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七章 甜棗與大棒

相對於西域諸國,擁有數十萬人口,勝兵八萬的于闐國是強大的,而且已經強大到不可戰勝的地步。

對於大唐來說,一個強大的西域國度並不符合大唐的利益,無論如何于闐都是必須要消滅的存在。

王玄策在山東用無數的高句麗奴隸來修路,這讓他償到了甜頭,所以當他知道于闐有八萬戰兵,同時國民數十萬的時候,將這些人抓來修路的念頭就不可遏制的冒了出來。

他給李承乾寫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都寫了進去,找到了情報科‘第六小組’的聯絡人,通過他們把消息送回長安。

這該死的世界,消息來回傳遞真是太麻煩了,送出的信必須經過八百里瀚海,然後到達玉門關之後,纔會通過信鴿傳向長安,如果再算上回信的時間,估計等到四月能收到回信都算是早的。

西域會盟的第三次議事在王玄策的干預下,很快定下了基調,于闐國負責四萬唐軍的糧食供給,龜茲負責兩萬唐軍的糧食供給,而高昌則負責六萬唐軍的軍費開銷。

至於其他一些小國,他們國小民弱,完全不有必要讓他們在軍糧軍費上出力。

但是王玄策也並沒有放過他們,三月之內發動十萬民夫趕到高昌,負責修建一條由高昌直通玉門關的水泥路成了他們的任務。

這幫該死的西域胡人,一個個都懶惰又自私,除了自己誰都不會考慮,王玄策除了親力親爲,給他們安排任務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辦法讓他們加快會議的進度。

“尊敬的大唐使者,請問這水泥路到底是什麼物事?”龜茲使者聽到王玄策安排衆小國修路,十分好奇,沙漠之中修路?有必要麼?這種地方完全可以隨便走,只要不掉進流沙裡面隨便怎麼走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好吧。

“等到路修好之後你就明白了。”王玄策敷衍着說道。

他不知道怎麼和一羣土鱉解釋水泥是個什麼東西,所以不如等路修好之後再說。

“可是……西域完全沒有必要修路啊,這裡到處都可以走人。”龜茲使者終於還是把自己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是,這裡的確到處都可以走人,但是車呢?可以走車麼?這裡到處都是沙子,馬車走在上面立刻就會陷進去半個輪子。”

王玄策掃了宮殿中的衆人一眼,對一羣迷惑不解的土鱉們說道:“有了水泥路,西域的城邦之間就等於有了一條紐帶,運輸貨物就可以使用馬車,而不是隻能用駱駝去揹負。這樣一來,同樣的一頭牲口,利用車子可以增加以前四到五倍的運量,難道你們不知道這其中意味着什麼麼?”

“四到五倍的運量?”所有人眼前都是一亮,就連情緒有些低落的于闐使者也不例外。

四到五倍的運量所代表的意義很明顯,除了錢就沒有別的東西。

以前如果想運送葡萄釀去大唐,需要大量的牲口,但運量卻不多,以至於西域有着大量的美酒卻運不出去。

如果有五倍,不,四倍的運量的話,那就等於可以運送四倍的貨物出去,同時也等於可以換回四倍的物資或者金錢。

這是好事兒,也是這幾個月來西域諸國聽到的唯一的好消息。

不過這已經足夠了,能來這裡的都是各國的貴族,哪一個都有自己家族的生意,相比於國家付出多少,自家能得到多少纔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靜一下,靜一下。”看着王宮樂的有些發懵,互相之間交頭接耳的衆人,王玄策不得不示意馬萬傑想辦法讓衆人安靜下來。

等到衆人靜下來之後,王玄策才接着說道:“大唐到西域來,是爲了讓西域更加穩定,更加和平,而不是爲了侵佔你們的利益,這一點本使希望你們能夠明白。”

“我等明白。”

“明白。”

七嘴八舌的回答亂糟糟的響起,讓王玄策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但這並不影響他下接來的威脅:“但是大唐不希望付出努力卻得不到回報,東郭先生所作的事情,大唐絕不會做,所以希望各位回去轉告各自的國主,不要做出任何激怒大唐的事情,否則大唐鐵騎將會在任何時間出現在貴國國都之外。”

這種紅果果的威脅,聽在衆人耳中是那麼的刺耳,但卻無力反駁什麼,就連最強大的于闐都慫了,其他國家完全沒有必要站出來展示自己的無畏。

議事進行到這裡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議的,衆人草草的吃過鞠智盛命人準備好的晚宴之後,也就各自散去,將下午議事所發生的事情全部寫好,再安排人送回本國。

而在高昌王宮的後殿,鞠智盛則是與王玄策相對而坐,大吐苦水:“王史君,我高昌現在國庫裡的錢並不多,軍餉一事你看能不能用什麼其它方式來抵償呢?”

