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四章 當家方知柴米貴 上

李承乾恢復太子之位的消息如一個炸雷般讓整個長安再次沸騰起來。

百姓也好,勳貴、世家也罷,所有人都在談論着一個問題:皇帝陛下到底想幹什麼?

這是要禪位?還是要幹什麼?爲何提前沒有任何預兆?

但無論衆人如何討論,他們的話題都圍繞着李二陛下的目的是什麼,從未有任何一人討論李承乾是否真的會被髮配嶺南,也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信心。

而李承乾本人卻沒想那麼多,就在他重獲太子之位的第二天,便上書老頭子,要求向倭國增兵十萬,同時攜帶大唐最先進的武器與裝備。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任何人都沒有想到,李承乾復出之後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發動戰爭!

難道他不應該找時間穩定一下自己的地位?又或者他不應該對前段時間對他表示支持的那些勳貴和世家表示一下感謝?做一些回饋?

然而,小李並沒有做這些,他要求的只有一點,蕩平倭國,使其亡國滅種!

沒人知道爲什麼李承乾會如此仇恨一個國家,難道只是因爲打了一場敗仗?可就算如此也不至於上升到亡國滅種的程度吧?

想當年突厥人都打到長安來了,最後也只是把頡利抓到長安了事,小小一個倭國又何必如此大動干戈。

秦王府,李承乾書房之中,程咬金、尉遲恭、柴紹,候君集……,一羣老殺才齊濟一堂。

“諸君,倭國一事本宮心意已決,再討論是否需要出征已經再無任何意義,不如直接討論何人出戰吧!”李承乾以一種淡然的目光掃過衆人,根本不給他們任何提出質疑的機會。

“太子,倭國大量使用我們的制式武器與裝備,只派出十萬大軍是否會出問題?”柴紹雖然是李承乾的姑丈,但在討論正事的時候,他還是要用正式的官職來稱呼。

“那是你們的問題,本宮只需要看到倭國亡國滅種,至於你們怎麼打,如何打,用什麼打本宮概不過問。”

李承乾這次可是動了真火,完全就是隻求目的,不擇手段。

一羣老傢伙們面面相覷,打了一輩子仗的他們不爲如何打仗擔心,只是在好奇是什麼讓李承乾如此執着。

可是李承乾卻根本不會告訴他們事情的真相,看着有些不解的老傢伙們,沉聲說道:“東路軍那邊有大量的洧水儲備,出征之前可以帶上,另外火器也可以帶上,連弩之類的武器同樣也不例外,登州水師會全力配合你們,還有什麼問題麼?”

“問題道是沒有,只是……到底誰來出征還是個問題。”柴紹接口說道。

“本宮心中的人選是候尚書,只是不知諸君意下如何。”李承乾並不隱瞞心中的真實想法,見柴紹問了,便直接回答道。

“臣願往!”候君集沒想到李承乾的會點將點到自己頭上,聞言立刻喜出望外。

而老程和尉遲則是翻了個白眼沒有搭理老候。

整個大唐誰不知道候君集那是出了名的兇殘之人,上陣打仗一是不要命,二是不留俘虜。

而李承乾之所以會選擇讓他領軍出征,估計也是看中了他這一點。

可笑這貨還不知道爲什麼會點他的將,真真是馬不知臉長。

但是,候君集是真不知道麼?當然不是!

只不過老候並不在乎這些而已,在他看來只要能上陣殺敵,能看着敵人在自己的馬蹄下顫抖,那就是最大的樂趣,至於其他……都殺到別人國內去了,還特麼講什麼仁義道德。

不得不說,老候這樣的想法正好符合李承乾對倭國的態度,所以這次出征倭國的人選幾乎沒人去和他爭,最後理所當然的落到了他的頭上。

接下來的時間,便是討論戰法和戰術上,李承乾認真的聽着老頭子們的討論,時不時的記上一筆,就像一個認真學習的學生。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難道李二陛下就對李承乾放任不管了?真的就將大唐交給他了?

