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因愛故生憂

沈羲和由始至終沒有想過那一枚棋子有什麼獨特,是當日在杏林園,與華富海博弈所留。

棋子只有三種材質,一是民間較爲普及的木質,二是鄉紳書館裡的黑白鵝卵石,三是高門顯貴用的玉質,當日在杏林園,園子並非白頭翁所有,而是一位豪富供養白頭翁所設。

棋子棋盤這些都是用的最好之物,也是玉質的棋子,沈羲和雖通棋藝,卻不好此道,自然不會去加以深究,棋子大小也差不多,便沒有多想。

原只是不願與蕭華雍糾纏於她外祖家之事,才隨意尋了個話茬。

“爲何還有遺留?”蕭華雍冷着臉吩咐。

天圓心思一動,抱歉躬身:“定是下面人不仔細,屬下這就收拾走。”

蕭華雍掃了他一眼:“嗯。”

天圓立刻輕輕撿起這枚棋子,輕飄飄的一粒玉子,躺在他的手心,似有千斤重,他生怕自己一個手抖,將太子殿下的寶貝給摔了,這要是磕傷了,去遠東以東刨珍珠的就又多一員。

等到天圓退下,蕭華雍才眸色如初,溫和對沈羲和道:“內侍省送來的棋局略有些瑕疵,呦呦來前,我正在爲此事問責,下人遺漏,未曾收走。”

有那麼一瞬間,蕭華雍是想要坦白,將所有種種盡數道於沈羲和。然而,一瞬間的恐懼、擔憂和踟躕,讓他第一反應還是做出了隱瞞之舉。

自狩獵場回來之後,蕭華雍就未曾隱瞞欺騙過沈羲和,亦未曾再行迷惑之舉,引她猜疑旁人,只想要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揭露。

他不知她知曉全部之後,會是何種反應,他從不行無絲毫把握之事,亦知隱瞞越久,越發不妥。更知沈羲和早已隱隱對他有所猜疑,只不過尚未篤定。

然而,他到底也只是個尋常凡夫俗子,爲愛而生憂,爲愛而生怖。

心中有懊惱亦有慶幸和隱憂,懊惱是沒有抓住方纔的機會坦白,又繼續欺瞞她;慶幸是她不知,自己不用去面對那未知的恐懼,隱憂則是知曉這是個遲早要揭露之事,現下不過自欺欺人罷了。

人都有危險的逃避心理,他亦不過是個尋常人,只不過這世間讓他逃避之事,大抵唯有與她相關。

他可以承受得起失去一切,唯獨承受不起與她回到最初的生分。

沈羲和不疑有他,另說一事:“於造供認代王一事,殿下如何看?”

“呦呦如何作想?”蕭華雍不答反問。

沈羲和:“不瞞殿下,昭寧入京之前,阿爹便與我言及諸位殿下。入京之後,我亦有多加留心,代王殿下似不過問朝堂之事。”

和假借淡泊名利的皇四子定王不同,代王沒有遊山玩水,亦未遠離朝堂,他兢兢業業做着一個親王該做之事,除此以外心無旁騖。

於陛下分憂之事,他絕不出頭;要職空缺,旁人明爭暗鬥,他置若罔聞;凡有大事,其他幾位殿下恨不能都摻和一腳,要麼渾水摸魚,要麼讓水更渾,唯有他無動於衷。

明裡暗裡,他纔是那個真正做到孑然一身,不結黨羽,不與朝臣私下往來,不收受賄賂,不暗中培植勢力。

“呦呦慧眼,老三是個明白人。自他娶了李氏,便註定與帝位無緣。”否則才漸漸認命的西涼,心思又會蠢蠢欲動,陛下定會不容於他們夫妻,“他如此,雖不能位及至尊,但日後無論誰贏了天下,必有他一席之地。”

尤其是踏着兄弟鮮血的皇子走上皇位,爲了安撫朝臣,彰顯自己的寬容,爲了安撫百姓,彰顯自己的仁義,都要留上一兩位兄弟,來證明他並非罔顧親情的冷血暴戾之君。

“如此說來,當真非代王。”沈羲和之前只是猜測,此事過於敏感,陛下朝臣都盯着,沈羲和也不好着手去調查,這纔到蕭華雍這裡尋到最終答案。

既然不是代王,那麼誰能夠全權代表代王,而令於造深信不疑?

只能是代王妃——李燕燕。

她終究是放不下國仇家恨,沈羲和有些惋惜,她難道不知,一旦她被揭露,陛下就有了理由,對西涼尚存的皇室趕盡殺絕麼?

