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九 一首小令

bookmark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十餘天之後,‘海狼’艦隊進入長江,在楊州朔汴河(也就是現在的通濟渠)而上,直奔陪都洛陽,又行船二十餘日,艦隊到達洛陽,再次轉道長安。

眼見得長安近在眼前,船上的人心中都活泛起來,就連‘海狼’的人也不例外。

他們之中大部分是關中人氏,去了南海之後便再一直沒有回來過,算算和發配涯州的那些官員也沒什麼區別。

而且人家發配至少是拉家帶口的過去,他們這些大頭兵到了南海卻是孤身一人,每日裡看的也就是隊裡那幾張面孔,這樣的生活如果不是有強大的紀律約束着,怕是早就有一堆的逃兵了。

忽然一日,船行至潼關,李承乾等人盡皆來到甲板之上,遙望着這道長安城裡後的門戶。

“高明,我等在京中久聞你詩才過人,卻一直沒有機會聽你賦上一首,不如今日在此雄關之前,賦上一首如何?”於家兄弟與李承乾相熟,看着萬丈雄關心生感觸,奈何文思枯竭,一時不知如何表達,最終把主意打到了李承乾的頭上。

“你們兄弟怕是早就算計好了是吧?否則爲何剛剛一定要拉我出來看這關隘。”李承乾用手指點點於家兄弟,打趣說道。

於家兄弟中的老大於立政笑着應道:“算計這話是從何說起啊,我們兄弟這不是才學不夠麼?否則美人當前,誰還不想顯擺一下。”

他們幾人在船上鬧騰慣了,李承乾知道於立政口中的美人指的是白月寧和楊雨馨,並不是指剛剛被找回來的林曉曉,聞言之後也不生氣,只是苦笑着搖頭。

不過於立政這話說的還真沒錯,美人當前,怎麼也不能弱了名頭,他李承乾在長安城可是有‘智妖’的名號,同時也隱有詩詞雙絕之稱,若是連首詩都搞不定,還真是有些下不來臺。

但是待到細想才發現,竟然真的沒有什麼應景的詩句可以用,《潼關吏》?不行,這個有些文不對題,再一次年齡也不對,所以必須放棄。

然後還有什麼?李承乾琢磨着,看到身邊林曉曉、小武、夜魅等人期待的眼神,以及雙胞胎兄弟狐疑的目光,腦中靈光一閃,讓他想到了一首元代關於潼關的一首小令《潼關懷古》。

雖然這首小令不是詩,但是好在也流傳後世數百年,此時拿來應付一下想必也沒什麼問題。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首小令原本無甚奇處,但是最後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卻最是發人深省,震耳發聵。

“高明啊高明,你,唉……”一聲長嘆之後,於立政搖了搖頭不在說話,只是一次次的重複着李承乾最後那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於家兄弟在老於的言傳身教下,肚子裡的學生可不同於那些只讀過幾天書的迂腐儒生,以他們的能力完全可以理解這小令最後一句話的份量。

也知道這種東西似乎除了李承乾,這船上還真就沒有人敢喊出這麼一句來,雖然大唐並不流行文字獄。

李承乾也知道這一點,不過他卻並不在乎什麼含義之類的東西。

詩與詞這種東西,根據吟誦的人不同,場影不同,解釋的人不同,意思也會不同,同樣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這個太子吟誦那是富有同情心,但如果放在別人身上,那就是意圖造反。

所以說李承乾這個太子的身份給了他很大的便利,只要不高喊:‘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等類似的詞句,其他詩詞沒什麼不可以抄的。

身份在很多時候可以幫人解決很多問題,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好學生、壞學生都在上課的時候睡着了,老師發現在之後對壞學生的評論是:你看看你,笨的像豬一樣,拿起書就睡覺;對好學生的評論就是:看看人家,睡覺都拿着書。

這就是身份帶來的好處,也是現實,李承乾正是看明白這一點纔敢肆無忌憚的抄襲一些詩詞,一切只因爲他太子的身份,讓人不會主動往壞處想,或者說大多數主流思想不會往另一個方面去想。

戰艦上,願本衆人高漲的興致被李承乾一段小令搞得意興闌珊,所有人都在默默的思索小令中最後一句的含義。

李承乾則是無所謂的聳聳肩,漫步走向船頭,張開雙臂做出一個擁抱的動作,像是在擁抱這大唐的壯麗河山。

《潼關懷古》火了,再一次火遍長安城,隨着於家兄弟將這首小令與衆同窗吟誦之後,李承乾的名字再次在長安城的街頭巷尾流傳。

而且只三兩天的功夫,便已經是盡人皆知。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李二呆坐在甘露殿書房中,一次次不斷的重複着,眼中迷茫之色漸濃。

