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

李世民與房玄齡捂臉不忍直視,這混不吝的小子也太丟人現眼了。

他們清楚楊帆的性格,應該是真的不認識這人。

可這也太扯淡了!

在同一個大殿上朝,如今都快兩個月了,居然連同僚的姓名、職務都不知道,這不是扯犢子麼?

不過李世民卻沒有喝止,因爲這官員也太沒眼力勁了。

畢竟剛剛纔把這事給揭過去,百姓的事也還沒解決呢,這老小子又把這事揪起來,不是打李世民的臉麼?

雖然在朝堂上李世民一貫推行暢所欲言、兼聽則明的理念,但也不能讓朝臣毫無顧忌。

那官員看到衆人異樣的眼神,風輕雲淡的樣子再也繃不住,臉色變得一陣紅一陣白,氣呼呼地道:“某乃清河崔氏崔永平是也,現任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

果然不簡單。

吏部可是考覈朝廷官員績效、升遷的部門,六部中排名第一。

難怪說到官職時這傢伙一副牛皮轟轟的樣子。

而且吏部油水充足,一個個吃得肥頭大耳,就像長孫無忌這個吏部尚書。

原來是上行下效,有模學樣!

如果長孫無忌知道因爲自己長得胖而被楊帆無緣無故的戴帽子,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吐血。

見到楊帆沒有回話,崔永平得意起來,以爲是被自己的出身給鎮住了。

“久仰久仰,不過某還是沒聽說過……”楊帆挖了挖耳朵,隨意地道。

這下讓崔永平頓時氣得七孔冒煙,要不是身在太極殿,他真想破口大罵。

沒聽說過你就說沒聽說過唄,前面還加個‘久仰’是什麼意思?

深吸了一口氣,崔永平這才壓制住沸騰的氣血,咬牙切齒地道:“都說禮部侍郎牙尖嘴利,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不過現在我們不討論這些,剛剛汝說正考慮百姓之憂,不知可有所得,不會是矇騙陛下吧?”

詫異地望了這老頭一眼,楊帆有些意外。

這老小子也忒壞了吧?

如果說沒有,那豈不是做實了剛剛自己矇騙李世民,這可是欺君之罪。

往大了講,這可是要殺頭的,往小了說,自己的官位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好像自己與這老小子並沒有仇,怎麼會故意針對自己?

李世民都沒有追究,你個老頭緊抓不放算個什麼意思?

當然不能承認,不然不得被這羣虎視眈眈的朝臣給噴死。

想到這兒,楊帆坦然自若不急不緩地道:“當然有所得!”

顯然崔永平並不打算就此作罷,反而窮追不捨:“既然如此,那請楊大人趕緊說出來,也好讓大家參詳一下侍郎大人的高見。”

楊帆斜睨了這老傢伙一眼,說道:“臥XX,你讓我說我就說?豈不顯得很沒面子?再說了,陛下都未開口,你卻出來找罵,真是太賤了!”

“汝……汝實在太粗癖了,這與市井之徒何異,簡直有辱斯文,懇請陛下馬上把此人趕出朝堂。”崔永平滿臉赤紅,指着楊帆轉頭告狀。

對於崔永平這種說不贏就找領導告狀的傢伙,楊帆憋了憋嘴直接無視。

李世民雖然心頭暗喜,但又不能表現出來,平時自己沒少被這些傢伙氣得吐血。

如今見到滿口仁義的傢伙被楊帆這種無賴的舉動氣得渾身發抖,長期壓抑的鬱氣也緩解了不少。

不過臉上卻是嚴肅地道:“都給朕住嘴,這裡是討論國家大事的地方,你們作爲朝中重臣,豈能如同潑婦一般爭吵?此事就此揭過……”

雖然崔永平有些不服,卻也不敢再反駁,只得惡狠狠的瞪了楊帆一眼,

回到了座位。

很快,李世民憂心忡忡對着房玄齡問道:“房愛卿,長安城周邊各州縣剛剛的奏報已經宣讀,汝可有良策。”

房玄齡面帶愁容:“陛下,今年的大雪比往年來的早了許多,如今才二九寒冬,大雪已經持續下了半個月,根據飲天監的預測,今年的雪災會比以往更爲嚴重,老臣也無應對之策。”

