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捕快

由於周圍的山勢平緩,在數百名驍騎營加入追殺之後,這夥土匪最終無一人能逃走,大部分被殺,有一百多名土匪被活捉。

廝殺過後,商隊當中三名身穿布衣的壯漢來到李斌近前,其中一人對李斌抱拳說道:“榆水縣捕快班頭陶思良見過這位將軍,多謝將軍出手相助,不知將軍高姓大名?”

陶思良的話,讓李斌不由一愣,“你是榆水縣的捕快班頭?這是演的哪一齣戲?”

陶思良恭聲說道:“稟告將軍,這夥土匪是最近流竄到我們榆水縣境內的,已經打劫了好幾支商隊,這夥土匪人數衆多、心狠手辣,被打劫的商隊,能逃得性命者寥寥無幾,爲了消滅這股土匪,小人就帶着手下的捕快們,化妝成了一支商隊,這股土匪果然上當,不過要不是將軍出手相助,也無法全殲了這夥土匪。”

李斌一聽更感驚奇,“你說你的這些手下都是捕快?我們大燕的捕快,什麼時候變的這麼厲害了!”

陶思良隨即說道:“將軍,確實是捕快,另外還有一些幫閒,其實小人祖上也是世代將門,只不過後來……”

原來陶思良的祖上,不但是將門,而且是一個實力頗爲不俗的將門,甚至控制了昆州衛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武職。

然而在八十多年前的一伐金羅之戰中,當時陶家的家主,率領了昆州衛的一個旅加入了討伐大軍。

在大燕軍隊中了金羅國誘敵深入的詭計之時,陶家家主正是負責守衛着後方糧道的將領。

因爲之前大燕軍隊打的一直順風順水,陶家家主對金羅軍隊難免有些輕敵,結果遭到了金羅軍隊的偷襲,丟掉了糧道上最爲重要的一道關卡,從而導致了大燕軍隊一伐金羅的慘敗,三十萬討伐大軍只有不足五萬人生還。

陶家家主雖然最後活着逃回了大燕境內,但是各大將門因爲在一伐金羅之戰中損失慘重,把怒火隨即都發到了陶家的身上。

陶家家主下了大牢,最後被判了斬立決,陶家的子弟全部被踢出了軍隊,至此一個在昆州府影響力巨大的將門,很快就不復存在了,甚至連陶家的家產都一些將門和豪強給瓜分霸佔了。

陶思良這一脈陶家子弟,後來搬到了齊州府鎮武郡的榆水縣,幾輩人依靠祖上留下的元氣功法、元氣丹藥的配方和祖傳槍法,代代苦練武藝,試圖恢復祖上的榮耀。

可惜有很多人不願意看到陶家復起,就算陶家搬離了昆州府也一樣,這使得陶家幾代人的努力,只能化爲泡影。

還好一年多前上任的榆水縣縣令周承善,有感於榆水縣匪患猖獗,府兵幾次清剿都沒有什麼戰果,於是力排衆議任命了武藝出衆的陶思良爲榆水縣捕快班頭,讓陶家終於見到了那麼一點點兒的希望,但是這少許的希望,距離陶家的復興又是那麼的遙遠。

陶思良倒是沒有因爲家族復興的希望渺茫而氣餒,就任榆水縣的捕快班頭之後,陶思良按照祖上傳下來的練兵之法,一直嚴加訓練手底下的捕快和幫閒,並且還把兩個親弟弟陶思遠和陶思鵬拉來幫忙。

最終把一羣只能在百姓面前逞威風的捕快和幫閒,訓練成了一支精銳,之後輕鬆就消滅了榆水縣境內的幾股土匪。

流竄到我們榆水縣境內的這股土匪,人數超過了六百,陶思良憑藉一百多名捕快和幫閒就敢設下誘敵之計,也是陶思良對親手訓練出來的這些捕快和幫閒,有着非常大的信心。

結果也如陶思良所預想的那樣,雖然土匪的人數是他們的好幾倍,但是最終卻被他們殺的大敗,就算沒有李斌麾下驍騎營的將士出手,陶思良也照樣取得了一場大捷,只不過無法全殲了這夥土匪。

通過對俘虜土匪的訊問,得知這股土匪慣於流竄,每次出來打劫都是傾巢而出,甚至都沒有固定的營寨,一旦發現情況不對,這夥土匪就會在幾個土匪頭子的帶領下,流竄到其他的地方繼續爲惡,所以這次是徹徹底底把這夥土匪全殲了。

聽了陶思良的敘述,李斌立即起了招攬陶思良三兄弟,乃至招攬他們手底下那些捕快和幫閒的想法。

李斌先是把自己的身份向陶思良三兄弟介紹了一遍,然後就開門見山的對陶思良說道:“陶兄弟,本將軍十分欣賞你們三兄弟的武藝,不知你們三兄弟是否願意加入驍騎營?”

