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官的好料子(三)

盧家的人在鼓動遊俠,這件事情的味道就複雜了,急忙忙趕到宮中見到了李二說了事情的原委。

“這件事情,是狄仁傑問出來的?”李二疑惑着。

“陛下。”大理寺卿躬身回答,“狄仁傑抓到了一個遊俠,問出了其中盧家的緣由,臣也盤問過哪人確實無是這樣。”

李二皺眉思索着,整件事情的源頭就是月姐,當然還有八里二賢莊的那位,狄仁傑是顧青的弟子,心中思量開口說着,“把狄仁傑叫來朕,要見見他。”

“是!”大理寺卿這才退下。

房玄齡後腳就到了,來到李二面前說着,“陛下,這是各地的奏章,有些事情還請陛下定奪。”

李二這才坐下開始看着房玄齡遞來的各地奏章,看着一條條名目好在沒什麼大事,目光一直見到了江南兩道的事情,看着辣眼睛的筆跡問着,“這是顧青寫的吧。”

“正是。”房玄齡回答。

“他的這個法子倒是好。”李二笑着,“讓權貴從出錢,還用了立碑名目,誰家捐了多少錢刻在碑上,百姓就能知道誰家不捐錢,誰家捐了錢,不得不說顧青的這個法子有些損,還讓人進退兩難,不過倒是一個好法子。”

房玄齡也笑着點頭,顧青是個處理政事的好手,做官的好料子。

“房相。”李二開口說着,“你的這個弟子很懂世故,也很會利用人心,也難怪長安的一衆國公大將都很喜歡這個小子。”

房玄齡也是笑笑說道,“這孩子就是太會耍滑頭,若不束縛他,怕是又一個程咬金。”

“呵呵呵……”李二忍不住笑了,隨即寫了一道旨意讓吳王李恪去江南兩道主持事宜,注意到房玄齡的臉色不對勁,心中知道他想說什麼,李二開口說道,“房相,朕知道你在想什麼,只是有些事情朕不能厚此薄彼。”

“臣明白。”房玄齡躬身說着,都是後宮那些鬥爭不想摻和。

與李二告別。房玄齡一步步走出宮中。

李二傳下了旨意,放鬆身體來到了立政殿,遊俠的事情有了思緒,魏徵也到長安了,一切都進展的很不錯,心情也格外的舒坦起來。

長孫皇后正在看一本佛經是唐玄奘從西方帶來,剛剛編譯出來了,見自己的丈夫到來,她起身一禮,“陛下。”

“佛經?”李二看着長孫皇后手中的書卷。

“是唐玄奘編譯的,臣妾想着看看西方的佛經是什麼樣。”長孫皇后伺候着李二坐下,看着自己丈夫額頭有些汗水,“天氣才入秋,還是有些燥熱。”

李二拿起佛經看了一眼又放下,“朕聽說唐玄奘去了吐蕃之後就一直在誦經,爲了他心中佛家的慈悲。”

長孫皇后吩咐宮女去做酸梅湯,帝王對慈悲是不屑一顧的,但是卻又是不可或缺的,對於百姓與臣子帝王永遠是仁德又慈悲,對於威脅帝王又是冷血的。

“顧青殺了太多的人。”長孫皇后說着,“臣妾也聽說過當初河西走廊的戰事的傳聞,唐玄奘身邊的小和尚叫辯機,河西走廊一戰辯機斥責顧青,卻被處默打了一頓,顧青留下一句話,臣妾聽了越發覺得顧青這個孩子戾氣太重。”

“他說了什麼?”李二疑惑着。

“你的慈悲與我何干!”長孫皇后說着,“雁門關一戰,河西走廊一戰,吐蕃一戰,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臣妾想過,有時候這孩子造下的殺孽是被逼的,戰場之上的輸贏往往是你死我活。”

“誰又不是身不由己。”李二愁眉也說道,“其實河西走廊的戰事,朕好幾次都希望蘇定方能扛下來,事與願違!河西走廊一次次告急,朕不到萬不得已不想動用顧青,朝中老將朕不能再用了。”

“臣妾明白這個道理,老將們的位置不能再高了,他們都是開國功臣輸了也有失國威。”長孫皇后長嘆一口氣,其實李二也是沒得選。

尉遲恭如今已經是柱國將軍,以後的尉遲恭也就好好在長安安享後半輩子了,國公們的軍功已經太多了,一碗水要端平,何況是這麼多碗。

長孫皇后與李二接髮妻子,很多不能對其他妃子說的話,李二都會與自己的妻子說,夫妻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父皇母后。”李治捧着兩碗龜苓膏而來。