衆人知道,按照習慣,百姓都是在二九寒冬纔開始儲存炭火,今年的情況卻有些罕見。

這纔剛至二九寒天,大雪卻已經下了半月有餘,以至於很多百姓沒有準備充足的木炭。

長安城這幾日已經有人被凍死以及房屋被大雪壓塌的現象。

帝都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其它州縣的災情。

如果現在朝廷沒有拿出方案,到時候各州縣奏報如雪片一般飛入朝中,一定會手忙腳亂。

最主要的是可能會讓衆多百姓流離失所,挨凍而死。

聽到房玄齡的話,作爲民部尚書,李大亮心焦不已。

如今碰到了這種情況,最着急的當屬民部,不管朝廷如何處置,民部肯定是逃脫不了干係。

於是起身說道:“陛下,如果按房相所言,那朝廷應該儘早找到應對之策,如今大雪持續不停,很多房屋已被壓垮,被凍死者衆,如果再過一段時間,即使房屋沒被壓垮,取暖之物也會用盡,後果不堪設想。”

房玄齡接着:“根據老臣瞭解,往年百姓家中只准備一個月左右的炭火,如今大雪已持續半月有餘,再加上百姓準備不足,想來木炭乛已經差不多用盡,要是接下來一段時間還會變得更冷,到時候……”

李大亮眉頭緊鎖:“據說最近坊市之中木炭價格已經上漲了近五成,估計價格還會繼續上漲,不說是否有木炭供應,就是這個價格普通百姓也是用不起,這樣一來,微臣唯恐會發生大災難。”

李大亮與房玄齡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事情分析了個透徹。

其他一衆朝臣也是紛紛附和。

“是啊,如今木炭實在太貴了!”

“木炭貴一些那倒沒什麼,主要是買不到,而且很不耐燒,一下子就沒了。”

“誰說不是呢,大雪來得如此倉促,某府上也沒有準備多少,每天吃完晚膳都得早早休息,連奏摺都是在牀榻上書寫,實在太難了。”

看着其他只會抱怨的衆大臣,李世民眉頭輕蹙,喝斥道:“諸位領着朝廷的俸祿,卻只顧着自己府上炭火夠不夠用,這豈是良臣所爲,今日商議,只爲拿出一個應對雪災的策略來,如果再有叫苦者, 朕直接讓他滾回家去。”

“謹聽陛下教誨!”見到李世民發怒,剛纔議論的幾個朝臣紛紛閉嘴,低眉垂首面紅耳赤齊聲高呼。

不過即使這樣,衆朝臣也沒有拿出一個好的對策來。

在他們看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這大冬天的,一下子哪裡能找來那麼多的木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看着衆朝臣相互推諉互相扯皮,李世民的臉陰沉了下來。

不過卻也知道再罵也沒有用,只得轉頭向李大亮問道:“如果真的出現大的災情,民部可有充足的錢銀用來賑災?”

其實李世民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但他卻知道,做什麼事只要先從最壞的結果開始考慮,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陛下,如今已是年末,民部的每一筆款項都已經安排了去處,雖然上次天花瘟疫刻碑立德募捐的賑災款還一些結餘,但如果真的發生大雪災,民部可能也有些力有不逮……”說完,李大亮滿臉愁容。

雖然他掌管着整個大唐的錢袋子,但真正能自由支配的錢還真不多。

新稅未繳、舊稅已盡,畢竟整個大唐的花銷可不少,而且都已經有具體的預算和去處。

如果依照此種情形發展,此次的災情估計不會小,那所要的用度將是一筆天文數字。

即使拿刀架在脖子上,他也拿不出這麼多錢銀出來。

李世民虎目從衆朝臣的臉上一一劃過,沉聲問道:“諸位愛卿,難道你們這麼多人就沒能想出一個好的法子來?”

衆朝臣頓時老臉一紅,紛紛低頭看着自己的腳尖。

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二百二十二章資本的力量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二百二十六章付出代價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衙門過大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憋屈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六十章 氣度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八十章自負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二百四十章給點顏色開染房第一十六章 金丹換美酒,大賺?第五十七章六根清淨第三百章 臣服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個軍隊不一樣第五百二十章收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二百六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零一章 算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火將起依依別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八十二章 宿命相遇第七百零二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蟬第二百二十六章付出代價第二百七十八章吃醋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將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想發國難財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大佬上課第三百六十二章 帝國利益,阻擋者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紈絝的雄心壯志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三百九十八章居然被人上門找碴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七十七章 活神仙or神棍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寶貝小寶貝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六百九十二章賤皮子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三十一章不覺得臉紅乎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第一百一十三章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兒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誨、封賞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七百七十八章 剿第六百二十七章不怎麼樣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四百零二章 提點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四百三十一章不覺得臉紅乎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五百四十六章有名堂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誨、封賞第七百五十八章賠本買賣?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發難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下子成先鋒將軍了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麼成佞臣了第二百七十二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六百一十二章以權謀私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窩煤現世第六百二十章作詩打臉第四百二十三章 算計和夜話第五百章太不要臉了第六百零九章無地自容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點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場作戲第三百一十九章奸細是誰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