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八章 神奇的知識

裴行儉吃了一個果子這才讓自己的腸胃舒服一些,一邊走着和狄仁傑說着自己在程府的前前後後,狄仁傑聽了詫異說道:“你這次進入程府非但沒有出事,還好好的回來,不僅如此還成了他程咬金的關門弟子。”

“是吧。”裴行儉苦笑點頭,“我也有些不敢相信。”

狄仁傑怪笑着說道,“昨日陛下召見你來着,出宮來請你的太監找了好半個長安都沒有打聽你在哪兒,好像是出什麼事情了,上官儀他們連夜在甘露殿議事。”

“出什麼事了?”裴行儉神色開始緊張。

“西方戰局的事情,情況看起來有些緊張。”狄仁傑對裴行儉說着,“聽說是松贊干布送了一封信過來,如今羅馬已經東征到了大食,如果大食一旦有變。”

“商路就會有變動。”裴行儉立刻就明白了,“羅馬要是可以拿下大食,那麼波斯就危險了。”

“怕是沒有這麼簡單。”狄仁傑對裴行儉說道,“你快入宮去看看吧,我給老師去報個平安。”

裴行儉急急忙忙走入承天門,也沒急着去自己的尚書省,而是來到中書省,褚遂良見裴行儉來了,拉着他走到一邊問道,“你昨晚去哪兒了?”

“我在程府,應付程咬金呢。”

“你知道昨晚陛下召見你了嗎?”褚遂良說道。

“我也是現在才知道。”

褚遂良看了一眼四周小聲說着話,“這一次情況有些不妙,如果羅馬一旦吞併了大食那麼波斯就岌岌可危,我們對商路這些年的謀劃很可能就會落空。”

“我自然知曉,當初的三方會盟也是我一手促成的。”

“現如今波斯使者還在長安沒走,看起來波斯使者已經是急壞了。”褚遂良說道。

裴行儉想了許久說道,“要打開如今西方的局勢,一定要海貿並行,不然要撕開西方佔據地這個口子怕是很難,現在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我這就去海貿司看看,海船不知道如何了。”

“你別去了。”褚遂良連忙拉住裴行儉,“上官儀今日一下朝就去海貿司了,而且天竺和波斯的第二波使者也已經過了河西走廊。”

“天竺也來使者了?”裴行儉問道。

褚遂良面色凝重開口,“不過終究是他們的戰事,天竺和波斯面對羅馬已經是自亂陣腳了,他們希望可以得到我們大唐的支援,現如今他們都怕着呢,都怕大食會和羅馬議和聯手東征,這纔是眼下最擔心的,這段時間你一定要安撫好波斯的使者,還要想好怎麼從中讓我們獲得最大的利益。”

“我知道了。”裴行儉點頭。

海貿司

上官儀正在和李治訴說着如今正在發生的事情,“晉王殿下,如今陛下需要的是海貿司的一個答覆,海船什麼時候可以下南海。”

李治長嘆一口氣,“上官叔,現如今我們的海船雖然可以出海,可是南海畢竟是遠海。”

“陛下很着急。”上官儀說道。

李治指着掛在牆上的海圖說道,“上官叔,你看看南海這條海岸線,期間要過的距離有遙遙數千裡,從東海的港口一路南下,所航行的距離幾乎是橫貫整個中原,這麼長的航線沒有全然的把握我們不會過去的,當然現在的海船極限我們還有些不清楚,如今可以知道的是我們的船可以行駛到南詔,這是沒有問題的,南詔以南都是一片沒有開拓過的海岸線。”

“最萬全的方法就是我們在沿着南海的海岸線開始放人,一路放人建立中轉和補給線,將這條航路徹底貫穿。”李治接着說道,“如今閻立本正在研製鐵船,有了鐵船我們就回開始開闢航道。”

“鐵船?”上官儀疑惑。

狄仁傑笑着說道,“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鐵船可以造出來,不過有了老師的指導我倒是摸出一些門路,閻立本已經讓第一艘鐵船下海了。”

“鐵怎麼可能造船?”上官儀疑惑。

“這就是知識的神妙,有了知識自然可以辦到。”李治說話着拉着上官儀來到一處池塘,“上官叔,你看這個池塘也是我爲了造海船模型搭建出來的。”

說着李治又拿出一個鐵質的小船,“上官叔,你看看這船是不是鐵做的。”

閻立本放在手裡掂量,“確實是鐵做的。”

