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

看着要抓捕他的府兵,魁梧年青人心裡一急,隨手一拔,兩名府兵瞬間便飛了出去。

“各位官爺,對不住,我不是故意的,但你們是不是搞錯了,明明我是受害者,怎麼反而抓我?”

府兵的隊正頓時傻眼了,指着年輕人的鼻子罵道:

“你居然敢阻礙我們辦差,定是暴徒……”

再說,你當我們傻嗎?你站着,他們躺着,還敢跟我們說自己是受害者?

此時,隊正也有些騎虎難下,知道他們應該是碰上了硬茬,可還是要虛張聲勢嚇唬。

別看魁梧年青人的身手好,可他並不害怕,因爲即使你的身手再好,也不敢抵抗朝廷!

只要年青人跟自己走,到了府衙,枷鎖一上,還不是任由自己想怎麼揉捏就怎麼揉捏。

“官爺,真的是他們先搶我的山雞,我也只是稍微推了他們一下而已,剛剛與各位官員發生衝突,純屬誤會。”

雖然年輕,他可還算理智,知道不管自己有沒有道理,都絕對不能再和府兵動手,否則後果難料。

“你說他們強搶就強搶?有證據麼?我還說你目無朝廷,想造反呢!”

“他們都可以爲我作證,很多人都看到了的。”

“作證,哼,我看誰敢!”

中年管家拍拍身上的塵土站了起來,用蔑視的眼光看了圍觀的人一眼。

頓時,看熱鬧的人羣立馬就往後面退了幾步,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

沒辦法,在西市混的人都清楚是什麼情況,不少人也曾深受其害。

作證,可誰敢呀!除非不想在這裡討生活。

看熱鬧的人羣一退,倒讓楊帆和武照的位置突顯了出來,顯得格外顯眼。

隊正與中年管家只是看了他們一眼並沒有在意。

因爲楊帆他倆的穿着並不是很華貴,而且一看年紀就不大,又沒有僕人隨從跟隨。

這樣的組合自然不會引起他們的關注。

看着後退的人羣眼中滿是不甘,卻不敢出聲,隊正深感自己站隊英明。

“廢話少說,跟我們走一趟,再敢反抗,以造反論,至於有罪沒罪,自有大人定奪!”

“官爺,我薛禮對天發誓,真的是他們先搶我的山雞,也是他們先動的手!”

看到圍觀人羣的表現,年青人愣了一下,也有些着急。

“哼,如果發誓要是有用,還用我們府兵幹什麼,還要王法幹嘛,帶走!”

“慢着,本伯爵可以作證,你們府兵就是這麼辦事的,要不要本爵爺找你們大人說道說道。”

聽到薛禮二字,楊帆突然想到了什麼。

可如果是那個人,此時,不是應該在絳州麼?

沒有時間考慮太多,先救下來再說。

正準備再次抓人的府兵頓時傻眼了,只能看向領頭之人。

隊正皺了皺眉頭,顯然並不認識楊帆。

可不管是誰,只要是勳爵,都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府兵隊正能招惹的。

更何況明顯是他們不佔理。

於是抱拳問道:

“爵爺是……”

“本爵爺乃是陛下剛剛加封的萬年縣開國縣伯楊帆……”

聞言,周圍的人羣頓時躁動了起來,三三兩兩一起竊竊私語。

“這就是萬年縣伯,好年輕啊!”

“萬年縣伯可是給朝廷提供了預防天花瘟疫的方法,乃菩薩轉世。”

……

隊正與中年管家聞言臉色卻是一變。

他們沒想到,在這魚龍混雜的西市,居然會碰到這麼一尊大佛。

這個開國縣伯可是陛下剛剛加封的。

朝廷每一次封爵,都會張貼皇榜公示,他們自然知曉。

要知道,陛下登基,大封羣臣,之後除了有赫赫戰功之輩,幾乎沒有再赦封爵位。

自然而然,這位敬獻預防天花瘟疫方法給朝廷的伯爵加封,頓時轟動天下。

甚至很多百姓都稱楊帆爲在世活菩薩。

隊正與中年管家對視了一眼,有些無奈。

他們這種人,欺負一般的平民百姓還行,遇到真正的勳貴,是萬萬不敢動的。

雖然楊帆在很多百姓中被稱爲活菩薩,可在長安勳貴眼裡,這可是個實打實的棒槌。

畢竟,爲了給一個女子討公道,怒闖國公府,掌摑國公爺!

這樣的人不是棒槌是什麼?

最讓人意外的是,打完之後他自己屁事沒有,反倒是國公爺被禁足一個月。

這事在長安城內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如果真是這位爺,他們真算是摸到老虎屁股了!

可又不能顯示欺軟怕硬,懼怕權貴,不然以後還怎麼維護秩序。

於是隊正只能硬着頭皮說道:

“長安縣衙府兵小隊長魏權貴見過伯爵。”

這位壯士阻礙辦差,打傷府兵,如果這樣就放他走,朝廷威嚴何在?

