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

其他的諸如類似泡茶的水有些燙,被德妃一碗熱茶劈頭蓋臉砸到腦袋和臉上。被那位從小就跋扈慣了的宋王,把伺候他休息的宮女,渾身上下咬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事情,幾乎是天天都有。聽說那位宋王出宮就府沒幾年,就換了好幾個親王長史了。

有一位長史聽說是沒有攔住宋王騎馬,結果宋王從馬上跌下來把退摔傷了,直接就被髮配到了黔中路。能被派到親王府做長史的,都是科舉正途出來的兩榜進士,都在宋王府遭了那麼大的罪。更何況是自己這些奴才,豈不是更是不當人看?

自己當年要不是花光了入宮以來的積蓄,還從自己幾個老鄉手中借了不少的銀子。走通了當初溫德殿總管太監門路,被調到溫德殿擔任一個小小的灑掃太監。自己估計早就把小命交到了德妃宮中,或是說宋王府中了。

更何況這位王爺,聽說在聽雪軒一關就是十八年。誰知道會不會將被圈這些年的氣,都撒到自己這些奴才的身上。這些主子一個個的都是笑面虎,翻臉都和翻書一樣快,自己還是小心一些的好。

看着這個太監無論怎麼說,在自己面前都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樣子,黃瓊也只能搖頭無可奈何的苦笑。他也知道,這些人心中已經根深地步的觀念,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改變。便不在多說什麼,只是督促他儘快的換衣服陪自己出去逛逛。

以前出宮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荒山野嶺。即便是有進城,也大多數都是在外城。作爲眼下天下首善之地的洛陽城,最繁華的內城黃瓊基本沒有見過。而白天的洛陽城,哪怕是聚集了流民的外城,黃瓊見過的機會也不多。

既然這次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允許自己自招一些奴僕。不趁着這個機會,尋找一些可用之人,外加去逛逛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他這些年在宮中嘴上不說,其實他的心裡面都快要憋瘋了。

至於讓這個傢伙去換衣服,是因爲這個傢伙身上的內宦服飾太明顯了。在加上太監那副獨特的公鴨嗓,別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宮中出來的。搞不好別人會避如蛇蠍,這樣逛街那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這次出府,還是黃瓊第一次悠閒的,可以在大白天自由自在的,仔細的看一看這個天子腳下首善之地,也是當今這個大齊朝最繁華的京師洛陽城。尤其蝟集了各個官衙,以及大大小小官員府邸的內城,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個時代的官衙長什麼樣子,黃瓊沒有什麼興趣。官員府邸是什麼樣子,黃瓊也一樣沒有什麼興趣。他更想要看的是,中國古代的街道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後世電視劇裡面古代街道的場景,他壓根就也不信。

不過從府中出來之後,他才發現此時的這座洛陽城規劃相當的整齊,至少在內城是如此。無論街道大小,路面都鋪上了石板或是條石,並非是自己想象中的土路。內城的街道兩側,居然還有完整的排水系統。

內城不僅建設的相當完備,而且與自己曾經見過的外城相比,也顯得繁華異常。內城街道兩側各種店鋪林立,酒樓、客棧、當鋪、糧棧、綢緞店、古董店、錢莊,以及買賣各種奇珍異寶的店鋪,幾乎是一家連着一家。

對於酒樓、客棧一類的店鋪,黃瓊自然是沒有什麼興趣。但是對於古董店,他卻是興趣不是一般的大。路過的幾家古董店,黃瓊一家一家的幾乎都進去過。只可惜,這裡面能入他眼中的東西實在不算多。

勉強看上眼的幾件青銅器,還基本上都是贗品或是高仿貨。不能不說這個時代古董贗品,要比後世仿造的真實得多。至少造假者,不會像後世那樣靠着看了幾本古書,就在那裡憑空想象造出來的。要不是後世專門就是幹販賣古董的,差一點就連黃瓊都被糊弄過去。

唯一真正看上眼的,是幾幅被店家稱爲前唐太宗真跡的飛白書。只是雖說店家信誓旦旦的保證,這幾幅字是唐太宗的真跡,上邊的印璽也是唐太宗的貼身小寶。但從筆鋒之中,黃瓊卻是依舊可以判斷出這應該是唐太宗之女,晉陽公主臨摹的高仿版。

儘管不是唐太宗親筆所書,但在書法中也算是難得的佳作。黃瓊想了想,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還是將其買了下來。黃瓊手頭現在可謂是相當的寬鬆,除了出宮就府時候皇帝老子撥給內銀和俸祿之外。在臨出宮之前,母親還給了他足足兩萬兩的銀票。

雖說這個時代貨幣流通以制錢爲主,絲織品也算是輔幣。銀兩作爲貨幣來說,流通並沒有那麼的廣。畢竟中國是一個缺銀的國家,銀子只是作爲一種高價值貨幣,通常在大額結算的時候才攜帶。

在本朝,銀兩一般只作爲俸祿中的俸發放。一般官員發放俸的時候,以銀、錢各半結算。因爲銀價穩定,軍隊的餉銀一般都以倒是普遍以銀兩發放,以穩定軍心。至於民間流通,一向還是以制錢爲主。

