旨就扎人心了。

拋開李二的無恥不說,單論李二再次算計,拖住王浪軍的言論,足夠衆臣喝一壺的。

話說人家王浪軍傻啊?

王浪軍整出這種局面,目的很明顯,就是與朝廷劃清界限,圖一個清閒自在。

做到隨時可以抽身而退,隔岸觀火的處境。

誰讓王浪軍有實力,有智慧做到這一步呢?

那麼王浪軍爲什麼不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謀取更大的利益,主導全局走向呢?

這是換位思考得來的結論。

擱在衆臣身上沒難度,又怎麼可能相信李二留難王浪軍的策略,去找王浪軍的晦氣,自討苦吃呢?

於是乎,魏徵摸着打腫的嘴巴,流露出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啓奏:“皇上,微臣以爲這是讓王浪軍離心離德的做法?

王浪軍最不喜歡被人算計。

若是臣等前去留難王浪軍,勢必讓王浪軍反感,生厭,王浪軍又怎麼可能與朝廷合作……”

“夠了,魏愛卿似乎不長記性啊?”

李世民眼見魏徵跳出來反對,頓時怒火中燒,盯着魏徵腫脹的嘴脣說事,這老貨的嘴皮子真煩人。

豈不知時代變了,因王浪軍而改變了。

那麼爲了獲得天書傳承,獲取名留青史,功蓋千秋的名望,哪怕是死也要讓王浪軍入局,達成所願!

這是誓死必成的事情。

那麼爲什麼還要找藉口推脫呢?

擱在李二身上,該做的都做了,不僅低聲下氣的求王浪軍原諒,還親自剃頭刮鬍須,帶頭融入新潮流,實行新政大計,還不夠嗎?

難道要李二當衆跪求王浪軍合作嗎?

顯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李二把頭帶好了,再讓衆臣去見王浪軍,做說客,有錯嗎?

這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的集體行動。

唯有如此,才能顯示出誠意。

再說了,李二讓倆公主去見王浪軍打前站,給衆臣留難王浪軍鋪路奠基,走在前面,都是算計好的步驟。

可見李二的城府與決心,那是吃了秤砣,鐵了心。

爲了大局着想,李二沒錯。

偏巧魏徵等人唱反調,不合作,怎能讓李二不生氣?

魏徵吃癟,漲紅了臉面,不說話了。

衆臣尷尬死了,敢怒不敢言啊!

於是乎,衆臣領旨退出金鑾殿,集羣向行宮走去。

“各位大人,咱們皇上變了,變得放棄尊嚴面子,捨棄先祖聖賢傳承下來的規章制度,向卑賤轉型。

這可是亡國之兆,行敗亡之路啊!

我等皆是臣子,一旦逢迎皇上犯下此等滔天大罪,勢必遺臭萬年,死亦無顏見先人,悲乎哀哉!”

魏徵沐陽行走在衆臣當中,悲天憫人的勸告,鼓動衆臣放棄此行。

其實魏徵的作爲也沒錯。

一面是維護先輩先賢尊威,遵循古制,做孝子,不得不這麼做。

一面是認可了王浪軍的革新大計,勸諫李二行得正坐得端,從自身出發,找出問題根源給王浪軍一個交代,方可解除危機。

須知李二再次包庇自己人李恪,大事化小,沒有追究李恪謀朝篡位的死罪,裝作不過問,讓宗人府從輕發落了。

原本這沒什麼。

畢竟李恪是李二的親兒子,李二維護兒子沒什麼過錯。

但李二就這麼打發了這場謀朝篡位的動亂,也就放過了內鬼勢力一干人等,後患無窮啊!

