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

“罷了,起來吧。”聽到黃瓊請安,正忙着批閱奏摺的皇帝,連頭都沒有擡起來。只是讓黃瓊起來後,便沒有了動靜。皇帝沒有時間理會自己,黃瓊自然也不敢打攪皇帝工作。只能老實的待在一邊,等着皇帝忙完了手頭上的工作,撥空接待自己。

當然,老實待在一邊的黃瓊,也只是身體上的老實而已。實際上連腦子帶眼睛,可以說沒有一刻是閒下來的。一雙眼睛貌似在盯着面前地面上的金磚,實際上卻用餘光不斷的在打量着溫德殿內的陳設。

上次進來多少有些緊張,只是略微的打量了一下殿內的構造。這次反正皇帝暫時也沒有時間搭理自己,所以黃瓊打算看個夠再說。儘管回到這個時代,黃瓊一直都沒有重抄舊業,但卻依舊以精準的眼光看出,這殿裡面的每一樣陳設,放在後世都足以讓他一生無憂。

先不所皇帝正在辦公的那張整張楠木製成的御案,擺在御案上的鈞瓷筆洗,也不提殿內御座前的那兩支鎏金銅鶴。單單就皇帝御座後面擺着的,那座唐代書法大家柳公權真跡屏風,就足以讓黃瓊垂涎三尺了。

拜黃瓊自己在前世吃夠了近視眼的苦,知道自己現在所在的這個時代,要是把眼睛搞的近視了,連眼鏡都沒有地方去配。眼睛一旦壞了,連修理的地方都找不到。所以回到這個時代之後,他一直小心的保護眼睛,使得現在的視力極佳所賜。

儘管那座屏風擺放的位置,距離他還有一定的距離。但黃瓊依舊可以清楚的判斷出,那個屏風上的字,絕對是柳公權的真跡。而且不是後來裝裱上去的,而是直接就提在屏風上的。就這麼一副屏風,放在自己的前世至少價值得在幾千萬。

看着這幅前世極其罕見的屏風,在前世摸慣了古董的黃瓊,差一點口水沒有當場留下來。要不是屏風前面還坐着皇帝,他早就跑過去上下其手了。一邊不斷暗中打量着這座屏風,黃瓊一邊在內心中不斷的大叫:“暴孽天物啊,太暴孽天物了。”

“這麼一座屏風要是給了自己,早就小心的收藏起來了,那裡還會就這麼隨意的擺放出來?怪不得那麼多人相當皇帝,先不說幾乎是沒邊的權利。就是這個奢華,可以將名人真跡不當回事的隨意擺放就夠讓人眼紅的。最關鍵的是,這幅真跡肯定是白來的。”

黃瓊死死的盯着那塊讓他垂涎三尺屏風,卻沒有聽到已經忙完手頭上工作的皇帝老子,幾次叫他的聲音。直到太子屈尊降貴的走到他面前,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喊了數聲九弟,纔將黃瓊從失神中喚醒過來。

見到太子雖說語氣親切,但卻有些面色不善的站在自己面前。反應過來的黃瓊連忙躬身道:“不知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臣弟洗耳恭聽。”

黃瓊如此的低聲下氣,太子面色才略微緩和一些的道:“不知道九弟在想什麼呢,是如花美眷,還是其他什麼,讓九弟如此的失神?就連父皇和大哥幾次呼喚你,都沒有反映過過來。”

聽到太子這番話,黃瓊連忙對着皇帝躬身道:“兒臣剛剛看到父皇身後的那幅屏風,好像是前唐書法大家柳公權的真跡,一時看的出神了。沒有聽到父皇和太子的話,多少有些君前失儀,還請父皇和太子恕罪。”

黃瓊這位老子的心情,今天看起來着實不錯。聽到黃瓊的話,非但沒有追究他君前失儀之過,反倒是走到黃瓊的面前道:“看來世仁很有眼光嗎。沒錯,這幅屏風正是前唐書法大家柳少師的真跡。這位柳大家的字,朕一向都甚是喜歡,難道世仁也喜歡這位柳少師?”

雖然不知道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如此問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但黃瓊卻還是老實的點了點頭道:“兒子自啓蒙起,與母親學習的便是這位柳少師的書法,所以對這位柳少師字非常的喜愛。”

“那你對這位柳大家的字,有多少的瞭解?說來與朕聽聽,朕今天就考考你,看看你母親的學識,你已經學到了幾分?”聽到黃瓊自幼學的便是柳公權的書法,皇帝很是有些興趣的問道。

“柳大家的字,取均衡硬瘦,追魏碑斬釘截鐵之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書貴瘦硬方通神,說的就是他的楷書。因風格獨特,所以與前唐另一位書法大家顏真卿並列,有着顏筋柳骨之說。”

黃瓊前世便相當喜歡這位晚唐書法大家的作品,這一世自學寫字開始,便學的是其書法。兩世爲人,更是看了不少前人後人對這位書法大家的評價。所以皇帝考校之下,也絲毫沒有什麼猶豫的張嘴便來。

“不錯,顏筋柳骨這句話正是評到了點子上。看來你對這位柳大家的作品,不是一般的瞭解。那你知道前唐穆宗詢問柳公權用筆之法的時候,柳公權是如何作答的?”聽到黃瓊自幼學的便是柳公權的書法,皇帝倒是相當高興的多問了一句。

