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

bookmark

說道這裡,賈權走到黃瓊的書案後。拿起他的條陳仔細琢磨了一下,纔拿起筆來重新按照黃瓊的語氣寫了一份。放下筆吹乾後,賈權拿着被自己修改過後,或是說刪減後的條陳,遞交給了黃瓊。

接過賈權修改過的條陳,黃瓊大致看了一遍之後,卻是搖了搖頭道:“先生,你的這個意思,本王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這種方法,對朝廷的歲入也一樣影響很大。尤其是這個宗室超額所佔土地繳稅之後,朝廷酌量給予鹽引補償一事相當的不妥。”

“我朝每年歲入最大的兩頭,除了田賦之外就是鹽稅。你的這個想法雖好,可也無意於剜肉補瘡。而且按照這些宗室這些年,被嬌慣出來的龐大胃口,朝廷給多少鹽引才能滿足他們?給少了他們一樣不幹,給多了朝廷歲入一樣受影響。”

“鹽引這一條,就不要去考慮了。不過,你這個限定宗室所佔田地數量,超過數量徵收捐稅的想法,本王倒是認爲值得考慮。只是這個佔地上限,咱們還需要再商議一下。兩萬畝,這個數量有些多。”

對於黃瓊的態度,賈權笑了笑道:“王爺之所以給一定的鹽引,其實權的真實想法是此事不宜急躁。這些鹽引只是暫時用來壓制與削弱,那些宗室對此次改變不滿。待到所有問題都解決了,鹽引什麼時候想要收回,不就是朝廷一句話的事情嗎?”

“而且權在條陳上寫的,這些鹽引不是終身的,而是需要朝廷每年重新發給的。只要這個權利朝廷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想要削減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嗎?王爺,捨得捨得,有些東西有舍,才能最終有得的。你不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又豈會老老實實的接受改變?”

“至於設定宗室佔田的上限,權的意思是一府,而不是一家。其實這天下的宗室,每一戶都是一個家族,也可以稱之爲一府。當然所有的宗室族長,都是歷代的天子。但每一個宗室,卻都是以爵位最高的,爲實際的族長。”

“就像您就藩之後,您的子孫也會以襲爵的嫡系子孫爲實際上的族長。這一府,可能包含着一個郡王或是郡公,幾個奉國將軍或是奉國中尉,乃至什麼宣德郎、朝請郎一類的。其中可能有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宗室。”

“這些宗室一共以兩萬畝地爲上限,王爺,這個數量已經是最低了。再低,您也要考慮一下皇上的心態,以及這些宗室的反彈。更何況,這些宗室一個個都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您總不能真的逼他們去種地吧。”

“其實王爺,權還有兩個辦法沒有說。權以爲接下來還可以採取兩個辦法,一個是允許宗室可以參加科舉,將眼下的宗室只能參加選官的制度,變更爲改爲與前唐一樣五服之外非宗室,可以參加科舉或是經商。”

“還有一點,就是涉及到王爺自身了。其實王爺可以向皇上建議,從本朝皇子開始改變皇子分藩國策。所有的皇子,統統不在分封藩地。即便是就藩也不在發給永業田,原有的已經就藩皇子永業田統統收回,全部改爲俸祿制。”

“以本朝皇子爲天下宗室表率,推行起來新政纔會阻力小的多。王爺,開國已經百餘年,此事可謂是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但此事又是涉及到天下宗室,是萬萬不可操之過急的。權以爲,小火慢燉更適合這次的改變。過於操切,只能是適得其反。”

“至於您的這個條陳上,攤丁入畝與請開海禁這兩條,這兩條權不是不認可,也不是不能上。但問題是眼下海上貿易,都掌握在桂林郡王府手中。您的這個條陳一上,可謂是立即將桂林郡王府得罪了。”

“自前唐末年絲綢之路沒於吐蕃之後,海上通商之路便成爲中原與海外諸國貿易,幾乎是唯一的通路。再加上與東瀛以及新羅,這海外貿易動輒每年利潤在千萬。即便是三成上繳給戶部,可留下來的七成也足以讓桂林郡王府富的流油。”

“而且桂林郡王府,每年的進項究竟有多少,誰也不知道。他們每年上繳的那些錢,說是三成,誰又能分清楚?王爺,桂林君王府的茶園,遍及江南東西、兩浙、福建諸路,瓷器也遍及江南西路、福建路。我朝出口兩大熱門,茶葉與瓷器對於他們幾乎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至於絲綢和藥材雖說需要對外採購,可江南的商家又有幾個,敢不給桂林郡王府面子低價的?又有幾個敢於桂林郡王府漫天要價的?甚至別說不敢討價還價,還要上趕着去討好桂林郡王府。”

“權雖不是商人出身,可桂林郡王府的事情,權也略微聽說一二。桂林郡王府因掌握着幾乎整個大齊出海商路,行事極其霸道。在收購絲綢的時候,經常刻意壓價。滿江南的絲綢商戶,雖說心中憤怒不已,但卻是因爲命脈都掌握在人家手中,卻是敢怒不敢言。”

“桂林郡王府掌握這個海外貿易,可謂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可權看卷宗,卻是從太宗年間,桂林郡王府上繳戶部的錢額,卻是基本上便沒有變過。可現在已經開國百餘年了,桂林郡王府每年的獲利還是那麼多您信嗎?”

