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皇城麗正殿,憤怒的李二在咆哮着:“逆子,這個逆子,等他回來朕非要打折他的腿。”
“陛下,發生什麼事了?高明又惹事了?”長孫皇后被老李的聲音驚動,離開居所來到老李的‘辦公室’。
“看看你的好兒子在山東都幹了些什麼。”一份簡報被李二狠狠拍在桌子上,賭氣似的看也不看長孫皇后。
疑惑中長孫拿起簡報,認真的看了起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二哥,高明這話說的很好啊。”
長孫皇后看了幾眼之後,對李二說道,眼中帶着一絲不解之色,不明白老頭子爲什麼要發這麼大的火氣。
“往後看,你再往後看。”老李指着長孫手中的簡報,氣咻咻的說着。
往後看?長孫再一次將注意力投注在手中的簡報上,然後聲音陡然拔高,看着老李不可置信的說道:“高明竟然在青州一日狂卷七萬八千貫錢鈔?這,這……”。
“都是你的好兒子,虧你還天天寵着他,看看都被你寵成什麼樣子了。七萬八千貫,那可是七萬八千貫啊。”老李越說越氣,不斷的在房間裡轉着圈。
李二怎麼也想不懂,爲什麼在長安一慣表現良好的太子,到了山東竟然會如此不檢點。
誠然,太子行經地方會有一些人送禮,但把這些禮物再賣回去,讓送禮的人拿錢買回去算什麼?
щщщ ●T Tκan ●C ○
而且一串珍珠項鍊竟然賣到七百貫,這是幹什麼?刮地皮麼?
“陛下,此事其中怕是另有原委,還是仔細調查一下再說,您看呢?”長孫皇后緩緩上前,拉住暴怒中的李二,將他按在椅子上坐好。
“還有什麼好調查的,難道他狂卷七萬八千貫還能有假不成?你說說,朕什麼時候短過他錢財,你說說。”老李已經快要被氣糊塗了,說話都有語無倫次。
原本這事要是放在其他皇子身上,李二並不會生這麼大的氣,左右不過是一點銀錢而以,不值當生一回氣的,最多發一道口諭訓斥一番也就是了。
但這事情發生在李承乾身上就不同了,他的身份是太子,將來會繼承皇位,如果是這樣貪婪無度的性子,只怕大唐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演隋末爭霸的一幕。
“陛下,臣妾相信其中定有原委,高明絕不是不知輕重的孩子,您說他性情憊懶、貪玩臣妾都信,但您要說高明貪腐無度,贖臣妾不能接受。”誰的兒子誰心疼,老李左一個逆子,右一個逆子,長孫皇后聽了自然不喜。
“好,既然如此,朕便讓孝恭親自走一遭青州府,看看那小混蛋到底在搞些什麼名堂。”李二被長孫略顯嗔意的語氣說的一愣,尋思一會兒,也開始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語氣也略顯緩和了些。
“河間郡王?”長孫語氣一滯。
河間郡王李孝恭,執掌宗正寺,宗室裡第一黑臉,平時雖有些狂放不羈(李承乾認爲是無良老漢),但若皇室子弟真的犯到他手裡,那也決對不好過。
“你也不要再勸,以孝恭的性子,如果承乾在青州所爲真有隱情,必然不會爲難他。同樣,若那逆子當真是在青州胡作非爲,只怕這一頓板子也絕然難逃。”老李看到長孫還要再說什麼,很乾脆的開始閉目假寐。
豈不知長孫心中想的是:李孝恭到現在還欠着李承乾人情,這事兒讓他去查只怕會不了了之。
五日之後,青州城外一處莊園,李孝恭一行十餘人風塵僕僕的站在大門前。
“河間王叔?您怎麼有暇跑到小侄這裡了?難道是想我了?”李承乾拖着小武媚從裡面迎出來,嘻皮笑臉的說道。
“小娃娃,你便是新陽吧?”無良老漢皮笑肉不笑的瞅了李承乾一眼,彎腰逗弄起武媚,把李承乾尷尬的丟在一邊。
“新陽給河間王叔問好。”一身西式公主裙的武媚給了李孝恭一個大大的笑臉。
“真乖。”李孝恭輕輕在武媚的頭上拍了拍,在身上拍了半天,最後發現,好像除了隨身帶着的玉佩之外,啥都沒有。
然後這老漢竟然突然伸手,一把將幸災樂禍的李承乾隨身玉佩扯了下來:“來,丫頭,這是王叔送你的,好好收着,不要被壞人搶了去。”
言罷還瞥了李承乾一眼,似乎在告訴武媚,壞人是誰。
“謝謝王叔。”小蘿莉接過玉佩看了幾眼之後,竟然出乎李承乾預料的給收了起來。
“咋啦,一塊玉佩而以,心疼啦?”無良老漢直起腰,黑着臉對李承乾說道。
“王叔說的哪裡話,承乾可沒那麼小氣。”李承乾硬着頭皮回答,心中卻在流血。
丫全部家當就只有老李賞的六塊玉佩,程小四拿的那一塊還沒收回來,現在又少一塊,將來這日子怕是要過不下去了。
“瞅瞅你小氣吧啦那樣,一塊玉佩而以,照比你在青州捲走的七萬八千貫差的遠了。”李孝恭一邊往院子裡面走,口中還不無嘲諷的說道。
“七萬八千貫!”李承乾迷惑的嘟囔着。
七萬八千貫這個數字是沒錯的,那天在回春樓的拍賣的的確確是收了七萬八千貫,不過這李孝恭是怎麼知道的?前前後後也沒到十天吧?
“咋啦,想不承認?老子可告訴你,現在長安城可都傳遍了你小子一日狂卷七萬八千卷的事蹟。”莊園的會客廳中,李孝恭高坐主位說道。
李承乾被李孝恭左一句又一句的嘲諷個沒完沒了,二桿子脾氣就上來了,冷笑一聲說道:“河間王叔的意思是承乾將七萬八千慣飽了私囊?”
“不是本王的意思,是陛下的意思,否則你飽不飽私囊和某有個屁的干係,值得老子快馬加鞭五日從長安趕到青州?”李孝恭寸步不讓的和李承乾對視着說道。
“錢不在某這裡,王叔可以回去覆命了。”對這幫翻臉比翻書都快的老貨,李承乾簡直膩味透了,心中暗自後悔當初就不應該幫這老貨‘鼓搗’一首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