“此事周密,代王妃深藏不露。”蕭華雍從未將目光停佇在除了沈羲和以外的女郎身上,“我詳查過,若非此事被你撞見,又有步世子深查鬧上大理寺,他們只怕要瞞天過海。”

抓起來的人已經招供,他們原打算今年大幹一筆,到了年末就徹底收手。

年前各地官府都事務繁多,對於一兩個墓地被動的報案不會立時偵查,他們也已經計劃在各地鬧出幾樁人命案子來擾亂視線,等年後再來追查,他們早已逃之夭夭。

說來也是步疏林執着,沈羲和纔會去銀樓走一趟,鬥金銀樓也已經查封。

而蕭華雍主張各地官員發放告示,若有購得之人可拿到衙門,由官府見證,苦主以半價贖回,權當是行善積德,且從墳地裡拿去之物,諸多人也不願留着,銷燬若是被看見,視爲盜墓案同夥,能夠拿回一半損失,也算公道。

許多購得贓物之人都拿到官府,官府會問清何處購得,如此一來就將沾手的人員儘可能一網打盡。

“殿下亦認爲乃代王妃所爲?”沈羲和有些詫異。

“非代王妃一人可爲。”蕭華雍道,“她定與人共謀,才能周全自此。”

陛下和朝廷諸人都沒有懷疑到李氏身上,不是因爲他們不夠足智多謀,而是他們不信表面上衝動易怒,對皇家的仇恨明明白白擺在臉上的李氏是個城府極深之人。

李氏這些年的僞裝騙過了所有人,自然還有另一點,沈羲和與蕭長旻將於造是假冒之事做得天衣無縫,令百官乃至陛下都無從懷疑,故而他們會被誤導,以爲於造臨死也在胡亂攀咬。

尤其是陛下,他應該是對代王最瞭解之人,他更不會信此事書代王所爲。只有沈羲和、蕭長旻以及蕭華雍篤定,於造並未說謊。

第159章:又開始誤導她第790章: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686章:崔晉百重傷第31章:比她還體弱第828章:弒君矯詔第558章:絕不拋下第478章:送嫁妝第762章:黑鷹來襲第469章:她並不是任人欺凌第556章:呦呦,你不理我第411章:沒有太后只有太上皇后第461章:你是蒼天對我的憐憫/懲罰第549章:太子殿下很好哄第678章:一力承擔第707章:髒私罪可判十年第508章:工具人步世子第361章:又變了花樣的太子第461章:你是蒼天對我的憐憫/懲罰第136章:她的哥哥三歲第75章:暫時較爲順眼第635章:小打小鬧的見面禮第172章:太子對情敵的辦法第748章:短暫逃脫第728章:我要你以身相許第339章:想與你有個家第825章:皇孫降世第275章:逼我以脣相渡第266章:岳父看女婿,越看越氣第39章:一杯綠茶第531章:與我談話,你不配第814章:追查當年第692章:中的毒來自同一個地方第49章:沒有拒絕的資格第425章:又一杯綠茶第739章:看透太子的心思第83章:願清輝明月,永伴身側第398章:太子殿下人人畏懼第119章:她是極致的耀眼第631章:爲夫甚至折服第309章:可有一絲歡喜第263章:沒有藏好的棋子第219章:終究送出去的骨哨第444章:一起被抓第835章:兄弟相殺第124章:好一個皇太子第214章:公主與崔少卿是情敵第402章:做夢都想手刃我第428章:借屍還魂第498章:這天下,我要第640章:蕭華雍絕非長壽之人第480章:傳宗接代之意第140章:陛下不會教養子女啊第592章:坐等借力打力的太子妃第470章:太子殿下不是你最佳選擇第 490章:太子殿下有苦不能言第391章:垂死的掙扎第696章:我想任性一次第814章:追查當年第412章:不是帝王勝似帝王第129章:滴水不漏第360章:羲和欲出手第21章:沈姑娘,某受教了第81章:差一個就集齊了第24章:搞完事就跑的太子殿下第522章:我想你待我更好些作者請假守靈中第400章:權欲至人六親不認第306章:他傾心你第581章:成爲對照組的太子真小心眼第492章:只想做你一個人的好夫君第379章:願殿下長壽安康第106章:最喜之物贈最喜之人第251章:儲君如此,國之幸第229章:呦呦聰睿第317章:嫁,爲何不嫁?第249章:細數太子殿下的好第704章:烈王殿下專業擡槓第105章:心有靈犀一點通第477章:各花入個眼第797章:有小聰明卻無大智慧第151章:以命作賭第169章:他只要她好好活着第374章:合作無間第150章:一杯毒酒第54章:她真敢說第370章:心思不正的人第528章:各懷心思第227章:驚險重重第591章:天不佑陛下第752章:太子妃之策是上上策第251章:儲君如此,國之幸第597章:一錘接一錘的證據第245章:崔少卿暗搓搓的使壞第533章:只有你能與我平分秋色第320章:不在乎你是男是女第473章:蜘蛛香第125章:服毒自盡第620章:太子妃,人人畏懼第65章:他可是做足了功課第235章:被人贓並獲的步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