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

墨老很想進入書院可以看看書院如今的技藝已經到了什麼高度,他回到墨家如今落腳的地方,面對墨老開口問着,“墨老,我好迷茫,如今的墨家已經到了什麼地步,人人都在唾棄我們嗎?”

墨老放下手中的東西低聲對他說話道,“你們就是太想爭,墨家不是我們的墨家,墨家的成就是給天下人的,天下人都會記得墨家的成就。”

第二日一早。

幾個墨家子弟一起來到顧家的大門口,前來道歉,範健看着幾人說道,“顧候爺去上朝了,你們回去吧。”

“我們知道顧青不願意見我們,我們是真心實意來道歉的。”對方依舊不打算離開。

“顧候爺真的去上朝了。”範健急了眼說話道,“你們這麼幹站着算怎麼回事。”

“不見顧青,我們不離開。”

武媚也知道了這件事,對身邊的侍女吩咐道,“告訴範健就讓他們這麼站着吧。”

“是。”侍女立刻去傳話。

範健收到話語來到武媚的面前,“夫人,可是他們這麼站着,村子裡的人都指指點點。”

“事情我都知道,他們是來道歉的,顧青不在我們沒有必要把他們請進家門。”武媚眼神垂下眼神看着自己的兩個兒子,“他們是在自罰,你就成全他們,不然他們會內疚很久的。”

“小的明白了。”範健點頭。

朝堂上

李承乾今日又來上朝了,顧青聽着朝班上七嘴八舌議論,顧青不耐煩了,“我說你們到底有沒有結論了。”

“相國!”許敬宗站出朝班說話道,“臣以爲還是不該再向高句麗提供糧草,如今的高句麗已經不是在當年了,如今他們有了自己的耕種田地,可以自給自足。”

一封高句麗王的國書進入長安,希望長安再給糧草,高句麗王要接着攻打倭國沒有糧草不行。

“臣以爲要給。”上官儀又說道,“戰事不比平常,再者說高句麗如今與大唐交好,大唐不能涼了他們的心。”

“他一直攻打倭國我們就要一直給糧草嗎?一直白送,大唐要一直養着高句麗?”許敬宗不服地說話道。

“這不是送不送的問題,這是穩定高句麗民心的事情。”上官儀反駁。

“我們的糧草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許敬宗強調。

“打住打住!又要吵起來了。”顧青煩惱的看向褚遂良,“老褚你說說你的看法。”

“我再繃過兒。”褚遂良淡定的穩坐泰山。

顧青:“……”

李承乾樂得看着這個情況,

朝堂又陷入了安靜,顧青看了褚遂良好久。

褚遂良也被顧青的目光鬧的混身膈應,“你別這麼看着我,你再怎麼看我腦子裡還是沒注意。”

“那這樣吧。”顧青說話道,“高句麗這段時間在倭國到處打家劫舍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處,我們可以給糧草,但是要高句麗來買,就按照長安的市場價格,如何?”

朝班又陷入了一片安靜。

看着安靜的場面,顧青又說道,“你們怎麼又不說話了,接着說呀,暢所欲言!我又不是什麼魔鬼。”

“這什麼餿主意!”一個御史開口說道。

“好好的國事怎麼到了相國嘴裡又成了賣買?”

……

衆人紛紛搖頭。

顧青也麻爪了,褚遂良又說道,“其實相國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國事涉及賣買確實有些磕磣,不過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糧草可以給,我們也不是給不起,不過也不能白給!”

“中書令請講!”顧青也來了精神。

“我們可以讓高句麗向我們大唐做出承諾,讓高句麗的子民給我們大唐做事。”

到底還是利益交換,不過是換了一個方式,不說到錢了,朝臣們也沒有牴觸了,顧青看向許敬宗,“老許,你說說最近有什麼事情是需要高句麗的人力來幫忙的。”

“海船!”許敬宗立刻回答。

“嗯!這個好!”顧青不住點頭,“我正好去缺人手造海船,現在的港口人力一直不夠使喚,也不知道閻立本這個老傢伙已經造了多少了。”

聽到這話,朝堂之上又是一陣鄙夷,紛紛搖頭,明明是國事又聊到顧青的海船上面去了,聊着聊着還是顧青的買賣。

“其實山海關需要修復了。”上官儀說道,“上一次去山海關的時候,山海關已經如此不堪。”

“對!山海關!”