“其實裡面是鏤空的。”李治說着把鐵船放入池塘水面上,整艘船穩穩當當的浮在水上。

上官儀看着這個場面大氣不敢出,直勾勾看着鐵船浮在水面上,“你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很簡單。”李治說着在一旁拿出一塊木板,木板上寫着密密麻麻的設計和一些理論與關係。

“奧秘就在這些知識上,起初我是用木塊做實驗的,從一些相同的條件與不同的條件推倒出關係,得出三個結論,海水的浮力比湖泊水要大,浮在海上的東西與重量無關與緊密度有關,用我老師的說話就是密度,海水的浮力與受到浮力的面積與船的重量相關。”

聽着這些上官儀看着木板上密密麻麻的字,“這些都是你推算出來的。”

“其實我一開始也是一頭霧水,這些事物也是受了老師的啓發,用我在顧家學過的知識還有書院的知識,一個個推論之後就解出來了。”李治說道,表情還有些驕傲。

上官儀已經對浮在水面上的小鐵船沒有興趣了,而是癡癡地看着木板上的這些推論與理論,還有一系列的推算,喃喃自語道,“這是化腐朽爲神奇,這座書院建的沒錯,或許這纔是顧青要建設書院真正的目的,知識或許還可以改變更多,難怪顧青會對皇權沒有興趣,有了這些知識天下何處去不得,天下何處不能容身。”

“對呀。”李治也說道,“一旦我們的鐵船與新式發動機製造完成,我們的船隊要駛遍天涯海角,西方的局勢確實緊張,我們海貿司現在需要的是時間,只要給我們時間,小小一個天竺不需要朝中出手,我們海貿司就從海洋開始平了天竺。”

第五百七十七章 頭皮發麻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要挾第六百九十五章 線索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這是戰場第一千一十八章 蘇定方辭官第一千六十六章 話談第四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入寺悔過第三百八十二章 都是一羣瘋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忽悠李淳風第一千四十六章 再來使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造勢第九百九十六章 想致富先修路第一千一十八章 蘇定方辭官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在家中坐第三百七十章 朝堂風浪(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糧倉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夜裡行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房玄齡的教誨(上)第一千八十三章 不得出江南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論第五百九十二章 裴行儉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挫骨揚灰(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簿公堂(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推演戰國會盟第六百一十章 李二到來第六百一十七章 雨夜對峙第七十二章 顧青問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許敬宗第四百七十五章 陣前對峙第五百六十二章 繼承(二)第一百零六章 碰瓷松贊干布(今天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送茶葉蛋第五百六十六章 狄仁傑與唐儉第二百三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六百四十四章 唐儉快瘋了第三百零三章 少年城府第一千四十三章 父子談話第九百零九章 問題顯現第四百八十八章 古卷第九百四十九章 狀告趙國公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承乾對海貿出手(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房玄齡的教誨(下)第一百一十章 李泰求題(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吐蕃的血淚(二)第八百九十章 得罪許敬宗的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南詔王的猜疑第七百零三章 你要揹負千古罵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風波暗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危險第五百七十章 李二問話第二百一十四章 支援祁連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房玄齡的教誨(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籌謀籌謀第七百八十五章 顧曉的疑惑第五百六十二章 繼承(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夜間交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關隴的眼淚(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八里二賢莊第三十三章 涼州告急第九百零二章 顧青上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伍老七的打算第六百四十七章 師徒談心(二)第六百零三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一)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王玄策的準備第七百一十八章 吐蕃策論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任戶部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靡長安(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孫無忌要辭官第一千一十七章 測試第五百六十七章 朱雀大街大亂(上)第六十四章 我老牛低調第七百四十一章 矛盾的李治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殺馬第四百五十八章 庸人自擾(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蛋九鼎第二百二十章 大戰前夕第九百五十五章 不是善始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聯軍第九百七十八章 車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大食戰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吃窮你第一千八十章 追查第七百五十一章 程咬金的聰明(二)第二百六十章 小方是誰第六十八章 官封中郎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是傳說第一千一十八章 蘇定方辭官第一千六十四章 步步錯第一千三百四十九九章 東海的神蹟第一百五十七章 加把火第二百三十八章 第二個弟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李二目睹第二百二十四章 忽悠李淳風第七百八十四章 胖和尚的不捨第四百七十三章 等待出發第一百零三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四百五十一章 吃空他們第七百一十六章 吐蕃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