事實上,的確如此,李二陛下眼下還真就不怎麼管事兒了,就連中書、門下等三省的文書之類都是抄一份副本到李承乾這裡,讓他先批上一批,然後纔會拿到老頭子那邊。

所以這次李承乾建議出兵的事情,老頭子想都沒想就讓他自行決斷,末了還把那些提出反對意見的朝臣全都打發到了李承乾的府上,讓他自己去擺平。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承乾能說什麼?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處理老頭子交辦的事情。

也直到這時李承乾才發現,原來皇帝的工作真的很累,累到讓人崩潰。

曾經的他雖然知道當一個好皇帝會累成狗,可那終歸只是想想,沒有親自體驗下來總是沒有那麼深的印象。

可是現在呢,所有事情都壓下來了,三省六部大堆大堆的摺子被送進府來,不說批不批,就是看也得看到深夜。

而且李承乾發現,他需要面對的問題還不僅僅是工作量大,重要的是他現在考慮問題的方式也必須改變。

以前他只管提出意見,然後去找老頭子就好,那時候他總是覺得老頭子爲什麼總是會問來問去,明明一個問題都解釋過很多次了,老頭子卻依舊要問個不休。

現在他終於知道了,那並不是老頭子的智力出了問題,而是老頭子必須這樣問。

皇帝和臣子是不一樣的,作爲一個國家的決策者,他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造成極大的影響,有很多事情並不是說出發點是好的,最後的結果就一定是好的。

舉個例子來說,就如同他以前提出的全民免費教育。

站在他當時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件惠及所有百姓的一件好事。

可現在再回頭來看,卻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因爲他根本無法給那麼位置給那些讀過許多書,又有滿腔抱負的學子,只能讓他們混跡在官場之外,而混的時間長了,那些人就會有怨言,慢慢的就會影響到一些其他人。

百姓們認爲讀了書卻沒有一個好的前程,這讓他們很是不解,慢慢便形成了一股民怨,這便是免費教育帶來的不良後果。

第二五二章 明月幾時有 上第五六九章 搞事 中第三九五章 最後一擊 上第一六九六章 頭大如鬥 下第一三二九章 市場調研 上第一八三一章 倭人的目的 上第六四八章 李二手下的無賴們 下第一一七章 冤冤相報何時了第二三一章 李承乾的戰鬥 三第五零九章 機會第一九七六章 唐老五立新功 上第一七四二章 不一樣的進食方式第三二七章 戰爭被提前了第一五六六章 長樂小狐狸第一零九九章 逼宮第一五八八章 報復 下第四五九章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第一三七七章 風波起 上第一一七一章 訓斥第一零三零 俞榮昌有話說第一三三六章 圈套 中第一八三五章 倭人在行動第三四八 吐蕃人的如意盤算第八八四章 安排 下第一七零四章 老程的去處第一五五六章 準備發財吧 下第一一一六章 大動作 下第三五八章 傳國玉璽第四章 皇家哪裡會有好鳥第一一零一章 開戰第一五三五章 關於星星的討論第七零九章 掰手腕第二十八章 走出皇宮的禍害第一二八四章 火車出問題了第八一五章 大唐軍魂 上第一六四三章 小武出手——釜底抽薪第一五零一章 曳莽的末日第一零零章 把問題交給軍方處理第五一四章 三人行 上第一一二六章 火車的雛形 上第四三三章 生意 下第四四一章 不被看好的自行車第五六六章 經略西域 五 ——蠱惑第二四二章 蝗災爆發第八八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七九五章 漲工資 上第七九二章 西域各國的反應 上第五二七章 道門的要求 上第三六二章 李承乾的問題第一八二七章 表演賽 上第三四八 吐蕃人的如意盤算第一五三三章 再次監國第七三三章 麻煩越來越大了第一零二九章 炫耀第八五六章 齊王李佑第一零九六章 大唐長公主 上第三九八章 尾聲第一零七七章 東方亮的目的 上第六四四章 給未來的小老婆出氣 五第一零五三章 各方反應 下第九二五章 夜魅的舊識 下第七九五章 大漠孤軍 中第一三一零章 反季節蔬菜第三四三章 神秘的‘獠牙’第一六零七章 找人給你寫本書第六六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 上第一三五五章 給郭孝恪挖個坑第一二五八章 哀兵必勝 中第二零三章 刺客 中第一四六五章 挑人第五九零章 大唐太子小財神 二推薦一本書2第三十九章 官二代的窮鬼們 2第八八零章 終於成年了 上第一四五八章 安排 中第一四七零章 定計 下第六十七章 被人欺負了第八零七章 大唐的名聲 下第八十七章 又生病了第一四八章 蹲大獄=‘保護’第一八五四章 商貿會 下第一一零七章 鬱悶的小道姑第五七一章 大唐的原則第一零五七章 水淹七軍 下第一二三零章 老頭子的吐槽第二零三章 刺客 中第八五零章 強盜性子第九五八章 腦洞大開的太子 中第一七零六章 被抓現形了第二二三章 後浪 一第一四七五章 對峙的雙方第六四一章 給未來的小老婆出氣 二第一零六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四二二章 李承乾的鬱悶第一六四章 秋獵 二第一六五零章 籌碼第四七九章 李二的舉措第一五一四章 路見不平 下第八四六章 無聊的日子,要如何打發時間第九四六章 最後的羌人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