看到魏權貴不死心,想用朝廷給自己施壓,楊帆呵呵大笑。

“你一個小小的府兵隊正,還代表不了朝廷。”

更何況,是什麼原因你心知肚明,再胡攪蠻纏,休怪本爵爺不客氣。

說完還揚了揚手中的拳頭。

看到楊帆這個爵爺帶頭,圍觀的人羣不再害怕,頓時義憤羣激起來。

“是呀,霍國公府管家強搶在先。”

“這名年青人無罪。”

“我們支持萬年縣伯。”

……

看到激起了公憤,府兵沒敢在說什麼,畢竟面子和自身的安全相比,當然是安全最重要。

只能灰遛遛的離去。

此時,年青人終於鬆了一口氣。

如果今天沒有眼前的爵爺仗義直言,自己吃幾天牢飯是免不了的,於是抱拳躬身感謝道:

“多謝爵爺,在下薛禮,字仁貴,初到長安,承蒙爵爺仗義相助,仁貴感激不盡。”

眼前的魁梧年青人居然真的是以後聞名天下的大唐名將薛仁貴,讓楊帆激動萬分,不由陷入了回憶。

薛仁貴,名禮,字仁貴,生於公元前614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薛安都的後代。

薛家因薛軌早逝而家道中落,薛仁貴少年時家境貧寒、地位卑微,以種田爲生。

三十歲時,薛仁貴準備遷葬先輩的墳墓,其妻柳氏勸他說:

“你有出衆的才幹,如今皇帝親征遼東,招募驍勇的將領,這是難得的時機,何不爭取立功揚名,富貴之後再回家遷葬也不算遲。”

薛仁貴應允,於是去見將軍張士貴,自此步入軍旅。

他一生征戰幾十年,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可稱爲古之名將。

薛仁貴屬於大器晚成之輩,畢竟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的時代,30歲才從軍,算是很晚的。

現在是貞觀十年(公元前636年),應該才二十一、二歲, 這時候他不是應該在家種地麼?

怎會跑來長安城?

是自己這隻蝴蝶扇動翅膀引起了蝴蝶效應,還是這根本就是一個平行世界的大唐。

看着怔怔發呆的楊帆,武照輕輕的扯了一下衣角,他這纔回過神來,有些抱歉的回道:

“仁貴你多禮了,聽你口音應該不是長安人士,爲何流落於此。”

原來,薛仁貴本是來投親的,正值天花瘟疫氾濫,親戚一家未能倖免,只能進長安城躲避。

等朝廷控制住天花瘟疫以後,此時盤纏用光、娘子生病臥牀。

由於沒錢治病,只得出城打獵籌錢,這纔有了剛纔的遭遇。

聽完薛仁貴的講述,楊帆不禁感嘆,世事無常,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轉念間,楊帆又在考慮該如何收服這名未來的大唐名將。

大鬧國公府以後,他發現自己府上的底蘊比起勳貴世家差得太多。

爲了讓自己以及家人有自保的能力,必須加強安全方面的防範,建立一支安保隊伍刻不容緩。

可好的人才豈是那麼容易尋得的,現在偶遇薛仁貴,當然想收歸己用。

如果直接給錢,這樣魯莽行事,不是明顯告訴薛仁貴自己另有所圖麼?

最後的結果要麼被薛仁貴當成傻逼,要麼會被委婉的拒絕,聰明的人誰會接受?

如果說剛纔出言爲他解圍作證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那麼,現在平白無故的送錢,根本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都不用想都會被拒絕。

第七百四十章市場經濟的雛形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軟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二百六十五章夠無恥的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七百三十章達成合作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臉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賞的爭論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六百九十二章賤皮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一章除夕諸事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三百四十六章 忍無可忍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七百零二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二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一十四章 有時候示弱並不丟人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交鋒第四百三十三章 能屈能伸的老頭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戰而定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二百一十四章有些東西不能丟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四百零七章 童話故事的魅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四百八十六章 設套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五百二十四章針對第五百零五章所見所聞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一百三十七章 噁心人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二百四十三章飛花令第四百六十八章 別樣的早朝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七百五十九章作爲穿越者的責任第三百三十一章糊弄第四百六十四章 逼供、招供第三百三十二章 檢查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個軍隊不一樣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二百四十一章 暴力美學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氣節第八十三章 又來找茬的第五百二十四章針對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七百三十五章患得患失第五百四十六章有名堂第二十八章 尋找李二身後的高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見不相識第七十章 狗皮膏藥柴令武第五百七十九章謀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五百七十七章天機現,李二懼!第二百二十一章利益捆綁第四百零二章 提點第七百二十六章別有用心第七百二十七章女俠來訪第六百九十五章情誼第七百一十二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四百六十六章 準備滅口第三百章 臣服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三百八十五章揣摩試探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三百零六章大軍開拔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一百二十六章 憧憬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六百四十四章老奸巨猾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二十七章 太特麼陰了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