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

bookmark

“那天李大夫與權說後,權便感覺有些不對勁。以這位郭太醫的爲人,就算對李大夫的爲人和醫術在信任,就算二人如何在惺惺相惜。以郭太醫的爲人之謹慎,輕易也不會拿着皇后的脈案討論。一國之後的脈案,豈能是如此輕易便拿出來的?”

“若是這一點都不明白,這位郭太醫又如何爲皇上如此重視?權總感覺,此人這番舉動絕對不是表面上看着這麼簡單、應該是在向李大夫,或是說向王爺表明着什麼。事後,李大夫曾經找過我,談及二人相交的事情。”

“考慮到此人地位特殊、機會難得,如果王爺能得此人助力,對王爺也是一件大好事。當時情況又有些緊迫,所以權也就擅自替王爺做主了,還請王爺恕罪。”賈權說這番話的時候,嘴上雖說是請罪,但臉上卻是微微有些得意。

似乎對自己當初代替黃瓊做的這個決定,賈權的眼睛咪成了近似於一條縫。而當每次他這個表情出現的時候,都代表着他心中對某個決定,不是一般的得意。對於這個傢伙這幾乎是習慣性的動作,黃瓊權當做沒有看到。

在黃瓊看來,無論什麼人都是有弱點的。若是賈權真的一點弱點都沒有,黃瓊反倒是不敢像現在這樣放手使用。作爲一個草根出身的人,賈權雖說滿腹才華,但此人最在意的卻是別人對他才華,或是說某種決定的肯定。

對於這樣的人,有時候讓他適當的翹點尾巴,比敲打他可是管用的多。毒士後人嘛,偶爾的得意一些也是應該的。而此刻,將心思都放在他口中那位郭太醫身上的黃瓊,對於這個傢伙臉上的自得,更是權當做沒有看到。

聽完賈權簡單的介紹那位郭太醫的身份,以及與那位李大夫相交的情況。黃瓊直接點頭道:“這個主,先生做的好,何罪之有?告訴李先生,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有什麼用度,就直接從賬房走。但要把握好尺度,既要結交下來,也不能顯得可以討好,反倒落了下乘。”

對於這位郭太醫,黃瓊還是第一次聽說過此人,一時也不太好下決斷。不過能得皇帝如此器重,骨子裡面又透露出一絲清高的做派,肯定不是一般人。現在既然向自己拋來了橄欖枝,自己沒有道理不接着。

黃瓊可沒有自大到自認自己魅力十足,自己重傷幾乎不治的時候,皇帝陪着自己過了一夜。便有那個魅力讓這位一向清高,從不與朝中重臣以及皇子來往,皇帝的私交摯友都來攀附,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之所以同意李大夫與這位郭太醫交往,黃瓊無非是抱着多條朋友多條路的想法而已。如果此人與皇帝之間的關係,真的像是賈權說的那樣。與這樣一個人交往,對自己終歸不是壞處不是嗎?想來賈權也是看到這一點,才答應那位李大夫所請吧。

就在賈權以爲黃瓊沒有什麼事情,準備去無量觀辦理安置陳瑤一事的時候,卻又被想起一事的黃瓊給喊了回來:“先生,那天救本王的幾個人,都請回來安置好沒有?這幾個人對本王有救命之恩,你一定要好好的照顧。”

正事談完了,黃瓊突然想起陳瑤請回來的那些人,也不知道請回來沒有,連忙開口詢問。母親當初告訴自己,一定要給予這些人足夠尊重的話,黃瓊可是沒有忘記。雖說這些天一直沒有想起來有些失禮,但自己那天的情況幾個人應該已經看到了。

聽到黃瓊的詢問,賈權連忙道:“回王爺,您出事的當天便都已經接過來了,現在都安置在後院。只是您出事後,皇上親自來英王府待了一夜,直到您脫離危險才離開。這些天弔唁的官員,又是絡繹不絕。”

“再加上那位範長史,又是一個看到雞毛蒜皮都能抓住不放的人。這些人既不願意拋頭露面,又不願意與那些官員見面。權便將他們安置在了最後面的一層院子,打發了幾個手腳伶俐的丫鬟去伺候。”

“權也交待了府中之人,無事不得去打攪,更不許對那個蘇長史言。您出事的這些天,那個蘇長史總算是到府應差了。您不知道,這個傢伙雖說總算肯出面幫忙了。可這個傢伙,真的是讓人頭疼。到府裡面,橫挑鼻子豎挑眼的。”

“有些來弔唁的官員,見到他在這裡,連話都不肯說。甚至有放下喪儀轉身便走的。後來通過永王權才知道,這個傢伙是朝中有名的烏鴉嘴不說,簡直就是一個官場另類。他一個翰林學士,不去好好起草制誥,偏偏什麼事情都願意參合一腳。”

“他可謂是上參天、下參地,中間是個官員只要不入他眼的,動輒便上本參合。滿朝的官員就沒有一個沒被他參合過的。便是他們翰林院三任掌院學士,都被他參合了個遍。這些年被他參倒的官員,足足有十餘人。”

