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

bookmark

若是蜀王真的死了,哪怕明知道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最怕的便是兄弟相殘。最不願意見到的,便是自己兒子之中有人死去,其他的兒子毫無傷感之心,黃瓊也會開懷大笑。 因爲只有蜀王真的死了,黃瓊才能真正的打開心中那道枷鎖。

只是那個從景王,乃至易瑛口中瞭解到的,陰險、狠毒、狡詐並存,行事的時候幾乎是滴水不漏的蜀王,難道就真的因爲一場絕不應該有的失誤,如此輕易便以這種近似自殺的方式,便輕易的結束自己生命?

尤其是明知道多次刺殺景王家眷,都因爲自己嚴密防守而失敗。這麼長時日之內,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動。怎麼卻偏偏在自己返回京城的當夜,卻搞出了這麼一出。怎麼能讓人相信,這一切都只是巧合?

那個人,雖說從自己接觸之中瞭解不多。但無論是景王的遭遇,還是聽其這些年來的做法,無疑都告訴黃瓊,蜀王絕對不是那種在絕望時候,只會坐以待斃外加借酒消愁的人。他那種人,就算到了最絕望的時候,也不會放棄東山再起想法,或是在咬下別人一塊肉想法。

更何況,從皇帝將景王家眷送到自己這裡的做法來看,足以說明他的死,就連身爲他親生父親的皇帝,都不相信是真的。作爲身爲蜀王親生父親,看着蜀王長大,對他性格瞭如指掌的皇帝都不相信,自己又怎麼會,去輕易的相信他真死了?

在蜀王書房裡面的那具屍體,搞不好只是那個狡猾多端的蜀王,用來迷惑別人眼光的替身罷了。至於蜀王本人,在昨晚那場大火,在所謂的酒醉之前,應該還是留在別院裡面。但在火起的時候,可就未必還在別院之中了。

南北鎮撫司的人,見到的酒醉時的蜀王也許是他本人。但那極有可能,是蜀王有意識的在裝醉,故意迷惑監視他的人。而隨後便在沒有人見過蜀王,甚至包括他完整無缺的屍體。所有人在見到這位皇五子的時候,見到的只是一具燒焦的屍體。

面對着已經燒成了焦炭的屍體,在這個沒有DNA檢測,判斷一具燒焦的屍體,只能通過體型對比的時代,誰能保證那就是本人?單憑體型和身高,便要證實一個兇狠狡詐的人真的死了。這在黃瓊看起來,簡直是荒謬無比。

對於黃瓊來說,本身縱火就有欲蓋彌彰的嫌疑。在這個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一把大火可以掩蓋住一切。一把大火下來,足以毀滅掉一切的證據。留下的屍體,即便沒有徹底燒成了灰,也是面目全非無法辨認。而以蜀王的能力,找一個與自己身高體型差不多的人很難嗎?

想到這裡,黃瓊突然想起來,易瑛曾經說起過蜀王那座別院之中,至少有一條通往外界的密道。慎妃母女每次與蜀王秘密相會,都是通過那條密道進入別院的。如果易瑛沒有騙自己的話,那條密道真正存在的話。便可以證實,那具燒焦的屍體根本就不可能是蜀王。

蜀王別院中的那具屍體,只不過是他用來迷惑別人,給自己爭取逃脫時間的手段罷了。而且蜀王在被軟禁期間,也並未真正的被切斷各種消息來源。甚至都未必,放鬆對自己暗藏在京城中實力的控制。一條不爲人知的密道,足以方便他做許多的事情了。

黃瓊認爲,至少在這件事情上,已經是窮途末路,明知道身後的靠山已經開始崩塌,急於脫身的易瑛,沒有必要欺騙自己。而想到慎妃母女,黃瓊又隨即想起了易瑛交待的,慎妃那一手能讓一個身高、體型都相似的人,在短時間之內變成另外一個人的神奇易容術後。

心中更加確定了,燒死的那個人不可能是蜀王。甚至有可能,蜀王別院裡面那些南鎮撫司的人,見到的那個沉醉的蜀王,都未必可能是蜀王。真正的蜀王,恐怕在火起之前,就順着密道溜了出去。現在有可能,都已經跑出了京兆府。

以自己那位五哥連宮中,都安插了能將一出天大宮闈醜事,掩蓋得無影無蹤的人手。在刺殺自己的時候,能弄出身爲天子親軍的左右控鶴軍腰牌的手段來看。在京城幾個城門守備那裡,安插進幾個自己人。而這些人在半夜放走幾個人,簡直不要太輕而易舉。

看來自己這個五哥,當着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面,給天下所有人玩了一出金蟬脫殼,外加瞞天過海的好戲。想到這裡,心中始終並未忘記陳瑤之仇,並不打算就就此罷休的黃瓊,已經沒有了繼續沐浴下去的心思,站起身來便要吩咐更衣準備進宮。

只是剛剛從浴桶之中站起身來,微微猶豫了一下後,黃瓊最終卻放棄了現在就進宮的想法。既然蜀王玩了這麼一出金蟬脫殼,就不會不留任何的後手。恐怕在這個時候,他早已經離開京城很那在追得上了。而在皇帝已經產生懷疑的情況之下,肯定會派出人手仔細查看。

