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

bookmark

“本王聽說,父皇對大行皇后所生的四子,要求嚴厲是從前往後排的。但寵愛,卻是從後往前排的。大行皇后所出四子之中,最受父皇寵愛的是年紀最小的蜀王。也許父皇認爲太子是一國儲君,將來是要繼承大統的,所以對其要嚴加教育。”

“但父皇卻忽視了,太子也是有感情的,也是他兒子中的一個。尤其是那四年的冷宮生活,也是需要父親關心的。太子也是常人,也會對自己父親表面上的關心而吃醋的。哪怕他明知道,父皇對他的嚴厲是應該的。”

“而父皇不僅對太子,只是一味的嚴厲,更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太子在冷宮之中這四年,究竟養成了一個什麼樣的性子。本王出宮雖說僅一年,但觀太子行事之道,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偏激。”

說到這裡,黃瓊看着被自己這一席話,給弄的目瞪口呆的高無庸。想必這些話中的意思,他未必能夠理解。不過理解不理解的也所謂,只要他能將自己這番話,如實轉告給皇帝就已經足夠了。他理解不了,未必皇帝也一樣理解不了。

不過,想起了自己那些年的心態,黃瓊頗爲自嘲的笑了笑道:“不是每個人,在冷宮生活了一段時日之後,還能有如本王這般心態。大行皇后那幾年,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我這個做庶子的不好評價。但本王知道,本王能有這般心態,多虧了母親日常的教育。”

“每個人自幼生活的好壞,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而這個人的性格,也直接決定了人命運的走向。太子出生的時候,正是父皇最受烈宗氣的時候。當初的壽王府,是世宗皇帝諸子府邸之中,最窮的一個,待遇也最差的一個。”

“等好不容易熬出頭,自己父親做了皇帝。可母親被廢,自己也一併被圈入冷宮中,過去了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大行皇后爲人究竟如何,本王並未與其接觸過並不瞭解。但不過四年的冷宮生活,便被拖垮了身體,想必大行皇后也是那種內向之人。”

“父親無法接觸到,母親又是那種性格,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身爲一個孩子的他來承擔。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養不成偏激的性格都很難。本身性格已經養成,再加上父皇遲遲不肯放權,又變相的加重了這種性格。”

“而兩個弟弟,又被分封到距離京城近在咫尺的地方,更是讓太子飽受刺激。鄭州距離京兆不過二百餘里,汝州更是隻有一百餘里。若是肯吃點苦快馬加鞭,朝發夕至也不是什麼難事。兩個弟弟被封到如此之近,更讓太子產生了濃重的不安。”

“他不知道父皇此舉,究竟是如何想的。但恐怕在他的心中,會認爲這是爲了以後易儲做準備?就算他沒有這麼認爲過,但至少也會想過。加之數年來,太子與二王明爭暗鬥中,無論二王做的如何過分,父皇始終沒有插手過,這又如何不讓太子心生恐懼之感?”

“縱觀古今歷朝歷代,哪朝的太子一旦丟了儲君之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本身就已經養成了偏激的性格,再加上不甘心丟掉儲君之位,太子走到殺弟的地步就不足爲奇了。將一切威脅到自己儲君之位的危險,都消滅在萌芽之中,這是任何一個人都會做的。”

“再加上他身邊的那些,一心惦記着成爲新君,潛邸從龍功臣的人或是捧殺,或是言語之中無限放高這種威脅,以此邀功賣賞,甚至渾水摸魚的也不在少數。諸多原因夾雜在一起,纔是太子走到今日的原因。”

太子,在黃瓊的心中不過是一個,被前後鉅變的生活、生存環境,搞花了雙眼外加弄的患得患失。再加上身邊人的捧殺,弄出的一個手高眼低之人罷了。對於太子的評價,黃瓊還真不屑於去做。他今日的這番話,只不過是爲了糊弄皇帝而已。

真話,什麼叫做真話?這個時候,自己不在踹上一腳,黃瓊已經認爲自己很地道了。否則,就太子搞出的那些事情,換了其他人千刀萬剮都有可能。皇帝徵求自己的意見,不過是爲了想保太子一條命,而玩的障眼法而已。

黃瓊敢打賭,若是今兒自己對那位太子落井下石,明兒訓斥自己的明旨就會到。太子的確做了許多的惡,但畢竟是十餘年的太子。在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心中,地位依舊不是其他皇子可以相比的。就算皇帝真的要廢掉他的儲君之位,也會想方設法保他一條命的。

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心中想着什麼,黃瓊未必都能猜出來,可也大致知道一些。當初在溫德殿,對二王犯上作亂之事,太子只不過說了實話,便惹得皇帝大發雷霆。自己統軍出征之前,又要自己再三保證,就算保不住景王,也要保住他的幾個皇孫。

在進駐鄭州後,皇帝又再三下聖旨,要自己抓緊景王諸子的功課。很明顯,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很是盼望着的自己兒子之間團結、友愛。哪怕是某一個兒子,到了非處置不行的地步。也不會允許其他人,對這個兒子落井下石的。

