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場作戲

旁邊鴻臚寺的官員同情地看了阿史那思雲一眼,暗暗鄙視。

一個未開化的蠻夷想與忠義侯鬥嘴,這不是找虐麼?

再說了,忠義侯會怕你去告狀?

這位忠義侯連朝廷御史臺的彈劾都不怕,更不用說一個蠻夷了。

瞥見鴻臚寺這官員揶揄的神色,阿史那思雲羞憤不已。

想反駁,又怕真的把事情鬧大,不反駁,豈不讓這些官員認爲突厥人膽小怕事?

一時間阿史那思雲有些騎虎難下,正想出言強辯之際,卻被一名壯年男子阻止了。

兩人一陣突厥語後,阿史那思雲狠狠地瞪了楊帆一眼不再說話,心頭也隨之鬆了一口氣。

在太極殿上爭吵,阿史那思雲還是有些心虛的,看向壯年男子的眼神滿是感激。

壯年男子微微一笑向着楊帆躬身施禮道:“突厥使臣自由漫散慣了,說話不知禮節、不知輕重,冒犯了大唐,還望大人見諒。”

此人三十歲左右,臉型呈申字型,鼻骨高、鼻腔大,臉色呈醬紅色,簡單概括,高鼻、深眼、闊額、窄頰。

單單看某一部位感覺有些怪異,但組合在一起偏偏有了柔和的意味。

一身黑布長袍,頭髮編成辮子,從額頭中間分成兩半用發繩緊緊繫住。

這與突厥人的裝扮完全不同,反而與後世藏人的穿着風格大相徑庭。

一口流利的漢語讓楊帆心生好感,於是禮貌的回了一禮,問道:“汝是何人?”

壯年男子姿態放得很低,趕緊回道:“吐蕃使臣噶爾東贊見過侍郎大人。”

噶爾東贊?

楊帆心頭一驚,不由吸了一口涼氣。

噶爾東贊,吐蕃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漢文史籍中以祿東贊、論東贊、大論東讚的名字出現,其中以祿東贊這個名字爲漢族人民所熟知。

根據史籍記載,祿東贊爲人“明毅嚴重”,當政期間在建立吐蕃政治、經濟制度方面多有建樹。

這傢伙可是吐蕃的大論(相),在吐蕃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怎麼跑來大唐了?

很快,楊帆臉色一變,因爲記起了某起典故,這可是史料記載的。

?東贊在出使唐朝期間,因其機智善辯,極得李世民賞識。

爲了挽留他,李世民更是使出了美人計。

欲將琅琊長公主的外孫女段氏嫁給噶爾東贊,誘使他爲唐朝效力。

可噶爾東贊以“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爲由婉言謝絕了太宗的好意,同時代松贊干布向李世民求親。

不料,當時天竺、大食、仲格薩爾以及霍爾王等國同時也派了使者求婚,他們均希望能迎回賢惠的文成公主做自己國王的妃子。

因爲此事李世民非常爲難。

爲了公平合理,李世決定讓婚使們比賽智慧,誰勝利了便可以把公主迎去,這便是歷史上的“六試婚使”。

拉薩大昭寺和布達拉宮內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描繪這一故事的壁畫。

前生楊帆去西藏旅遊時聽導遊仔細的講解過。

祿東贊以機智敏銳聞名,可謂是學究天人,“六試婚使”最後當然是他勝利了。

難怪這傢伙不僅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而且連突厥語也會,果然是牛人。

不過在楊帆看來,此人最大的成就便是爲松贊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

因爲大唐爲文成公主送親之時,不僅送去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更重要的是帶去了很多珍貴的典籍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

文成公主入藏,爲吐蕃的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爲這些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是中原王朝幾千年的傳承,這讓吐蕃少走了幾百年的彎路,踏上了康莊大道。

不過大唐卻在不知不覺中爲自己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以至於在以後的幾百年中,大唐王朝與吐蕃發生了多次戰爭,年年糾葛不清。

雖然楊帆記不住文成公主入藏具體是哪一年。

但既然這位吐蕃大相來到了大唐,想來時間也不會太遠。

只是依稀的記得,好像祿東贊第一次的求親並沒有成功。

被李世民拒絕和親的請求後,松贊干布大怒,揮兵在鬆州與大唐幹了一仗。

雖然最後吐蕃大敗,但收穫頗豐。

因爲沒過兩年李世民同意讓文成公主入藏,顯然有讓文成公主安撫吐蕃之用意。

如今的大唐,因楊帆的到來,很多事情都有了改變,卻沒想到這位吐蕃大相還是來了。

不知道此次和親會不會生出變數,畢竟李二陛下打勝仗卻還要和親這種事都能幹得出來,君心難測啊!

李世民的行爲暫且不去理論,畢竟還沒有發生,但剛剛祿東贊爲什麼要勸解突厥使臣呢?

