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圍點打援

夏侯惇隨後沉聲說道:“我麾下的三十五個府兵營,由於被分出一些守衛之前攻佔下來的城池,遇襲之時我手底下只有二十五個府兵營,等撤入遵陽城之時,二十五個府兵營只剩下兩萬餘人,現在還剩下大約一萬六千人。”

夏侯淵接着說道:“遇襲時我麾下有二十二個府兵營,撤進遵陽城時,二十二個府兵營還剩下一萬六千人左右,不過留守遵陽城的三個府兵營也是我手底下的,現在全加起來,我這邊還剩下大約一萬九千人。”

許褚沉聲說道:“現在我們四人手中的兵馬加起來只有六萬人左右,而城外金羅國、涼國、十二族草原聯盟的兵馬,可能有兩、三百萬,甚至更多,我們現在只能死守待援了,想必主公一定會想辦法來救援我們的。”

房間裡除了樊噲、許褚、夏侯淵、夏侯惇之外,還有襄州第二衛的副帥卞祥、杜壆,以及襄州第四衛的副帥徐天韜。

許褚的話,讓卞祥、杜壆、徐天韜三人都跟着點了點頭,他們相信主公李斌,一定會來救被圍困在遵陽城的兩支外衛禁軍以及幾十個府兵營的。

夏侯淵沉吟了一下說道:“我們之前在攻佔遵陽城以後,在遵陽城俘虜了三千多名金羅禁軍、六千餘名金羅府兵和近兩萬名臨時徵召的青壯,那些被臨時徵召的青壯,早已被釋放回家了,不過那三千多名金羅禁軍和六千餘名金羅府兵還關押在遵陽城內,我覺着我們可以想辦法收編了這些被俘的金羅官兵,這就能給我們增加九千多的兵力。”

樊噲皺眉說道:“圍困遵陽城的敵人裡面,可是也有金羅國的軍隊,萬一那些被俘的金羅官兵,在敵人攻城時反戈一擊,我們的麻煩可就大了。”

夏侯惇隨即說道:“我倒是覺着收編那些被俘的金羅官兵是有可能的,金羅國爲了擴充軍隊,橫賦暴斂,弄得金羅國的百姓怨聲載道,很多金羅國士兵還是強行徵召到軍隊之中的,也正因爲這些原因,我鎮南軍的三路大軍,才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攻佔了半個潁州府。”

頓了一下夏侯惇接着說道:“只要我們宣傳的到位,不止那些被俘的金羅官兵,就是遵陽城內的百姓,也可以爲我鎮南軍所用。”

夏侯惇話音剛落,樊噲的一名親兵突然闖進房間,“大帥,南面、西面和北面的敵人又同時開始攻城了。”

房間內的七員將領紛紛站了起來,樊噲朗聲說道:“先打退了敵人的這次攻城,我們再研究其他的。”

在遵陽城外的北面,金羅國兵部尚書夏侯承看着正在攻城的婁伊族軍隊,不禁皺眉對東羌族可汗阿斯蓋說道:“阿斯蓋可汗,我們對遵陽城的攻城力度,是不是得再加強一些。”

正在進攻遵陽城北城牆的婁伊族軍隊,攻城的力度並不強,甚至給人一種有些敷衍的感覺。

東羌族可汗阿斯蓋還沒有說話,涼國兵部左侍郎張增就開口說道:“夏侯尚書,我們涼國和十二族的草原聯盟,這次來到潁州府境內的軍隊都是騎兵,之前三天的攻城已經證明,退入遵陽城內的幾萬鎮南軍,並不是強弩之末,用騎兵來攻打遵陽城這樣的堅城,實在太不划算了。”

這次三方組成聯軍,金羅國這邊的統帥就是兵部尚書夏侯承,涼國那邊的統帥是左侍郎張增,而十二族草原聯盟的統帥,則由東羌族的可汗阿斯蓋親自擔任。

東羌族可汗阿斯蓋爲了攻打燕國,足足糾集了八十萬東羌騎兵。

北羌、赤羯兩族各派了三十萬騎兵,氐羌、金勒、黑羯三族各派了大約二十萬騎兵,南羌、烏戎、西羌、高恆、黨番、婁伊六族則各派了十萬騎兵,整個草原十二族聯盟總計聚集了兩百六十萬騎兵。

各族出兵的多少,都是經過協商的,與戰後的利益劃分,也有着直接的關係。

另外除了東羌族可汗阿斯蓋之外,北羌族的可汗烏恩奇、赤羯族的可汗薩那才、氐羌族可汗伊特格、金勒族可汗忽木薩、黑羯族可汗席日烈、南羌族可汗卓力格、烏戎族可汗格日圖、西羌族可汗巴圖實,都是親自領兵來到了金羅國的潁州府。

高恆、黨番、婁伊三族的可汗沒有親自帶兵加入這支草原聯軍,不過也都派了本族的一名宗王領兵。

涼國這次出動了一百五十萬騎兵,其中有五十萬騎兵是涼國的正規軍,剩餘一百萬騎兵是從百姓中臨時徵召的,不過由於涼國百姓中的男丁從小學習騎馬射箭,涼國這一百萬臨時徵召的騎兵,戰鬥力並不差。