“稚奴!又哪兒淘氣去了!”長孫皇后拎起李治的耳朵,“你不看好你妹妹,就知道在宮中亂跑。”

“母后!疼疼疼疼……”李治委屈着說,“兒臣,給父皇和母后好吃的去了。”

“好吃的。”長孫皇后再次拎起李治的耳朵,“宮中用度什麼時候給你缺衣少食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鬧。”

“兒臣知錯了!”李治一臉委屈。

李二笑着拿過一旁李治端來的龜苓膏,“這是何物。”

“這個叫做龜苓膏,是顧青教我做的。”李治捂着通紅的耳朵,“父皇嚐嚐,兒臣還想到把龜苓膏用冰鎮了好幾個時辰,味道更好,哼!顧青雖然教會了兒臣做龜苓膏,竟然不告訴我這個東西冰鎮味道更好,教一手留一手,太可惡了!幸好兒臣聰明。”

長孫皇后嚐了一口冰鎮的龜苓膏,味道確實不錯。

一個小太監來報,“陛下,狄仁傑來了。”

“讓他去延慶殿等着。”李二說着。

狄仁傑?李治聽說過顧青有個弟子,暗暗退下趁着自己的母后與父皇不注意,溜出了立政殿。

隨着宮中太監的來報,狄仁傑來到延慶殿等候着,心中還是牽掛怎麼處理遊俠與盧家之間的事情,正在思量一個與自己年級相仿的孩子走來。

“你就是狄仁傑?”李治走來問道。

狄仁傑看着來人的衣着華貴,能隨意在宮中,有看到殿外的侍衛沒有攔着而是畢恭畢敬,看樣子是個皇子,想着如今陛下的子嗣中有一個晉王李治應該是這個年紀。

“問你話呢?怎麼不說話?”李治擡着下巴看狄仁傑。

第六百零二章 鳳鳴長安(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海船迴歸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殺大食(一)第七十九章 太子大婚(一)第六百八十章 李治求教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下讀書人(三)第一千二十九章 需要時間第七百八十二章 李恪警告李承乾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想回家的大食人(二)第二百五十七章第一千五十八章 分錢對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間郡王來也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手屠刀一手玉璽第五百七十九章 安置姑娘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不要做昏君第二章 武氏第四百六十章 找刺激第二百七十二章 糧倉第三百四十二章 唐軍,唐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長安飄雪(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科舉開考第四百五十三章 定人選(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的有病第九百八十五章 顧青的帝王術第六十一章 入軍第一百七十章 李元昌第二百五十三章 紅拂女相見李靖第三百二十章 長安事第一千八十三章 不得出江南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李二的衷腸第七百零三章 你要揹負千古罵名第四百八十四章 關隴的眼淚(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看破虛妄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想回家的大食人(二)第九百三十一章 李治的成長第一千七十八章 古怪之人第七百零四章 雨夜低語第六百章 鳳鳴長安(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血海深仇,新賬舊賬第七百二十二章 會盟安排第九百四十七章 褚遂良的決定第四百八十四章 關隴的眼淚(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蘇定方的成長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詭異的急行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李承乾學政(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棒打太醫署第二十五章 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想回家的大食人(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書院風波第三百六十五章 仙人一跳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造第一千零五章 李二感謝第三十八章 還我狗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戰場在西方第五百八十九章 熟視無睹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任戶部第五百七十三章 處默英武第四百九十四章 狄仁傑大婚(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許敬宗對長孫無忌的記恨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李象的棋局第五百七十七章 頭皮發麻第二百二十章 大戰前夕第一千零九章 海船歸來第一千一百章 火候差不多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帝相不合第七百八十一章 悔悟第三百零七章 光桿尚書令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高了不少第一百六十九章 村外殺戮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舞弊?第一百零五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六百零五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三)第二百二四十四章 做官的好料子(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海貿的第一步第五十二章 賜婚風波(二)第九百三十章 火器的必然第四百八十四章 關隴的眼淚(三)第三十九章 起死回生術第九百二十一章 顧青和褚遂良第一百四十五章 長安反應第二百六十二章 閒情第九百五十一章 趙瑞的想法第七十七章 太子大婚在即第一千八十六章 探尋江南第七百一十四章 書院爭論第九百六十二章 祿東贊來朝賀第三百一十七章 你信你的佛說,我走我的魔道第五百七十七章 頭皮發麻第四百九十五章 狄仁傑大婚(三)第九百五十章 憤怒的長孫無忌第七百五十三章 程咬金的聰明(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李治要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靡長安(三)第一千二十九章 需要時間第一千三十章 全城相告(一)第二章 武氏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孫無忌要辭官第五十五章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