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

bookmark

而也許感受到了這個抱着自己的女人,是真心的疼愛自己。壽陽公主在被黃瓊母親,按理對她來說是一個陌生人對抱在懷中,卻乖巧的異常。這位對陌生人一向都很排斥,即便是自己的哥哥要抱,都滿心不情願的的小公主。

只是甜甜依偎在黃瓊母親的懷中,就好像她們本身就是天生的母女一樣。甚至在離開靈堂的時候,還不知道眼前的一幕,意味着自己與親生母親永別的她,還給背後的父親和兄長、姐姐們,留下一個大大的笑容。

這位性格有些內向,一向不愛與人親近的小公主這個表現,更是驚掉了身後一羣人的下巴。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位小公主爲何對這個抱着她的,由內到外都表現得異常冰冷的女人,爲何這麼的親熱。而黃瓊更是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這一幕母慈女愛。

其實黃瓊不知道,自誕下這位壽陽公主後,中宮便開始纏綿病榻,已經沒有精力去帶自己這個**。皇帝雖說對自己這個**也很疼愛,可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忙着安撫自己那些斗的烏眼雞一樣的兒子都來不及,又有多少閒工夫,能陪伴這個**?

自己的這個幼妹,與自己父母相處的時日,遠沒有與乳母相處的多。可這天下又有那個孩子,對自己的父母沒有依戀?只是病勢越來越沉重的中宮,即便想給這個**疼愛,也已經因爲身體的原因無力支撐。

那些乳母雖說也很盡職,可她們畢竟不是孩子的親生母親,給不了真正母親的那樣疼愛。而母親在看向壽陽公主時,那種壽陽公主從來沒有體會到的慈愛,在短時間之內便吸引住了這個還不懂事小姑娘的心。

所以不僅沒有哭鬧,甚至還相當乖巧的的依偎在黃瓊母親的懷中,睜着一雙好看大眼睛,看着將自己抱在懷中的這個女人。在母親抱走幼妹之後,黃瓊看出來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眼神中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色。

這個欣慰的神色,正像是他在靈堂內見到母親那一刻,說的朕知道你會來的那句話一樣。母親的出現,就好像給了這位一國之君在這個混亂時刻一類定心丸。只是這次,這枚定心丸是因爲自己**,有了可以託付人照顧。

就連有些不放心幼妹的金城公主,想要追上去的舉動,也被皇帝給攔住了:“你不用擔心,這個時候壽陽在她那裡,沒有更好的了。有了她的照顧,壽陽一定會好好平安長大的。她,你們都不懂的。”

皇帝這番話音落下,在場的太子與蜀王都不由的愣住了。饒是這幾位都堪稱人精子一樣的人物,也與剛剛的黃瓊一樣,都沒有搞清楚皇帝這番話的意思。尤其是身爲皇長女的金城公主,更是一頭霧水看着自己的皇帝父親。

而看着一衆子女和嬪妃,都不明所以的看着自己。明顯不願意解釋的皇帝,卻是轉過身看着皇后的靈柩,一句話都沒有說。皇帝不想解釋,在場的所有人也都不敢去問,只能一肚子問號的看着這位一國之君。

但此時在這座大殿中的所有人,並非都是一樣的處在懵逼中。至少殿中的嬪妃中有一人,在迎向黃瓊母親那冰冷中,透露着寒意的眼神時,不敢有任何的造次,甚至連氣都不敢大聲的喘。

此人在黃瓊母親離開時,看向黃瓊母親背影的目光,卻是帶着七分的嫉妒、三分的怨毒。一個被廢了近二十年的前皇后,居然還有這麼強大的氣場。即便就站在那裡,一句話都不說,便讓諸王與羣臣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即便是對其恨之入骨的太子,也被一句簡單的話給搞的大氣都不敢出。原來自己都要禮讓三分的金城公主,眼睜睜的看着幼妹被抱走,卻是連個不字都不敢說出來。這種威嚴,恐怕是她一輩子都學不會的。以此人的爲人,不嫉妒那就真的奇了怪了。

對於這個人看向母親背影的目光,黃瓊看到了但卻是沒有任何的表態。那個估計眼下想要當皇后,都快要想瘋了的女人,又豈是自己那對父母的對手?別說一個她,便是十個八個加一起,恐怕也差多了。

雖說與這位女人接觸不多,但黃瓊也給這個女人下了一個簡單的評價。不過一個愚蠢,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罷了。估計她要是在這個時候搞出什麼事情來,別說自己的母親,便是皇帝也饒不了她。

黃瓊對於那位個女人,看向母親背影時嫉妒的目光權當沒有看到。而在黃瓊身邊的永王,則趁着皇帝注意力都放在皇后靈柩上的時候,指了指那邊一羣之前被黃瓊母親,身上寒氣震的連頭都不敢擡嬪妃,又指了指殿外,悄無聲息的向着黃瓊豎起了大拇指。

永王的這個做派,黃瓊只是用下巴指了指那邊的皇帝,微微的搖了搖頭。而相對於永王,那邊在黃瓊母親離開大殿之後,那種無形壓力總算盡去的太子。若不是身後的太假一把攙扶住,差一點癱軟在地。