楊帆哪裡知道,此次祿東贊帶着使命前來大唐,當然是害怕突厥使臣攪局引起李世民的不滿。

假若因爲突厥使臣魯莽的行爲讓所有使臣被牽連,豈不是會壞了吐蕃的好事。

所以剛纔用突厥話勸誡突厥使臣。

不過即使祿東贊再聰明也想不到,吐蕃和親最大的攔路虎是眼前的楊帆。

雖然對這個祿東讚的才學與機智很佩服,但楊帆僅僅是對其才華的愛惜。

真正對祿東贊本人並沒有什麼好感,畢竟兩人註定會成爲敵人。

在國家的利益面前,個人的喜好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爲了中原百姓免受吐蕃的騷擾,楊帆會竭盡全力阻止和親之事。

在楊帆看來,和親與資敵無異,簡直是赤裸裸的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最終大唐一無所獲則罷了,反而讓對方迅速的強大起來。

楊帆決不會坐視不理。

想到這兒,楊帆眯起的眼睛,一副人畜無害地道:“原來是噶爾東贊大論,久仰久仰!”

噶爾東贊心頭大駭,沒想到這位年輕的侍郎居然知道他的身份。

因爲在出發之前沒多久,松贊干布才決定提撥自己爲吐蕃大相。

任職的行政命令在自己出使大唐回去以後纔會宣佈。

相當於消息都還沒有傳開,這位禮部楊帆是如何知道的?

祿東贊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位年輕的禮部侍郎。

難怪這個年輕人能夠在朝堂之上一枝獨秀。

在滿是紫袍官服的太極殿內,楊帆這一身硃紅色的官服顯得尤爲顯眼。

其實在出使大唐之前,吐蕃的諜報人員早已收集到大唐朝廷官員的一些信息。

對於大唐這位新晉升的禮部侍郎祿東贊當然也注意到,不過當初並沒有引起重視。

畢竟那些信息都把這位年輕的禮部侍郎說成魯莽的棒槌以及好色的勳貴。

如今看來,這些信息有誤。

親身接觸以後才發現,眼前的年輕侍郎比以前見到的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官員完全不同。

這樣的人也更可怕,因爲這種人不會在意世俗的眼光,不會遵循條條框框。

看樣子得好好與這個年輕的禮部好好相處才行。

此人獨得聖寵,如果能在李世民面前美言幾句,此行的目的可能會簡單很多。

懷着這樣的心思,祿東贊笑得更歡了:“吐蕃乃苦寒之地,只有蛋丸大小,即使是大論,手下也不過兩三人而已,哪像忠義伯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實乃我輩之楷模,今日一見,三生有幸,以後請不吝賜教。”

楊帆當然不知道,因爲剛剛自己無意的稱呼,居然讓這位吐蕃的牛人心神大震,這也算是意外的收穫!

以前當羣演的經歷讓楊帆馬上變得喜不勝收,咧了咧嘴,拍着祿東讚的肩膀道:“大論實在是太謙虛了,不過某喜歡,某這人最喜歡交朋友,既然咱們一見如故,要不某向陛下舉薦,讓汝留在大唐爲官如何?某不會虧待朋友的!”

“多謝忠義伯厚愛,故國難捨,即使位卑也不好輕易離開,以後如有需要再請忠義伯幫忙!”祿東贊心頭一陣MMP飄過,連忙拒絕。

楊帆似笑非笑看了這傢伙一眼,說道:“某也不強求,某的話永遠有效,汝這個朋友某交定了,以後長安城有事報某的名字就行……”

兩人勾肩搭背,相談甚歡,如同日久不見的知己。

第六百八十三章慌亂第三百一十章箭術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興得太早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二百五十九章少惹爲妙第三百二十二章動員第四百七十三章一擼到底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六百四十七章絕筆血書第四百九十二章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四百五十九章命案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三百三十三章吐蕃戰神第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臉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軟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貢第七百三十三章皇帝外經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五百零二章 壞蛋?第三十四章 孫思邈拜師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二十二章資本的力量第四百五十一章 針對第二百四十一章 暴力美學第三百四十九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八十二章作亂第一百九十八章提點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一百九十三章 讓你先打一拳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六百六十一章各方算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討要公主?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二百零一章威逼利誘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護第五百零五章所見所聞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醉迷人眼第二百三十二章灰頭土臉第一百九十六章 爭搶人才第五百八十五章臨陣反水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無敵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夢想國度第一百零一章 高陽的少女夢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五百一十九章幾女相見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無敵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一百一十三章飛鳥盡良弓藏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孃的野望第五百二十章收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勸誡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一百一十四章人生羸家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臉第四百七十三章一擼到底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醉迷人眼第二百一十九章帶你飛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門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七百七十四章服軟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二百四十一章 暴力美學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五百三十章心思各異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三百四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五百一十九章幾女相見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訪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四百一十八章 你誰啊?第七十一章 梅花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