“這個兒臣倒是知道,前唐穆宗荒縱,宴樂過多、畋遊無度,百姓和官吏苦不堪言。柳少師爲了勸諫他,曾經答雲: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寓意是以筆**事,勸諫唐穆宗把心思放在政務上。”這點常識,黃瓊前世便知道。

對於黃瓊的回答,皇帝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像是對太子,又像是對黃瓊道:“本朝雖說奪前唐天下,但前唐諸帝並非全部昏聵不堪,其中幾位君主的治國之道,還是很值得我朝借鑑的,特別是太宗、憲宗兩位皇帝。”

“後人雖然評價,以太宗、玄宗、憲宗三帝並駕齊驅,但唐玄宗先明後暗,寵信奸佞、奪兒妻以充後宮,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使得前唐由盛轉衰。所以,朕很是不待見這位玄宗皇帝。反倒是唐宣宗,我朝入長安時,世民仍掛念其德政不已。”

“當初本朝初定天下的時候,因爲時局的關係,多對前唐諸帝曾多有貶低。但即便是當年的太祖皇帝,私下也對前唐如唐太宗、唐憲宗、唐宣宗幾位皇帝讚賞不已。尤其是一手開創前唐盛世的唐太宗。猶恨晚生了數百年,未能與這位天可汗一較高下。”

聽到自己這位皇帝老子替太祖感慨,黃瓊心中不由得暗暗發笑。自己那位太祖皇帝也太誇張了吧,就他進入長安的所作所爲,哪有一點開國君主的氣勢?若非太宗皇帝苦心謀劃,扶植起來桂林郡王,這位太祖皇帝早就與自己後世所熟知的歷史那樣,葬身泰山虎狼谷了。

那位自進入長安之後,便不思進取、小富即安的太祖皇帝。非但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反倒是享樂方面,比那位徹底斷送了前唐江山的唐僖宗只高不低。還想與那位一手打下前唐大半個江山的唐太宗一較高下,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只是心中這麼想的,但除非自己找死,黃瓊卻萬萬不敢當着皇帝的面說出來。只能就着皇帝的話頭道:“前唐太宗皇帝雖說英武,但其本身便是勳貴子弟出身。遠遜於出身草莽白手起家,一手打下大好江山的我朝太祖皇帝。”

對於黃瓊這番拍馬屁的話,皇帝卻是搖了搖頭道:“雖說如此,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前唐太宗亂世起兵,經歷大小數十戰,削平天下羣雄。即便有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弟、逼迫父親退位成爲其污點。可畢竟還是瑕不掩瑜的,其所作所爲當的起歷代皇帝典範。”

“朕每次讀《唐史》,讀到《太宗本紀》的時候,總是不勝感慨。”說到這裡,皇帝略微有些失神,貌似遙想當年唐太宗的金戈鐵馬,百戰沙場的雄姿。看着有些失神的皇帝,黃瓊與太子誰也不敢打攪,只能靜靜的站在一邊。

良久,回過神來的皇帝才轉過身,看着面前的兩個兒子道:“唐太宗無論是爲君,還是爲將都堪稱我輩楷模。人生在世,當有所爲、有所不爲。生當爲人傑、死亦爲鬼雄,這纔是大丈夫所謂。爲君要學唐太宗,這一點你們要牢記住。”

皇帝說這番話的時候,可謂是相當的有語病。他要是單獨對太子說,這番話自然沒有什麼。畢竟太子是一國儲君,就是準備接替他位置的。但他面前還站着一個黃瓊,而且他說的是你們,並不是單指的太子。也就是說這番話即是說給太子的,也是說給黃瓊聽的。

太子這個未來的皇帝,學學唐太宗倒是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唐太宗在爲君之道上,足以堪稱歷代皇帝的楷模。可黃瓊這個郡王學習唐太宗做什麼?難道學唐太宗也搞出玄武門之變,殺兄奪嫡不成?

當皇帝這番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的話說完,站在黃瓊身邊的太子臉色不由的一變。儘管太子臉色的變化,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便恢復正常,就好像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只是這個變化雖說細微,但卻依舊被黃瓊看在眼裡。

對於身邊兩個兒子的心思,皇帝卻好似權當沒有看到,而是自顧自的道:“當年前唐太宗何其英武,以一手之力打下前唐萬里江山,疆域爲歷朝之冠,威名直達極西之地。可惜後世子孫不肖,先有武氏篡權,後有宦官亂政,將這大好江山拱手我朝。”

“所以朕才讓你們多讀《唐史》,本朝修訂的《唐史》雖然有些誇大,但尚可成爲爲政之借鑑。你們一定要清楚前唐亡國的真正原因,更要明白當初太祖皇帝創業之艱難,絕不能成爲前唐的那些敗家子。”

說到這裡,皇帝突然轉過頭看向黃瓊道:“世仁,你自幼跟隨你母親讀書。而你母親之才華世所罕見,與當朝大儒相比也毫不遜色。你只要得到你母親的五分真傳,恐怕也會才驚四座。今兒朕就考校你一下,你來說說前唐亡國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四百三十六章 隨時能拿回去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