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狄家父子

第155章 狄家父子

侍衛看着這個小娃娃,又道:“去吧,我們看着他。”

“多謝。”

狄仁傑站在邊上,看着父親走入朱雀門。

這個六歲的娃娃站在門前,就等着父親出來。

等久了,他就蹲下身仔細打量着這朱雀門牆上的磚石。

侍衛瞧着這個小子好奇,這麼小的娃娃倒也不哭不鬧。

隨後,狄知遜從朱雀門出來,向這裡的侍衛行禮道:“多謝照看。”

侍衛點着頭表示無妨。

“仁杰,還不行禮?”

聞言,狄仁傑連忙向眼前的侍衛行禮。

狄知遜帶着兒子又走在朱雀大街上。

“爹爹?”

“嗯。”

“還要去哪兒?”

狄知遜撫須道:“你爺爺病重不能來長安,爲父要替你爺爺看望一個故人,聽說他今年也回了長安。”

狄仁傑思量道:“就是那位溫爺爺?”

“呵呵,是呀。”狄知遜笑道:“爲父還未有你時,伱爺爺就與這位老先生在東宮當值,後來又去了朔方任職,近日纔回來,今天朝中大朝會,爲父幫你爺爺遞交了文書奏章還要去看望這位老先生。”

狄仁傑點頭應了一聲。

父子倆來到一處宅院前,來拜訪老先生的人不少。

狄知遜說明了來意,可這裡的僕從道:“老先生去見許國公了,晚些纔會回來。”

眼看着前來拜訪的客人紛紛離開,狄知遜道:“那在下在這裡等。”

僕從也是一副隨你的態度。

坐在老先生的家門口,狄仁傑掰着手指數道:“在長安有肥皂,椅子……孩兒聽說長安城的肉包子與茶葉蛋很好吃。”

狄知遜道:“見了老先生之後,給你買。”

“謝謝爹。”狄仁傑坐在門前的臺階上,雙手撐着腮幫子,又覺得無聊,低聲道:“肯定是老先生知道今天來拜訪的客人會很多,所以藉故離開了。”

狄知遜笑着摸了摸兒子的腦袋,其實仁杰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不過他太活潑了,有時候真管不住。

等了一個多時辰,臨近傍晚,才見到一個蒼老的身影走來。

狄知遜帶着兒子,一起行禮。

溫彥博走到近前,看着來人,道:“你是狄知遜?”

“見過老先生。”

“是狄孝緒兒子。”老先生點着頭,拄着柺杖道:“進來吧,許久不見你父親了。”

言罷,狄知遜領着狄仁傑走入這處院中。

溫彥博又對家裡的下人吩咐道:“把門關好,往後有人來拜訪就說老夫休息了,擇日再來吧。”

“喏。”

領着客人進屋,年邁的溫彥博放下了柺杖,在一張矮桌邊坐下來,詢問道:“孝緒怎麼不來長安。”

“回老先生,家父近來得了一場重病,不便來長安述職,在下替家父來一趟長安。”

溫彥博看向一旁的孩子,低聲道:“這是孝緒的孫子吧。”

“小子狄仁傑,見過老先生。”

看到孩子乖巧的模樣,溫彥博面帶微笑道:“沒想到孝緒都有孫子了,本就多年不見,老朽與他都已老矣,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再見。”

狄知遜適時拿出一卷紙,“這是家父的書信。”

因爲年邁,溫彥博的手有些顫抖,看書信時要眯着眼,撫須考慮着。

狄仁傑打量這間簡單的屋子,又打量着老先生的神情。

看完書信,溫彥博低聲道:“你要入仕?”

“家父安排的。”

聞言,溫彥博將信紙對摺放在一旁,嘆道:“現在朝中不一樣了,已不像當年可以舉薦入仕,就算老夫舉薦你,你也是要科舉及第,方能入仕的。”

狄知遜作揖道:“在汴州時就聽說了,此番便是來參加下一次科舉。”

“也不知下次科舉要等到何時。”溫彥博想了想,臉上的老斑隨着面容而動,低聲道:“倒是有個事,你可以與顏勤禮一起。”

狄知遜行禮道:“老先生請講。”

“朝中要開闢崇文館,招納學士,老夫雖不能舉薦你入仕,但可以舉薦你入崇文館,任個編撰。”

“崇文館?”