朝臣很認同這個想法。

“老褚你的看法呢?”顧青看向褚遂良。

“我也以爲修復山海關!”褚遂良點頭。

“真的?”顧青又問。

褚遂良使勁點頭,“山海關。”

顧青來回一陣踱步看着褚遂良,“不着急,你要不再考慮考慮。”

“山海關。”褚遂良知道顧青的心思,直接了當回答。

“行吧,可憐我的海船沒人造嘍。”顧青伸着懶腰,“即然上官儀和褚遂良都說是山海關那麼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

朝堂又陷入了安靜。

顧青再次看向滿朝大臣,“要不你們也說話自己的想法,海船其實也不錯的。”

衆人再次向顧青投來鄙夷的眼神。

“陛下有什麼看法嗎?”顧青轉身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板着臉回答,“朕沒有什麼看法。”

“好!”顧青又轉過身面對朝臣,“那就這麼定下了,立刻給高句麗王去信,由中書省書寫,上官儀與許敬宗作輔,陛下蓋印!可以高句麗王糧草,但是高句麗一定要給我們修建山海關爲條件,至於其中的細節中書省來落實,還有什麼事情嗎?沒事的話就退朝了。”

朝臣們紛紛告退。

又是一場朝會落幕,這些日子太極宮都是這麼敲定國事的,有些不倫不類,不過這也和顧青的性格有關係,不是特別的講究也是一切從簡。

散朝後,李承乾對顧青說道,“那日大理寺事情,朕也知道了,趙國公沒有別的意思,你們不要錯怪他了,他只是希望唐儉可以早日出來。”

“我明白,我當然不會懷疑趙國公。”顧青一邊走似笑非笑說着。

第二百五十二章 打雪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理寺的警惕第四百五十三章 定人選(一)第九百九十二章 李象入顧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讀書人(一)第六百零六章 江南勢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忽悠李淳風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伍老七的打算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技術爆炸第兩百章 生意,生意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昭武九姓的消息第三百八十一章 撞錯山門第六百八十章 李治求教第七百五十三章 程咬金的聰明(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頭鐵的來了第一千二十二章 褚遂良要逼宮?(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方動第二百零一章 唐玄奘歸來(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偶遇第一千五十九章 地痞第四十二章 問診長孫皇后第九百九十章 李象與李治第一千六十二章 告狀打人第六百二十章 黑暗朝堂(一)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殺馬第二百零四章 高陽拒婚(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陽被俘(一)第一千一十九章 講衷腸第一千四十八章 李孝恭上門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遇小和尚第四百九十八章 第一批第五百三十四章 絲路戰爭(五)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不是一路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魔王賴賬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遇小和尚第三百三十八章 博弈(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承乾對話長孫無忌(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先吃盧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挫骨揚灰(下)第三十四章 瘋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切莫大意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理寺出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偶遇第一千二十二章 褚遂良要逼宮?(一)第九百九十二章 李象入顧家第二十三章 前方妖孽第一千七十六章 甘露殿上試探七百七十九章 送別唐玄奘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賬第一百零五章 師徒談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拍賣第五百六十六章 親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顧曉的疑惑第三百六十三章 悠閒第三百零七章 光桿尚書令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雨不停歇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三個弟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最累的一仗第九百零八章 中原的財權第二百六十五章 先吃盧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只做富家翁第三百五十章 舊去新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裴行儉安排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王說了算第四百七十六章 在架子上第一千二十五章 西方戰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詭異的急行軍。第六百一十七章 雨夜對峙第四百七十三章 等待出發第六百四十六章 師徒交談(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默爲何又捱揍第九百八十一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改不了的大多數第六百四十七章 誘捕侯君集(一)第二百六十章 對付辯機第七百七十四章 會盟結束第三百零一章 所謂魔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回山海關第一千一十三章 顧曉的致富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四百六十四章 長安飄雪(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氣第三百六十章 隔了許久的豪飲第五百七十章 李二問話第五百八十九章 熟視無睹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李象的棋局第一千三百四十九九章 東海的神蹟第四十五章 釀酒風雲(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拭劍揚眉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惑第九百九十八章 裴行儉的心結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試第一千三十四章 家中溫情第六百五十九章 科舉後事第四十三章 借天之力爲己用第三百五十三章 山崩於前第三十八章 還我狗命第七十八章 爬李靖家牆頭第六百四十三章 顧青上門第六百七十六章 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