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

bookmark

哪怕就算這位太子登基之後,真正的想重新啓用自己,恐怕滿朝文武也不會答應,他啓用一個聲名狼藉之人爲相的。自己還在這裡眼巴巴的盼着他,能坐穩儲君之位,自己可以東山再起。現在看來,這一切不過是自己的空想罷了。

太子這番話雖說是在安撫自己,可未嘗也不是在告訴自己。自己在他那裡,不是無可替代的。雖說狡兔三窟的道理,張遷也不是不明白。但這麼當面被告知,無疑有些感覺到被打臉,外加實在寒人心。

不過張遷到底是張遷,這個城府和心態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的。雖說對太子的所作所爲,頗爲有些心寒。但知道太子爲人的他,面上沒有露出一絲的不滿。因爲他知道,自己一旦流露出哪怕一絲的不滿,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條。

這位太子的手,可不是一般的黑。對於那些對他已經沒有用的人,他不會介意讓他們在這個世上消失的。想到這裡,知道自己在這裡待的時間已經不短,眼下心中更有些心寒的張遷,已經不想在這所太子別院繼續在待下去了。

便拱了拱手道:“多謝殿下厚愛,張遷心裡感激涕零。臣保殿下別無所求,只是希望太子殿下能夠繼承大寶,開創我大齊一番盛世,就心滿意足矣。臣已經在這裡待的時間太多了,在繼續待下去恐怕就要引人注意了。”

“皇上讓臣三天之內,辦完一切交接。家父又要回鄉定居,家中事務繁多,臣也就此告辭了。不過臣臨別之前,有句話還是要說的。也許是忠言逆耳,可這是臣臨別時候的肺腑之言,還請殿下能夠聽一聽。”

雖說對太子的一些所作所爲,內心中已經有所不滿。可畢竟這麼多年來,一直爲太子馬首是瞻。有些東西,對於他這個太子的嫡系來說,已經深入到骨子裡面去了。張遷覺得有些東西,自己還是要說的。

只是他還未來得及說,太子卻已經打斷了他的話題:“什麼,張老侯爺也要返鄉?父皇不是已經恩賜莊子,留張老侯爺在京恩養,怎麼老侯爺也要返鄉?”

對於武昌候準備返鄉這個消息,太子甚至感覺到比張遷被撤職還要震驚。無他,這個一心要學當年桂林郡王,在太祖皇帝準備易儲時死保太子,也就是後來太宗皇帝。雖然已經致仕,但對皇帝和朝局依舊有很大影響力的武昌候,是鐵桿的太子派。

更是這位太子,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去年朝中一些大臣,上書皇帝希望太子能夠參與國事,以便爲今後做準備的摺子,就是這位已經致仕的武昌候發起的。他一旦離開了京城,對自己實力削弱程度,甚至要超過張遷這個錢袋子被撤職。

“家父因何做出這種決定,臣到現在還不得而知。臣只知道,家父在皇上從英王府回宮之後就被召進宮。回來之後,就像是老了十幾歲一樣家父,便安排人收拾行李準備返鄉。家父做出這個決定之後,臣也是相當的吃驚。”

“因爲家父致仕,皇上並未放歸回鄉。而是在京賜府居住,隔三差五便召進宮陪着皇上說說話、下下棋,並恩准家父死後可以陪葬皇陵。可以說恩寵並未有任何的削減,甚至可以說開國以來罕見。”

“但那日家父從宮內出來後,便做出了返鄉決定,無論臣怎麼問他老人家都未鬆口。而皇上,也沒有做任何的挽留。只是恩賜了一萬貫錢,作爲家父返鄉的路費。不過家父雖說並未告知原因,但臣猜測與臣所做之事有關。”

“臣未能爲殿下盡全功是爲不忠,現在又因爲臣之事牽連到老父是爲不孝,臣真的是罪該萬死。不過臣這一去,可謂是與殿下關山萬里,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見。臣臨別之言,還請殿下能夠聽進去。”

“殿下,臣與英王雖說只有一面之緣。但臣觀英王此人雖然年輕,但絕非那種年輕氣盛之人。而且多謀善斷、心思縝密,忍耐力更是極強,最關鍵的是知道什麼時候放棄該放棄的東西。其城府之深,絕非端王、景王那種小聰明能夠相比的。”

“甚至便是蜀王,與之相比恐怕也略差半籌,決不可等閒視之。雖說英王現在手段還稍顯稚嫩,在朝中也並無自己勢力,但殿下絕對不可因此輕視之。此人一旦成熟起來,勢必會成爲殿下的心腹大患。”

“以臣之見,對此人殿下還是要儘可能的與之爲善,如果能夠拉攏過來是最好。如果實在拉攏不過來,還是儘早除去後患爲好。總之,此人決不能留在京城。哪怕是動用一些非常手段,也要讓他提前就藩。”