“二哥,不要想了,乾兒那孩子說的話只要聽聽就好,若是真要追根究底怕是要想破頭呢!”長孫皇后輕輕的爲李二揉着微微發酸的脖頸,低聲的勸着。

自家老頭子自從聽到《潼關懷古》之後就變的瘋魔了一般,讓長孫皇后十分不放心,她以前可從沒見過李二有這樣的表現,生怕李二出了什麼問題。

“觀音婢,看來承乾這次出去人長大了不少,否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這樣的體悟啊。”李二擡起頭,透過窗子看向窗外:“可是我大唐有多少官員會有這樣的覺悟?有誰真的知道百姓的苦處?”

“二哥……”長孫皇后不知道應該怎麼評論這件事情。

她的兒子一首小令,道盡皇朝更迭給百姓帶來的傷害,理論上說當爹媽的應該高興,必竟李承乾身爲太子能有這樣的覺悟是大唐之福。

可是想到其中的內容,又讓人樂不起來,大唐是建立在前隋的基礎上的,而隋、唐交替,朝代更迭到底有多少百姓死於戰火?又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第四六二章 就是帥第五五七章 送禮 下第一五七四章 講道理 上第一九六八章 本章無題第四三二章 生意 中第一零零五章 詭異的交換條件第一二四四章 信任與選擇第一六九七章 頭大如鬥 下一第五九七章 紛亂的貞觀六年初 上第一零六六章 鋼鐵軍團是如何煉成的 一第一零六六章 鋼鐵軍團是如何煉成的 一第一五四二章 無限被提高的地位與感激第六九零章 對異族的政策 下封推薦言第一九四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四六章 軍火生意 一第二九三章 冤家對頭 上第一六五九章 大唐軍旗 上第一一六九章 科學神教第七六三章 閨女白養了第六十七章 被人欺負了第二零九章 送給李孝恭的生意第七八四章 規則第七七四章 戰事起 下第一三一章 試探上第九三五章 可憐的鬆贊第九七零章 好一對兒能折騰的父子 下第七四一章 坑貨出手 下第一零六八章 鋼鐵軍團是如何煉成的 三第一六三九章 無題第一二四二章 松贊干布的任務第三一四章 父子二人共同的苦惱第四三三章 生意 下第四四七章 海狼!海狼! 下一第一九零三章 人間帝王 上第三八六章 重金屬中毒 下第一八八三章 條件與代價第一一二五章 又是蒸汽機第二五五章 戰爭的前兆 一第六五零章 故地重遊 一第七四九章 新聞出版署 上第八六三章 跑到天竺去了?第六九一章 李二的心胸第五四五章 兄妹 中第五二三章 歸來與佈局第四三一章 生意 上第一七零六章 被抓現形了第二六六章 情報科 二第六二八章 杜構的心結第一六三章 秋獵 一第一二四二章 松贊干布的任務第一八五零章 這下徹底打服了 上第一零五三章 各方反應 下第八六三章 跑到天竺去了?第九十六章 瓜娃子?第一二六七章 孫思邈的新‘法寶’ 中第五七四章紛亂的會盟 三第一九三一章 演戲第一零四七章 內鬥不休的高句麗第四二四章 提啥都行,就是別提‘錢’第一三八九章 長孫無忌上門第一六零八章 以後出門小心點,莫要被人吃了第一二九九章 六月的帳還的快第一六五五章 登州理念 下第六一八章 託付 下第七九七章 救人 上第一零零八章 臭顯擺第七七七章 這裡的朝堂靜悄悄第一四五六章 主動上門的老頭兒第一二七七章 偶得良臣 下第五十章 李承乾的無奈之舉第一四一零章 閱兵?獻俘?裝備展覽!第三九一章 又忽悠來一個手下第一六九四章 頭大如鬥 上第一七一七章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第一六八七章 被刺激了第一三八零章 終出手第一八二九章 望遠鏡都脫銷了!第一五三零章 ‘彪子’的選擇無法解釋第五八三章 顛覆計劃計行時 七第八一四章 龜茲國的反應 下第五七六章 顛覆計劃進行時 一第四十八章 吃貨的生活你永遠不懂第一一六五章 勞力第一零五一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一一八一章 謠言第一二三八章 三寸不爛之舌 上第七八一章 李元昌的變化第六十七章 被人欺負了第六二七章 毒殺第九二六章 美女首領 上第一七五零章 大東北 一第三二八章 定計第一三八零章 終出手第七零八章 ‘多事’之春第一七一零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一四四章 被糾正的三觀第七零四章 概念上的誤差 上第一二零九章 小曖昧第一五零二章 兵進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