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八章 初戰高句麗 上

bookmark

把利步利的出現關沒有挽回羌人敗亡的結局,只不過將這個過程拖慢了一點點而已。

而且若是他不出現的話,或許由別從臥施帶來的一萬五千人還能多跑掉一些,但是因爲他的出現,讓那些準備逃跑的羌人再次看到了希望,逃跑的腳步也就慢了一些。

所以,兩萬羌人青壯最後能夠活着離開的不到四千,其餘的盡數被祿東贊帶着的吐蕃軍隊斬盡殺絕,同時也切下了無數的人頭。

這些人頭都將被醃製好,然後等到離開的時候交給堵在積石山那裡的薛仁貴,由老薛來驗證他們的戰功。同時,鑑於這些吐蕃人是第一次投降,而且這次的行動也是剿匪行動,所以人頭不分老幼,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算戰功。

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命令,所以吐蕃人這次的行動顯得格外賣力,閻、諾兩州被他們像過篩子一樣,來來回回的篩了不下四次,可以說這兩個州基本上被殺的百里無人煙,十里無雞鳴,幾乎變成了一片蠻荒之地。

當然,吐蕃人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剿匪的兩個多月,五千吐蕃精銳有一千五百餘埋骨荒山,帶着遺憾先一步離開了這個世界。

不過李承乾現在根本顧不上鬆州這邊的吐蕃人了,囑咐了薛仁貴注意吐蕃人的動向,小心不要吃了他們的悶虧之後,大唐太子殿下的全部心思便轉到了已經開始了一個月的高句麗戰事上面。

沙卑城的失守讓高句麗有些措手不及,高延壽與高惠真的十五萬大軍在半路停了下來,不知應該作何選擇,是應該轉道鴨綠水,順江而下將卑沙城奪回來,還是繼續保持原計劃去支援安市城。

“混蛋,高延壽就是混蛋,他這是貪生怕死,是畏敵不進,什麼不知道如何選擇,全都是藉口。”高句麗的僞‘長安城’中,高建武憤怒的咆哮着。

卑沙城失守,使得大唐有了在大海是進攻遼東的能力,安市城很快就要面臨西、南兩個方向的進攻,如果北部褥薩高延壽等人再不加快速度,很可能會被大唐的軍隊堵在半路上。

“陛下,爲何不讓北部褥薩直接轉道去遼東城呢?在那裡與唐軍決一死戰,有遼水攔路,我們完全可以找機會將唐軍一舉擊潰。”

“轉道遼東?斷了唐軍的後路?”面對手下臣子的提議,高建武怒火平息了一些,不管這個計策如何,但至少也算是一個主意不是麼。

“啊?臣,臣的意思是……”剛剛提議的傢伙愣了一下,自己可沒有說過斷唐軍後路的話啊,爲什麼會被誤解至此呢。

“好了,你不用說了,唐王親自徵,你不會以爲遼東城和新城能夠擋住大唐的兵鋒吧?若是擋不住,援兵貿然過去豈不是正好與唐軍迎頭撞上。”泉蓋蘇文擺手打斷那大臣接下來的發言,轉頭看着高句麗榮留王說道:“陛下,臣不建議截斷大唐後路的做法,這樣做的風險太大,萬一事有不諧,後果不堪設想!”

“哦?爲何?莫離支可有何高見?”高建武看着泉蓋蘇文,不陰不陽的問道。

涉及到權力的鬥爭,無論如何都沒有妥協的餘地,高建武如果能看泉蓋蘇文順眼那纔是怪了。

“大唐既然已經奪下了沙卑城,那麼等於有了另一條後勤補給線,襲擾唐軍後方已經沒有什麼實際作用,萬一大唐突破了新城一線,那麼他們就會在海上取得補給,這樣一來援兵與安市城便被唐軍徹底隔開,不擔沒有給唐軍造成損失,弄不好還會使安市城毀於一旦。”

泉蓋蘇文毫不在乎高建武的蔑視,站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談,把高建武的提議貶的一文不值,末了同樣不陰不陽的對高建武冷冷一笑。

“你……,好,莫離支既然如此說,那麼一定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不如你來說說如何?”高建武被弄的有些下不來臺,瞪着泉蓋蘇文恨聲說道。

“讓他們按照原定計劃前進,卑沙城現在奪不奪回來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大唐水師既然能夠奪取卑沙城,那麼他們的力量必然不可小覷,不清楚其底細之前與其交手實爲不智之舉,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原計劃進行。”泉蓋蘇文信心十足的說着,大殿之上全是他一個人的聲音在迴盪,看上去頗有指點江山的意味。

至於說坐在御階之上的高建武,在泉蓋蘇文看來他不過就是個傀儡罷了,完全沒有理會他的必要,若不是現在大唐傾舉國之力攻伐而來,把這個老傢伙弄死,再扶植一個聽話的傀儡上去,他自己來攝政纔是最好的選擇。