“可以,只是不知道國主打算什麼來抵償?”王玄策不動聲色的問道。

“王史君,您別看我是高昌王子,但高昌的一切我卻並不熟悉,具體需要用什麼東西來抵償,我是真不知道。”鞠智盛苦笑着搖搖頭,嘆了口氣說道:“這樣吧,條件隨王史君您提,只要高昌能做到,絕無二話。”

王玄策自然知道高昌付不起唐軍那龐大的軍費開支,要知道,他對高昌報出的軍費那可是正常軍餉的三倍有餘。

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讓數萬軍卒勞師遠征總不能沒有一點好處吧?除去正常的軍餉該給的‘補助費’總要給吧?一旦發生戰爭死了人,撫卹金也要給吧?

這些錢從哪裡出?如果全都由大唐來出的話,估計要不了多久,大唐皇室就會因爲國庫空虛破產了。

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既然當初高昌把大唐請來了西域,那麼這錢就由高昌來出好了,左右也只不過是左武衛正常軍費的三倍而已,對於擁有五個郡、十餘個縣的高昌應該還是養的起的。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王玄策在下午的議事中,定下由高昌出全部軍費的規矩,這是爲了限制高昌,同樣,也是爲了不給那些小國太多的壓力,引起西域番邦更大的反彈。

第四一五章 李二的決定第三八五章 重金屬中毒 中第一九五七章 做個了結第六七三章 陰謀進行時 一第六十六章 又是無題第一零五七章 水淹七軍 下第一六一一章 興奮的大唐皇帝第一五零八章 該幹嘛就幹嘛的紈絝們 中第一九四七章 狄仁傑出山 下第八十一章 嘯聚二第一六二二章 千夫所指第一一七五章 交換第九八二章 意料之外與新來的奇葩第一八四五章 背水一戰的倭人第一九三八章 來自長孫皇后的質問第一三一七章 新花樣 上第一六六四章 當家方知柴米貴 上第一一零七章 鬱悶的小道姑第八二一章 血的代價之裝犢子第五九七章 紛亂的貞觀六年初 上第三四六章 大唐‘海狼’第六四九章 舊事重提第一零三一章 收下一個‘地頭蛇’第一七九六章 漲工資 中第二二零章 甚毒 四第四九二章 巧合與‘大殺器’第一三一零章 反季節蔬菜第一七零三章 被驅逐的大老程 下第九三四章 老李想兒子了 下第四三四章 驚訝的李二陛下第一七六一章 大東北 七第九一八章 順我者昌 下第一八七零章 ‘紅衣使’ 下一第一二八五章 有問題就要解決 上第一零五零章 高句麗的亂局第八十七章 又生病了第一九五三章 釜底抽薪 下第六六一章 魚應該這樣捕 中第六一二章 攪屎棍第四九四章 糾結第一九六三章 遺憾第一三零九章 倭國亂局 下第二五一章 僱傭軍 下第九零九章 ‘海狼’出征 中第二一四章 黴運黑子第一九四八章 自首的老道士第二六三章 林邑國有好東西第八三七章 親,來一發第八九五章 拉攏第八三三章 願者上鉤第四八四章 靈感如尿崩 上第一六一一章 興奮的大唐皇帝第一六六七章 倭人的選擇第三一九章 永不消停的李承乾 下第一九三六章 完虐 下 4000字大章節第三零二章 陽春三月——騙子第一四八章 蹲大獄=‘保護’第一八零二章 一炮死第九五六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的太子殿下第一零七八章 東方亮的目的 下第九六零章 新的想法第一一八二章 整治 上第一七五二章 大東北 三第一三零四章 來自大唐的消息第七七二章 戰事起 上第八一六章大唐軍魂 下第一七三七章 老李的心事第一二三二章 矇在鼓裡的李青雀第一四五八章 安排 中第一三七四章 再弄一枚棋子第一二六一章 對化學瘋子們的安排第四五四章 開發南海 中第一一五四章 覆滅第一四八三章 西線告急第一九五七章 做個了結第六零七章 尷尬的攻城戰第一一八一章 謠言第二四零章 武器改造 六第一一五九章 無奈第一七一三章 溫度第七三二章 麻煩事兒第九六九章 好一對兒能折騰的父子 上第六六一章 魚應該這樣捕 中第一七六零章 投降纔是出路第一八四六章 減兵增竈第一六七章 秋獵 五第一三五八章 夾纏不清第七二九章 收買人心 中第一一七七章 發財了……第二三四章 搶老頭子的人第一一三三章 極限戰 上第一一四六章 高句麗的末日 二第一八零八章 開動腦筋第一三四六章 五品官不值錢 上第一一零八章 以鉛筆爲引第一零九四章 交換第一六三九章 無題第一九二零章 拼命 下第三九二章 老杜感概與突厥戰事第一三三零章 市場調研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