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民風彪悍

“這個……”陳觀主突然語窒,轉而笑道:“這天色不早了,貧道該走了。”

說完話,這個陳觀主拎起包袱,急急忙忙離開,看着架勢是準備好逃命了?陳觀主離開之後的半個時辰,有一箇中年婦女前來,見到顧青也是一陣詫異,“這位小道士,陳觀主在否。”

“那傢伙啊?”顧青對她說道:“早就走了,走得還挺急!”

“這個老不休混賬果然跑路了!”中年婦女急的跺腳,“敢問小道士,他跑哪裡去了。”

“往這個方向去了。”顧青指向陳觀主離開的方位。

“彼其娘之的!”中年婦女掄起衣袖,從身後抽出一根擀麪杖,“睡了老孃還想跑,吃幹抹淨不認賬的混蛋,就知道他不想娶我!”

顧青:“……”

中年婦女就要離開,又收住腳步說道,“多謝小兄弟提點,待老孃取了他狗命再來謝過!”

那中年婦女甩開膀子,奮力直追,一路跑幾下子就沒影了……

長嘆一口氣,顧青望向長安,“這大唐的民風果然彪悍!”

長安,甘露殿中魏王李泰正在向李世民訴說着這次遠遊的經歷,李泰說着,“父皇,兒臣此次出行還遇到了一篇好詩文。”

“青雀這次不僅找到了孫思邈,還剿匪又遇到了好文章。”長孫皇后看李泰笑着說道:“陛下,我們不妨來聽聽是什麼好詩文。”

李泰眼睛一亮,看向一旁面無表情的太子李承乾念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上半闕一出,李世民剛端起茶杯又放下,“好悲愴的句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長孫皇后也點頭,“隋帝殘暴不仁,中原大戰四起!這中原又有多少千里孤墳,又有多少的無處話淒涼。”

李世民的雙手在顫抖,想着戰亂而死的百姓在墳前哭泣,不由得心中悸動。

李泰接着念道:“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李世民嘆息,“好絕的句子,戰亂之中又有誰不想着妻兒家人,好一句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李泰朗聲說道:“如今大唐四海昇平,願萬世百年,再無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再無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這詩文是何人所作。”李世民問道。

李泰猶豫之下又悄悄看了眼默不作聲的李承乾,“此詩是兒臣在潼關外發現,刻在一座石碑上,沒有題名倒是有落款,小生顧青到此一遊。”

“顧青?”李世民思索着,“耳熟,朕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

甘露殿很安靜,隱約還能聞到墨香。

“陛下恐怕不記得了。”長孫皇后低聲說,“一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同樣是沒有題名只有落款,小生顧青到此一遊。”

“朕倒是想起來了,那一份討巧的奏章。”李世民呵呵一笑,“看來青雀此次遠遊收穫不小,凡事要謙恭而學。”

“兒臣有個不情之請,還請父皇應允。”李泰接着說道:“兒臣想在府邸開建文學館,此次遠遊兒臣發覺大唐之大,人外高遠。”

李泰的這個要求長孫皇后沒有什麼反應,十三歲的太子李承乾眼角看向李泰,說是開文學館實則是想給府中招攬門客。

甘露殿的氣氛凝重了好久。

“結識名仕倒也是一樁好事。”李世民點頭,“朕應允了。”

“多謝父皇!”李泰躬身說道,“兒臣告退。”

對於顧青,李泰沒有說太多,文學館第一個要招攬的人就是顧青,不論好壞,一定要把顧青抓在自己手中,要是落在他人手中顧青必然是一個大患,手槍這個東西志在必得!

長安城外小道觀,顧青正在專研自己的發財之道,而孫思邈正在研究病理,師徒而來各幹各的極爲和諧。

從第一天的銷量來看茶葉確實不好賣,顧青想着賣點什麼東西,道觀裡還有一些竹簡,雖然漢朝時期就有了紙這個東西,不過到了如今也只是富貴人家才用的起,宣紙,花紙,什麼的……貴的要死,思索着造紙術是怎麼做來着。

