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揚帆起航

貞觀十九年深秋,還沒入秋寒風就已經席捲了中原大地,走在路上的村民鎖着脖子加緊腳步,顧青和武媚,小兕子坐在火炕邊上織着高領。

“外面可真冷。”李治縮着脖子走進關上門,把冷風擋在門外。

“來試試!”顧青把一個高領遞給李治。

“這是個啥嗎?”李治看的奇怪。

顧青把高領套戴在李治的脖子上,繞過脖子扣上釦子,“這樣就不會冷了。”

“果然舒坦多了。”李治伸了伸脖子,“就是怪難受的。”

“習慣就好了。”小兕子也說道,“皇兄,這火炕可舒服了。”

李治坐到炕上說着話,“顧青,我剛聽到消息,高句麗進攻倭國之後節節敗退,父皇又要給高句麗糧草和兵器了,好在南詔送來的糧食夠多,不然朝中又有人要講和了。”

“高句麗的這個打手真不給力。”顧青感受着家中的溫暖,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就要出生了,老頭兒說就是這個半個月,不會差太多。

家中的下人把全部的重心都放在了武媚身上。

李治疑惑道:“打手?”

“對,打手。”顧青對李治說道,“高句麗就是我們的打手,他們需要倭國的資源來壯大自己,我們也需要高句麗去攻打倭國,然後達成共識!事成之後高句麗與大唐在倭國這塊餅上坐地分贓!”

“果然是個壞人!”李治瞅着顧青。

“晉王殿下,我是個好人。”顧青一本正經點頭。

武媚一邊織着針線說道,“妾身已經會做了,哪有男人家做針線活的。”

“閒着也是閒着。”顧青嘴上說着,又對李治說道,“朝中對東海的事情還有什麼議論嗎?”

“我怎麼感覺你在使喚我。”李治吃下一片乾肉,一臉不服氣。

這小子長大了,越來越精!不像以前這麼好忽悠了,顧青悲傷長嘆,“晉王殿下,在下好懷念當年你一邊哭着,一邊吃着自己的兔子的模樣。”

李治再次用力咬下一片肉乾使勁咀嚼着。

大唐東海海岸線上,上官儀站在大海船上,眼前是一片汪洋的大海,三艘海船已經試驗了十多次了,出了一兩次意外,不過都不是大問題,眼下航行的很穩當。

西北風已經越來越大了,回到岸上的上官儀也見到這一次隨行而來的李君羨。

伍老七現在孑然一身,來到東海根本就沒有帶上自己的兄弟,雖然結交了不少民夫,只是隨意結交也不知道會不會對自己的以後有幫助,對李君羨與那三千精兵很忌憚,一直以來都是草莽出生,對於這種行伍人本能的很排斥。

李君羨的話與很少,帶着兵就在一旁駐紮着,也不做什麼就一直等着出海。

上官儀開始準備糧食與水源,大海上水源與乾糧很重要,在三天後一切都準備就緒,李君羨看着三大框梅子好奇,“你帶這些東西做什麼。”

“將軍有所不知。”上官儀解釋着,“這是一種很酸的梅子,經過幾次試驗,有不少人在船上久了就會暈吐,以後了這些梅子就會好很多。”

李君羨也拉出來一大堆輜重,一大堆的兵器,足夠每一個人趁手拿一把。

伍老七熟練地舞動手中的橫刀感受重量還很趁手,眼中還是看着三十門火炮架在分別架在三艘大船上。

上官儀看着大船,“也不知道顧青是怎麼做出來了,他像是有出海的經驗,這種海船不論是海戰還是遠航都非常的合適。”

“可以出發了嗎?”李君羨說道。

上官儀拿出指南針與海圖對照着風向說道,“可以出發了。”

“好!”李君羨帶着三千精兵率先上船。

上官儀對着幾個訓練出來的水手囑咐着然後也登上船,一次出海遠征帶的人不多,一萬民夫都帶上了,反正船也夠大,港口就留下一些書院的學子守着。

站到大海船的甲板上,上官儀的心情很激動,這是大唐第一批出海遠征的人,大聲喊道,“放下帆!收錨起航。”

呼嘯的西北風下,幾十個書院的學子看着三艘大船駛離港口。

在這個港口的附近有不少人也在觀望着三艘大船離開堤岸,在海中行進的越來越快。

幾個時辰後,上官儀再次回頭看去原來的港口只有芝麻綠豆大小,再次看向東方心中帶着激動與興奮,還有忐忑。

看着指南針與海圖,上官儀再次喊道,“轉舵三圈!全速行軍!”

