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

說到這裡,這個人看了看面前之人的臉色,小心翼翼的道:“主子,小的接到線報之後,一直都在琢磨。不管這股勢力來自何方,幕後之人爲誰。但從目前所作所爲來看,他們衝着的是那個賤種。小的想,既然他們是敵對關係,咱們不如作壁上觀,讓他們鷸蚌相爭去。”

“無論是誰勝誰負,對主子都是極爲有利的。所以小的,命鄭州留下的暗線,一方面暫時不要插手,一方面暗中繼續追查那股勢力的來源。必要時,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之下,還可以背後推上一把,給他們的爭鬥加點火候。”

聽罷彙報,聲音的主人微微沉吟一下後道:“嗯,這個事辦的還勉強算是不錯。你們下去自己找刑房,每人領五十鞭子,在去領上一百貫錢。五十鞭子是罰你們京兆的差事沒有辦好,一百貫錢是獎賞你們鄭州之事,做的還算是不錯。好了都滾下去罷了。”

待撿回幾條命的屬下,如蒙大赦一般下去後。那個人沉思片刻,擡起頭貌似看着面前的一幅字畫,實則卻是對着另外一側,燭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壯似自言自語道:“鄭州眼下的形勢,先生現在已經聽說了,以先生之鑑如何?”

“那羣奴才辦事不力,眼下那個賤種的密摺,肯定已經送到父皇手中。鄭州局面亂不亂,本王現在已經不想去考慮。現在本王最擔憂的,是父皇對此事如何看待。如果父皇真的對本王起疑,本王又該如何才能脫嫌?”

他的話音剛落,從那個黑暗角落裡面踱出一個身材消瘦,面貌極其普通的中年人,微微一笑道:“蜀王殿下多慮了,英王那道密摺其實送到、送不到,根本就無關緊要。只要景王家眷,確切說是景王妃到不了京城,見不到皇上,那道密摺說有用便有用,說無用也無用。”

“皇上性格多疑,那道密摺上的內容不會不信,但也不會全信。王爺,別忘了皇上對諸皇子的性格,雖不能說了如指掌,但也絕對八九不離十。所以皇上對那道密摺,絕對不會全部都相信。景王已經身亡,而景王死的時候,身邊又只有英王一個人。”

“死無對證,密摺上的事情,自然是英王怎麼寫就怎麼是了。您以爲,皇上不會防着英王,利用這道密摺與他耍手段?別忘了,除了太子之外,大行皇后所出的三位皇子,現在只剩下您一個。若您也倒了,那麼諸王之中還有誰是英王的對手?皇上絕對不防着這一手。”

“眼下諸王奪嫡之烈,王爺自然清楚。只要沒有了人證,即便那道密摺到了皇上手中,對王爺的威脅也不大。眼下關鍵是景王妃,絕對不能進京。以在下所掌握,景王對這位正妃雖說相敬如賓,但大事上卻從來都不隱瞞。”

“可以說,這位景王妃是景王身邊最不受寵幸的女人,但卻是最信任的人。景王的所有事情,未必都會瞞住這位景王妃。一旦景王妃進京,纔是對王爺最致命的威脅。人證有了,再加上太醫院門外的那一箭。到時候,即便大行皇后重生,恐怕也保不住王爺。”

這個中年人的稱呼沒有錯,那個冰冷聲音的主人,正是堂堂大齊朝五皇子,眼下權知汝州處置使的蜀王。只是眼下這位蜀王,原有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儒雅之氣,早已經消失不見。雖說表面上還維持着平靜,但神色卻是微微有些扭曲。

不過至少在面對這個從黑暗中走出來的中年人,蜀王卻還維持着表面上的平靜:“你說的本王焉能不知?本王已經多次派人截殺景王妃,卻因爲那個賤種布放縝密而屢屢失手,反倒是累的佈置在鄭州,以及京兆、汴州的殺手摺損餘燼。”

“本王沒有想到,本王那個二哥居然在如此縝密的控制之下,還能留有後手。居然臨死還能反噬本王一口,不僅本王佈置在他身邊的人,被他屠了一個一乾二淨。就連鐵衛十三營都在全力反撲之下,折損七成。本王一時大意,到頭來卻成全了那個賤種。”

“鐵衛十三營的折損,再加上兩次刺殺失敗,本王在河南路境內的殺手,稱得上損失殆盡。除了不能用於刺殺的媚營之外,剩下那點人手什麼都掀不起來。否則,你以爲本王還會留着景王一家老小,苟活到今日?”