之前爲了消滅鎮南軍進入潁州府的北路大軍,金羅國也聚集了差不多五十萬大軍,用來配合涼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的四百多萬騎兵部隊。

可惜最後還是讓數萬鎮南軍突出重圍,一路退入了遵陽城。

金羅國的五十萬大軍,在之前的包圍戰和三天的攻城戰中,已經損失了差不多十萬人,現在親自掛帥的金羅國兵部尚書夏侯承,手底下大約還剩下四十萬金羅軍隊,其中禁軍和府兵各佔一半。

東羌族可汗阿斯蓋隨即點了點頭說道:“夏侯尚書,我們草原十二族聯盟才攻了遵陽城三天,就已經損失了三萬多人,本可汗覺着就算再搭進去三十萬人,都不一定能攻下遵陽城,而且遵陽城內的鎮南軍,也不像有突圍的意思,我們還是執行圍點打援的計劃吧!”

本來東羌族可汗阿斯蓋在擊潰了鎮南軍進入潁州府的北路大軍之後,就準備分兵去進攻潁州府境內其他兩路鎮南軍,不過這個提議遭到了涼國左侍郎張增和金羅國兵部尚書夏侯承的反對。

張增和夏侯承都認爲,之前能成功包圍鎮南軍的北路大軍,多虧了鎮南軍不清楚涼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的軍隊,也加入了這場戰爭。

現在涼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加入戰爭的消息,已經被鎮南軍所知,鎮南軍在潁州府的南路大軍和中路大軍,必定已有所防備,不會再給三方聯軍在野外包圍他們的機會。

如果三方聯軍派兵繼續攻擊潁州府境內其他兩路鎮南軍,這兩路鎮南軍一定會選擇進入城池死守,這樣一來,潁州府境內的大戰弄不好會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是涼國和金羅國都不願意看到的。

按照三方結盟之時的約定,草原十二族聯盟兩百多萬騎兵的後勤補給,需要由涼國和金羅國各負責一半。

涼國和金羅國都希望能早日把戰火燒到鎮南軍的地盤上,這樣三方聯軍就能以戰養戰,涼國和金羅國也就不用承擔那麼重的後勤壓力了。

最終三方決定,先把鎮南軍北路大軍的殘部消滅之後,爭取圍困住鎮南軍在潁州府境內的中路大軍或者南路大軍,然後進行圍點打援。

如果鎮南軍不上當,三方聯軍會在潁州府留下一部分軍隊,用來應付鎮南軍的另外兩路大軍,三方聯軍的主力則直取鎮南軍的老巢——桂州府。

不過三方聯軍沒有想到的是,鎮南軍北路大軍剩下的幾萬殘兵那麼難啃,三方聯軍加起來幾百萬大軍,一時間竟然吃不下遵陽城內的幾萬鎮南軍殘兵。

不得已之下,三方聯軍只好調整計劃,以遵陽城內的幾萬鎮南軍殘兵爲誘餌,提前實施圍點打援的計劃。

金羅國兵部尚書夏侯承無奈的點了點頭說道:“看來只能現在就執行圍點打援的計劃了,鎮南軍應該不會放着遵陽城內這幾萬人見死不救的。”

站在遵陽城北城牆上督戰的襄州第二衛副帥卞祥,看着攻城的婁伊族軍隊,不禁同樣也在城牆上督戰的襄州第二衛主帥樊噲說道:“這些胡虜的攻城力度,明顯要比前三天弱了很多。”

樊噲臉色凝重的說道:“看來敵人是想要圍點打援了。”

當大燕朝廷得知涼國的一百多萬騎兵以及草原十二族聯盟的兩百多萬騎兵,出現在了金羅國潁州府的戰場之後,頓時慌亂了起來。

要知道從金羅國的潁州府進入大燕帝國的淮州府,雖然有千陽城這座邊關要塞阻擋,但是潁州府和淮州府相鄰的邊境地區,地勢相對平緩,有很多適合讓大軍通過的地方。

一旦涼國的一百多萬騎兵和草原十二族聯盟的兩百多萬騎兵,從潁州府攻入淮州府,那麼對大燕帝國來說,絕對將會是一場非常大的災難。

在大燕京城的皇宮一座大殿內,天子趙哲沉聲對文武大臣們問道:“如今已經從金羅國的潁州府那邊傳來確切消息,鎮南軍在潁州府境內的一路大軍,已經被突然出現的涼國一百多萬騎兵和草原十二族聯盟兩百多萬騎兵所擊敗,衆位愛卿對此有什麼看法?”