“轉舵三圈,全速前進!”隔壁兩艘海船也傳來了呼喊聲。

三艘大船的方向齊齊朝着東北轉了十五度的角度,朝着倭國進發。

正如顧青所說,在大海上只要茫茫的海水沒有參照物,沒有方向感,只有靠着手中的指南針才難找到方向。

李君羨坐在甲板上剛要喝下一口水,一旁的民夫就說道,“這位將軍少喝點,在海上水很珍貴。”

上官儀對有些不理解的李君羨也說道,“李將軍,我們指不定要在海上漂泊多少時日,還是省着點好。”

聽着話李君羨又放下了水袋子。

帆布在風中獵獵作響,出了海之後風越來越大,還很寒冷讓人在甲板上站不住腳,這一次出征倭國,等着下次回來也要到東南方暖風吹來的春季季風。

一次出征就是三個月,不過上官儀很期待,也覺得這一趟值得,這些年也不是沒有海船來到大唐,只是大多數都是南海,有也是寥寥無幾,而且海船的構造都不如現在自己腳底下的船隻。

長安

顧青的船隻終於出海了,這個消息被人快馬加鞭送入了長安,帶來的不知是這個消息,還有顧青港口的樣子也被人畫了下來,包括那樣式怪異的船隻。

程咬金很高興地在長安城溜着一條大黑狗,典型的大黑背田園犬,血統純正。

路過朱雀大街的百姓們紛紛繞開,怕不是這條大黑狗,怕的是大黑狗的主人。

“姓程的今日什麼年月,你難得有這麼大的雅興。”牛進達看着程咬金的大黑狗,使勁眨了眨眼,“你說說你,出門就出門這麼大方作甚,哈哈哈哈!”

第五百三十一章 絲路戰爭(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遊中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血光溫馨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且留性命第一千八十七章 南海情況第七百一十四章 書院爭論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盟目的第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玄奘問答第二百二四十四章 做官的好料子(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讀書人(二)第一千八十八章 痛恨第三百一十四章 入寺悔過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五)第六百六十章 到訪第四百五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一十九章 錢莊爭論(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吐蕃策論第七百六十章 午夜相談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王玄策的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反撲第二百五十五章 吃窮你第八十章 太子大婚(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河東薛氏第五百七十三章 處默英武第四百五十五章 殺進獨孤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殺大食(一)第一千五十三章 自由第七百八十章 李二的痛罵第三百三十八章 倭人作亂第二百四十三章 風波暗起第九百零七章 都倒出來第九百八十二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四)第七十九章 太子大婚(一)第八百九十六章 伍老七懂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是福是禍第六百一十七章 雨夜對峙第七百三十章 李承乾憤怒了(中一)第三百四十章 邊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雁門關驚變第九百五十六章 至少善終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雨山海關(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海船迴歸第一百九十四章 風滿樓第三百六十一章 凌煙閣一遊第四章 藥王發威五百一十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雁門關驚變第四十五章 釀酒風雲(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拭劍揚眉第九百五十七章 高陽的心事第一千二十一章 軍中情況第四百五十七章 夜間交手第一千六十章 黑暗的一面第九百六十六章 顧青的佈局第一百六十章 不死貧道第一千二十七章 程處默再醉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昭武九姓的消息第六百四十一章 宦官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農夫與蛇之間的故事第七百一十三章 試用趙二公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次招收第五百九十八章 城外事變第八百九十七章 小顧曉看村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怪異村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絲路戰爭(二)第五百八十章 愈演愈烈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惡當?第三百五十九章 借不借?第七百六十章 會盟(下)第九百二十章 錢莊爭論(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倭人作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贊干布的決斷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伍老七的夢魘第三百五十七章 理性的女人第十六章 買賣第三百零五章 皮厚的不怕頭鐵的(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吃窮你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劃清界限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情我願第二百一十一章 請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科舉開考第七百二十一章 再聞二賢莊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候第九百五十五章 不是善始第一千八十五章 顧曉的想法第一千一十九章 講衷腸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血海深仇,新賬舊賬第一千一十一章 海貿司第七百一十三章 試用趙二公子第五十四章 嫁衣第九百二十六章 顧曉出主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論東征第七百零四章 雨夜低語第一百零五章 師徒談心第七百零二章 皇后過問第九百零七章 都倒出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六百五十章 商道商道第六十一章 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