這纔是魏徵死諫李二行公正嚴明,給王浪軍一個交代,合作雙贏的原因。

可惜李二早有猜疑,不讓魏徵把話說開,掩蓋事實。

其實李二對楊妃的感情,也就是李恪的生母的情感,以及干係到前朝投效李唐的大臣的支持,不敢觸動這塊禁忌。

特別是在這個關鍵眼上,內亂不起。

李二承受不了內亂不止,無法凝聚人心戰力,與王浪軍合作平亂,重掌乾坤,覬覦天書傳承奔仙途的目的。

在李二看來,水至清則無魚。

這樣做,給了衆臣一個臺階下,不爲犯下大錯,在王浪軍搜刮財物罪行的行動當中,擔心李二追究下來滿門抄斬,從而與五姓七望一樣魚死網破。

這是李二不堪重負,不能承受的動亂。

加上李二爲了個人私情,纔沒有追究李恪的罪行。

這就與魏徵等人鬧出誤會了。

繞是如此,衆臣還是偏向古制,仇視王浪軍,帶着一腔的憤恨,相互商討着抵達行宮。

遙見王浪軍坐在行宮之巔的涼亭裡與倆公主敘話的景象,紛紛求見。

“王浪軍,你把我等整成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尊容,是何居心?”

“你王浪軍把長安城鬧的滿城風雨,還有臉躲起來享樂,害人害己嗎?”

“臭名遠揚的王浪軍,你的新政大計好要不要實行天下啊?”

衆臣各執一詞,刺激王浪軍的神經求見,激將法,以進爲退,伺機而動。

王浪軍始終沒有答話。

急得倆公主分向走到欄杆處,俯瞰着下方的衆臣說道:“各位大人,郎君說只看結果!”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各位大人還是去執行郎君的新政大計吧!

以事實說話!”

倆公主傳話,衆臣扎心了?

天殺的王浪軍,把我們整成和尚,不但不給個說法,還玩閉門羹,使喚下人的戲碼,太可恨了!

沒這麼欺負,羞辱人的?

滾下來,看我打不屎你?

衆臣敢想不敢言,恨透了……

第八十二章自導自演第一百一十六章論心機求存?第801章 反擊行動第1184章 善惡篇章第六十二章詭異之地第七十八章朝堂餘波第702章 戰前博弈第854章 四面楚歌第953章 禍不單行第1196章 戰前誅心第1233章 漁翁姿態第855章 滅頂之禍第24章排兵佈陣第456章 忠誠,務實,團結第一百一十二章死亡陰影第450章 震懾第550章 不歡而散第891章 合第一百零二章驚悸第三十二章公子的算計第916章 內鬼顯跡第一百三十九章戰後安身計第673章 美景如畫,迷人話第一百四十九章彪悍娘,認媳婦第781章 人性大逆轉第930章 並肩王的胸襟第496章 陰謀開端第120章朝堂餘波第670章 小人物幹大事第27章大戰爆發第1014章 總有野心來謀利第五十三章木醫天下第137章攻心計第六十四章自由飛翔第437章 熬粥加油?第775章 尋找源頭第1042章 風暴醞釀中第1051章 驚天潛藏第一百四十九章彪悍娘,認媳婦第561章 基地餘波第704章 壓爆行動第八十九章狄方的忌憚第1104章 隱形震懾,啓風暴第1128章 攤牌,撕逼了第1019章 狄溥的絕殺技第三十三章靈氣回潮第1229章 另有玄機第546章 新的角逐第522章 動盪時刻第107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5章夜幕下的危機第1260章 佈防有妙招第487章 打草驚蛇第796章 刺探無量宮第一百二十八章逼入絕境第四十五章李淵之死第580章 教導做人第666章 根源所在第九十三章魏徵的憋屈第790章 辛秘計劃第635章 流水無意第861章 總導決戰?第六十六章重賞拉攏第六十一章先家後君第九十六章誅心之論第154章逆轉戰局第四十九章跟着感覺走第1253章 滅國之危第725章 夜幕下的殺機第485章 浮空山的異常第1200章 勝利的跟腳超了標第1171章 覆興大唐,難抉擇第886章 弱點攻擊第830章 天下涌動的危機第504章 危機關頭第19章奇兵攻防第744章 得失之間第三十五章夢醒十分第1182章 戰爭風暴第732章 苦戰,情離別第九十六章誅心之論第1129章 火焚計第1006章 戰倒最巔峰第691章 焉壞的小花第521章 李靖的反擊第六章寶竹竿?第8章心路之始第762章 人在家中坐,桃花隨風來第1010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輝煌戰績第676章 領地精髓上線第二十二章懲戒鳥人第912章 過牆梯?第996章 內憂外患第840章 君臣對弈第四十四章全是套路第681章 帝王攻略第831章 天地困龍局第1065章 朝野震盪第22章運籌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