天子趙哲話音剛落,中書令張嘉洛就上前一步,急聲說道:“陛下,爲了防止涼國、金羅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的軍隊,在擊敗了鎮南軍之後,攻入我大燕的淮州府,朝廷必須立即向淮州府境內增派軍隊,另外與金羅國相鄰的陵州府和潞州府,也應該增加軍隊的數量,以防涼國、金羅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的軍隊,會選擇攻擊陵州府或者潞州府。”

中書左丞施耐傑跟着說道:“陛下,中丞言之有理,現在草原十二族聯盟的兩百多萬騎兵出現在了金羅國的潁州府,那麼朝廷就應該儘快把佈置在北方四州府的大量軍隊,抽調到潁州府以及陵州府、潞州府。”

兵部尚書謝芝通隨即出列說道:“陛下,如今金羅國勾結涼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已成事實,臣建議朝廷應該立即調集兵馬,再次討伐金羅,與鎮南軍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兵部尚書謝芝通此言一出,立即就有人蹦出來反對。

中書右丞姜文駿大聲說道:“陛下,如今我大燕國庫空虛,萬萬不可實施六伐金羅之策,應在潁州府、陵州府和潞州府聚集兵馬,進行防禦作戰,這樣天時、地利、人和,就都在我大燕這邊,纔是穩妥之策。”

兵部尚書謝芝通冷哼了一聲,對中書右丞姜文駿說道:“右丞,涼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的幾百萬騎兵,都已經把劍架在我大燕的脖子上了,不但威脅着我大燕的潁州府、陵州府和潞州府,同樣也威脅着我大燕的桂州府,乃至襄州府、蔥州府、撫州府、鄣州府和東蠻都護府,這時候朝廷就應該派出一支討伐大軍,爭取與鎮南軍合兵一處,才能粉碎金羅國、涼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針對我大燕的陰謀!”

中書右丞姜文駿馬上反脣相譏道:“正因爲涼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的軍隊是幾百萬騎兵,我大燕才更應該選擇在潁州府、陵州府和潞州府進行防禦作戰,謝尚書,騎兵可是不善攻城的,何況你讓朝廷向金羅國境內派遣一支討伐大軍,不說最後的勝負,銀子又從哪裡來?”

謝芝通怒聲說道:“把軍隊調入潁州府、陵州府和潞州府就不需要銀子了?”

姜文駿冷笑着說道:“至少在我大燕境內展開作戰,所需的銀子要比向金羅國派出一支討伐大軍少很多。”

天子趙哲這時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不要吵了,目前我大燕確實沒有財力,向金羅國境內派出一支討伐大軍,如今鎮南軍除了擁有十六支外衛禁軍之外,還擁有數百個府兵營,何況蔥州府、撫州府和鄣州府,還有六支外衛禁軍歸鎮南軍管轄,想必鎮南軍就算在金羅國的潁州府,擋不住涼國和草原十二族聯盟的幾百萬騎兵,也不會輕易就把桂州府給丟掉的。”

頓了一下天子趙哲接着說道:“立即把之前佈置在北方四州府境內的十四支內衛禁軍和四十萬府兵,調往潁州府、陵州府和潞州府。”

第一百零六章 連贏兩場第五十四章 醜漢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沙漠相遇第七十八章 銀子攻勢第五十一章 麻煩事第二十二章 解釋第六十一章 永安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通牒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一百零三章 虛構的猛將第五十八章 忽悠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大勢力第十七章 林家兄弟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賦技能第一百四十八章 武力征服第一百九十二章 京城亂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四支精銳第一百章 試金石第八十章 好馬難買第一百一十五章 疑惑第二百零二章 重新啓用第二百四十九章 換了一個地圖第八十九章 捕快第一百零六章 連贏兩場第五十三章 顏良和文丑第一百零一章 燒燬第二百三十章 巨獸騎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接連叫陣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個混小子第七十一章 人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兵包圍第五章 切磋第八十一章 搶馬計劃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訌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夥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自作自受第六十六章 診金第三十六章 秦瓊和尉遲恭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底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終目標第六十九章 比武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躲清閒第一百六十六章 躲清閒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風暴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終目標第一章 神力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國四大名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鄰居第一百三十七章 練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駙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瘋狂擴軍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第一百三十八章 瘋狂擴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又添八猛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七十三章 自作自受第十三章 兄弟之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討要糧食第一百九十二章 京城亂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雲和馬超第一百九十九章 乞降第八十章 好馬難買第二百三十三章 西藩都護府第一百八十六章 府兵鎮第二百一十一章 武狀元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昭救主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個混小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俘第二十九章 玄鐵棍第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二十六章 十二虎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宇文成都和高寵第二百二十五章 沙漠相遇第一百零六章 連贏兩場第二百一十一章 武狀元第一百三十章 河邊阻敵第九十三章 不破金羅誓不還(第二更,求票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潛伏的刺客第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七十章 最大的贏家第五十章 虎將第五十二章 胸無大志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大勢力第二百四十七章 潛伏的刺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昭救主第九十九章 攻城器械第二百六十章 領主出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鄰居第九章 要求第二百四十一章 興奮的皇帝第三十五章 不放棄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十八狼將第七十九章 提醒第五十五章 鉅商第一百二十六章 十二虎臣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個混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