對於蜀王言語之中壓制不住的怒意,中年人卻微微一笑道:“王爺,此事在下倒是有一個辦法。眼下鄭州的局勢看起來還算是平靜,實則卻是暗潮涌動。至於那些暗潮之中,究竟有多少人在插手,王爺恐怕細數才能屬的清楚。”

“除了眼饞原來景王府名下土地的那些宗室,以及朝中諸顯貴之外。以在下看來,更多的恐怕都是王爺的兄弟,甚至極有可能是宮中之人。您的這些兄弟,對土地未必有什麼興趣。但恐怕爲那個英王找點麻煩,想必不是一般的樂見其成。”

王爺與那個英王,以皇子身份分任汝州、鄭州處置使,並獲得統兵之權,可謂是本朝開國以來,自太宗後再無第二例。王爺身爲大行皇后的嫡子倒也罷了,那些人對王爺,是敢怒不敢言。對於那個出宮不到一年的英王,也獲得皇上如此重用,有些人眼睛恐怕都要紅了。”

“王爺,別忘了,宮中某位眼下權掌六宮事,自認爲是六宮之主的主,外家可就是鄭州當地之人。這位所出的宋王,與英王年紀相差不過一月。然而英王眼下受命統軍平叛,外加權知鄭州處置使,可謂是軍政大權皆在手中。而其所出的宋王,卻是連跟毛都沒有撈到。”

“這讓那位做夢都盼着太子倒臺,將宋王送上儲君之位,以便自己能夠登上後位的主,又如何咽的下這口氣?根據咱們在宮中安插的眼線回報,在聖旨下的當天,這位主可是連最心愛的那柄和田玉如意都摔了。”

“更何況,那位宋王被她教的心高氣傲,外加上眼高手低。自英王出宮以來,便對英王一直看不上。如今英王爬到他的頭上,以宋王的性格,又如何能夠容忍這種局面出現。以在下之判斷,鄭州那些拿不上臺面的事情,及有可能是這位主,還有那位宋王搞出來的。”

“其一,周邊宗室、朝中權貴,更多的是求財,犯不上與英王公開撕破臉面。就算求財不得,以這幫人的秉性,即便能做出這種事情,但也絕對不會力度這麼大。其二,諸皇子之中,能有這等實力的也只有就藩在山東路滕州的滕王,與眼下還未就藩的永王、宋王。”

“不過,滕王雖有這等實力,但卻沒有這等心計。更何況,您的這位六弟貪婪成性,卻又異常的吝嗇。讓他拿出這筆錢財,做這種事情雖說未必不一定不會做,但可能性不大。至於永王,至少現在看他與英王關係密切,應該暫時不會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剩下唯一的可能,便是那位宋王了。鄭州是宮中那位的老家,其父在朝中門生、故吏遍地。他本人雖說恩准在京修養,可在鄭州還有龐大的宗族在。至少在鄭州暗中的勢力,其實並不遜色於景王,甚至是您。”

“有了這個便利條件,在加上急於給英王制造一些麻煩,盼着將英王拉下馬,以給自己上位創造機會的野心,這個幕後主使人也就昭然若揭了。王爺,既然這位主插手其中,想着要製造一些事端,將英王拽下馬來,咱們大可以借刀殺人。”

“她不是一直在私下裡,利用朝廷到現在還未拿出鄭州善後章程,一直鼓動百姓民變嗎?咱們在加把勁,在這件事情上幫她一把。幫着她將百姓鼓動起來,不過圍攻的目標從知府衙門,轉到景王府而已。到時候,咱們再來一個渾水摸魚。”

“那位英王,不是號稱本朝第一憫民皇子嗎?若是百姓圍攻景王府,他爲了收買民心,未必會出動驍騎營軍馬強行解決。他在景王府內不過五百駐軍,若是面對成千上萬的百姓圍攻,只能是應接不暇外加焦頭爛額。到時候在派遣殺手潛入王府,勢必將事半功倍。”

“同時,咱們還可以將目光,轉到那位主子身上。讓她們母子與英王相鬥,王爺便大可以坐收漁利。王爺,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這件事情大可不必草率行動,既然那位主已經跳出來,咱們坐山觀虎鬥便是。只要看準了時機在出手,想必效果會更好。”

這個中年人這番剖析下來,蜀王卻是皺了皺眉頭道:“先生說的倒是很有道理。不過你說的那位主,包括被她教出來的宋王,娘倆一對眼高手低,蠢的和豬一樣。除了那點私下的小動作之外,上得了檯面的手段一樣沒有。”

“你別忘了,那個賤種是誰教出來的。那位靜妃若是普通人,又豈會十餘年過去,依舊讓那些朝中老臣膽戰心驚?先生太小看本王這個九弟了,就憑那對蠢得到家的母子,又豈是那個賤種的對手?就她們那點小心思,便是連給靜妃母子提鞋都不配。”

“將希望放到她們母子身上,本王還不如真去找一頭豬去結盟。況且,本王一向認爲人還是得靠自己。指望別人出頭,那隻能是愚蠢的做法。尤其是那對豬一樣的母子結盟,哪怕暫時的也是蠢上加蠢。到時候,搞不好甚至會牽連到本王。”

這位蜀王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裡話外的反對,那個中年人倒也沒有着惱。只是淡淡的笑道:“王爺,那對母子的確是蠢如豬一樣。可您別忘了,她們背後有高人指點。宋王的那位現在任司農寺正卿的舅父,絕非是普通人。”

“更何況,咱們也不是與她們公開結盟。只是在她們那些私下的小動作背後,再給填上一把火而已。她們盼望着鄭州亂,而鄭州越亂亂對咱們一樣越好。只有鄭州越亂,咱們才越好渾水摸魚。既然如此,咱們又何樂而不爲?更何況即便暴露了,那邊找的也是她們。”

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四百五十六章 禍亂宮闈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二十章 聖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