“聽說皇上剛冊封景王與端王的時候,第一封不滿的奏摺便是他上的。這個傢伙當時那封就差指着皇上鼻子罵,連前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前唐玄武門之變都搬了出來的奏摺,幾乎是轟動了整個朝野。聽說皇上接到這封奏摺之後,當時臉色就變了。

“便是您,也被一樣被他參合過。就是您二次去劉虎家之事,他也給您紮紮實實的上了一道彈劾奏摺。說您爲侍妾之事,不僅去污穢之地探視侍妾與前夫所生之子,有亂了天家血脈之嫌。又與京兆尹發生衝突,爲侍妾之事幹涉地方有司。”

“這次他雖說總算到府應了差事,可這個傢伙見到夫人的喪事規制之後,又要待事畢後,上摺子參合您違背祖制,擅自以王妃之禮給妾室辦喪事,還是一個沒有名分的妾室。若不是皇上追封了夫人爲孺人,將此事給壓了下來,沒準事後這個傢伙真的會上摺子。”

“這個傢伙,搞的滿朝就沒有人不討厭。自進士及第被選入翰林院之後,便一直在翰林院坐冷板凳。他這種在六部歷練的時候,就敢上奏摺彈劾六部尚書、侍郎的人,又有那個掌院學士吃飽了撐得敢用他?”

“別說知制誥、左拾遺這樣,一向都是從翰林院簡拔的官員一直都沒有混到,更沒有外放過知州一類的掌印官。甚至便是一路學政、一府教諭,這樣的翰林學士外放時,慣例的官職都沒有坐過。”

“倒不是翰林院不想把這個傢伙踢出去,一個是禮部的人一聽他去,堅決死活不同意。二是每次翰林院有外放的機會,這個傢伙總是第一個上名單,可每次都被吏部給否了。結果這個傢伙從觀政結束分發到翰林院,到現在還是在翰林院,十餘年竟然沒有挪過一步。”

“只是這個傢伙雖說惹人厭,可這品級卻是一直沒有耽誤升。從七品翰林侍讀學士,這些年居然一直安安穩穩的做到了四品承旨。前任掌院學士,幾次想把他踢出翰林院都未能成功,自己反倒是被這個傢伙參倒。聽說這次調任英王府長史,翰林院還擺了三天的酒。”

“權擔心,若是被他看到這幾位身上都帶着刀劍的江湖人士,搞不好又要生出一些事端來,所以纔將那些人安置到了後宅。要是被這個傢伙看到了,肯定又要上摺子彈劾您,結交江湖匪類、其心必異不可。”

“真不知道,皇上怎麼會派了這麼一個活寶加刺頭,來咱們英王府擔任長史?對了王爺,您現在既然已經恢復過來了,您是不是去探視一下那些人。不管怎麼說,那些人對您也是有過救命之恩的。”

賈權並不知曉黃瓊遇刺的詳情,也不知道那幾個人本身就是黃瓊請回來的,更不知道黃瓊自身也算是高手之一。還以爲真的是那幾個人出手,黃瓊才倖免於難的。擔心黃瓊再一次遭遇到什麼的他,還是想要將這幾個人留下來。

對於那位好搞事蘇長史,黃瓊倒是沒有太在意。他晉封親王,按照所謂的祖制是要配備屬官的。那位蘇長史,只不過是第一個而已。至於他的爲人,這種雞蛋裡面挑骨頭的人,歷朝歷代都是有的,也不用太在意。

不過現在就去見那幾個人,黃瓊倒是有些猶豫,有些事情他還要好好在想想:“不了,本王現在心裡面很亂,有些事情還需要在琢磨一下。你要好好的照顧他們,就說本王身體還未恢復。待府中事了。本王在擺酒給他們賠罪。”

說到這裡,黃瓊擺了擺手制止了明顯不贊同他意見的賈權,想要說什麼的舉動道:“先生,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表面上看是風平浪靜,可這風平浪靜下面,已經是波濤洶涌了。本王身邊可信之人不多,能夠爲本王出謀劃策者只有先生一人,還請先生多多費心。”

“王爺,權還是希望您能見見這幾個人。權這些天觀察下來,這幾個人還是都有真本事的。尤其是那個書生,雖說言行古怪了一些,但其才智並不在權之下。若是真能拉攏過來,對王爺也是一大助力,更能緩解王爺身邊缺乏人才的現狀。”

“如今太子與諸王身邊,無不是人才濟濟。而王爺身邊,卻是唯有權一人而已。雖說權也自認自己才智不差。但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權一個人,萬事很難想的過於周全。多一個人,終歸考慮問題還是會更全面一些。”

“此外,眼下王爺身邊侍衛也太過於單薄、劉虎重傷還未痊癒,王大龍雖說已經證實可靠,但身手卻是一般。而且王大龍雖說忠心耿耿,但畢竟是皇上簡拔出來的人。如果遇到某些關鍵的事情,他未必就那麼真的可靠。王爺,別忘了他是皇上簡拔出來的。”

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