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宮牆外的皇帝

褚遂良揮袖離開,上官儀獨自一人站在太極殿前,心中的鬱氣一直都沒有散去,南方時局動盪若是不能平息很有可能會出亂子,即然一切都是從海貿開始,這一切也繞不開顧青的佈局。

上官儀坐在太極殿的階前,心中很憂慮,也有很多難受,這麼多年走過來,從當初自己像個乞丐一般的走入長安,是顧青給了自己一碗飯,是顧青給自己送入了書院。

會想着當初的種種,上官儀感覺的自己如今可以站在這個位置上,可以在朝堂很揮灑自己的才智,這些東西全部說到底都是顧青給自己的機會,自己欠顧青一份人情,這個朝中也有太多太多的欠顧青的人情。

這些年顧青不知不覺的經營下,很多人都和顧青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繫,不說自己不說狄仁傑和薛仁貴,縱然是朝中所有貧寒學子從書院走出來進入朝堂,有多少人心中都記着顧青的這份恩情。

整個書院都是顧青一個人扛着的,除了顧青還有誰?

思量了許久,上官儀來到了甘露殿站在李承乾面前。

李承乾正在批覆着周章,見上官儀站着遲遲不說話,低聲問道:“上官儀,你想說什麼就說吧。”

長嘆一口氣,上官儀做輯說道:“陛下,顧青有功於社稷。”

聽到這話,李承乾擱下手中的筆說道:“朕知道,朕更知道顧青對社稷的功有多大,朕感謝他,我們李家後世都會記着顧青的這個人。”

“陛下!”上官儀對李承乾說道:“平定江南時局一定要讓顧青退位嗎?”

“這是褚遂良的決定,朕……”說到這裡李承乾想了想說道:“當年顧青和朕說過,能讓他退位只有他的弟子裴行儉,任何人都不行,朕是皇帝,朕卻不能讓顧青退位,上官儀你覺得這聽起來是不是很荒謬很可笑。”

“臣覺得在理。”上官儀說道。

沒想到上官儀會這麼做,李承乾眉頭抽動着,壓抑着心中的情緒面無表情說道:“這一次顧青退位,你也會跟着退嗎?裴行儉會跟跟着退嗎?滿朝文武都要跟着退嗎?”

“陛下!莫寒了人心,江南時局動盪不是顧青之過,是久來的詬病,所謂天高皇帝遠,這和顧青沒關係。”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教朕如何!”

“陛下是想要顧青做第二個商鞅嗎!”上官儀對峙着李承乾大聲喝道。

“上官儀!”李承乾拍案而起。

王金站在一旁看着君臣二人,誰也互不相讓,顧青對大唐來說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有功績有作爲,顧青又是一個非常有手段的人,這種人對一個王朝來說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

但可以肯定的是皇家一定會留住顧青,從很早開始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對顧青的試探也不是一兩次了,而之後的這些年顧青已經脫離了李世民的掌控,事情脫離到一定距離的時候,就會出現亂象,好在顧青這個人是一個不要權的人,這是李世民最爲放心的地方,而且顧家以後的世代子弟都不能入朝爲官。

這種連坐一般的約定給了李世民和李唐江山一個定心丸,只要顧家的手中沒權,皇家就可以一直對顧家放心,可是事後想想顧青真的沒權嗎?整個中原的財權就幾乎落在了顧青的手中。

這反而是一個更大的權力,顧青可以從某種層面上抗衡皇家。

長安城內的各處酒館中,有不少人都在高談闊論,談着如今的時局,談着關外的大戰,談着如今的朝堂各種事情,說得最多的還是關於顧青的事情,朝中有風聲出來說是顧青這一次要退位了。

有人說顧青是一個不可一世的人,也有人說顧青對李唐有這麼莫大的恩情,不可能卸磨殺驢。

“你們都說錯了。”酒館裡一個醉醺醺的人說道:“你們知道如今的顧青是一個什麼人嗎?現在的天下,宮牆裡坐着一個皇帝,那宮牆之外還坐着一個皇帝,那就是顧青!”

