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日,平都行省,幷州,中前衛所。
公子印走出軍房,登上了堡寨的圍牆,向東而望。
兩天前,自己從千戶升爲參將,然後又奉軍令,跟着洛安明往幷州來駐守。隨後洛總兵又安排自己到前衛所來,駐紮在幷州的門戶這裡。
想想這些天的遭遇,公子印搖搖頭,一切都來的太突然了。
自古謂亂世出英雄,自己,當得了這英雄嗎?
由於調動着實緊急,公子印來不及帶自己的軍隊,遼王便把洛安明手下調了一千士兵付於他。另外還給了他一張擁兵令,讓他把幷州城內的一支軍隊一千人作爲自己的部曲。
此外,除了兩千士兵外,千戶王顯、王洪也跟着他一起出徵。
好歹也有一支像樣點的軍隊了。公子印感嘆道。
站在中前衛稍顯低矮的護牆上,眺望着四周的壯美山原,他不禁有慨嘆道;“好山河,誰主沉浮!”
“報,東邊十里外出現敵軍,旌旗林立,不知多少!”一個斥候從東奔來,還未進得堡寨,見公子印在牆上,邊大聲喊道。瞬間打破了這大戰前難得的寧靜。
終於來了。
公子印隨機吩咐士兵道;“敲鼓,準備作戰。”
鼓聲響起,頓時讓人馬走動聲雜亂響起。不出一刻,人披甲,馬備鞍。堡內一千士兵準備就緒。
“王洪!”
“小將在!”
“與你九百步兵,看守堡寨,不得有誤!”
“是!”
乾淨利落的回答。
這時,一旁的王顯按捺不住,高聲喊道;“小將不服!王洪一人就有九百,將軍您就一百人馬,怎麼出戰!”
當然,這只是他說說而已。公子印早就看出來他是不服自己的弟弟的並比自己還多。
但公子印只是默默的笑。他對王顯說;“我還有一千人呢。”
還有一千?哪裡來的?公子印一開始並沒有告訴手下人。
這時又換王洪說話了;“將軍,縱然有一千軍馬,敵軍氣勢正盛,且不知數量多少,又豈能抵擋?”
公子印笑道;“縱然敵軍千萬,我也不怕!””
這下衆人徹底懵了,但也不知說什麼好。
就在這時,堡寨外傳來一大陣馬蹄聲。
“不好,敵人來了!”“快快登牆守備!”
“不用,是自己人!”城牆上有眼尖的士兵發現了。
自己人?
公子印微笑着,他知道,這一千人終於來了。
他之所以敢發大話“敵軍千萬,我也不怕”,自從他看了那張擁軍令之後就覺得,自己時來運轉了。
他即將擁有的部隊,叫幷州鐵騎。
大戴大業三年,當時的幷州指揮使在城防的一千舍人軍騎兵的基礎上組建了這支軍隊,以三千營的標準訓練,終於練就出一支精良騎兵,即是幷州鐵騎。
《武備總書》記載;幷州鐵騎,滿一千,騎高頭大馬,着鐵甲,配長刀,坐騎皆披重甲。遠然視之,若天軍下凡,其貌之威,不遜於關寧、遼東之軍也。
所以公子印才確信,自己,可以贏。
“王顯聽令,帶好一百步兵,隨本將出堡!”
“是!”
很快,公子印帶着一千騎兵、一百步兵,向東進軍,距堡寨一里結陣。
遠遠可以看見敵軍騎兵與旗幟。貌似有五千人馬。
“頭子,那裡似乎有戴軍啊!”
領頭的敵軍頭頭看了一會,譏笑道;敗軍而已,我五千勇士一定可以擊破!
旁邊一騎兵看了看,說;“但是看他們的甲很是精良,不可大意!”
頭頭大怒;“再精良的甲,兵不好,又有什麼狗屁用途!來人,帶着兩千騎兵,把他們給滅了,順便把那堡寨也搶了。奶奶的,老子走了三天,還沒見過血呢!”
於是一個副將,帶着兩千騎兵,浩蕩地衝了過來。
“將軍,敵軍衝鋒了!”王顯提醒道。
公子印看了看,轉頭對着自己的兵將說;
“弟兄們,我們生長在大戴的土地上,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己的家!而自己的家,爲什麼可以容忍賊人肆意踐踏!”
“韓關一戰,不費一槍一彈,白白葬送了十幾萬英靈,把土地拱手給了賊人。自己會甘心嗎!”
“諸君都是幷州人氏,又有幾人,可以容忍賊人破壞自己的家鄉!”
“弟兄們,我們身後便是幷州。能不能保護它,就看我們了。”
說罷,轉頭回身,抽出馬刀。
公子印手一揚,毛刀高舉於天。
衆軍紛紛抽出馬刀,刀光反射出的陽光,看起來猶如平地裡突然冒出來的一片森林。
公子印大喊;“我幷州軍!”
“威武!”
“我幷州軍!”
“威武!”
“我大戴軍!”
“威武!”
“聽令!”
“衝鋒!”
“萬勝!萬勝!萬勝!”
公子印一馬當先,身後一千騎兵,如同洪水一般衝了出去。
王顯不甘示弱,帶着一百步兵隨後跟來。
“怎麼可能,戴軍怎麼會主動衝鋒!”敵軍頭頭見此情景,不由疑惑起來。
衝在前面的兩千夷騎,也是同樣的感覺。
怎麼會這樣?
在他們眼裡,戴軍向來都是打仗必定先逃跑的那種人。
可他們竟然敢衝鋒攻擊。
公子印此時衝在前面,大聲喊道;“如牆而行!”