“嗯。”溫彥博點頭道:“老朽受陛下命掌崇文館諸事,崇文館由太子直領,你可暫居崇文館,鞏固學識,待下次科舉。”

“謝老先生指點。”

“崇文館是太子直領,建設在京兆府的後院,往後少不了與太子見面。”

“來時聽說太子殿下是個孤僻又苛刻的人。”

“呵呵呵……”溫彥博忽然笑道:“老朽去見過高士廉了,他說太子並非外界傳聞那般,明日午時再來尋老夫,帶你去見太子。”

“在下明日再來。”

“嗯。”溫彥博點頭示意眼前的父子可以離開了。

狄仁傑還是一副無憂無慮的,狄知遜心中卻有矛盾,舉薦不成就算是不入仕也罷。

這入仕本就是父親的要求,眼下還要見太子,便蹙眉不語。

狄仁傑嬉笑道:“爹,你怕麻煩,但又不能忤逆爺爺的安排,孩兒覺得崇文館很合適。”

宅院內,溫彥博獨自一個人坐着,僕從給他倒上一碗茶水,低聲道:“老先生,這是茶葉,如今長安人都是這麼喝的。”

溫彥博沒去拿茶碗,而是看着窗外的天空,緩緩道:“今天見到狄孝緒的孩子,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在東宮的事還歷歷在目呀。”

僕從退到一旁,道:“現在連皇帝都換了,老先生當年教導東宮太子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見到了徐孝緒的孩子,想起了當初在東宮的過往,現在的東宮也換了主人,是李家二郎的嫡長子。”

僕從回道:“老先生,如今坊間對太子的傳聞很多。”

溫彥博又道:“老朽在朝堂上見過太子了,十七八歲的模樣,高士廉對這個太子的評價很有意思。”

見老先生忽然笑了,僕從問道:“許國公都說了什麼了?讓老先生這麼高興。”

溫彥博搖頭不語。

太子要早朝之後才能得空見到,因此與狄知遜約定的時間也是午時。

下了早朝之後,李承幹便早早來見這位老先生。

剛剛走到老先生所住的宅院前,李承幹就見到迎面走來一對父子。

男子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的模樣,孩子看着也就五六歲。

薛萬備提着一個長長的食盒,站在一旁警惕着。 狄知遜父子在老先生的家門口站定,也打量着眼前這個穿着華貴的少年人。

正巧,宅院的木門打開了。

溫彥博拄着柺杖走出來,看了看站在門兩側的人,先是行禮道:“太子殿下。”

李承幹伸手攙扶,道:“老先生不用多禮。”

溫彥博看向一旁的狄知遜,介紹道:“殿下,這是狄知遜。”

“在下幷州狄知遜見過太子殿下。”

一旁的狄仁傑也跟着行禮,用稚嫩的聲音,道:“小子幷州狄仁傑。”

李承幹多看了一眼狄仁傑,又看看狄知遜,雖說沒有見到爺爺所言的狄孝緒,卻是見到了他們父子。

李承幹收回目光,低聲道:“老先生,崇文館還在建設,先去看看吧。”

“也好。”溫彥博邁步跟着太子的腳步,能夠感覺到殿下故意放慢了腳步,照顧自己這個老人家。

街道上很安靜,沒見其他的行人。

他又回頭看向跟在後方的狄知遜父子,低聲道:“殿下,老朽去見過許國公了。”

“舅爺他……”李承幹訕訕一笑,心說舅爺不會與他老人家說一些古怪的話吧。

溫彥博低聲道:“聽說太子殿下時常去拜訪,還說殿下很有野心。”

“野心?”李承幹神色尷尬,道:“可能舅爺是說孤很有遠見吧。”

溫彥博道:“還聽說李衛公與太子殿下走得很近。”

聞言,狄知遜的腳步稍停,低着頭正有思量。

李承幹勉強地笑着道:“孤與大將軍時常一起下棋,只是下棋。”

“下棋也可以學兵法吧。”

狄知遜腳步又是稍停。

李承幹腳步依舊,道:“下棋與兵法無關。”

“老朽還知道紅樓出自東宮,怎麼後續就不寫了?”

李承乾的笑容越發勉強,再解釋道:“老先生,紅樓是出自曹先生之手。”

溫彥博面色沉着,擺出一副你就解釋吧的態度。

“老朽還聽許國公說太子殿下想抓緊當皇帝了?”

聞言,狄知遜的腳步停下,恍惚間以爲聽錯了。

李承幹一手揉着兩側的太陽穴,舅爺這人的談吐實在是……不出所料。

狄仁傑扯了扯父親的袖子,指着太子與老先生的背影道:“爹,走遠了。”

狄知遜這纔回過神,領着兒子快步跟上。

如今崇文館正在建設,建設在京兆府的後院,工部安排的工匠正搭建着,眼前已經有了框架。

因本就是京兆府的後院,所以省去夯實地基的過程。

李承幹揣手道:“崇文館雖說沒有弘文館與文學館這麼大,勝在地段好,而且連通京兆府,往後有什麼工作方便走動。”

溫彥博道:“殿下是希望崇文館與京兆府能夠相輔相成?”