夏日的烈陽總是讓人很煩躁,顧青穿着涼快的粗布短衣用蒲扇擋着面前的陽光在村子裡漫無目的的走着。

耳邊還有田間老漢哼唱着老舊的曲調。

“你看看你!”李泰瞧着說道:“好好的一個權貴,怎麼整的和一個田間老漢一樣。”

“我巴不得做一個田間老漢呢。”顧青懶洋洋說話着。

“吐蕃又送來捷報,接連擋住了大食人的進攻,你說這場戰事到了如今大唐的勝算有多大。”李泰嘴裡吃着不知道的炒豆子好奇地問道。

“我怎麼知道。”顧青一手拿過李泰手裡的豆子在嘴裡吃着坐在石頭上納涼。

“我怎麼總感覺像是你顧青勝券在握了呢?”李泰瞅着顧青說道。

“話不能亂說。”顧青擺手說道。

“怎麼就亂說了,這一仗你也想着贏,我可知道這些日子南詔王送了不少信給你,若是這一仗打贏了,整個西方收入大唐的手中,對你的生意是不是有很大的幫助,還有錢莊,還有你海貿。”

見顧青神情有些擰巴,李泰再次跳腳說道:“被我說中對不對!?”

“你怎麼知道南詔王給我送信了,你是不是在我家安排細作了!?是不是範健,我早就看他不對勁了。”

“沒有,你兒子說得。”李泰壞笑着說道:“我用一壺酒就從顧曉嘴裡套出了話。”

“果然是坑爹呢。”顧青苦惱的捂着額頭說道:“其實南詔王來信也沒說其他什麼,就是想要和我多做生意,畢竟他們南詔糧食多也不能一天到晚就種糧食吧,也想着和我們大唐一樣有更多的生意做,想要讓南詔富有起來,壯大起來,尤其是南詔以西的那些小國,南詔王早就想要吞併了。”

李泰微微點頭。

顧青接着說道:“然後就正巧趕上羅馬東征,我又想要擴大海貿,南詔王想着如今時機正好,於是我和南詔王兩人隔着千里之外一拍即合,我給他生意資源,他幫我去拓荒找路子。”

聽完之後李泰瞧着顧青安靜了許久,低聲問道:“你和南詔王隔着千里之外一拍即合?”

“正是。”顧青搖晃着手中的蒲扇。

第四百七十八章 箭矢鋒利第一千一百十三十三章 比夥伴跑得快第一千三十章 全城相告(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拭劍揚眉第一百五十四章 鋃鐺入獄第一千零三章 李承乾見顧青第五百三十四章 絲路戰爭(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你信你的佛說,我走我的魔道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國眼中的魔鬼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錯要認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命要緊第一前五十六章 李治要貨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生來還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雀大街大亂(下)第九百零三章 入程府第九百二十章 錢莊爭論(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煩惱煩惱第二百六十七章 你有病第五百六十一章 繼承(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異東西第一千七十二章 錢莊之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要挾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揹負第五百九十一章 水路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開戰大唐第五十四章 嫁衣第七百章 不讓插手第一千一十一章 海貿司第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也建書院第三百四十七章 凌煙閣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筆一揮第七百三十五章 吳王有疑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堅守的理由第一千一十九章 講衷腸第五百五十五章 誅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舌戰百官(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高陽的狠第七十七章 初遇狄仁傑第七百七十六章 昭武九姓七百七十九章 送別唐玄奘第五十九章 成立第三百七十一章 朝堂風浪(三)第十四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好武器第四百七十六章 在架子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先知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窮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籌謀籌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清洗第一千八十七章 南海情況第三百八十章 趕鴨子上架第九百六十三章 不敢辜負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嫌隙第七百二十一章 再聞二賢莊第七百二十一章 再聞二賢莊第四百五十九章 你學壞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夜間交手第七百一十三章 試用趙二公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程咬金的聰明(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堅守的理由第七十八章 爬李靖家牆頭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來程府第七百一十四章 書院爭論第六百二十四章 好武器第三十四章 瘋了第一千四十八章 李孝恭上門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走向太極殿第七百八十二章 李恪警告李承乾第六百九十四章 顧青一生的罪孽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伍老七的夢魘第六百二十九章 說與見第六十六章 不收禮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分蛋糕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遇小和尚第四百八十三章 飛蛾撲火(一)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廝殺第三百二十一章 可疑可疑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四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李明達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個公主和老婆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思路戰爭(八)第一千四十六章 再來使臣第四百九十四章 狄仁傑大婚(二)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嫌隙第二十九章 戾氣第二百四十九章 程咬金:長安不大,啥鳥都有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雨山海關(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清洗第七百二十二章 會盟安排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論第七百二十六章 李治要錢第七百二十八章 李治挖人進行時第九百八十一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三)第二百二四十四章 做官的好料子(一)第六百二十章 黑暗朝堂(一)第一千六十一章 賠禮?第九百八十八章 李二再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