第二天,天還沒亮顧青就起牀去了山裡砍竹子,一路上還能看到不少農民已經在田野裡勞作,還有不少婦女在採摘野菜。

砍了一些竹子,顧青揹着一大筐回到自己的小道觀開始實驗紙漿,孫思邈也早早起牀看見顧青鼓搗個沒完,心中想着陳觀主的話,這個陳觀主觀相的本事非常了得,顧青有帝王相,主天下興亂?到現在孫思邈還是覺得顧青除了一個死要錢的臭德行也沒做現哪裡有帝王相。

紙漿這個東西不好做,試了幾次做出了來的紙都薄如蟬翼完全不能用,改變了原料的比例,紙這個東西到了宋朝之後技術就已經很成熟了,那個時候書本流傳的很廣泛,一輪散漿又是打漿,忙的不亦樂乎。

紙漿的原料很重要,本想着用明朝時期的紙漿做法,可是實驗了幾次都失敗了,想着原因顧青再次改變了紙漿的比例,加大了原料後紙漿開始變得凝稠,在木板上鋪開放在陽光下晾曬了兩個時辰。

打了一個盹,顧青拿起晾乾的紙,“好像太厚了。”

表面非常的粗糙,不透光,比現在那些一戳就破了紙來的好吧,掄起衣袖顧青開始照着這個比例幹活。

當地的村民路過這個小道觀,看到道觀前放着一塊長十多米的木板,上面正在晾曬着東西。

“幹啥呢!”

聽到一聲話語,顧青嚇了一跳回頭看去是楊勝,“你走路能帶點聲嗎?”

“我喊了你幾聲了。”楊勝抱着刀一副酷酷的樣子,“你一直在傻笑,還流口水了!說什麼大房子,什麼美女。”

“我說了嗎?”顧青擦去嘴角的口水。

“說了!”楊勝鄭重其事。

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吐蕃的援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不得道長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敬上蒼(上)第七章 一人一文錢(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定人選(二)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殺馬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命要緊第一千八十一章 宴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惡當?第四百五十八章 庸人自擾(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村外殺戮第九百六十二章 祿東贊來朝賀第五百七十三章 處默英武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二百四十一章 八里二賢莊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燒十八萬大軍第九百二十七章 許敬宗求援第三百八十六章 天價份子(二)第二十九章 戾氣第七十三章 太子相見第七百二十二章 會盟安排第一千三十三章 錢莊事宜第七百四十六章 長安深秋第五百五十章 修羅戰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拭劍揚眉第五百四十四 章 波斯亡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微服見李靖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蛋九鼎第十五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八十八章 古卷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兩難事太多第三百四十四章 立碑第六百二十五章 誰和你光明正大第六百零二章 鳳鳴長安(三)第一千三十七章 掙錢計劃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西方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上官儀開拔高句麗第三百五十九章 舉報有獎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堅守的理由第七百七十八章 裴行儉的歸路第二十七章 武家噩耗第一百九十章 房家飯局第九百三十章 火器的必然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因爲你懶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這是戰場第六百七十三章 準備返航第五百五十章 修羅戰場第八十章 太子大婚(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默爲何又捱揍第四百三十五章 高陽的狠第一百五十六章 幫李泰減肥(一)第五百三十章 絲路戰爭(一)第五百三十章 絲路戰爭(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也建書院第二十四章 不是王八第七百七十六章 昭武九姓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論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青的安排第五百六十九章 簡直匪夷所思第四十七章 大鬧朱雀大街第五百三十一章 絲路戰爭(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出征路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立碑第四百六十八章 李二的意思第十八章 民風彪悍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大世界(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裴行儉安排第八百九十三章 狄仁傑的問第八百八十八章 裴行儉安排第三十二章 武媚相求第三百四十二章 唐軍,唐軍第六百零七章 李承乾的年輕第一千二十七章 程處默再醉第九百四十章 顧曉的結拜第一千四十五章 誰說了算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是惡當第六十一章 入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博弈(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生來還第一千二十四章 褚遂良逼宮?(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斷崖塌陷第五百八十九章 熟視無睹第四百五十四章 定人選(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遊中秋(三)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心尋仙島的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挫骨揚灰(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狄仁傑的紈絝法(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河東薛氏第一百一十三章 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靡長安(三)第七百零七章 顧家擺宴第七百四十章 閻立本的思量第五百五十四章 蘇定方的成長第二百四十章 弟子相見第三百五十一章 混吃等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碗就倒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屑一顧的慈悲第一千五十二章 皇后託付第一千七十八章 古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