“弘文館對接的是秘書監,文學館是與魏王府走動的,崇文館與京兆府對接。”

言至此處,李承幹補充道:“不用擔心,這京兆府上上下下都是孤的人。”

狄知遜神色一凜,忽然今天覺得今天的風特別冷,這一次跟着老先生來見太子,聽到的這些話……着實令人難忘吶。

溫彥博又看向身後的父子,低聲道:“殿下,狄知遜是老朽好友狄孝緒的孩子,本想着老朽舉薦他入仕,如今科舉施行,老朽深知朝中規矩,他還年少時就老朽就教導過,是個才學很不錯的年輕人,想着舉薦他與顏勤禮一起入崇文館,殿下意下如何?”

“當然可以。”

回頭看去,李承幹詢問道:“狄兄?可在長安有住處了?”

一直站在後方的狄知遜行禮,回道:“在下暫住一間酒肆,”

“住酒肆多不方便,這裡就有一間空房子,你們父子先就住在這裡,往後行事要校對文章也方便,起牀走兩步就能工作。”

許敬宗腳步匆匆而來,他的身影掠過幾個正忙碌工匠,一路走到後院門口,行禮道:“太子殿下,老先生。”

李承幹指着後院的一間屋子,吩咐道:“老許,你把那間屋子收拾出來,給狄知遜父子住。”

“喏。”

李承乾笑道:“他也是孤的人。”

狄知遜神色瞭然,道:“早就聽聞許少尹威名。”

許敬宗看着與自己年紀相仿的狄知遜,道:“說笑了什麼威名,都是罵某家的罵名。”

老許三兩句話就與狄知遜很融洽。

換言之,不論五湖四海或突厥西域,許敬宗能與任何人喝在一起。

這種人,不論把他丟在什麼地方都能活得自在。

幾人走入後院,來到京兆府內坐下來,薛萬備打開食盒將一盆盆菜餚端了出來,還有一壺葡萄釀。

狄仁傑瞪大着眼睛,張嘴驚歎道:“都說關中種出了葡萄,還能釀出關中的葡萄釀,原來是真的呀。”

李承乾道:“小孩子不許喝酒。”

狄知遜沉聲道:“仁杰。”

狄仁傑這纔回到爹爹身邊,目光又瞧了眼葡萄釀,很想嘗一口。

李承干將葡萄釀遞給許敬宗,道:“孤不喝酒。”

許敬宗推開酒壺,道:“京兆府有規矩,當值期間不能飲酒。”

溫彥博嚐了一口葡萄釀,嘖吧着嘴,問:“太子殿下若當了皇帝,會東征嗎?”

李承幹拿起筷子,給他老人家夾了一塊紅燒肉,“東征之事不能着急,孤會想辦法的。”

“老朽年紀大了,活不了多久了,恐見不到收復遼東四郡的那一天。”

“會有收復的一天。”

李承幹又道:“不整齊,不規整的事物孤都不喜歡,有時候在地圖上瞧見幾處不規則的分割線很不爽,就算老先生不開口,孤也受不了這麼一塊地界非要與大唐接壤。”

關於太子的傳聞,且不說有真有假。

但太子行事確實如此,爲此就連許敬宗來見太子時,也要衣着整齊,官帽端正。

更甚者,中書省的桌椅都要擺放整齊。

還有那正在建設的崇文館,都是左右對稱的。

溫彥博嘆道:“許國公說長孫無忌是一個沒出息的?”

說話間,狄仁傑眼饞地看着肉包子與葡萄釀。

今天暫兩更,小張回個血恢復狀態,明或後天,爭取再加更。

第75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573章 終章第16章 德智體美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331.第331章 趙國公的憂愁241.第241章 雪災(感謝唐萌少主的盟主)486.第486章 漕運之爭256.第256章 迂迴繞後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第545章 關起來的權力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465.第465章 消化不良的大唐第86章 補貼與孝順442.第442章 傳說中的商人第314章 臘月252.第252章 范陽案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第127章 遊園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450.第450章 三年之約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275.第275章 朝臣榜樣褚侍郎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477.第477章 高祖皇帝393.第393章 松贊干布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493.第493章 李孟嘗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508.第508章 括地誌只是開端243.第243章 雪後第552章 一生的目標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261.第261章 看第一場秋雨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第322章 太子與老師第66章 大將軍教導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453.第453章 元宵前後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第49章 上架感言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252.第252章 范陽案358.第358章 軍心197.第197章 叔叔們第325章 佳節262.第262章 祿東讚的生活341.第341章 不是當年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33章 孫神醫第87章 通達?第76章 就孤最平庸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第95章 合力撈魚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121章 負重鍛鍊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第41章 大勝而歸第22章 愛罵聖人的太子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215.第215章 存糧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第96章 以前的事493.第493章 李孟嘗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第96章 以前的事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79.第79章 家宴第165章 難免的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第88章 活得明白415.第415章 他們欺君了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第564章 老君山傳說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第14章 偏心的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