這倒也不怪這位太子太過於窩囊,而是實在沒有幾個人,能在黃瓊母親那冰冷中帶着三分威嚴的目光,凝視之下還能堅持的太久。尤其是黃瓊母親身上,散發着的那種不怒自威的威嚴,會給被她盯上的人,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而這位太子爺,則很不幸的是在場諸王、公主,外加一大羣嬪妃和羣臣之中,被黃瓊母親用這種目光盯得時間最長。這位太子爺能堅持這麼長的時間,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若是換了其他幾個皇子,恐怕還不一定能堅持同樣的時間。

母親在抱走了自己的幼妹之後,在大行皇后大斂後其餘停靈期間,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帶着壽陽公主,來給她自己母親磕頭。待壽陽公主磕完頭後,母親都會給大行皇后親手點上一炷香,靜靜的站在靈前,待香燃盡之後便帶着壽陽公主離開。期間,從沒有說過一句話。

黃瓊那位皇帝老子,每天當黃瓊母親出現在靈堂的時候,也都會不約而同的趕過來。雖然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的交流,但就那麼肩並肩的,站在大行皇后靈柩前。給在場的幾乎所有人感覺,這二位纔是真正的夫妻一樣。

即便是太子與蜀王,對這一點都很是有些不滿。但每次看到黃瓊母親那種眼神,兩個人卻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直到停靈期滿,大行皇后的梓宮從皇后寢宮正殿,移往城外殯宮的時候,這種多少讓人感覺到異樣的做法才停止。

在跟隨移靈隊伍,護送大行皇后梓宮前往殯宮時。當送殯隊伍離開宮城那一刻,黃瓊無意之中回首,卻發現母親抱着壽陽公主,與皇帝一同站在宮城的城門之上,看着送殯的隊伍緩緩的向着皇陵方向前進。

見到這一幕,黃瓊心中更加的糊塗了。他知道,母親這些有些異常,讓人說不出滋味的做法,絕對不是再向着已經去世皇后示威。以母親的爲人,這種下作的事情是斷然做不出來的。況且以母親超然的地位,也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但母親這種做法,究竟意欲何爲,黃瓊卻是半點頭緒也摸不到。更讓黃瓊看不懂的,還有自己的那位皇帝老子。他怎麼也搞不明白,自己這位皇帝老子,這種舉動的背後究竟暗藏着什麼樣的含義。一團斬不斷、理還亂的麻團,黃瓊也只能這麼想。

黃瓊心中的胡思亂想,一直到送殯的隊伍,來到位於洛陽以東百餘里,位於鞏義境內皇陵區,才徹底的停了下來。雖說皇陵所在的位置,沒有選在京兆府周邊邙山山區,而是選在了距離京城百餘里的鞏義境內,讓黃瓊多少有些好奇。

但對於他來說,也不算是太奇怪。中國古代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只要但凡有點餘財的,選擇墓地首要便是看風水。按照習慣來說,邙山的確是風水寶地,否則古語也不會有云生在蘇杭,葬在邙山。

可眼下經過歷朝歷代的修建,邙山周邊實際上已經沒有太好的風水寶地,來容納新的帝王陵區。好一點的風水寶地,早就被先來者捷足先登了。剩下的,以黃瓊前後兩世爲人的眼光來看,除了土質還算不錯之外,按照風水學說來看,已經沒有什麼上好的吉壤。

對於風水學來說,黃瓊其實是不陌生的,甚至可以稱得上半個專家。要知道前世搞盜墓的人,要想找到地面上已經看不出任何標誌的大墓,除了很容易被發現的調查研究之外,剩下的到有一半要靠對風水的瞭解。不瞭解風水學,還搞什麼地下工作?

估計不是早就餓死,也早就被警察叔叔給專政了。要想找到值得一挖的大墓,學好風水學才行。前世可謂是下過苦心的黃瓊,在這方面絕對可以承的上半個專家。在加上前世,有從事的是某種特殊的,見不得光的特殊行業。

黃瓊一向認爲自西晉以後,就風水學來說,洛陽周邊的邙山山區,已經沒有太多的吉壤可以入得了帝王一級陵墓。而大齊朝遷都洛陽以後,歷代帝后的靈柩又不能千里迢迢的在轉運關中。

如果選擇在洛陽周邊的另尋吉壤的話,向外擴展尋找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鞏義雖說已經位於邙山南緣地帶,但這裡頭枕黃河、腳蹬嵩山,也算是一塊上佳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嵩山山脈,一向號稱中嶽,山勢之險固宏偉,遠超過只有高度幾百米的邙山地帶。

而且這裡距離京兆府,也不過百餘里。歷代皇帝無論是下葬還是祭祀,也都要方便的多。居於帝王陵墓的特殊性,在風水的選擇上估計目光也都差不多吧。所以黃瓊認爲,大齊朝在東都皇陵,與自己前世記憶中的北宋,選在一個地方沒有什麼好稀奇的。

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