“說來說去,還不是原計劃,我還以爲莫離支有什麼高見。”高建武撇撇嘴,同樣盡力的貶低着泉蓋蘇文,以挽回自己形象上的損失。

“不然!陛下,臣的計劃乃老成謀國之言,試想一下,我十五萬大軍在安市城倚城而戰,必然能將大唐軍隊阻攔說城外,只要等到九月天寒之時,唐軍耐不住北方寒冷,必須撤軍,到那時候纔是我們奪回卑沙城的最好機會,因爲到了那時候卑沙城會變成一座孤城,沒有任何一個援兵。”

不得不說,泉蓋蘇文的想法的確是好的,歷史上李二的確是被阻攔在了安市城外面直到九月。

但是他還是高估了高延壽、高惠真十五萬軍隊的戰力,同時也對未來的局勢估計的過於樂觀,完全沒有考慮裝備上的差異與李二覆滅高句麗的決心。

可正所謂今時不同往日,有了李承乾參與的高句麗戰爭已經變的與歷史上大不相同,大唐軍隊的裝備也與往惜有了極大的改進,戰術與戰法也不似以往那麼單調與老套。

所以有着數萬大軍駐守的遼東城在李績看來,似乎就像是一個練兵場,是檢驗大唐軍備的一個試驗點而已,面對着這座並不算是高大的城池,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儒將,決定試一下烈焰焚城到底是個什麼感覺。

第一五九六章 有招兒想去,沒招兒死去第四九四章 糾結第五七六章 縱虎歸山?第八三零章 又有東西可分了第六七六章 狂妄的吐蕃人第四七九章 李二的舉措第四一四章 麻煩上門第一二六六章 孫思邈的新‘法寶’ 上第一一二三章 啥叫‘特區’第七零七章 認親第一一五章 給崔冉的定心丸第一一六五章 勞力第四六三章 ‘睚眥必報’與李二 上第一一三二章 情報 下第五一五章 三人行 中第一六六四章 當家方知柴米貴 上第一三七七章 風波起 上第一二一九章 臣服第一二二二章 凌亂的太子殿下第六五二章 故地重遊 三第一零六二章 試探 下第一六八九章 顛覆性的試驗 下第七五九章 想不通的事情第一八一七章 本章繼續無題第一七七三章 逾制第七五七章 大唐女將的培養 下第七二五章 大炮兵的設想 上第一二零二章 微服私訪 上 ?第二九二章 求情第五十四章 無奈的太子殿下第一三九一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七六三章 大東北 九第三五一章 以把老頭子整懵爲目標第一六零八章 以後出門小心點,莫要被人吃了第五二三章 歸來與佈局第八三五章 甘松嶺之戰 下第一五一九章 給狄仁傑的第一課第九九五章 驚懼的高句人 中第一一七零章 敲打第一零一章 混亂的兵部第四五五章 開發南海 下第三九七章 慕名而來 下第一三九零章 來自內部的威脅第一七一三章 溫度第一零六七章 鋼鐵軍團是如何煉成的 二第一四零章 王文昭之死 上第一四五三章 樂不思蜀? 下第一二六零章 大局抵定第三一零章 矬子的煩惱第一八八九章 合作第七零一章 來自嶺南的彈劾第三零零章 陽春三月——書第八四六章 無聊的日子,要如何打發時間第七一一章 關於土炮分配問題的討論 上第一二四三章 排解壓力第一三六一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一零九七章 大唐長公主 中第二五六章 戰爭的前兆 二第九八七章 李承乾的反擊第一一六九章 科學神教第一四九六章 曳莽的末日 下一第一七七二章 沒有任何用處的城牆第五五一章 甦醒第二五三章 明月幾時有 下第二四八章 軍火生意 三第八六三章 跑到天竺去了?第五零三章 學生第一二八四章 火車出問題了第七四八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一一九六章 火車 上第一八六二章 稱心的選擇 下第一九零一章 度日如年第一五零零章 曳莽的末日第一二三八章 三寸不爛之舌 上第一二七五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 下第六六四章 出海第二零九章 送給李孝恭的生意第八一三章 龜茲國的反應 上第一三六章 西域工匠 上第一四二七章 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的皇帝陛下第六章 進學第一二七二章 試車 下第一九五九章 大食輪戰與薛仁貴的任務第八五零章 強盜性子第八七八章 羣英薈萃第一七九八章 認可第一五六六章 長樂小狐狸第七三二章 麻煩事兒第一七九八章 認可第一九二四章 風箱中的老鼠第三零一章 陽春三月——尷尬第一六二六章 佈局 下第七十九章 松鼠與鐵砧第二二八章 紈絝子弟 三第一零三五章 騙局 上第一四二一章 中二青年第一三八零章 終出手第一八九四章 行動 上第一四一二章 鉅變 下第八零五章 大唐的名聲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