就像黃瓊此次出宮,他的那位皇帝老子,從內庫撥銀萬兩。他真正拿到手的現銀也不過三千兩,其餘的都是以制錢折算後,用大車拉到他府上的。按照大齊律,銀一兩折算制錢兩貫,每一千二百文制錢折錢一貫。七千兩銀子折算成制錢,足足一萬四千多貫。

當然,因爲銀兩總體有限,在民間流通的還以制錢爲主的情況之下,出門經商一類的總歸還是不方便。打個比方說,一個北方商人去南方採購茶葉。需要制錢一萬貫,也就是說需要一千二百萬枚製造錢。

這麼一大堆的制錢,即便是用大車運也得十幾大車,沿途即不方便、更不安全。而且這麼一大堆的制錢,即便是用可以代替制錢的絹也得幾十匹。也得用大車去拉不說,一旦絹受潮或是出現損壞,價值也會大大的下降。

有需要,自然就有市場。開國初年,那位生意做得遍天下的桂林郡王,連同開國七位公侯伯設立了武威錢莊,採取了銀票制。在需要攜帶大筆制錢的時候,只需要將制錢存進武威錢莊各地的分號,領取一張或是幾張相當於存單性質的銀票,可以很方便的攜帶交易。

這個武威錢莊,跟隨齊軍的一同推進,幾乎開遍了大齊轄區每一個州縣。錢莊分佈面廣,走到那裡都能通存通兌,再加上信譽良好、攜帶方便,從來未發生過拖欠不兌的事情。武威錢莊開出的銀票,幾乎全大齊境內都可以流通。

甚至到了現在外地的官員俸祿,都是以該錢莊銀票形勢發放的。每年年底戶部向武威錢莊在洛陽的總號,存進一筆銀子或是制錢。各地官員第二年年初的時候,憑着上任時朝廷發放的牌照,也就相當於後世工資卡去當地武威錢莊,按照朝廷制度領取自己的俸銀。

憑藉着遍佈全國的分號,良好的通兌信譽,外加上低吸高放的經營手段,以及絕對不泄露儲戶信息的保密方式。尤其是在官府方面良好的關係網,這個武威錢莊成了大齊最大的錢莊,也是實力最雄厚的錢莊。

每年給桂林郡王府,以及其他幾位開國公侯的後人,帶來的利潤是難以想象的。尤其是那七家已經沒落,只靠着祖上的功勞,纔有俸祿維持的開國公侯伯後人。幾乎全靠該錢莊每年的大筆分紅,才能維持花天酒地的日常生活。

雖說隨着時間的流逝,各地陸陸續續也出現了不少的錢莊。但能與這個武威錢莊相提並論的,至少目前尚還沒有。而且這些錢莊即便成立,把生意都做起來,但基本還得看武威錢莊的臉色行事。

每家錢莊成立的時候,都要向武威錢莊存入一筆三千兩銀子,而且只要現銀不要制的準備金,才能獲得進入錢莊業的門票。所使用的銀票,只能向武威錢莊購買。原因無他,沒有武威錢莊承認的武威錢莊銀票兌換權,想要接業務根本就不可能。

你連武威錢莊的銀票都兌換不了,說明你也沒有取得武威錢莊的認可,誰知道你這個錢莊靠不靠譜?錢存進去,需要現錢的時候,兌換不出來怎麼辦?你的銀票製作方面,誰能保證不出假的?

最關鍵的是,你的錢莊分號沒有人家的多。人家不給你兌換權,不承認你的銀票流通能力,你的銀票根本就推行不開。除非你有那麼多的資金,也將錢莊開到全國每一個角落去。否則拿着你的銀票沒地方兌換去,誰還願意用你的銀票?

這個武威錢莊的銀票分爲兩種,一種是隻能在自己體系內的錢莊兌換現錢。一種是隻要有錢莊的地方,不管是不是武威錢莊的分號,都可以見面即兌。黃瓊在出宮之前,母親給他的就是武威錢莊流通的見面即兌的銀票,也就是相當於後世銀行的銀聯卡外加金卡。

這些銀票不僅可以在全洛陽,任何一家錢莊兌換出所需要的現錢。就是大齊朝二十四路,所屬各個州縣任意一家錢莊,都可以兌換出足額的現錢。甚至就是到了關外的北遼,也一樣能兌換出現錢來。

雖然不知道母親哪來的這麼多錢,單就給自己的銀票來看,還是銀行的高級VIP一級的客戶。但自幼便和母親出外練功的黃瓊知道,母親手中的銀錢從來就沒有短缺過。雖然沒有見過母親買什麼大件東西,可黃瓊至少知道母親不缺錢。

老爺子撥給的錢,外加上戶部提前撥給的俸祿,再加上母親給的這些銀票。現在的黃瓊基本上算是一個暴發戶,所以在遇到一些閒事的時候也可以管。就像他出了內城,正準備去外城的人口市場途中,遇到的賣身葬父這位,黃瓊就有些意思伸手想要管管。

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四十章 隱憂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拿着潑皮對付無賴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