李斌的話,讓陶思良的兩個弟弟陶思遠和陶思鵬,立即變的有些激動起來,不過陶思良卻面露猶豫之色,“李將軍,小人心裡當然願意加入驍騎營,可是周縣令畢竟對我有知遇之恩,所以此事我還得先徵求一下週縣令的意見,還請李將軍見諒。”

李斌隨即哈哈大笑道:“理當如此!理當如此!想必周縣令一定是個通情達理的好官,絕不會耽誤陶兄弟前程的!”

大燕帝國畢竟是武人當權,周承善這個正七品的縣令,見到李斌這個從四品的宣威中郎將,幾乎對李斌是言聽計從。

李斌說要把陶思良、陶思遠、陶思鵬三兄弟徵調到驍騎營,周承善馬上點頭同意。

聽到李斌要在陶思良手底下那些捕快和幫閒當中,招募驍騎營的新兵,周承善立馬在縣衙給李斌騰出了地方招兵。

絕大部分的捕快和幫閒,聽到驍騎營的福利待遇之後,都願意加入驍騎營當中,只有少數人考慮到自己家室,選擇繼續留在榆水縣。

最終除了陶思良、陶思遠、陶思鵬三兄弟之外,李斌又給驍騎營招募了八十六名武藝不錯的新兵,這八十六名新兵將分到秦瓊和尉遲恭的兩個隊當中。

陶思良在離開縣衙之前,縣令周承善給了陶思良三百兩銀票,並且語重心長的對陶思良說道:“安度,李斌此人本官也有所耳聞,別看他只是一個營率,可是他的驍騎營卻獨立成軍,甚得天子的器重,更是與各大將門關係密切,聽說太子和四位親王與他也走的很近,此人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本官建議你們三兄弟,不要直接進入驍騎營,應該選擇拜李斌爲主公,這對你們三兄弟的以後,會有莫大的好處!”

安度是陶思良的表字,陶思良今年已經二十六歲。

陶思良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感激的對縣令周承善說道:“多謝大人提醒,不然我們三兄弟可就要錯過一個莫大的機緣了!“

第九十六章 詩會(第五更,求票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僕兵第二百零五章 藥用光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謀士八猛將第二百四十八章 想要退休第一百一十八章 混入第一百零五章 賭注第一百八十六章 府兵鎮第三十章 加入第二百七十章 天使討伐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迴歸第二百六十一章 亡靈之災第七十四章 新禁軍第三十五章 不放棄第四十六章 棄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通牒第一百九十七章 名將第一百八十章 準備借道第四十九章 出戰第一百九十章 燕雲十八騎第二百六十一章 亡靈之災第一百九十一章 亡國公主第十九章 出發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俘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三十四章 存滿第一百一十三章 呂布和黃忠第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城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家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兵包圍第四章 典韋和許褚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城門第一百零九章 喜事第三十六章 秦瓊和尉遲恭第二百二十七章 沙漠聚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戰第十三章 兄弟之國第二百六十章 領主出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壓制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大勢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三十三章 磐石第三十六章 秦瓊和尉遲恭第一百八十章 準備借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世子揚威第五十七章 身份第十三章 兄弟之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四十八章 連敗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十五章 李家八虎第六十九章 比武開始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三十六章 秦瓊和尉遲恭第一百九十五章 動員令第一百六十六章 躲清閒第三十九章 避讓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一百一十二章 參戰第六十八章 亮相第二百六十二章 甦醒第一百零七章 生擒雙雄第三十四章 存滿第二百零三章 脫離第六十三章 天星閣第十三章 兄弟之國第二百零五章 藥用光了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二章 賭債第二百一十四章 以弱勝強第三十章 加入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肋第七十三章 金羅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呂布和黃忠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戰第一百零五章 賭注第二百三十四章 消除隱患第十九章 出發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二百二十二章 將門晚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後宅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前第二百二十四章 僵持第二百一十八章 沒了底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壞消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撕毀盟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風暴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二章 主動送上門(求首訂,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財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應第五十四章 醜漢第四十七章 比試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襄州五衛第五十五章 鉅商第二百一十八章 沒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