“只要離開京城,沒有了皇上的庇護,他也就掀不起什麼太大的風浪來了。不過,殿下千萬不要想着徹底除掉此人。尤其是眼下,皇上對其看法正在快速改變的時候。殿下,那個流言放出去了,可現在一點效果都沒有。”

“足以說明此人,眼下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不一般。否則,皇上豈有不調查之理。可現在的形勢是,流言已經傳來了數日,皇上只是在追查流言來源,至於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去做。如果這個時候動手,您這是在給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煩。”

“殿下若是真的想要徹底除掉他,也要等他到了藩地在動手。但臣的建議,還是儘可能的不要與此人翻臉。即便真的不能做朋友,但也不要做敵人。尤其是在眼下,時局還有些微妙的時刻。相對於這個英王,端王與景王才更是您的當務之急。”

“孤看你是一朝被蛇咬,現在也是十年怕井繩了。孤這個九弟的確有些小手段,可遠沒有達到你說的那個地步。你大可不必擔心,孤弄死他一個,就像是碾死一個臭蟲一般簡單。他不過是一個淮陽餘孽,又能掀起什麼大的風浪來。”

“這次是他誤打誤撞,下次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放心,他施加在你身上的羞辱,他日孤一定加倍幫你找回來。”對於張遷這番苦勸,太子並未放在心上。對於太子來說,黃瓊最多也就是一個麻煩製造者。要說作爲對手,他還遠遠的不夠資格。

看着太子根本沒有將自己的勸諫,當做一回事。骨子裡面,還充滿了對英王的輕視,張遷也只能苦笑着搖了搖頭。早在張遷進士及第,踏入這個官場的時候。他那個武昌候的父親,就曾經與他說過。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輕視你的對手,哪怕這個對手實力在弱小。

現在的英王,給張遷感覺就像是綿裡藏針一樣。年紀雖輕,但這城府卻遠非其餘皇子能夠相比。外表看起來客客氣氣的,但內心真正想着什麼,別人卻是永遠都猜不出來。而且這位與永王交好的英王,現在的實力真的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弱小嗎?

至少別的不說,有那位號稱京城最大混混頭子永王的支持,至少在耳目上這位英王的靈敏程度,甚至要超過這位當朝太子爺。雖說平日裡面看似不顯山、不露水的,但真到關鍵時刻,恐怕那位永王的作用就遠非一般官員能夠相比的。

而且以這位英王那天在劉虎家門外,軟硬兼施的手段來看。他若是要出面拉攏官員,未能就真的一事無成。一二品大員雖說明哲保身的居多,可那些中下層官員,卻未必就沒有燒冷竈的心思。

尤其是眼下英王,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在上升的時候。至少這個冷竈,未必真有看起來那麼冷。皇上的兒子雖多,可張遷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位皇帝日常會去哪個兒子的府上做過客。這次居然能到這位英王府上,一待便是半天不說,而且隨即便晉封了爵位。

雖說看起來是老子看兒子很正常,老子給兒子晉封本該就是的爵位也很正常。但皇帝的這番舉動,如果真要細品的話,這其中蘊含的意味,可並非看起來那麼簡單。在張遷看來,這完全是皇帝在向外傳遞一些什麼。

英王從出宮時,以十八歲之齡卻只封了一個郡王,而且侍衛和府中的奴僕,都是眼前這位太子爺指派的。說明在剛出宮的時候,皇帝對這個兒子也未必也看上眼。但至現在,不過短短數月便獲得如此大的改觀,足以說明這位英王絕非簡單人物。

這種心機、這種手段的對手,這位太子居然如此的輕視和託大,豈能有不吃大虧之理?也許,在不遠的將來,這位大齊朝的儲君,當朝太子爺壞事恐怕就要壞在,英王這個他眼中的臭蟲手中。

不過,儘管對太子如此輕視可能會成爲自己最大對手英王,內心之中感覺到不滿。但張遷這個人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相當的識時務。這位太子爺,明顯已經失去了繼續聽下去的耐心,自己的勸諫也壓根就聽不進去,他也就閉口不言了。

有些事情說多了,對於有些人來說,只能是適得其反,成了討人嫌了。自己該說的說了,不該說的也說了,聽不聽就在這位儲君自己了。自己能說這些,對這位太子爺已經是仁至義盡。想到這裡,張遷便告辭離去。

看着張遷離開時有些蕭索的背影,太子的臉色隨即便陰沉了下來。沉聲對被他召進來的幾個心腹道:“告訴那些人,到了該行動的時候了。孤這個九弟,給孤帶來的麻煩已經夠多了。孤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過了一個月,孤不想再看到活着的英王。”

“另外,再派幾個好手陪着張大人南下,嚴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倘若發現他有什麼不臣之心,該怎麼做就不用孤交待你們了吧。還有太醫院那位給趙王看病的大夫,等趙王西行的時候,送他一同上路。以免孤的那位弟弟,一個人在那邊孤單。”

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