這個時候,自己在插手便有些多餘了。更何況自己有些事情,也出現了一定的疏漏。並未將蜀王別院內有密道的事情,及時的上奏給老爺子。當時是因爲自己無法查證,不想貿然的行事,以免引起本身就多疑的皇帝,在無端的對自己的猜忌。

尤其是在易瑛離去,自己缺乏人證的情況之下。可現在看,當初的慎重現在卻是相當致命的。這個時候自己在出頭,只能招惹更大的麻煩。而且到了眼下這個時辰,蜀王怎麼跑的已經不重要了。判斷出他離開京城後,下一步會去哪裡,纔是找到他的關鍵所在。

只是他離開京城後,真的會返回川中嗎?畢竟哪裡纔是他苦心經營的老巢,無論他在其他地方暗中的勢力再大,但他的根本卻始終都在兩川。除了川中,黃瓊一時之間,一時之間想不出自己這位五哥,下一步會逃向哪裡。

都說狡兔三窟,這位即陰險、又狡詐的蜀王,真的只有川中一個老巢嗎?可不折返川中,他又會去那裡?這天下,還有那裡適合成爲他另外的巢穴。黃瓊相信,在自己將景王家眷帶回京城後,這位曾經風光一時。雖說遠在藩鎮,但在朝中威望遠高於太子。

甚至因爲表面上的急公好義,被一些朝臣稱之爲賢王的蜀王,至少在大齊朝天下明面上,是在無容身之地。除非皇帝真的認爲他死了,否則不爲了別的,就是爲了自己的江山。哪怕是在顧及天家顏面,不能光明正大的追捕。但私下也會派出得力人馬,到處秘密搜捕他的。

而以他的性格來看,隱藏在民間就此銷聲匿跡,絕對不是他的做派。哪怕他聚集的財富,足以讓他榮華富貴的過完下半生,他也絕對不會如此做。一個習慣了權利的人,一旦失去了權利之後,絕對不會就此甘心就此沉淪的。

否則他也不會爲了一個皇位,連殺兄滅弟的事情都做了出來。爲了在宮中安插一個釘子,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會送進宮去。這樣的人,絕對是那種不到生命最後一刻,也絕對不會放棄的人。所以,就算逃出去了,他也不會老老實實的隱居,過完自己後半生的。

但投靠外邦,無論是北遼、大理,還是西面的吐蕃,恐怕對於蜀王來說,更是下策中的下策。投靠與大齊勢均力敵的北遼,他除了做一個任人擺佈的棋子之外,不會有任何一點好處。北遼即不可能讓他掌兵,也不可能讓他有任何的機會,單獨建立自己的勢力。

做一個只能被動任人擺佈的棋子,恐怕絕對不是他這種,已經習慣了萬人之上,更是野心勃勃的人能接受的。除非真的走投無路,他絕對不會選擇去北遼寄人籬下的。而大理國哪怕關起門來稱孤道寡,但實力遠遠大得多的大齊朝,不過是一個蕞爾小邦罷了。

大理國既沒有實力,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幫助他繼續爭奪皇位。而且投靠大理國,搞不好那天,就會被想要討好大齊朝的大理國給送回大齊。甚至不敢,也不願意得罪大齊的大理國,在他去投奔的時候,願不願意接納他都兩回事。

至於投靠吐蕃,除了那裡苦寒,內地常人難以忍受之外。眼下已經是四分五裂,各部落早已經自行一套的的吐蕃諸部,根本沒有那個實力幫着他東山再起。投靠吐蕃,他即受不了那個苦,也更見不到希望。他久居川中,對大理國與吐蕃的現狀,恐怕比誰都清楚。

自己能想到的,他又豈會想不到這些?對於一個野心如此龐大的人,寄人籬下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可回川中,對於他來說就是好的選擇嗎?老爺子能將他軟禁在別院之中,這麼長的時日,以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精明,成都那邊絕對不會不暗中查訪的。

他千辛萬苦的逃出京城,就絕對不會在返回成都自投羅網。哪怕是他真正的根基,都在川中那裡。但以他爲人之精明,不可能做出如此蠢事來。可北上、西返,甚至南下都不是好的選擇。他逃出京兆府之後,究竟會向哪裡去?黃瓊反覆琢磨,也沒有能夠想明白。

儘管蜀王逃向何方,對於黃瓊來說都是有心無力。可大仇未報,仇人卻消失不見,這讓黃瓊心中多少有些接受不了。尤其是在發現蜀王的死,只是玩了一把金蟬脫殼之後。下一步皇帝該怎麼做、會怎麼做,都不是自己能夠把控的情況之下,黃瓊心中更是有些難受。

輕輕撩了一捧水在臉上,實在想不明白的黃瓊,乾脆暫時放棄了繼續猜測下去的想法。他決定先看看皇帝下一步,該怎麼做在做具體的決定。眼下這個時候,自己必須要沉住氣,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夠插手的。強行插手,想必只會引起皇帝的不快。

正像是高無庸說的,這個時候千萬別沒事找事。儲君的位置,哪怕是黃瓊再不看中。可皇帝的想法,黃瓊卻不能不顧及。蜀王也他的兒子,他可以打、可以殺,但別人若是多嘴,恐怕皇帝就會不高興了。自己這個時候插手,恐怕能起到的作用,只會是適得其反。

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章 滑頭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後(二)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六百五十一章 我們不是一路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七百零一章 燙手山芋一樣的官職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