有這個前車之鑑,黃瓊又豈會再一次上當。況且,太子現在不過死老虎一隻。就算皇帝看在父子一場的份上,留他一條命,但被廢、圈禁是必然的。太子說實在的,與自己又沒有什麼真的深仇大恨。陳瑤的死,已經證明不是太子所爲。

既然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在這個時候對一隻死老虎落井下石,在極有可能引發皇帝不快的前提之下,根本就是一件犯上不的事情。有那個時間,還不如想想怎麼該滿足何瑤,想要一個孩子的想法,多抽出一些時日陪陪秀姐。

想到李秀昨夜表現出來的瘋狂和熱情,黃瓊的心不禁多少有些騷動起來。只是他的這番人家在與他談正事,他卻在那裡想着女人的想法,若是被皇帝知曉,會不會吐血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暴跳如雷應該是肯定的,估計不抽他一頓都很難。

聽着這番像是在落井下石,可仔細一琢磨反倒是有些爲太子開脫的話,高無庸不由得有些咂舌。但在驚愕之餘,作爲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太監,已經知道太子被廢成定局的高無庸,也不禁有些佩服這位英王的胸襟。若是太子也有這等胸襟,又豈能走到今日的地步?

只不過這些話,高無庸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稟皇帝。因爲他從英王這番話之中,除了聽出了替太子開脫的意味之外,別的怎麼聽怎麼都感覺,面前這位膽大包天的英王,將太子走到今日地步的原因,歸咎到了皇帝身上。難道這位英王,真的當摸老虎屁股不當回事?

猶豫了好大一會,實在不知道究竟該如何回稟皇帝的高無庸,還是道:“英王殿下,您的這番話當真是這個、這個特別。您看這番話,奴婢回去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稟皇上?英王,奴婢勸您還是三思而後行。千萬別在這個時候,在去惹惱皇上了。”

“在得知端王死訊後,皇上幾乎是一夜白了頭。現在皇上的脾氣,與以往相比也暴躁和焦慮了許多,經常是動不動就發火。前幾日,皇上在得知您在鄭州納了,呃,這麼多的侍妾後,便是連御案上的那個皇上最喜歡的,玉獅鎮紙都摔碎了。”

對於高無庸的好心,黃瓊只是淡淡一笑道:“高大家有心了。不過,還請高大家安心將本王的這些話,如實的回稟父皇便是。父皇是一國之君,又是古今以來少有的明君,這胸襟肯定也足夠開闊。常言道宰相肚裡能撐船,父皇身爲明君,肚子裡面跑龍舟也是有的。”

聽到英王這番半是調侃,半是以話壓人的話,高無庸也只能苦笑。一個明君,便讓皇帝恐怕有火都沒有辦法去法。後面的那句,肚子裡面跑龍舟的話,則是明白的告訴皇帝。你若是因爲我的這個答覆發火,您這個明君的肚量還不如臣子。

自己這個話一轉上去,恐怕就算是皇帝聽罷之後,被氣得暴跳如雷,這個火也只能壓在心裡面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算了,這位英王與皇帝是骨肉至親。他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自己一個太監跟着操那麼多的心作甚?

皇帝被這位英王用話給拿住了,有火氣發佈出來。可不代表着,對自己火氣也發佈出來。萬一皇帝將不能對自己兒子發的火,撒到自己頭上,那倒黴的豈不是自己了?這位英王既然都不怕,自己又何必去操那個心?算了,等回京如實回稟便是了。

想到這裡,生怕這位英王在冒出什麼驚人之言的高無庸,連忙換了一個話題道:“奴婢此次來鄭州,除了徵詢英王對太子的意見之外,還有一件事情也是皇上再三交待的,讓奴婢一併徵詢英王殿下的看法。”

“如今,桂林郡王已經抵京。桂林郡王此次進京,除了祭拜大行皇后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按照慣例,請求皇上爲已經到了婚配年紀的世子和郡主指婚。皇上命奴婢一定要徵詢英王殿下,對桂林郡王府的意見,還說這是靜妃娘娘的意思。”

“什麼?高大家,您不會告訴本王,父皇爲那個郡主的指婚對象,正巧是本王吧。”大家誰都不是蠢人,有些話一點便都知道什麼意思了。高無庸這番話說完,黃瓊馬上便明白之前皇帝那道,指責自己納妾過濫的聖旨是哪來的了,原來是在這等着自己那。

若是皇帝真的有心,將那位郡主指婚給自己,那這道聖旨還真的就不稀奇了。自己大婚之前,府中有三兩個侍妾到也無所謂。可自己在鄭州,如果連李秀和易瑛那幾個部下,一併都算上的話,足足有十三個。

即便是去除走留不定的易瑛,馬上要另行嫁人的李秀,不能泄露的林含煙,外加上段錦的話,也足足有九個。在皇帝馬上便要爲自己指婚之前,搞出了這麼多的侍妾,哪怕現在都還沒有名分。這在所有人的眼中,無疑是在有意的打桂林郡王府的臉。

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八十四章 都在裝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零六章 西京大營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早在預料之中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居然會武?第九十章 結盟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八十四章 都在裝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