“開放海禁,准許商戶在朝廷指定港口貿易,這是解決朝廷歲入不足的一個好策略。江南的商戶,也會大力支持的。可這吃獨食到如今,已經百餘年的桂林郡王府能答應嗎?要知道,在稅賦達到一定程度之前,朝廷現在還無法得罪桂林郡王。”

“桂林郡王每年上繳的稅賦,雖說是一筆糊塗賬,可對眼下的朝廷來說還是至關重要的。朝廷每年發給河工的錢糧,有七成是來自桂林郡王府這三成稅賦。民間向來都有桂林郡王府打噴嚏,朝廷便要傷風的說法。要是真的鬧翻了臉,恐怕朝廷就先受不了。”

“桂林郡王府是開國第一功臣之後,不僅在朝中,甚至在民間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如果朝廷來硬的,恐怕朝廷的正統性首先就要受到懷疑。更何況,王爺您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武威錢莊。”

“現在朝廷銀錢流通,諸路上繳的稅賦,官員俸祿發放,乃至除了地方衛軍由諸路就近撥給之外,各地邊軍以及四大營官軍餉銀,的都要靠着武威錢莊,才能免去來回押運奔波之苦,甚至可以說比朝廷自行押解更有保障。”

“而且戶部每年在武威錢莊得到的利息錢,對朝廷歲入來說,雖說解不了大急,可也是一筆不菲的進項。可這麼一弄,雖說戶部與兵部是省了事,而且餉銀押運安全也有了保證,每年還能得上一筆利息錢。”

“可問題是幾十年積累下來,可以說整個大齊朝變相被綁在了武威錢莊,也就是他們桂林郡王府上了。只要這個武威錢莊在一天,只要桂林郡王府不公開造反,大齊歷代皇帝就沒有一個敢動桂林郡王府的。您的這個條陳,權可以說,即便是遞上去了,皇上也不會批准的。”

“至於攤丁入畝,倒是一個解決丁銀收不上來的好辦法。可您的這個條陳上,還加上了官紳一體納糧當差,您這個是把自己推向與全天下讀書人爲敵。王爺,千里當官只爲吃穿,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不爲了這點特權,誰出來當官?不爲了這點特權,誰還肯十年寒窗苦?說句大不敬的話,當年太祖皇帝起兵造反的時候,便告訴那些從龍將領,咱們打天下真的是爲天下蒼生。等到滅唐之後,大家回去該種地種地,該販私鹽去販私鹽。”

“您看一下當時大齊軍,不立馬潰散就怪了。所謂出人頭地那都是虛的,只有利益纔是根本。按照您的條陳上,您是先將天下宗室都得罪了。在把桂林郡王府,放在自己的敵對位置上,這個又把自己推向了天下讀書人的對立面。”

“王爺,您這可不單單是四面樹敵可以比喻的了。這個條陳,一旦公佈天下,您幾乎就成了全天下權貴,以及那些已經取得功名,或是未取得功名讀書人的死敵。到時候,宗室、官員,加上全天下的讀書人,即便皇上是意志在如鐵,可也不能不三思而後行了。”

“而且您的這個奏摺,就算皇上留中不發,可未必就傳不出去。皇上微服私訪的事情算是機密吧,可結果就不用權說了吧。到時候背後有人在推波助瀾,就算您想置身事外都根本不可能。”

“王爺,別忘了無論您怎麼做,背後唯一能讓您依仗的就是皇上。而眼下觀皇上,在政事上一味的在求穩。您的這個條陳上去,一旦引起天下震怒,宗室、桂林郡王府、讀書人,三方聯起手來,皇上能爲您頂住這個壓力嗎?”

“宗室和桂林郡王府的壓力,也許對皇上來說不算什麼太大的問題。這些人就看你皇上怎麼做,只要皇上想做,一味強壓也不是全然壓不下來。可這全天下的讀書人呢?您到時候讓皇上怎麼自處,還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您嗎?”

“要知道,這些人雖說沒有兵,沒有什麼天大的權利。但這些讀書人,可是掌握着天下的話語權。史筆如刀,這些人可比宗室和桂林郡王府王爺難弄的多。您不能一口吃一個胖子,事情還是要一步步的來。先解決宗室問題,至於其他的暫時先放一放。”

賈權可謂是苦頭婆心,甚至可以說句句都說到了要害上,勸諫黃瓊不要意氣行事。尤其是最後一段話,幾乎是正中黃瓊的要害上。如果皇帝那邊真的頂不住上擠下壓,到時候黃瓊真的搞不好會被推出來當替罪羊。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五百章 夾帶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