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羲和聽得怔住。
謝國公府之事鬧得沸沸揚揚,謝韞懷斷髮義絕也轟動京都,她知曉謝韞懷在謝國公續絃之宴上直指謝國公謀害發妻,卻不知竟然是這樣謀害。
謝國公啊,一個京都人人稱道的大善之人,一個將忠孝仁義刻入了京都所有人印象中的人。
當年謝韞懷義絕指責他謀害發妻,每一個人信,人人都稱是謝韞懷受不了喪母的打擊,不懂體諒父親中年喪妻,謝國公府人丁單薄的苦楚
兼之他斷髮義絕本就有違孝道,據聞喜宴之上謝國公悲痛欲絕,甚至自責自己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沒有顧慮到謝韞懷少年喪母的心情,更是當場要悔婚云云。
“何至於如此……”沈羲和有些心疼面前這個清風霽月的男子。
“他少時心有所屬,女方卻與人有婚約,他無奈之下才娶了我阿孃。”謝韞懷不知道爲何,面對沈羲和竟然有一種願意傾吐的衝動。
這些埋藏在他心口積壓着沉甸甸的傷痛,在這一刻彷彿找到了一個可以一吐爲快的缺口。
“人人都道他愛重發妻,莫說妾室便是連個通房也無,我阿孃想來曾經也是這般以爲。”
謝韞懷輕嘲一笑:“他的繼室,便是他少年之愛慕,我不知他是何時聽聞她已守寡多年,更不知他們是何時有了首尾,他不捨她爲妾,又想與她相守,便只能讓我阿孃騰位置。”
即便如此,人人稱道的謝國公,也不可能背上殺妻之名。所以他用了三年的時間來達到目的,自他阿孃發病,整整三年,他煞費苦心,讓妻子每日喝着不對症的藥,眼睜睜看着她一點點枯萎,每日還假作情深噓寒問暖。
本朝有律:以妾及女客爲妻,徒一年半。
妾不得扶正,一旦爲妾,便是正妻死了,也只能續絃,不可將正妻扶正。
聽了這話,沈羲和便想到了蕭長瑜和卞先怡,蕭長瑜也是捨不得卞先怡爲妾吧,這纔想娶了她,讓她不知不覺病逝,然後續絃就能娶卞先怡。
“齊大夫……”沈羲和有些歉意,不知這內情,引了謝韞懷的傷心事。
謝韞懷卻輕笑着搖頭示意他無事:“他素來與人爲善,且作局精妙,我便是扭送了那些郎中去衙門,郎中也不敢攀咬,只得承認自己醫術不精,醫術不精並不違法,沒有招搖撞騙,以沒有下毒害人,便是迫於國公府威勢,也不過吃頓板子。”
正是因爲如此,他在謝國公府一刻也待不下去,他怕自己那日紅了眼,持刀弒父。
謝戟不配他以命抵命!
“我一個與父親斷髮義絕之人,人人口中不孝不義之徒,顧女郎若是嫁與我,便一生遭人非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百善孝爲先。
當年謝韞懷的舉動,確實遭人病詬,且他有此舉在先,便是絕了此生的仕途。
謝韞懷骨節分明卻佈滿深淺不一傷痕的手慢慢整理他拿出來的藥具;“且當時我離了國公府,轉頭迎娶顧女郎,顧相若是勸我回府便是傷我,顧相若是不勸,只怕我斷髮義絕會被傳爲是顧相唆使,須知顧家無嫡子。”
謝韞懷字字發自肺腑,他說的沒有錯。
他和顧青梔,沒有誰辜負了誰,怪只能怪有緣無份。
“你爲何不願當面與她退親?”便是不願說明內情,親自說個明白也好啊。
“郡主,我當年聲名狼藉,我退婚旁人知會言我有自知之明或是不敢冒犯相府千金。於顧女郎而言,實則並無名聲上的損害,我若親自與她退婚,便不是這般了。”
沈羲和靜靜地看着謝韞懷,原來他是這樣想。
沒錯,婚姻是父母之約,他尋顧相退婚是坦蕩,若他還要見顧青梔一面,京中必有顧青梔與他早就兩情相悅的傳言,或者更不堪。
那時候顧家烈火烹油,不知多少雙眼睛盯着,但凡逮着一點也會大做文章。
他只是不想污了她的名聲。
“若是她願與你歸居田園……”
“不會。”沒等沈羲和說完,謝韞懷便斬釘截鐵打斷了她,“郡主,她是顧女郎,是京都閨閣典範,是世家女之首。”
一個將教養、責任、感恩刻入骨子裡的女郎,是不會爲了兒女私情拋下屬於顧家嫡女應當肩負來的使命。
謝韞懷站起身,挎上藥箱:“若她想,她有千百種法子不嫁入皇家,但她選擇了義無反顧,因爲她是顧女郎。”
話落,謝韞懷對沈羲和行禮告退。
他走到門口卻頓了頓,身未動,緩緩轉頭,半邊側臉對上沈羲和:“郡主,亦然。”
沈羲和驀然看着謝韞懷一步步走遠,最後消失不見。
她失神地望着窗外,不知何時淅淅瀝瀝的小雨細密地斜飛下來,她情不自禁走到窗前,看着煙雨朦朧,不由低聲一笑:“未曾想,最知我者,竟是你。”
顧青梔有千百種法子不嫁入皇家,沈羲和亦有。
然則,她們都選擇了孤注一擲,是因爲責任讓她們義不容辭。
儘管顧家最後還是一敗塗地,但顧青梔心中無悔也無愧,她盡力了。
謝韞懷與她說這麼多,是想要告訴她,她還有選擇的餘地,謝韞懷不希望她陷入皇權的漩渦,只因一腳踏入,非生即死,便是成爲最終的獲勝者,也必然精疲力竭,滿目瘡痍。
那又如何呢?
她確然可以選擇一輩子做阿爹和阿兄的嬌嬌女,裝着天真無知,享受着他們拼盡全力圈出來的安寧與舒適,可一旦沈嶽山他們也落敗了,她能好到哪裡去?
她只怕連死都羞於與他們葬在一起。
他們是一家人,相互扶持,共同出力,纔是一家人。
權利是一隻無形的手,操控着所有人心,將每一個人強勢推動着不得不入局。
沈家無路可退,身爲沈家的一員,她責無旁貸!
“煙雨落,秋風起。有人賞雨景,有人盼雨疾,也有人……”沈羲和素白的手伸出窗戶,感受秋雨的涼意,“等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