頃刻間,一千騎軍調整好了陣勢。排成了一個大方陣,兩匹馬之間的距離不過一人之寬。
這相當考驗騎手們的水平。但一旦這種陣勢排好,敵軍是不可能從這麼窄的距離內通過的。
“舉刀!”
敵軍看到這一幕,心中的驕橫已經成了恐懼,許多騎兵想要勒馬逃跑,可飛奔的戰馬完全停不下來。於是他們只好顫抖地端起手中的騎槍或無力的揮舞馬刀。
三十步,二十步。。。。。。
“準備!”
“殺啊!”
“殺!殺!殺!”
三聲急促的怒吼,隨即就是。。。。。。
頓時平地上,馬匹相撞聲響成一片。不時見有騎手從馬匹上飛滾下來。
但更多的是馬刀和騎槍砍入肉體的聲音。
同樣是馬,不同的是戴軍的馬匹都配有馬甲,而賊軍的馬卻是輕裝。
而幷州軍裝備的馬刀,雖然不如夷賊的騎槍長,攻擊範圍也不大,但幷州軍很熟練地就拿刀隔開了騎槍,再揮手一劈。。。。。。
若互相碰撞,比是賊軍吃虧。近身交戰,也撈不到便宜。
縱使個別敵軍想用騎槍去刺馬匹,但終究刺不破馬甲。
很快排在前面的賊軍紛紛落馬,有被馬刀砍死的,又被甩出去摔死的。個別命好的,被壓在馬身下動彈不得,很快就會被王顯的步兵隊一一殺死。
“我幷州軍!”“威武!”
接跟後面的夷賊見狀紛紛逃命,但戰馬不聽使喚,只能硬着頭皮往前衝,妄圖穿過縫隙。
迎面有一個敵軍騎兵使着長槍變向着公子印刺來。
公子印把身子一俯,躲過槍尖,然後又猛然擡起身子,揮手就是一刀。
手起刀落,人頭也落。
地上又躺滿了屍體。
後面的騎兵紛紛往後潰退,敵軍頭頭大罵道;“奶奶的,怎麼會這麼強!”
隨後他又吩咐剩下的三千騎兵,馬上衝鋒。
頓時,衝鋒的和潰退的撞在一起,但更多的騎兵還是通過了混亂向公子印衝來。
但他們驚奇的發現,公子印的騎兵並沒有繼續衝鋒。
他們欣喜若狂,以爲敵軍已經害怕,這正是進攻的好時機。
不過,他們很快又看到,戴軍紛紛從背後掏出一把長杆子對準了自己。
一些騎兵疑惑的停住了馬,一些繼續衝鋒。
敵軍頭頭倒也是個人才,他見狀馬上大喊;“是火銃,快撤!”
哪裡聽得見?
晚了,完了!
頓時,幾百聲驚雷似的巨響掩蓋了一切聲音,硝煙四起。
夷賊騎兵耳邊不時穿過空氣被撕裂的聲音,繼而則是肉被打爛的聲音。不是有碎肉、熱血灑在自己臉上。
《武備總書》裡還有一句話;其軍,人配火銃。
這就是幷州軍!
硝煙散去,舉目而望,遍地碎肉。。。。。。
“勇士們,繼續衝鋒,他們的火銃要裝填子彈的!”
又有千餘騎兵繼續衝鋒。
但緊接着,他們又遭到了排槍射擊,人馬不斷倒下。
然後是第三輪。。。。。。
WWW✿ тт kān✿ C○
第四輪。。。。。。
直到射了六輪,才宣告結束。
火槍要裝彈不假,當時火銃火槍都是前發槍,裝彈繁瑣。
但幷州軍標配的,是另一種火器;
三眼神銃,全長約120釐米,共有三個槍管,槍頭突出,全槍由純鐵打造,射擊時可以輪流發射。是仿照遠方的明國火器而造的。
這就好玩了。
而且公子印把手下騎兵排成兩排,增大了射擊密度。
所以當王顯聽到銃聲時還以爲打雷。
成排的戰馬和騎兵被打得稀巴爛。
頭頭再也坐不住了,喊出一句丟人的命令;“快撤,快撤!”說着,邊帶着自己身邊的幾個親軍飛似的溜走了。
前面衝鋒的夷騎紛紛調轉馬頭,一個個逃命去了,還不時被打下來幾個,倒在草地上,永遠的沉睡去了。
看見敵軍狼狽逃走,我軍也不追趕。以爲人馬都已疲憊,火藥和銃彈也都消耗光了。
“打掃戰場,馬上回堡。”公子印命令道
此戰,擊斃敵軍三千六百四十二人,俘獲二十三人(後全斬首)。我軍陣亡二百六十七人,受傷三百六十餘人。
經此一戰,幷州軍一半失去了戰鬥力。
但繳獲完整的衣甲三百多具,騎槍一千多杆,馬刀八百多把,戰馬五百六十二匹。銀兩有一萬多。
公子印隨即從傷亡的慘重中回過神來。但很快,他轉頭對王顯說;“快點回堡!”
當日,幷州
一夥騎兵奔走在幷州的街道上,大聲喊道;
“大捷大捷,中前衛大捷,擊斃賊夷三千六百四十二人!”
“大捷大捷,中前衛大捷!”
“王師威武,首戰告捷!”
很快,鞭炮就在幷州城的大街小巷燃放起來,比過年還熱鬧。
府衙內
洛安明,還有幷州知府邵宇等一干人,聽聞此事,各個議論道;“公子印是何人,竟如此厲害!”
平都
遼王很快就得知了消息,不由喜形於色。想到公子印果然是個將才。如此戰果且傷亡又如此之小,公子印一個六品副將肯定撈到手了。
但最終的考驗即將到來。
塔都的十三萬軍隊已經逼近了中前衛。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